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文《秉笔直书》教学设计(优选3篇)

时间:2017-05-05 01:33:3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语文课文《秉笔直书》教学设计 篇一

第一篇内容

引言:

《秉笔直书》是一篇富有哲理性的课文,通过描述宋代书法家米芾的人生经历,以及他对书法的热爱和执着追求,向学生传递了秉持初心、追求卓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书法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对于追求卓越的热爱和勇气,以及秉持初心的坚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米芾的人生经历和他对书法的热爱和追求;

(2)理解课文中的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

(3)掌握相关词汇和句型的用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呈现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讲解、讨论和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学习能力提升;

(3)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对于书法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2)激发学生对于追求卓越、坚守初心的勇气和决心;

(3)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1)了解米芾的人生经历和他对书法的热爱和追求;

(2)理解课文中的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2)培养学生对于追求卓越、坚守初心的勇气和决心。

三、教学过程安排:

1. 热身启动(5分钟):

通过图片展示和问题引导,激发学生对于书法艺术的兴趣,预热课堂氛围。

2. 导入与呈现(15分钟):

播放相关视频或展示图片,介绍米芾的人生经历和他对书法的热爱和追求,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初步了解。

3. 分析与讨论(20分钟):

(1)课文分段解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

(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分享对于米芾的敬佩之情和对于书法艺术的理解。

4. 拓展与延伸(15分钟):

(1)邀请一位书法家或学生代表分享自己对书法的热爱和追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进行相关书法艺术实践活动。

5. 总结与反思(10分钟):

(1)学生自主发言,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对于追求卓越、坚守初心的态度和信念。

6. 课后作业(5分钟):

布置相关阅读任务,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对于追求卓越和坚守初心的感悟和思考。

语文课文《秉笔直书》教学设计 篇二

第二篇内容

引言:

《秉笔直书》是一篇富有哲理性的课文,通过描述宋代书法家米芾的人生经历,以及他对书法的热爱和执着追求,向学生传递了秉持初心、追求卓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书法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对于追求卓越的热爱和勇气,以及秉持初心的坚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米芾的人生经历和他对书法的热爱和追求;

(2)理解课文中的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

(3)掌握相关词汇和句型的用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呈现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讲解、讨论和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学习能力提升;

(3)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对于书法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2)激发学生对于追求卓越、坚守初心的勇气和决心;

(3)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1)了解米芾的人生经历和他对书法的热爱和追求;

(2)理解课文中的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2)培养学生对于追求卓越、坚守初心的勇气和决心。

三、教学过程安排:

1. 热身启动(5分钟):

通过引用相关名言或诗句,激发学生对于艺术的思考和热爱,预热课堂氛围。

2. 导入与呈现(15分钟):

通过课件展示相关图片,介绍米芾的人生经历和他对书法的热爱和追求,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初步了解。

3. 分析与讨论(20分钟):

(1)课文分段解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

(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分享对于米芾的敬佩之情和对于书法艺术的理解。

4. 拓展与延伸(15分钟):

(1)展示一幅米芾的书法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品味;

(2)鼓励学生进行模仿和创作,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5. 总结与反思(10分钟):

(1)学生自主发言,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对于追求卓越、坚守初心的态度和信念。

6. 课后作业(5分钟):

布置相关阅读任务,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对于追求卓越和坚守初心的感悟和思考。

语文课文《秉笔直书》教学设计 篇三

  导语:《秉笔直书》写的是战国时代的历史故事,节选自《不怕死的太史》。这以下是小编带来的教学设计,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教材简析:

  《秉笔直书》这篇课文记叙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历史故事。课文通过对话展开情节,叙述了战国时代,相国崔杼杀害了国君光,他让史官们更改历史,史官们坚决不从,崔杼连杀了三位史官,最后不得不让史官据实记录。

  本文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简洁明了地交代了史实-----相国崔杼杀了齐庄公。第二部分(2—6自然段)写崔杼妄图篡改历史,史官坚决不从。崔杼连杀三位史官仍未得逞,最后不得不让史官按史实记录。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品格。

  2、抓住几位史官说的话,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史官忠于职守、刚正不阿、秉笔直书的精神。

  3、感受史官忠于职守、刚正不阿的精神。

  教学重点:

  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品格。

  教学难点:

  练笔:通过人物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特点。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学趣

  1、问题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秉笔直书》这篇课文,请大家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课题

  2、谁能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追问:史官都有谁?他们的职责是什么?

  过渡:他们是如何面对手握大权的崔杼?让我们来细读课文。

  (二)自主学习悟新知

  1、细读课文,理解人物的特点。

  (1)出示自学提示:面对蛮横的崔杼,史官们是怎样做的?怎样说的?从他们身上你感受到什么?在重点句子旁边做批注。

  (2)合作学习解疑难

  任务一,默读课文,自己完成。

  任务二,小组合作交流。

  任务三,聚焦展示,其他同学补充

  (3)展示汇报

  过渡:崔杼要求史官们怎么做?史官们是怎样做的?

  太史伯:太史伯听了崔杼的话,严肃地说:“按照事实写历史,是太史的本分,岂能隐瞒真相,颠倒是非呢?”

  师:是呀,在权势大于法并压倒真理的中国古代,崔杼没想到一个史官无权无势,只凭一支笔,竟敢和自己作对,非常生气,他又是怎么说的?

  生:(你长着几个脑袋,敢这么写?)再读

  师:太史伯怎么回答的?

  生:(太史伯说:“我只有一个脑袋,如果你叫我颠倒是非,我情愿不要这个脑袋。” )

  师:好一个宁死不屈的史官!你心里是怎么想的?(我不能丢了史官的本分)

  再指名读,从他们身上你感受到什么?板书:刚正不阿

  太史仲:太史仲面不改色,冷笑着回答:“太史只怕不忠实,可不怕死。你就是把我也杀了,难道还能把所有的人都杀了吗?”

  师:好一位大义凛然的史官!你感受到什么?板书:宁死不屈

  崔杼想不到天下竟有这样不怕死的人!他不再说话,吩咐手下把他也杀了。

  太史叔:还是

不畏惧,不屈服,也被崔杼杀了。

  太史季:崔杼连杀了3位史官都没有用,自己也泄了气,心虚恐慌。太史季又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生:太史季说:“我当然爱惜性命。但倘若贪生怕死,就失了我的本分,不如尽了本分,然后去死。但您也要明白,就是我不写,天下还有写的人。您只能不许我写,却不能改变事实。您越是杀害史官,越显出您心虚。”

  师:谁还想读读这句话?板书:忠于职守

  南史氏:指名回答。

  师小结:是呀,在史官们心中,真话、事实比个人生命更重要,两者取其一,宁可牺牲生命,也不能说假话、隐瞒事实,这不仅仅是史官职责所在,更是他们人格精神的写照!可谓: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2、分角色来读读课文。

  出示插图,学生观察。师引导:崔杼高高在上却气急败坏,凶相毕露,史官虽然站在下面但面不改色,一身正气。作者正是通过语言和神态描写来表现几位史官公宁死不屈的精神。带着神态和语气来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小练笔

  孩子们,通过神态和语言能把人物写活,请大家通过对人物的神态和语言的描写反映人物内心活动。

  (四)拓展延伸

  关于语言有很多的词语: 谎言 谣言 忠言 金玉良言 畅所欲言肺腑之言 仗义执言

  赞美别人的话叫( ) 诚恳劝告的话叫( )

  发自内心的话叫( ) 不诚实的话叫 ( )

  尽情地说叫 ( ) 无事实根据的话叫( )

  为了正义说出的话叫( ) 可贵而有价值的话叫( )


语文课文《秉笔直书》教学设计(优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