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兰之死教学设计 篇一
楼兰之死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考古发现,也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通过教授楼兰之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本教学设计将以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了解楼兰之死的背景和重要性。
2. 学生能够分析楼兰之死的原因和影响。
3. 学生能够运用历史知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进行讨论和辩论。
教学过程:
步骤一:引入(10分钟)
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楼兰之死的背景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步骤二:小组讨论(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4-5名学生组成。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组长,组长负责组织讨论和总结。每个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 楼兰之死的原因是什么?
2. 楼兰之死对古代中国有哪些影响?
3. 楼兰之死对现代社会有哪些启示?
步骤三:角色扮演(30分钟)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学生扮演楼兰之死的关键人物,例如楼兰王、匈奴首领、丝绸之路商人等。学生们需要准备好扮演的角色,并在角色扮演中表达出自己对楼兰之死的观点和看法。
步骤四:辩论赛(30分钟)
将小组分成两个辩论队伍,每个队伍由3-4名学生组成。一个队伍辩称楼兰之死是因为自然灾害,另一个队伍辩称是因为人为原因。学生们在规定的时间内辩论,展示自己的观点和证据。
步骤五:总结(10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课的内容,回顾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观点和思考。
评估方法:
1. 角色扮演中,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辩论赛中,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进行辩论。
拓展活动: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历史文献或参观博物馆等途径,进一步了解楼兰之死的相关信息。
楼兰之死教学设计 篇二
楼兰之死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备受关注的事件,也是一个有关古代文明的谜团。通过教授楼兰之死,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和研究能力。本教学设计将以课堂讲解和小组研究的形式进行。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了解楼兰之死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
2. 学生能够分析楼兰之死的原因和影响。
3. 学生能够运用历史思维和研究能力进行小组研究和展示。
教学过程:
步骤一:引入(10分钟)
教师通过图片、文物或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向学生介绍楼兰之死的背景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步骤二:课堂讲解(20分钟)
教师以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楼兰之死的历史背景、发现过程和重要性。教师可以使用地图、图片和文献等多种资源,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解。
步骤三:小组研究(3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4-5名学生组成。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方面的问题,例如楼兰之死的原因、发现过程或影响等,进行深入研究。学生可以使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进行调研和收集资料。
步骤四:小组展示(30分钟)
每个小组准备一个小组展示,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学生可以使用PPT、海报或口头演讲等形式进行展示,并回答其他小组的提问。
步骤五:总结(10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课的内容,回顾学生在小组研究和展示中的观点和思考。
评估方法:
1. 小组展示中,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学生在小组研究中的资料收集和分析能力。
拓展活动:
学生可以通过观看相关的纪录片或阅读相关的历史文献,进一步了解楼兰之死的相关信息。同时,学生还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或写作等形式,表达自己对楼兰之死的思考和观点。
楼兰之死教学设计 篇三
楼兰之死教学设计
【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本班学生共42人,男生23人,女生19人。学生都是附近农村的,父母虽然都在身边,但是农村基础教育薄弱,几乎没有家庭辅导。 通过与学生接触,以及平时学生上课的表现与作业情况的观察,发现此班学生学习习惯一般,特别优异的学生很少,有一小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好。
【教学内容分析】
《楼兰之死》是北师大九册三单元的一篇拓展阅读课文。《楼兰之死》是一篇饱含着强烈情感的说明文,作者通过描述楼兰古城被沙漠吞噬,以及塔克拉玛干由绿洲变成沙漠的触目惊心的史实。这篇课文可与《中国一日》这则新闻进行对比教学。比如:这两篇都是说明文,都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但在表述的过程中又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因此,将这两篇文章进行对比阅读,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收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使学生了解引用、举例、诠释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生态植被被破坏的严重性,从而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紧迫感。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生态植被被破坏的严重性,从而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紧迫感。
2、通过阅读,使学生了解引用、举例、诠释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准备有关沙漠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及中国地图。
【教学方法】读中感悟。
【课型】拓展阅读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读题目,引导质疑。
1、师朗诵《从军行》。解释诗意。
2、板书——楼兰,在地图上指出它的位置。
3、引导学生想象楼兰的样子。
4、补充课题《楼兰之死》
5、质疑课题,板书有代表性的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自学文中字词;思考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
2、全班交流。
三、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预设统领全文的问题:楼兰前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楼兰死了”的原因是什么?
文中关键的词:碧波荡漾 废墟
预设师生双边活动:
1、读课文,想一想:楼兰前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2、交流回答,读出相关的句子。相机板书繁荣——消亡
3、默读课文2-5自然段,思考:楼兰为什么死了?小组交流“楼兰死了”真正的原因。(楼兰和罗布泊靠近大沙漠;地表的植被被破坏;人对植被的破坏加速了沙化的进程。)
4、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向我们介
绍的?5、全班归纳。结合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诠释、举例、列数字)
6、楼兰死了,留给人们的是什么?我们身边也有类似的事发生。列举身边见到的环境恶化的例子。
7、小结:回想着历史上曾经辉煌一时的古城,再看看今天人们依然在肆无忌惮的破坏着我们的生存环境。引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加强语气:如果不让悲剧重演的话,我们应该怎样做?讨论交流。
四、阅读欣赏
反复朗读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诠释、举例、列数字、具体事例。)
五、拓展练习:
搜集有关自然环境的资料,准备办一期手抄报。
六、课堂小结:
回想着历史上曾经辉煌一时的古城,再看看今天人们依然在肆无忌惮的破坏着我们的生存环境。引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加强语气:如果不让悲剧重演的话,我们应该怎样做?讨论交流。
七、作业:
1、搜集有关自然环境的资料,认真读一读,写下自己的感受。
2、完成《配套练习》相关内容。
板书设计:
楼兰之死
繁荣 → 消亡
保护环境 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