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期中教学反思 篇一
在这个数学期中的教学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和使命。通过这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首先,在这个学期的教学中,我意识到了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在教学前,我认真研究了教材,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精心设计的教学计划。我发现,只有充分理解教材内容,才能够将知识点清晰地传授给学生,并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对教材的研究和理解,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
其次,我在这个学期的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自身的不足之处。例如,在课堂授课过程中,我有时会语速过快,导致学生跟不上我的思路。我也意识到自己在教学方法上的单一性,缺乏一些创新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这使我意识到,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最后,通过这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我也明白了与学生的良好沟通对于教学的重要性。在课堂上,我积极与学生互动,鼓励他们提问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我发现,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我能够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因此,我今后将继续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便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总的来说,这个数学学期的教学反思使我认识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并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帮助他们取得更好的成绩。数学教学是一项充满挑战和乐趣的事业,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不懈,就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数学人才。数学教育是我们共同的事业,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贡献自己的力量。
数学期中教学反思 篇二
在这个数学期中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教学的重要性和挑战。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和反馈,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首先,在这个学期的教学中,我注重了对学生个体差异的理解和关注。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和需求,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潜力,并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教学。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我能够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展和困难,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注重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以便更好地指导他们的学习。
其次,在这个学期的教学中,我也注意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我努力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发现,当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时,他们的学习效果会更好。因此,我今后将继续探索和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最后,通过这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我也明白了与学生家长的良好沟通对于教学的重要性。在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中,我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并与家长共同探讨帮助学生提高的方法和策略。我发现,与家长的密切合作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因此,我今后将继续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发展。
总的来说,这个数学学期的教学反思使我认识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并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帮助他们取得更好的成绩。数学教学是一项充满挑战和乐趣的事业,我相信只要我不断努力,就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数学人才。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贡献自己的力量。
数学期中教学反思 篇三
上学期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从卷面的内容上看,本次试题主要考察学生的基础掌握得是不牢固,同时也考察学生的应变能力如何,为了今后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做到有的放矢,特做试卷分析如下:
第一题,直接写得数。
平时让孩子天天练口算,因此孩子基本上没有出错的,个别孩子出错。
第二题,填一填
第一小题出错最多,要求画5个圆,分成不同的两堆。
部分孩子不懂要求,不知该干什么,出错;也有部分孩子分成2和3,又分成3和2,导致出错。究其原因是平时没做过这种题型,因此出错。
第二小题比较图形
孩子把()比()多,里面填了数字,没有填写图形,今后这类题还要多练。
第三大题选一选
第1小题,要求把不同类的圈出来,有孩子只圈了茄子,漏掉了胡萝卜,这与孩子的生活经验有关,对蔬菜和水果分得不是很清楚。今后还要多练练。
第2题在最重的动物后面画对勾,在最轻的物体后面画圆圈。个别同学不会比较,出错。
第四大题,看图写算式
第4题部分孩子观察不仔细,划去2个圆,当成了3个,出错了。
第5题部分孩子不明白题意,笼子里原来有5只小鸟,飞走了5只,又飞来了2只,有些孩子不懂题意,列式错误。
第五大题: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存在问题最多,一班错了80题,二班错了67题,这一个大题一班平均失分8.8分,二班平均失分7.3分,分析原因是:
本次解决问题出现的形式是图画信息和文字信息相结合,要求孩子听讲仔细、观察仔细,还要会动脑思考,这对刚入学两个月的孩子来说有点难度,孩子的思维能力还有欠缺,因此今后要注重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
今后采取的措施:
1、重视学生平时上课听讲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会听、会看、会说、会记,力求使学生的马虎降到最低。
2、加强学生口算的训练,加强学生的口算教学和计算能力的教学,计算尽量要做到仔细,不错数,平日要加强训练,力求使计算题失分达到最低。
3、在平时的训练中,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遇到能力题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数学期中教学反思 篇四
随着时光的流逝,我和三年级学生又度过了半个学期的光阴。在这段日子里我有过喜悦,也有过困惑;有收获,也有失败。期中考试也结束了,我所带的两个班,学生考得不太理想。作为三年级数学老师的我也在不断反思,为什么学生的成绩考得不高。面对那一张张稚嫩的小脸我觉得更多反醒的应该是自己。结合本次期中考试,我做以下几点分析:
一、学生方面
1、学生在读题时不够认真仔细,甚至有漏题现象,;据监考老师反映,学生拿到试卷后,不是东张西望,就是做小动作,也不认真读题审题,做完后也不认真检查。所以说学生独立做题的能力有待加强。
2、学生们理解能力不强;特别表现在综合应用上。做题是一知半解。不够全面。
3、学生对成绩对知识的掌握缺乏必要的责任感,很多同学无所谓,当时讲能明白,过了几天又忘了。
4、相当一部分的同学基础知识不扎实,不过关。这次考试中有几个学生甚至连加、减、乘、除四则运算都不过关。就因为对所学知识掌握不扎实、不牢固,导致做起题来丢三落四的,错误百出。还有部分学生中存在着思维不够灵活,在运用所学知识方面不够灵活,题目稍微“转了个弯”,就解答不出来;另外,由于做题不够小心谨慎,也容易失分。而失分的原因多在于做题马虎,不细心,把数字看错或漏写。这里面也包括一些优生。
原因分析:
1、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有的父母长期在外面打工,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无法得到父母的照顾和指导,成了留守儿童。这些学生在家学习上无人指导和监督,就变得自由散慢,学习无自主性。
2、部分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平时作业也不认真,根本没有把心思放在学习上。
3、学生的成绩提不高,还在于很多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不够,不能自觉、自主地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也不闻不问,得过且过。甚至有些学生,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哪些知识不懂,整天迷迷糊糊的。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很多学生对于学习没兴趣,上课也不能专心听讲,课后又不能自主学习,成绩就无法提高了。再者,根据家访所了解到的情况,很多学生在家里的学习不自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回到家里只是完成当天的作业而已,谈不上预习、复习。
二、教师方面
当然,学生考的成绩不理想,作为任课教师的我,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1、挖掘教材不够深,知识的渗透度不高,学生对知识掌握的不够牢固;教学目标不明确,课堂随意性较大;教学重点不突出,抓不住规律性的东西,知识交代不到位。
2、教学中设计的练习题的类型太少;练习设计不科学,没有层次性,练习效率低下。
3、对学生的学习和作业习惯,要求不够严格。
4、对后进生的耐心辅导不够。
5、对学生每节课所学知识点巩固的不够及时。
三、采取的措施
面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为了能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在以后的教学中,将采取以下措施:
1、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做到一步一个脚印的教学。
2、针对学困生,让他们知道自己为什么差,差在什么地方,同时,找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鼓起勇气,奋勇争先,力争赶上中等学生;优秀生,让他们平时不仅要管好自己,使自己天天向上,还要经常帮助学困生。开展“一帮一”教学的活动,让每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都与成绩较差的学生交朋友,互为小老师,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和提高。
3、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让所有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夯实基础,日日进步,相信苦尽甘来的道理。
4、加强课堂常规管理,提高课堂效率。三年级是小学阶段重要的转折期,学习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所以要重点抓学生的习惯养成,比如书写习惯、听课习惯、及时订正错题习惯、倾听习惯、思考习惯等等。这些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耐心的指正与督促,并且要至始至终的坚持。包括学生的坐姿、倾听、举手发言、尊重别人等方面。使整个班级富有朝气和向上的学习氛围;当教师和同学在发言时要学会倾听,自己不但要会思考,更要倾听别人的意见和见解,只有学会了倾听,才会使自己更会思考,思考的更加完整;数学课要学会思考,只有学会了思考,才能学数学,有了自己的思考后还要会发表,向别人阐述自己的想法;尊重别人,当别人在发言的时候,不允许插嘴打断别人的思路,即使别人说错了或者自己有更好的方法,也要在别人讲完后方可发表,这是对别人的尊重。只有把课堂常规管理抓好了,才能有效地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
5、关注学生良好的考试习惯的养成。首先让学生放松紧张的心理,在试卷发下来以后,先整体浏览一下试卷,看看题型和题量,做到心中有数。考试时做到专注、投入。还应教给学生检验的方法,对于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检验方法,这些在平时就应教给学生。每次考完试以后,让学生做试卷分析和辨析。
6、家校同步,孩子进步。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取得家长的配合。
以上是对这次期中考试的反思。在下半学期里,我将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及时跟踪辅导,因材施教。同时,虚心向其他教师请教,学习经验,争取下半学期把成绩提高上去。
数学期中教学反思 篇五
期中考试结束了,我习惯性的统计了一下,每道题都有都有或多或少的同学做错了,特别后边的解决问题部分,失分更是严重。有的题目老师已经讲了好几遍,平常检测也考过,但仍有部分同学不会做,计算题部分错的也很严重,从这次考试中我想到了以下问题:
一学生的认知能力有差别,平常很简单的问题哪怕是很细心,很认真的讲了很多遍,仍会有学生掌握不好,学生的认知能力有差别,我们不能认为自己讲了好多遍了学生就掌握了,就学好了,应该时刻想到学生哪些地方没掌握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查漏补缺,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我了解了班里很多同学,由于这次考试求面积,求体积的题目比较多,对计算能力要求高一些,结果会列式子不会解题,解错题,因为这种原因失分每个同学都或多或少的有。今后在平常学习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此文转于初中化学资源网]的计算能力,达到做题快,做题准的效果
三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数学对部分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程度差一点的同学,学着学着失去了信心,以至于落得更远。要想创造高效课堂,让学生从愿意听到喜欢听,从被动学到主动学,我们在丰富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了解更多的生活知识,来丰富我们的课堂,增加课堂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使课堂更生动,更具有吸引力。
数学期中教学反思 篇六
试题分析:
06——07第二学年四年级期中数学质量检查由矿区教研室统一命题。从试题的角度来看,本次试题集中检查了学生对简便运算的应用和计算能力的测试。包括:直接写得数,简便计算,脱式计算和应用题。从题型和题量来看,体现了二个字“活,灵”,看似简单的计算题,考察了学生对概念的掌握和灵活应用,对如何计算的判断和分析,既考察了学生的计算能力,也考察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同时还考察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从题的数量来看,侧重考察了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第二单元只体现了1分的题。位置和方向,是新教材新增的内容,占据了尽5课时的内容,而这个单元的内容又是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密相联,我们只拿一分的题来考察,是否比例不当。
试卷分析:
1、学生对乘法分配率掌握不够扎实。如,填空的6小题,要求用字母表示乘法的分配率,有些学生就把结合率和分配率混为一谈,还有,简便计算的一小题:(250+25)×40考察学生对乘法分配率的应用,结果学生有三分之一的人没有用分配率,而是直接计算。
2、脱试计算还不过关。如,直接写得数:9×5÷5×9,有35人计算得1。这些学生不是先观察分析此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而是一看前面有9×5后面也有5×9,然后相除得1,在这对于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头脑里没有印象。再有,(841—41)÷25×4,有40%的学生在做题时首先考虑的不是它的运算顺序而是25和4能结合成100,这样简便,而没有去认真分析这两个数字能否结合。学生这种先分析、判断,再动手的学习习惯还有待加强。
3、学习态度不够严谨。如,填空题的4小题,学生都知道应用了交换率和结合率,但没有强调是什么交换率和结合率,这种对学习不负责的态度全年级有27人。还有,简便计算:125×25×32=125×8×25×4=1000×100,都知道125和8结合为1000,25和4结合为100。却忽视了小括号的应用。脱试计算中,凡是小括号里有两极运算的,学生都能正确判断出第一步先算什么,在接下来的计算中把小括号丢掉在学生中大有人在,以此造成丢分的学生占80%。这个数据反映出我们的教学在注重知识传授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4、灵活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如,应用题的第二个,求一共行了多少米?这里的一共包括先走的4小时和再走的2小时,有些学困生就理解为。再行的2小时。还有,第三小题,对于条件:“玉米比大米、面粉的重量的总和少30吨,包含两层含义的条件学生在理解中,只强调后面那一层的意思,既少30就是减去30,而到底是谁减30?不清楚,而他影响最深的是:面粉是大米的2倍,就用2倍的大米去减30。这样的学生占全年级20%。最后一题,对于50×46—38×46和(50—38)×46,学生认为是同一题分配率的不同体现,而忽视这是两种不同的解决途径,也就是说,乘法分配率的应用和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教学的思考:
在本次简便计算中,有这样两题:
1、(250+25)×40=275×40=1100
2、(10000—1000—100—10)÷10=8890÷10=889,
谁又能说学生的这两种方法不简便呢?我们来看一下标准答案:1、(250+25)×40=250×40+25×40=1000+100=1100,
2、(10000—1000—100—10)÷10=10000÷10—1000÷10—100÷10—10÷10=1000—100—10—1=889,
第一题,学生一眼就能看出250+25=275而275×40又可以看成是275×4,自然也易口算;第二题,我们用分配率的形式展开后得到1000—100—10—1,谁又能说它比10000—1000—100—10更简便呢?学习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简便、快捷且准确的计算出结果,对于以上两题来说,它给出的数字的特殊性,是否一定用分配率就是最减呢?不用分配率一样能达到简算就一定错吗?新教材倡导学生的求异思维,鼓励学生寻求不同的解决途径,为什么在我们的考试当中不能体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