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小数乘整数》优质教学设计【经典6篇】

时间:2012-04-06 06:18:26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公开课《小数乘整数》优质教学设计 篇一

标题:培养学生小数乘整数的能力

导语:

小数乘整数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需要学生掌握准确的计算方法和思维逻辑。本文将介绍一堂优质的公开课教学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小数乘整数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概念,能够正确运用乘法运算法则进行计算;

2.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小数乘整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小数乘整数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5分钟)

通过展示小数乘整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例如,购买物品打折后的价格计算等。

2. 概念讲解和示范演示(10分钟)

通过讲解小数乘整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进行示范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计算规律,并提供一些简单的计算例题进行练习。

3. 学生合作学习(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一名学霸带领。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解决,并展示解题过程和答案。其他小组成员提出问题和改进意见。

4. 教师巡回指导(10分钟)

教师巡回指导学生的学习和讨论,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策略和解决方法。

5. 总结归纳(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和解题思路,提醒学生注意常见错误和注意事项。

6. 拓展应用(10分钟)

教师提供一些拓展应用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解答,并进行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7. 课堂练习(10分钟)

教师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解答。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解题情况进行差异化辅导。

8. 课堂展示(5分钟)

学生展示解题过程和答案,进行互评和点评。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

9. 课堂小结和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小结,并布置相关的作业,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教学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教师还可以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公开课《小数乘整数》优质教学设计 篇二

标题:提高学生小数乘整数的学习兴趣

导语:

小数乘整数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但对于一些学生来说,这个知识点可能显得比较枯燥乏味。本文将介绍一堂优质的公开课教学设计,旨在提高学生小数乘整数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概念,能够正确运用乘法运算法则进行计算;

2.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小数乘整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体验到乐趣,提高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2.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对小数乘整数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教学过程: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5分钟)

通过展示小数乘整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并进行趣味小游戏,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2. 概念讲解和示范演示(10分钟)

通过讲解小数乘整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进行示范演示。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和互动教具,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3. 学生合作学习(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解决,并展示解题过程和答案。其他小组成员提出问题和改进意见。

4. 教师巡回指导(10分钟)

教师巡回指导学生的学习和讨论,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教师可以与学生互动,提问一些有趣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5. 总结归纳(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和解题思路,提醒学生注意常见错误和注意事项。同时,教师可以分享一些有趣的数学知识和趣味题目。

6. 拓展应用(10分钟)

教师提供一些拓展应用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解答,并进行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分享有趣的解题过程。

7. 课堂练习(10分钟)

教师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解答。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题目,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8. 课堂展示(5分钟)

学生展示解题过程和答案,进行互评和点评。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

9. 课堂小结和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小结,并布置相关的作业,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同时,可以布置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和挑战题,让学生在课余时间继续探索。

四、教学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教师还可以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公开课《小数乘整数》优质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2、在观察、探究、应用的过程中,体会小数乘法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小数乘法的实际应用价值。

  3、敢于质疑,勇于暴露学习问题,主动与同伴开展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

  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谈话:同学们,今天你们家的早餐吃了什么?樊老师家明天早上打算吃这几样早餐(屏幕出示茶叶蛋、包子、豆浆场景图)

  出示问题:老师打算买3杯豆浆需要多少元?4个茶叶蛋要多少元?买9个包子要多少元?

  指名说算式,教师板书: 0.8×3=

  0.6×4=

  0.3×9=

  师引导:请大家观察这3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明确:3道算式中,一个因数是小数,一个因数是整数,都是小数和整数相乘。(板书课题:小数和整数相乘)

  【设计说明:通过生活情景引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思想,并为下面学生自主探究小数乘整数提供条件。】

  二、自主探究

  1、初步探究算法

  师:为什么这3题都用乘法算?

  学生汇报。教师可适当引导:如买3杯豆浆要多少元,就是求3个0.8是多少。

  师:那0.8 ×3等于多少?你能想办法试着做一做吗?

  学生独立尝试完成,做完后把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反馈:谁愿意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可能会想到下面几种方法:

  (1)把元化成角来做,结果再化成元。

  (2)先算8×3=24,因为0.8是一位小数,所以在24里数出一位小数,是2.4。

  师:从同学们刚才交流算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在计算小数乘整数的时候,都是把它先看做——整数乘整数。

  师:你能用这样的方法算出另外两个算式的结果吗?

  指名口答,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充分展示学生的知识潜能及合作能力,并自主获取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教师作为一名点拨者、合作者在重点处启发引导,帮助学生较好的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方法。】

  2、引入竖式,掌握算理

  谈话:老师还打算买些西瓜。(课件出示例1第二幅图)看图,你知道了什么?

  指名说:每千克西瓜2.35元。

  出示问题:买3千克西瓜,5元够吗?10元呢? 你是怎样想的?

  估计会有学生用估算的方法,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

  师:要用多少元,能不能用竖式计算?请大家试着在作业本上用竖式计算2.35×3。

  学生试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试做情况。

  学生可能会出现下面两种写法:

  2 .3 5 2 .3 5

  × 3 × 3

  7 .0 5 7 .0 5

  让这两种做法的学生到台前展示自己的做法,并说说在写竖式时是怎么想的。

  师:这两种写法的计算结果相同,都是7.05,那究竟哪个竖式更有道理呢?

  引导:我们一起对照竖式,口述回顾刚才的计算过程。

  明确:刚才口述时是按照整数乘法的算法在进行计算,所以在写成竖式时,末位要对齐。当成整数乘法计算后,还要在积中点上小数点。

  师:这一题积中的小数点点在什么位置? 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你们的意思是积有几位小数,要看——因数。积的小数位数和因数的小数位数——相同。这是大家现在的猜想,下面我们就来验证一下。

  3、验证规律

  试一试:猜一猜下列算式的积各是几位小数?用计算器验证一下。

  4.76×12 2.8×53 103×0.25

  先让学生猜,再用计算器验证。

  讨论:通过刚才的计算和验证,你发现什么?

  明确:发现积的小数位数确实与因数的小数位数有关,一般情况下,因数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4、归纳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计算小数乘整数时,一般可以先按整数乘法算,再看因数里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并点上小数点。

  三、实践应用

  谈话: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学会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想一展身手吗?

  1、“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集体交流。

  2、下面有一位小伙伴要请我们同学帮忙了。

  贝贝开了家水果超市,但它用来算账的计算器坏了,计算器的显示屏上显示不出小数点,你能帮它算出下列算式的结果吗?

  已知:148×23=3404,那么:14.8×23=

  148×0.23=

  148×2.3=

  1.48×23=

  小组讨论:怎样直接写出各题的积?

  练习后交流因数的小数位数和积的小数位数有何关系?

  3、勇夺小冠军。(练习十二第1题。)

  学生在练习本完成,然后交流反馈。

  4、贝贝水果店的生意真好,没两天水果快卖完了,贝贝要开车到200千米处的水果批发市场去批水果。

  出示题目:汽车的油箱里有25千克汽油,每千克汽油可供汽车行驶6.8千米。

  他中途要加油吗?

  指名板演,说说计算过程。

  5、根据积点小数位数。

  (1)观察下面各题,你发现什么?

  32×19=60.8 54×41=22.14 324×65=210.6

  (2)上面几题的结果,可能是怎样算出来的?

  交流反馈。

  6、拓展题:

  ( )×( )=4.8,( )里可以填哪些数?看谁填得最多?

  学生在练习本写一写,反馈交流。

  【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既加强了学生对小数乘整数的理解,巩固新知,强化重点,突出难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到学好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又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四、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公开课《小数乘整数》优质教学设计 篇四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初步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结合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小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3、通过探究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类推、迁移、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简单的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探索小数乘法中积的变化规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正方形纸片。

  教学流程:

  一、自学反馈:

  关于小数学乘法你已经知道了哪些方面的知识?你是怎么知道的?关于小数乘法你还想知道哪些知识?

  二、提示课题:

  师:真是好样的,通过自学,不但知道自己懂什么,还知道自己不懂什么,想懂什么?而且还提了许多很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老师在你们这个年龄可没这么厉害。虽然多数同学对小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都有了初步了解,但有些同学还不是很明白,有些问题还需要我们深入的探讨,这节就让老师跟你们一起到小数乘法的王国里去乐上一乐,同时把所有想解决的问题都解决掉怎么样?

  三、设境激趣:

  1、出示情境图:

  师: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小刺猬的红领巾文具店开张啦,老师准备买一些文具奖励给平时工作出色,学习优秀,敢于提问,善于思考的孩子,每种文具的数量不超过10件,请同学们帮着出出主意,看买些什么文具,买多少合适。

  2、学生出谋划策。

  买4块橡皮、买9枝铅笔、买2把直尺、买5个书包。

  光顾着出主意,还得帮老师算钱呢?请你们根据图中的信息,和刚才说的数量,提出问题。

  3、提出问题:

  生1:一块橡皮0、2元,买4块橡皮多少元?

  生2:一枝铅笔记本。0、3元,买9枝铅笔多少元?

  4、探究意义与算法:

  师:第一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可以怎样列式计算?为什么这样列式?你是怎么想的?0、2×4表示什么意思?怎样计算?

  四、自主构建:

  1、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汇报:为什么这样列式呢?(可能有多种算法。)

  3、根据学生出现的各种不同方法进行点评。

  4、优化算法:你们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

  师:看到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小淘气也不服气,他也想出了一个与你们不一样的算法。请看屏幕(出示图形表征算法。)

  师:看懂了图所表示的意思了吗?

  师:现在谁能说说小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学生相互补充,尝试着说出小数乘法的意义。教师板书:

  小数乘法的意义――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计算。

  五、运用模型,深化拓展

  1、基本练习:分组完成同学们看情境图提出的几个问题。

  2、提高练习:做书上“练一练”,完成后与同桌的交流。

  汇报“练一练”第1题:怎样计算4×0、3?说说你的想法。

  3、探索规律:完成练一练”的第2题并展示结果。

  说说0、01×10、0、01×50、0、01×100、0、01×1000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学生结合图示观察,看看这组算式有什么规律?

  六、全课总结:

  解决自学反馈中学生提出的问题,部分遗留下的问题让学生课后继续独立学习,下节课再来研究。

公开课《小数乘整数》优质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内容:

  数学课本90-93页,红点、绿点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正确计算小数乘整数。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整数乘法-小数乘法,在教学中渗秀转化的学习思想。

  3、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教学重难点:

  1、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确定小数乘整数的积的小数位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课前铺垫:1分钟口算。

  1、同学们,期中考试之后,每天晚上我们都会进行40道口算练习,现在对自己的口算能力有信心吗?好,那咱们来一次1分钟的口算竟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拿出口算练习纸,准备,开始。

  2、同桌交换订正。大家做得非常好,看来口算练习对大家的计算很有帮助。其实复习是一种很有效的学习方法。

  一、创境创设,探究新知。

  1、出示学习资料

  师简单介绍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后,出示课本第90页的信息。(请同学们看黑板)老师这里有一则关于三峡电厂的信息,谁愿意给大家读一下?这则信息中,你了解到什么数学信息?谁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

  2、学生提出问题

  生:6台发电机组每小时发电多少万千瓦时?

  10台发电机组每小时发电多少万千瓦时?

  26台电机组每小时发电多少万千瓦时?

  师根据学生提问,将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3、解决第一个问题

  (1)列式。

  师: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很有研究价值,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

  谁来列式?为什么选择乘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求6个58.6用乘法)同意他的做法吗?

  师: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求几个几的和,用乘法计算。

  (2)探究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算式已经列好了,看一下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小数乘整数)

  师:对啊,以前我们计算的是整数乘法,现在换成小数乘整数,能不能想办法试着做一做?动脑筋想想?

  师:老师看很多同学都有想法了,下面就请大家前后四人为一小组合作解决这个问题。注意:第一,把你的想法在小组中说一说,第二,小组长在练习纸上记录下你们小组的计算方法;第三,推举一名代表一会在班内进行交流。好,开始。

  (3)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指导,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做法为大家展示。

  (4)展示计算方法(请几位同学把方法写在黑板上)

  师:老师刚才在同学们那里搜集到这几种做法,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A用6个58.6相加,加法算式求得结果。

  师:这是哪个小组的方法?来,给大家说一说你们的想法,其他同学认真听,有疑问可以提出来。

  师:大家觉得他们的方法怎么样?可以计算出结果吗?师:把小数乘整转化成小数连加来计算,把不会的转化成会的,这个想法不错

  B把58.6万千瓦时化成586000千瓦时来做,结果再化成用万做单位的数。

  师:他们的想法你们听明白了吗?他们也把小数乘法转化了,转化成了什么?(整数乘法)

  师:这个小组先把58.6万改写成586000,再进行计算,最后不忘再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很有想法。

  C先乘法,后除法

  师:我们再来看一下这种做法。

  生:58.6先乘10,变成586,让586乘6得3516,再把积除以10,就能得到58.6乘6的积。

  师:谁有问题要问他?老师有点不明白,为什么要先乘10,再除以10?(这样先扩大10倍,再缩小10倍,结果不变。)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板书时注意对齐,空行)

  58.6扩大10倍数586

  351.6缩小到积的1/103516

  师:分析得非常有深度。

  D列出乘法竖式计算。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种方法,哪个小组的,给大家解释一下?

  (展示时请学生说一说自己自己是怎么想的,在做的过程中,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师:对于他的这种做法,大家有没有什么问题想问他?3516是谁的结果?要得到58.6乘6的结果还要怎么样?以前我们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求数位对齐,那现在怎么不用了?(整数乘法,末端对齐就可以了)

  师:同学们,刚才大家的分析真让老师大开眼界,你们把新知识转化成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这种思想方法在数学当中称为转化,这种方法在我们数学学习中大有作用。

  (5)刚才大家总结出这么多的方法计算小数乘整数,如果再遇到这种题,你打算选哪种方法计算,为什么?(列竖式,简便利索)

  (6)老师这里还有一道题,13.2x4=你能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出结果吗?

  让学生独立完成,找一名同学讲讲计算过程,然后同桌互相检查。

  4、解决二位小数乘整数的计算题。教学课本第91页绿点的问题。

  同学们,刚才我们解决的两个问题都是一位小数乘整数的计算题,如果有一道题是两位小数乘整数,你还会做吗?请同学们看黑板:出示91页绿点问题

  在练习本上试做。请同学板演。订正时说明计算思路,想法。其他同学有没有什么问题要问他?(点明为什么这次积的小数位数是两位)

  5、归纳计算法则:

  (1)师:如果现在有一个三位小数来乘整数,大家猜猜积会是几位小数?为什么?如果是一个四位小数呢?积又是几位小数?

  师:哦,看来大家好象发现了什么规律,谁来说一下?

  (2)归纳计算法则。

  如果再遇到小数乘整数这种题,你会不会算?那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遇到小数乘整数的计算题,可以怎样计算?

  师:小数乘整数,把小数看成整数,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二、巩固练习

  对于小数乘整数这类计算题,还有问题吗?咱们做几组题,试一下。

  1、下面有一位小伙伴要请我们同学帮忙了。

  王红同学在使用计算器算数的时侯,发现计算器的显示屏上显示不出小数点,你能帮它算出下列算式的结果吗?

  已知:148×23=3404,那么:14.8×23=

  148×0.23=

  148×2.3=

  1.48×23=

  练习后交流因数的小数位数和积的小数位数有何关系?(因数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大家可以利用这一点,对我们的计算结果进行简单的检验。

  2、完成课本自主练习91页自主练习第1题。(强调列竖式时因为先看成整数计算出积,所以不用数位对齐,只需要末端对齐就可以了。)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怎样计算小数乘整数?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四、布置作业

  完成学生提的问题2和问题3。

  完成课本自主练习91页第2题,及第5题。

  《小数乘整数》教学反思

  本学期家长开放日,我执教的是第六单元“三峡工程(一)”小数乘法的第一个信息窗:小数乘整数。在研究教材及教参的基础上,我进行了如下的分析:

  一本节课主要目标就是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正确计算小数乘整数。

  二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三对学生进行解决问题策略的渗透:从整数乘法到小数乘法,在教学中渗秀转化的学习策略。

  四学习本节课学生所需要准备的知识有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积的变化规律及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五在探究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时侯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允许学生算法的多样化,从多种算法中优化竖式计算的方法,总结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六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在教学竖式计算时,不仅让学生明白点一位,还要明白为什么从右往左数一位点上小数点。

  基于以上考虑,我的教学设计主要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课前进行1分钟口算练习,目的有两,一是为小数乘整数的计算做铺垫,二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第二部分为创设情境,探索新知的过程,本部分使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概括归纳结论――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对于学生探究出来的各种计算方法给予肯定,并渗透转化的策略教学,然后对用竖式计算这种方法重点讲解。

  第三部分运用列竖式的方法解决问题

  第四部分课堂总结。

  从整节课来看,我认为比较可取的地方是:

  一学生在探究方法的过程中,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并能将自己认为好的方法表达出来,我大体总结一下:两个班级共产生4种方法(1)连加(2)文字叙述(3)列竖式(4)文字竖式并用,分层次表达。针对学生研究出现的这些方法进行了整合,第(1)种方法,四四班谭霄在介绍时说“笨方法”,两个班级合起来共有2人使用,从这里可以看出学生对于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理解非常好;剩下三种方法其实不谋而合都运用了积的规律来解决问题。

  二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对转化这种策略的点拨比较好。

  三观察学生反应,大家对于课堂上的这种研究问题的氛围都比较喜欢,学得都很带劲儿!学生的思维训练在教学中得到很好的提升。

  不足之处:

  本节课我在设计时最大的不足就是对教材的研究仍不够透彻。信息窗1中对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提升应用是在一位小数乘整数及二位小数乘整数之后,但是我在设计时忽视了绿点的内容,在解决红点内容后继续解决的是“26台发电机组每小时发现多少万千瓦时?”这个问题其实仍是一位小数乘整数,并没有起到知识的延伸的作用,因此学生对于“因数中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体会不够深刻。课后我对教学设计进行了调整,将学生提出的问题2问题3留做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本节课的知识解决,而在课堂上继红点内容后,继续研究绿点,然后再进一步提升,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是三位小数乘整数,四位小数乘整数,这时侯积又是几位小数呢?你是怎么想的?”在此基础上再总结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其次就是对于教学各个环节时间的把握不够合理,探究时间过长导致归纳总结时间及练习时间太短,最后草草收场,感觉头重脚轻。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我再次深刻地体会到钻研教材的重要性,教材中呈现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呈现这个知识?值得我好好分析体会。“终身学习”这四个字我体会越来越深,以往总是教五年级教材是有够熟,第一次教四年级我仍要从头学起!回想这节课,我虽然遗憾颇多,但是我一直认为问题愈多,进步愈大!以后我教学中我将吸取教训,不断完善自己,用精彩的课堂吸引学生,用高质量的'教学回报家长!

公开课《小数乘整数》优质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情境,自主学会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联系已有经验经历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理解算理,渗透转化数学思想。

  3.感受三峡工程伟大成就及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算法。

  教具﹑学具准备:

  PPT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师:大家去过长江三峡吗?

  生:没有。

  师:那可是个好地方。不仅风景迷人,还有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有防洪、发电、蓄水三大功能。想看看吗?

  生:想!

  师:请看屏幕。播放三峡美景视频。

  师:看着大家陶醉的神态,就知道很美。不仅美,这里还有不少的数学问题呢!

  出示课件:我们乘着油轮从南津关出发以每小时48.3千米的速度行驶了4个小时来到了三峡的最后一站——白帝城

  师: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生:48.3千米的速度。

  生:4个小时。

  师:根据这两个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生:从南津关到白帝城一共有多少千米?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师:解决这个问题该怎样列式呢?

  生:48.3×4。

  师:同学们看,这样的算式原来在课堂上研究过吗?那它有什么特点呢?

  生:有一个数是小数。

  师:那今天咱就一起研究“小数乘整数”。(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师:看这个算式,谁来说一下它表示的意思?

  生:一共行的千米数。

  生:从南津关到白帝城一共行了多少千米。

  师;刚才大家结合具体情境说了它的意义,如果单看算式,48.3×4又表示什么?

  生:就是4个48.3相加。

  生;4个48。3的和是多少。

  师:通过同学们的回答我们不难发现,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师:谁来估计一下它大约是多少?

  生:200。

  生:192。

  师:通过这两位同学的估计,我们可以知道48.3×4的积在哪个范围内?

  生:192—200。

  师:你们的估算能力真高。现在我想知道到底是多少,该怎么办?

  生:算一算。

  师:会算吗?

  生:会。

  师:真的?

  生;真的!

  师;大家不仅要会做,而且要把道理说清楚,行吗?请大家先独立思考然后把你的方法写在一号作业纸上。写完成后将你的方法介绍给小组内的其他同学。

  2.尝试计算,组内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计算,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当老师发现有的同学很快做好时,适时指出:“老师发现有的同学很快就做好了,你能把你的方法给组内的同学介绍一下吗?还可以尝试用别的方法”。此时已经做完的学生开始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想法。

  3.全班讨论,汇报交流。

  师:刚才大家好投入,都拥有了自己的方法,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

  师:看这个同学的方法,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我没有学过小数加法,但是我学了小数乘法,我把48.3×4转变成48.3+48.3+48.3+48.3,就这样解决了问题。

  师:“转变”多好的一个词。小数乘整数没学,人家运用已有的加法经验解决了新问题。谁的方法和他一样?

  生:老师,我是用加法验算的乘法。我先用乘法计算,小数乘整数还没学,我不知道对不对,就用学过的加法来验算。

  师:那你为什么没有直接用加法来计算?

  生:那太麻烦了。要是18个小时的话我就累坏了。其他同学都笑了。)

  师:那咱看这个同学的计算过程。

  (展示48.3×4=48×4+0.3×4=192+1.2=193.2)

  师:谁愿意猜猜他怎么想的?

  生:老师,我觉得他把48.3拆成48和0.3,这样就能算了。

  师:人家等你揭晓谜底了。他猜对了吗?

  生点了点头。

  师:谁有问题要问他?

  生:那你能告诉大家0.3×4为什么等于1.2吗?

  生:0.3是3个0.1,乘4后就有12个0.1,所以是1.2。

  那个学生点了点头。

  师:我怎么没听明白。谁听明白了?谁给我说说?

  生:就是把0.3看成3个0.1,不管0.1,只看3个,如果再乘4的话就是12个,这样就是12个0.1,那么就是1.2了。

  老师仍旧在蹙着眉。

  生:“老师,每人三块糖,四个人共几块?”

  师:“12块呗。”

  生:“这就对了。一份是3个0.1,4份就是12个0.1,不就是1.2吗?”

  师:这次我算是听明白了。大家听明白了吗?

  生一起大声地回答:“明白了。”

  师:“你为什么要把它看成3个0.1呢?”

  生:0.3×4没学,所以就看成3个0.1乘4。

  师:同学们真得不简单。能够把小数拆成整数和小数,同样解决了问题。

  师:刚才我发现大部分同学都用竖式计算。谁能上来给大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老师,小数乘整数没学,我可以先不用看小数点,算完以后再点上小数点。

  生:我先算48×3=192,然后再算0.3×4=1.2,合起来就是193.2。

  生:你还是把小数拆成整数和小数,这不算一种方法。

  师:你认为这位同学的评价有道理吗?

  生点了点头。

  师:用竖式计算,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思路。谁再来说一遍?

  生:不管小数点,先用483乘4,算完后点上小数点。

  师:哪位同学有问题要问?

  生:你为什么要点上小数点?

  师:这同学问了一个特别有水平的问题。

  生:我刚才算的时候把48.3看成483,扩大了10倍,所以算完后再缩小10倍。

  师:满意了吗?

  生点点头坐下。

  师:谁还有建议?

  师:把48.3看成483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是扩大到原来的10倍,然后再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

  师带头鼓掌。

  师:这么重要的过程,哪位同学说着让我把它整理到黑板上?

  生:先把48.3看成483。

  师追问:因数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扩大到原来的10倍。(板书扩大到原来的10倍)

  生:算483×4等于1932,再在左边写上答案并且要点上小数点。

  师再次追问:算完以后为什么要点上小数点?

  生:根据积与因数的关系,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积就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要使积不变,就应该再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

  师:好清晰简洁的思路!可是同学们只写了一个竖式,一个竖式就行吗?那咱擦掉得数再试一试?

  同学说着再一次回顾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师:同学们,不知不觉中,你们运用了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思想—转化。教师板书。

  师:看这三种计算方法的结果都是193.2,和大家刚才的估计怎么样?

  师:现在大家再问问自己,我会解决小数乘整数的问题了吗?

  生:会!

  师:那谁来说一说怎样计算小数乘整数?

  生:先把小数看成整数计算,算完以后再点上小数点。

  师:谁能说得更完整?

  生再说。

  师:看屏幕。

  (屏幕出示:计算小数乘整数,先把小数转化成(),然后按照()的方法进行计算,最后()。

  师:你会了一位小数乘整数,那么两位小数乘整数、三位小数乘整数你还会解决吗?

  生:肯定会!

  师:那就请大家试一试。

  屏幕出示三峡信息。(1)2003年6月1日,三峡大坝正式蓄水。蓄水3天,每天水位上升3.28米。水位一共上升多少米?

  (2)三峡电厂每天发电0.996亿千瓦时,一周能发电多少亿千瓦时?

  师:请大家从中任意选择一个解决。(指两名学生板演。)

  师:对吗?

  生:对!

  师:那你能给大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我先把3.28看成328,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328乘3等于984,然后再把984缩小到眼来的百分之一。

  师:怎么样?来点掌声。

  师:再请这位同学说一下它的思路。

  生:我是先把0.996看成996,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因为一周就是7天,所以用996乘7等于6972,最后再把积缩小到原来积的千分之一。

  同学们自觉地鼓起掌。

  师:我发现所有的同学都是用竖式计算的,为什么?

  生:简单!

  师:一起看这三个算式的积与因数,你有新的发现吗?

  生:因数里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师:再问问自己,我能熟练地解决小数乘整数的问题了吗?

  生:能!

  三、巩固练习

  1、4.8×9=0.165×4=7.96×7=

  2、下面的( )里填上合适的数,看谁填得最多。

  ( )×( )=0.48

  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师:同学们,一节课的时间马上就要结束了,回顾一下,我们有什么收获?

公开课《小数乘整数》优质教学设计【经典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