木头人的小班游戏教案 篇一
标题:木头人的小班游戏教案
引言:
游戏是小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游戏可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本文将介绍一款适合小班幼儿的木头人游戏,通过这个游戏可以让幼儿在玩耍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游戏名称:木头人游戏
游戏目标: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促进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所需材料:
1. 木块或木头人模型
2. 彩色纸片
3. 胶水
4. 剪刀
5. 记分板和计分笔
游戏规则:
1. 将木块或木头人模型放在游戏区域中央,将彩色纸片分配给每个幼儿。
2. 幼儿们用彩色纸片制作自己的木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设计和装饰。
3. 完成制作后,幼儿们将木头人放在指定的位置。
4. 游戏开始时,教师会喊出一个颜色,幼儿们需要快速找到自己木头人上相应颜色的部分,例如“红色的眼睛”或“蓝色的裤子”。
5. 找到相应部分后,幼儿们将其拿下,放在记分板上计分。
6. 游戏结束后,计算每个幼儿的得分,并表扬得分最高的幼儿。
游戏的变化和扩展:
1. 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能力,增加游戏的难度,例如增加颜色和部位的组合要求。
2. 可以在游戏中加入时间限制,让幼儿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增加游戏的紧张感和挑战性。
3. 可以将木头人游戏与其他游戏相结合,例如找出相同颜色的木块或找出相同形状的纸片等。
结语:
木头人游戏是一款简单而又有趣的小班游戏,通过制作木头人和找出相应的部位,幼儿们能够锻炼动手能力和观察力,同时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教师在游戏中要注重引导和激励幼儿,让他们在玩耍中学习,享受游戏的乐趣。
木头人的小班游戏教案 篇二
标题:木头人游戏的教学过程
引言:
木头人游戏是一款适合小班幼儿的游戏,通过制作和观察木头人的不同部位,幼儿们能够锻炼动手能力和观察力,同时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本文将详细介绍木头人游戏的教学过程,帮助教师们更好地组织和引导幼儿进行游戏。
教学过程:
1. 游戏准备:
- 准备好所需材料,包括木块或木头人模型、彩色纸片、胶水、剪刀、记分板和计分笔。
- 将木块或木头人模型放在游戏区域中央,确保每个幼儿都可以清楚地看到。
- 将彩色纸片分配给每个幼儿,确保每个幼儿都有足够的材料进行制作。
2. 制作木头人:
- 教师向幼儿们展示制作木头人的方法和步骤,例如如何将纸片剪成不同的形状和大小。
- 引导幼儿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进行设计和装饰,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
- 在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帮助幼儿们解决问题和困难。
3. 游戏开始:
- 教师宣布游戏开始,提醒幼儿们将制作好的木头人放在指定的位置。
- 教师喊出一个颜色,例如“红色”,并解释需要找到木头人上相应颜色的部位,例如“红色的眼睛”。
- 幼儿们根据教师的指令,快速找到相应部位,并将其拿下放在记分板上计分。
4. 游戏结束:
- 游戏可以进行多轮,每轮结束后计算每个幼儿的得分,并表扬得分最高的幼儿。
- 教师可以与幼儿们一起分享游戏的乐趣和收获,让他们感受到游戏的意义和价值。
结语:
木头人游戏是一款简单而又有趣的小班游戏,通过制作和观察木头人的不同部位,幼儿们能够锻炼动手能力和观察力,同时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教师在游戏中要注重引导和激励幼儿,让他们在玩耍中学习,享受游戏的乐趣。通过这个游戏,幼儿们可以在快乐中成长,发展各方面的能力。
木头人的小班游戏教案 篇三
游戏目标:
1.锻炼小朋友的习惯以及听力。
2.让小朋友体验游戏的快乐。
3.懂得遵守游戏规则,感受参加集体活动的乐趣。
4.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游戏准备:
1.在室外选择较平整的场地。
2.儿歌一首。
游戏过程:
1.准备活动
教师直接告诉小朋友: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木头人的游戏,你们知道木头人是怎么样的吗?多请一些小朋友回答。教师继续讲道:游戏里这首好听的儿歌里面也有一个木头人,你们听听这个木头人是怎么样的?你们认真、仔细听哦。教师展示一遍儿歌——“山、山、山,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不会说话不会动,动了就是小蜜蜂。”老师儿歌念完了,那小朋友们现在知道儿歌里的木头人是怎么样了吗?(全班回答即可)
2.开始游戏
首先,教师讲解游戏规则——教师在一旁念儿歌,小朋友在结束儿歌的时候要停止不动,动了小朋友要接受惩罚,停止一次游戏。
3.教师小结
小朋友们都做的很好,那我们给自己鼓鼓掌。那我们下次把这个好玩的木头人游戏跟自己的朋友一起玩,好不好?游戏结束。
注意事项:
儿歌学习不要求背诵,只需小朋友天听懂即可;注意游戏中的安全。
活动反思:
整个游戏比较简单,主要以学习儿歌和遵守游戏规则两项基本任务,虽然比较简单,但是通过活动也得到了很多宝贵经验。第一点,维持纪律的技巧。活动中有小朋友不听指令,独自玩乐。发出很嘈杂的声音。这时候我指着吵闹的小朋友叫他们不要再吵闹,可效果不是很明显。游戏结束后,王老师对我这个事情做出了更好的解决办法——你可以表扬乖乖站好的小朋友,然后说“其他小朋友像他们学习!”这样可能更能让小朋友安静下来。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我也试用了老师的方法,果不其然,效果很显著。第二点,表演结合儿歌的形式。在游戏的儿歌教学小环节上我只用好听的语言把儿歌给小朋友念了几遍,发现小朋友的学习兴趣不是很大。回去后,我反思了一下,想到了一个可以改进的地方——我可以一边念儿歌一边配着表演展示儿歌,这样小朋友才能回忆出儿歌的内容。我想,这也可以运用到日常的语言活动领域。
木头人的小班游戏教案 篇四
一、激趣导入:
1、大家喜欢玩游戏吗?
2、平时你们常玩什么游戏呢?
二、游戏规则
1、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名字叫“木头人”(板书)
2、做“木头人”游戏要注意什么呢?
3、老师还特意编了一首儿歌,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吧。
(幻灯出示儿歌)
三、游戏 :
1. 演“木头人”:
做这个游戏,我们首先要演好“木头人”。
(板书:演)
(1)摆姿势:开动脑筋想,你准备摆个什么可爱、有趣的姿势做“木头人”呢?快快想,游戏马上要开始了。
(2)演一演:(全体起立)准备一次、准备第二次
(3)等一等,先别开始,我想问一下,现在你心里在想什么呢?
(4)现在游戏真的要开始了。
准备:你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三十秒)
(5)说一说:你觉得演“木头人”好玩吗?你来说说什么地方最好玩?(注意引导:在演木头人的时候,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时间到的时候,你心里是怎么想得呢?)
2.逗“木头人”:
刚才大家演“木头人”演得那么好,这时如果有人逗你笑,你还能做得这样好吗?(板书:逗)
(1) 说活动方法:两位“木头人”上台。
另两位同学要尽量用语言、动作、表情来逗“木头人”,看能不能把“木头人”逗笑。
坚持到最后的“木头人”就是“超级木头人”。
千万注意逗笑的人不能接触“木头人”的身体。
(2)请两位“木头人”上台,三位同学来逗。
其他同学就是评委了,评一评谁表演得最有趣。
最会逗笑的评他为逗笑专家,坚持到最后没笑的木头人评为“超级木头人”(板书:评)
(3)评委们注意观察:(出示课件)评委齐读要求:
a.游戏中,请你仔细观察“木头人”脸上的表情和身体姿态的变化。
b.逗笑的同学是怎样“逗”“木头人”发笑的。
(4)逗笑。(三十秒)
(5)评出“逗笑专家”和“超级木头人”:你觉得谁表演得最好?什么地方最有趣?(引导学生说具体哪个动作、语言、表情。)
3、大家想不想亲身体会一下“木头人”和逗笑者呢?和你的同桌一起玩游戏,一人演木头人,一人做逗笑者,成功了之后,换一换角色。
建议:
1.注重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
例:抿着嘴、涨红了脸、瞪大了眼睛、松了口气
2.注重人物心理的描写:
例:紧张、开心、矛盾、担忧
3.注重场面描写:
例:鸦雀无声、热闹、炸开了锅、沸腾
逗笑“木头人”规则:
一方当“木头人”,另一方当“逗笑人”,你要用语言、动作、表情来逗“木头人”,设法让他动或笑起来,但注意不可以有身体的接触,也不可以说一些过分的话。
评委要求:
1.游戏中,请你仔细观察“木头人”脸上的表情和身体姿态的变化。
2.逗笑的同学是怎样逗“木头人”发笑的。
木头人的小班游戏教案 篇五
活动目标:
1、锻炼孩子的习惯以及听力。
2、体验游戏的快乐。
3、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重点难点:
重点:体验游戏的快乐
难点:学会游戏的规则
活动准备:
空旷场地
活动过程:
儿歌:
山上有个木头人,
不会说话不会动,
动了就是皇蜜蜂。
幼儿在结束儿歌的时候停止不动,动了要受到惩罚。
教学反思:
游戏是幼儿的生命,幼儿爱游戏,活动中,幼儿情绪很高,他们在生动、活泼、愉快的'情绪中积极、主动地进行锻炼,充分体现了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活动量适中,是一节成功的游戏教学课。
木头人的小班游戏教案 篇六
【预定目标】
1.倾听音乐,感受乐曲中的停顿。
2.运用已有的“木头人”游戏经验,创编出不同的动作造型。
3.愿意参与音乐游戏,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前期准备:熟练掌握“木头人”游戏规则
物品准备:音乐《123木头人》、小鼓
【教学程序】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指导语:今天我请来了一位好朋友,这是谁?对啦,它要和小朋友们玩游戏。请小朋友们跟着鼓声节奏拍手、走路。
提问:鼓声停下来,我们可以怎么做?
指导:引导幼儿跟着鼓声节奏拍手、走路,当鼓声停的时候全身定住。初步感受停顿。
小结:你们太厉害啦!简直是“金耳朵”,鼓声停的时候都能保持不动。
二、感受音乐,体验快乐
1.初次感知,手指律动
指导语:这回我要难一下你们,这里有一段带停顿的音乐游戏,叫做123木头人,听到音乐请随着节奏用小手在身体上走动,当听到说“木头人”时,我们就来做个特别的造型。
指导:引导幼儿随音乐用手在身体上玩游戏,当听到“木头人”时,鼓励幼儿停下来做动作。每停顿一次,老师需用最简短的语言表达“和别人不一样的手部造型”。
小结:我发现每次说“木头人”时,小朋友们都能迅速停下来,更重要的是会摆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手部造型。
2.二次感知,自由造型
指导语:这对于你们太简单了,我要来个更难的,请所有人站起来随着音乐自由走动,当听到“木头人”时,马上变出和别人不一样的身体造型。
提问:我们可以用身体的哪些部位做造型?(......)怎么做?谁有不一样的想法?
指导: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表达,用身体的不同部位造型。
指导语:现在让我们跟着音乐挑战一下吧!看看谁的造型和别人不一样。
指导:老师在每次停顿处要及时发现有创意的造型,时实点评,引导众幼儿模仿。
3.三次感知,两人合作
指导语:这回来个最难的,刚刚小朋友们都用了自己身体的各种部位做造型,现在加大难度,两人合作一起造型。敢不敢挑战?给大家1分钟时间和旁边的人商量可以怎么造型。(1分后)哪两位想到台前展示自己设计的造型?
指导:请1——2组幼儿示范。
提问:除了可以站着造型,还可以怎么造型?
指导语: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小结:你们的表现真是出乎我的意料,让我大吃一惊,你们的造型有高有低,还努力和别人不一样!祝贺你们,挑战成功!
三、多人参与,提升经验
指导语:老师遇到了难题,两个人可以合作造型,三个人或者更多人也可以吗?我看到客人老师也很想和大家一起玩,我们一起去邀请他们吧!
提问:可以怎么说?(可以和我一起玩吗?你愿意和我.......)
指导:鼓励幼儿主动邀请客人玩游戏。
小结:玩得开心吗?我把这首音乐发给你们的爸爸妈妈,今天由你们当小老师,回家教爸爸妈妈玩这个游戏,看看谁的造型最特别!请小朋友一起向客人老师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