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圆圆的玩具的活动设计【通用3篇】

时间:2013-03-08 01:43:3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圆圆的玩具的活动设计 篇一

标题:探索形状特征——圆圆的玩具

简介: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圆圆的玩具,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践,发现和认识圆的形状特征,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形状意识。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了解圆的形状特征。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形状意识。

3. 提升幼儿的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 圆圆的玩具若干。

2. 彩色纸、剪刀、胶水。

3. 直尺、量角器、圆规等测量工具。

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引导幼儿回忆圆的形状特征,例如圆是什么样的形状?圆的边缘是否有拐角?等等。

2. 观察圆圆的玩具(10分钟)

给每个幼儿分发一到两个圆圆的玩具,让他们仔细观察并感受玩具的形状特征,例如触摸玩具的边缘,看玩具的截面等,引导幼儿发现圆的特点。

3. 制作圆形拼贴画(15分钟)

准备好彩色纸、剪刀和胶水,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剪下不同大小的圆形,然后将它们拼贴在彩色纸上,制作一个圆形拼贴画。

4. 测量圆的直径和周长(15分钟)

使用直尺测量圆圆的玩具的直径,并记录下每个玩具的直径大小。然后使用圆规测量玩具的周长,并记录下每个玩具的周长大小。引导幼儿观察和比较不同玩具的直径和周长。

5. 制作圆形折纸(15分钟)

使用彩色纸,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制作一个圆形折纸,可以使用折纸技巧,例如对折、切割等,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6. 总结回顾(5分钟)

引导幼儿回顾今天的活动内容,与他们讨论圆的形状特征,总结圆的直径和周长的概念。

活动延伸:

在活动结束后,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圆形物体,例如球、饼干等,让幼儿运用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对圆的形状特征的认识。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圆圆的玩具的活动设计 篇二

标题:探索圆形运动——圆圆的玩具

简介: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圆圆的玩具,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践,探索圆形运动的特点和规律,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运动意识。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了解圆形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运动意识。

3. 提升幼儿的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 圆圆的玩具若干。

2. 平滑的地面或桌面。

3. 毛巾、纸杯等辅助道具。

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引导幼儿回忆圆形运动的特点和规律,例如圆形运动是否有固定的轨迹?圆形运动是否具有连续性?等等。

2. 观察圆圆的玩具(10分钟)

给每个幼儿分发一到两个圆圆的玩具,让他们仔细观察并感受玩具的运动特点,例如玩具滚动的轨迹,玩具滚动的速度等,引导幼儿发现圆形运动的特点。

3. 玩具滚动比赛(15分钟)

在平滑的地面或桌面上设置起点和终点,让幼儿使用圆圆的玩具进行滚动比赛,观察玩具滚动的轨迹和速度。可以按照不同的要求,例如谁的玩具滚动距离最远,谁的玩具滚动速度最快等,加深幼儿对圆形运动特点的认识。

4. 制作纸杯漏斗(15分钟)

使用纸杯和毛巾,让幼儿制作一个纸杯漏斗,然后将圆圆的玩具从纸杯漏斗中滚动出来,观察玩具滚动的轨迹和速度的变化。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通过纸杯漏斗滚下来的玩具会改变原先滚动的轨迹和速度。

5. 总结回顾(5分钟)

引导幼儿回顾今天的活动内容,与他们讨论圆形运动的特点和规律,总结玩具滚动的轨迹和速度的变化。

活动延伸:

在活动结束后,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圆形运动,例如旋转木马、转椅等,让幼儿运用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对圆形运动的特点和规律的认识。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圆圆的玩具的活动设计 篇三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圆圆的玩具的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以物代物是幼儿满足自己游戏需求的重要策略,但中班幼儿还缺乏以物代物的经验与方法。进入主题活动“玩具总动员”以来,我围绕主题目标“乐于尝试操作各种玩具,了解它们不同的性能和作用”,选择橡皮泥、纸和扭扭棒等常见的操作材料,引导幼儿变出圆圆的圈、圆圆的飞盘、圆圆的球这三种形态不同的圆形物体。帮助幼儿积累初步的以物代物的经验,引导幼儿运用以物代物的方法来解决游戏中的问题。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探究领域中提出的“常常动手动脑探索物体和材料,并乐在其中”“能对事物或现象进行观察和比较,发现其相同与不同”的目标,以及中班幼儿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我从生活中的“圆”导入,引导幼儿在游戏情境中观察,发现圆的不同形态,并且围绕变化圆的不同形态,设计层层深入的探究活动,激发幼儿对“变圆”的兴趣,感知各种变圆的方法,并以任务、问题呈现的方式递进地引导幼儿探索,不断激发幼儿观察、探究的主动性。

  目标:

  1.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圆形的玩具,感知材料变圆的方法。

  2.积累初步的以物代物的经验,体验制作玩具的乐趣。

  准备:

  橡皮泥、扭扭棒、纸若干,笔、剪刀,作品呈现架,自制PPT。

  过程:

  一、说说圆圆的玩具

  1.谈话导入。

  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这是什么?请你说说生活中哪些东西是圆圆的。

  幼:太阳是圆圆的。

  幼:西瓜是圆圆的。

  师:许多水果是圆圆的。除了西瓜,还有什么水果也是圆圆的?

  幼:苹果、橘子。

  师:哟,他能一下子说出两种圆圆的水果。谁能一下子说出三种圆圆的水果?

  幼:梨、葡萄、樱桃是圆圆的。

  师:除了圆圆的水果,还有什么东西也是圆圆的?

  幼:皮球是圆圆的。

  幼:还有足球、乒乓球……

  师:看来,有许多玩具也是圆圆的。

  2.圆圆的玩具。

  师:还有哪些玩具也是圆圆的?

  师(小结):我们身边有很多东西是圆圆的。

  (析: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引出并聚焦话题。对第一个问题,孩子们会有许多种回答,教师要引导幼儿注意表达的完整性,如:苹果和橘子都是圆圆的。或者在幼儿回答时提出挑战:你能一下子说出三个圆圆的东西吗?另外,教师也可适当进行分类,如许多水果是圆圆的,许多玩具是圆圆的,等等。)

  二、变变圆圆的玩具

  1.第一次探索。

  (1)教师出示PPT,情景导入。

  师:小动物想要玩圆圆的什么玩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幼儿观察玩具展台及标志。

  师:这里有三个柜台,谁能说出哪个柜台是卖游泳圈的,哪个是卖篮球的,哪个是卖飞盘的呢?为什么?

  幼:中间的柜台是卖游泳圈的,因为它中间有个洞。

  师:大家同意吗?那么另外两个都没有洞,哪个是飞盘、哪个是篮球呢?

  幼:第一个是飞盘,因为它是扁扁的。

  幼:第三个是篮球,因为它是鼓鼓的。

  师(小结):原来飞盘是扁扁的圆,游泳圈的中间有个洞,篮球是个圆圆的球。

  (析:这一环节主要创设了小动物买玩具的情景,并通过平面标志引发幼儿观察、发现、区别实心圆形、空心圆形、球体的不同。当幼儿观察不细致时,教师可设疑,如:它们都是圆圆的,你怎么看出这是卖飞盘的,而这是卖游泳圈的.呢?为接下来的探索活动打好基础。)

  (3)教师介绍材料。

  师:现在玩具柜台上都没有玩具,小动物们买不到自己想要的玩具,可发愁了。请你来当玩具厂的工人,做出小动物想玩的玩具好吗?

  师:看看用什么来做玩具呢?(出示橡皮泥、纸、扭扭棒,并引导幼儿说出这些材料的形状。)这些材料都不是圆圆的,你能做出小动物们想玩的玩具吗?

  (4)教师交代要求。

  师:请你挑选一样材料做一个圆圆的玩具,做好之后放到玩具展示台上。

  (5)幼儿探索,教师巡回观察。

  (6)幼儿分享交流。

  师:你用什么材料做了圆圆的什么玩具?

  幼:我用橡皮泥做了小兔喜欢的球。

  幼:我用橡皮泥做了小狗喜欢的飞盘。

  幼:我用扭扭棒做了小猫喜欢的游泳圈。

  师(小结):原来这些材料能变出小动物们喜欢的玩具,小动物们高兴地买到了想要的玩具。

  (析:该环节通过情景引发幼儿用简单材料变圆的已有经验,初步感知用身边的材料能变成想要的玩具。教师需要提取幼儿的操作结果,展示成功变圆的材料及方法。孩子们通常的情况是能用橡皮泥搓成球、压扁变飞盘,能用扭扭棒围成游泳圈等,但基于幼儿的个体差异和已有经验,不同班级也会出现不同的情况。下一步,教师需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挑战。)

  2.第二次探索。

  (1)情境导入。

  师:小动物还想买新的圆圆的玩具,你们能不能用这些材料做出新玩具呢?

  (2)出示PPT并交代要求。

  教师根据幼儿第一次操作的情况自制PPT,通过动画演示灵活地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如:“小兔想买纸做的球,小狗想买纸做的飞盘,小猫想买橡皮泥做的游泳圈,你能满足他们的愿望吗?”请幼儿选择纸或者橡皮泥做出小动物想玩的新玩具,做好后放到相应的玩具柜台上。

  (析: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用PPT中的图示具体形象地提出探索任务,引导幼儿看懂图示,复述探索任务,帮助幼儿有目的地探索,避免重复操作。)

  (3)幼儿探索,教师巡回指导。

  (4)幼儿分享交流。

  师:你用什么材料做了什么?你是怎么做的?

  幼:我用橡皮泥做了游泳圈,我先搓成面条一样的形状,再把两头接起来变成了游泳圈。

  师:这里也有一个用橡皮泥做的游泳圈。都是游泳圈,这两个游泳圈做的方法一样吗?

  幼:不一样。

  师:你能看出这个游泳圈是怎么做的吗?

  幼:我觉得这个游泳圈是先把橡皮泥搓呀搓,再压成扁扁的,然后在中间挖了一个洞。

  师:原来都用橡皮泥做游泳圈,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做。

  师:这里有许多用纸做的球,是怎么做的?我们来试一试这些球搓得圆不圆。(把纸球在地上滚一滚,检验纸球的质量,引导幼儿注意在揉搓纸球时要用力一些。)

  师:有谁用纸做出了小狗喜欢的飞盘?请你们来介绍一下是怎么做的。

  幼:我把纸撕掉一点,就变成圆盘了。

  师:我发现有个小朋友做圆盘的方法和别人不一样,请他上来做给我们看一看。(幼儿现场演示对折后撕半圆的方法。)

  师:谁看清楚了他是用什么方法把纸变成飞盘的?

  幼:先把纸折一折,再撕。

  师:对折以后再撕,撕一个什么形状就会变成圆圆的飞盘呢?

  幼:半圆形。

  师:哇,这种方法真不错,可以撕得又快又圆。

  师(小结):原来相同的材料用不同的方法变一变,可以做出不同的玩具。

  (析: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重点观察幼儿利用不同材料变圆的方法。不同的幼儿变圆的方法各有不同,比如:在用纸做飞盘时,有的会用笔画一个圆再撕,有的会用剪刀剪一个圆,还有的会对折后撕半个圆……孩子们的方法各有不同,但殊途同归。为了凸显集体活动中分享交流的价值,教师需重点引导幼儿清晰表达自己的玩法,梳理并记录多种变圆的方法,从而使孩子们清晰地感受到同一种材料用不同的方法可以变出相同的圆。同时教师可多用情景中小动物的口吻对幼儿进行鼓励、表扬,让孩子们感受到变圆的乐趣,体验探索的成功,提高探索的积极性。)

  3.第三次探索

  (1)教师交代要求,幼儿探索。

  师:这一次你可以试一试别人的方法,也可以继续挑战自己,用新的方法做玩具。(继续根据幼儿上一次操作的情况提出挑战,比如:可以用薄薄的纸来做圈吗?用细细长长的扭扭棒可以做球和飞盘吗?)

  (2)幼儿分享交流。

  师:你用什么材料做了什么玩具?说说你的新方法。

  幼:我把扭扭棒绕来绕去,变成了一个球。

  幼:我把扭扭棒卷呀卷,像卷棒棒糖一样,变成了飞盘。

  师(小结):今天我们只选了三种材料,就做了自己心里想变的玩具。真棒!

  (析:这一环节主要是分享与尝试幼儿介绍的新方法,同时鼓励能力强的幼儿继续接受新的挑战。如果挑战不成功,可以引导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继续探索。)

  延伸活动:

  师:(出示活动室中材料架照片)这里有很多材料,我想要一把钥匙,你能帮我变吗?我想要吃方方的汉堡包,你能帮我变吗?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做出许许多多其他的玩具。

  (析:在该环节中,教师可根据本班幼儿在游戏中需要替代物的实际情况,引导幼儿在区角活动中利用活动室里的材料进行探索。)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圆圆的玩具的活动设计【通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