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教案(优选6篇)

时间:2018-06-06 06:33:2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一:幼儿园小班语言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沟通能力;

2. 通过游戏和活动,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的听力和观察能力;

4. 引导幼儿正确使用语言,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教学准备:

1. 课件和教具:图片、卡片、画板等;

2. 语言游戏和活动材料;

3. 教师准备好的课前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5分钟)

教师用图片引入新的学习主题,例如“动物”。与幼儿进行简单的问答,激发他们对动物的兴趣。

Step 2:新词学习(10分钟)

教师出示图片或卡片,与幼儿一起学习新的动物名称。教师可以用幼儿熟悉的简单单词作为引子,例如“狗”,再引入新的词汇“猫”、“鸟”等。

Step 3:语言游戏(15分钟)

教师设计一些语言游戏,例如“找朋友”游戏。教师出示两张卡片,幼儿需要通过描述卡片上的内容,找到另一张与之相关的卡片。例如,教师出示一张有狗的卡片,幼儿需要描述这只狗的特点,然后找到另一张有狗窝的卡片。

Step 4:语言活动(20分钟)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语言活动,例如“动物拼图”。教师提供一些动物的拼图,幼儿需要根据拼图上的提示,说出动物的名称,并将拼图正确地放在一起。

Step 5:小结(5分钟)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所学内容,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总结今天的学习成果。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二:幼儿园小班数学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基本数学概念,例如数字、形状、大小等;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4. 引导幼儿正确使用数学语言,培养良好的数学习惯。

教学准备:

1. 数学教具:数字卡片、计数棒、图形卡片等;

2. 数学游戏和活动材料;

3. 教师准备好的课前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数字卡片,与幼儿一起回顾数字的顺序和名称。

Step 2:数字学习(10分钟)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幼儿一起学习数字的书写和认读。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和歌曲的形式,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

Step 3:数学游戏(15分钟)

教师设计一些数学游戏,例如“数数比大小”。教师出示一些图形卡片,幼儿需要观察图形的大小,然后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

Step 4:数学活动(20分钟)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数学活动,例如“计数游戏”。教师给每个幼儿发放一定数量的计数棒,幼儿需要根据教师的指导,将计数棒正确地放在相应的位置上。

Step 5:小结(5分钟)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所学内容,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总结今天的学习成果。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能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辨别清水。

  2.能把自己的发现大胆地表现出来。

  3.体验探索和成功的乐趣。

  3、彩色玻璃小球和彩色橡皮泥做比较。

  【活动重点】

  1.学习运用多种感官协调解决问题。

  2.学习用排除法得出结论。

  【活动准备】

  1.在日常活动中已感知过清水的特性。

  2.每组四只透明杯子,内装清水、糖水、白醋、牛奶;一只盘子内装若干小勺。

  【活动过程】

  一、辨别哪杯是清水首先请幼儿猜猜四只杯子中哪杯装的是清水。

  其次幼儿分组实验,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辨别哪杯是清水,看看与自己的猜测是否一致。

  (在辨别哪杯是清水的时候,应注意先让幼儿实验、感知,再一起交流、分享结果。根据实际情况,还可以增添盐水、白酒等多种无色透明的液体供幼儿感知和辨别)

  二、交流分享首先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是请什么帮忙才找出清水的。

  其次请幼儿眼睛看一看:牛奶是白色的。鼻子闻一闻:气味酸酸的,一定不是清水。嘴巴尝一尝:甜甜的是糖水,淡淡的、没有味道的是清水。

  再次请幼儿用眼睛看一看、鼻子闻一闻、嘴巴尝一尝,就能知道哪杯是清水了。眼睛、鼻子、嘴巴一起合作,本领可真大。

  【活动延伸】

  找找我们身边还有哪些固体可以转换成液体,并为我们的生活作出贡献.

  【设计思路】

  活动之前幼儿已经积累了各种感官的经验,但是,如何将这些经验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如何运用这些经验来解决问题?是我们进行教育的最终目的。"猜猜哪杯是清水",让幼儿能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体验探索和成功的乐趣活动。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四

  活动背景

  上厕所这件事情如果刚上幼儿园大多数还是老师们来帮助幼儿完成的,但是也不能每一次都由老师来完成,毕竟幼儿人数较多,教师们不能每一个都能照顾的过来,我们应该要让幼儿知道该怎样自己完成上厕所这件事情。

  活动目标:

  1、教会幼儿自己上厕所,不尿湿裤子。

  2、教育幼儿当厕所人多时,不争抢,学会谦让。

  活动准备:

  教师将本班厕所打扫干净,便于幼儿参观。贴好男女标记。

  活动过程:

  1、参观厕所。

  教师带领幼儿参观本班活动室的厕所。让幼儿知道厕所是大小便的地方。

  2、认识男厕所和女厕所。

  分清便池、便桶或便槽,知道男孩、女孩小便的方法是不一样的。男孩站着小便,用便池;女孩坐在便桶上或蹲在便槽上小便。

  3、参观幼儿园公用厕所。

  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的公用厕所,告诉幼儿在室外活动时,可就近入厕。

  4、让幼儿懂得大小便时要上厕所。

  (1)带幼儿回到活动室,教师提问,幼儿回答。玩游戏时想小便怎么办?吃饭时想小便怎么办?集体活动时想小便怎么办?(教育幼儿在集体活动前、饭前、睡觉前上厕所,有小便时应及 时告诉 老师或阿姨,去上厕所小便,不要憋尿,尿湿裤子。)

  (2)教师请幼儿谈谈讲讲。

  小便时厕所里人多怎么办?小便急怎么办?(厕所人多时不争先,不拥挤,依先后顺序小便。小便急时,可与其他幼儿协商,让自己先用厕所。)

  5、教男孩子上厕所。

  (1)教师请男孩子谈谈;怎样上厕所才不会将小便弄到便池外?(小便时,不要离便池太远,避免小便弄到便池外,不要离便池太近,以免弄湿裤子。)

  (2)教师还要告诉男孩子,小便的时候肚子向前倾。

  6、教女孩子上厕所。

  教师请女孩子谈谈,怎样上厕所才不会让小便弄湿裤子?(小便时,要将裤子脱低一些,一只手扶好栏杆;蹲在便槽上小便,要用另一只手托住裤子。)

  7、请想上厕所的幼儿去小便。教师观察幼儿入厕情况,及时予以评价。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五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了解叠裤子的正确方式。

  2.尝试自己叠裤子,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发展幼儿手部动作的灵活性。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材料准备:

  每人一条长裤。

  活动设计:

  一、谈话引题

  1.中午睡觉的时候,宝宝都要脱裤子,脱下来的小裤子要怎么办呢?

  2.出示小裤子。提问:谁会叠呢?

  3.请几名幼儿示范叠裤子。

  二、利用儿歌,示范叠裤子步骤。

  1.教师示范。

  师:小裤子也会念儿歌,你的小耳朵仔细听。两条裤腿好朋友,好朋友手拉手抱一起,弯弯腰,小裤子就叠好。

  2.幼儿尝试折叠,教师指导

  三、幼儿练习

  1.小组练习折叠裤子。2。全体一起练习折叠裤子。

  教师重点指导幼儿两条裤腿对齐摆放。

  四、教师小结

  师:今天我们已经有很多小朋友学会一边念儿歌,一边叠裤子。小朋友现在已经很能干了,我们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后小裤子都要自己叠。

  活动反思:

  小班第一学期的孩子,家中家长的包办代替、对家长的依赖还存在,通过周末活动叠裤子,让孩子学习用儿歌的方式叠裤子,帮助孩子更好掌握叠裤子的方法,同时也增强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使孩子们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教师也需要多鼓励、表扬幼儿,才能使幼儿萌发自己动手的意愿。

  小百科:裤子泛指人穿在腰部以下的服装,一般由一个裤腰、一个裤裆、两条裤腿缝纫而成,作用为保暖、御寒、时尚,起源于战国时期,发明国家为中国。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六

  活动目标:

  初步感知梧桐树的主要外形特征和作用;学习从整体到局部按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并用看,摸,抱等动作参与观察。

  活动准备:

  预先选择好观察梧桐树的地点。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梧桐树的特征。

  1.观察:观察梧桐树的整体形态。引导幼儿讲述从远处观察梧桐树的印象。

  提问:梧桐树看起来怎么样?像什么?

  2.带领幼儿从近处观察梧桐树,说出它的主要特征。指导幼儿按树干.树皮.树枝.树叶的顺序进行观察;鼓励幼儿看一看.摸一摸.抱一抱梧桐树,用多种动作进行观察.感知,并说一说自己的体验。

  二、引导幼儿发现梧桐树的用处。

  提问:你喜欢梧桐树?为什么?当幼儿说到大树有遮阳作用时,教师可带幼儿先站在阳光下,后再回到树荫下,通过亲自体验,加深印象。

  梧桐树能遮阳,让我们感到凉快;它还能让我们的环境更美丽。它的好处真多,小朋友都喜欢它,让我们共同爱护梧桐树。

幼儿园小班教案(优选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