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黄梅戏表演《新猴子学样》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黄梅戏这一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教学准备:
1. 《新猴子学样》黄梅戏剧本。
2. 舞台道具和服装。
3. 彩排场地和音响设备。
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可通过图片或视频向幼儿介绍黄梅戏的起源和特点,引发幼儿的兴趣。可以播放一段黄梅戏的表演视频,让幼儿感受到戏曲的魅力。
2. 角色分配
根据剧本的人数和角色要求,将幼儿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扮演一个角色。通过抽签或让幼儿自愿选择,进行角色分配。
3. 剧本学习
教师逐段地教授剧本,让幼儿理解剧情和角色的性格特点。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幼儿亲身体验角色的情感和动作。
4. 彩排
根据剧本要求,进行彩排。教师要指导幼儿掌握台词和动作,注重表演的细节和形象。同时,要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让他们懂得互相配合和支持。
5. 服装和道具准备
根据剧本需要,准备相应的服装和道具。可以让幼儿参与到服装和道具的制作中,增加他们的参与感和创造力。
6. 表演
安排表演时间和地点,邀请其他班级、家长和校外人员观看。在表演前,可以进行简短的开场致辞,介绍剧情和演员。
7. 评价和总结
观看表演后,教师可以给予幼儿肯定和鼓励,同时指出他们需要改进的地方。可以进行班级评选,表彰表现出色的演员和团队。
8. 展示和分享
可以将表演录制成视频,与其他班级和家长分享。也可以在学校的展览活动中展示剧照和幼儿的创作。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幼儿不仅可以学习到黄梅戏的知识,还能提高他们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同时,通过表演的过程,幼儿还能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信心。
幼儿园大班黄梅戏表演《新猴子学样》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 让幼儿通过表演黄梅戏《新猴子学样》,了解黄梅戏的基本形式和表演技巧。
2. 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3. 提高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信心。
教学准备:
1. 《新猴子学样》黄梅戏剧本。
2. 舞台道具和服装。
3. 彩排场地和音响设备。
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视频向幼儿介绍黄梅戏的起源和特点,让幼儿对黄梅戏产生兴趣和好奇。可以播放一段黄梅戏的表演视频,让幼儿感受到戏曲的魅力。
2. 角色分配
根据剧本的人数和角色要求,将幼儿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扮演一个角色。通过抽签或让幼儿自愿选择,进行角色分配。
3. 剧本学习
教师逐段地教授剧本,让幼儿理解剧情和角色的性格特点。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幼儿亲身体验角色的情感和动作。
4. 彩排
根据剧本要求,进行彩排。教师要指导幼儿掌握台词和动作,注重表演的细节和形象。同时,要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让他们懂得互相配合和支持。
5. 服装和道具准备
根据剧本需要,准备相应的服装和道具。可以让幼儿参与到服装和道具的制作中,增加他们的参与感和创造力。
6. 表演
安排表演时间和地点,邀请其他班级、家长和校外人员观看。在表演前,可以进行简短的开场致辞,介绍剧情和演员。
7. 评价和总结
观看表演后,教师可以给予幼儿肯定和鼓励,同时指出他们需要改进的地方。可以进行班级评选,表彰表现出色的演员和团队。
8. 展示和分享
可以将表演录制成视频,与其他班级和家长分享。也可以在学校的展览活动中展示剧照和幼儿的创作。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幼儿不仅可以学习到黄梅戏的知识,还能提高他们的表演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同时,通过表演的过程,幼儿还能锻炼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信心,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幼儿园大班黄梅戏表演《新猴子学样》教学设计 篇三
幼儿园大班黄梅戏表演《新猴子学样》教学设计
一、作品
游戏玩法建议
1、点兵点将游戏中尽量让每个幼儿有游戏的机会。
2、演唱歌曲部分:幼儿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
3、游戏形式逐渐递增,提高幼儿的参与兴趣。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准备】
1、草帽17顶、老爷爷的装扮一套、带绳子的塑料筐两个。
2、听过故事《猴子学样》。
【活动目标】
1、感受黄梅戏的曲调风格,体会其中的诙谐和幽默。
2、尝试根据情节、角色创编动作帮助理解记和忆歌词。
3、乐于参加戏剧表演,注意在游戏的'过程中不要拥挤。
【活动过程】
1、欣赏黄梅戏《新猴子学样》,导入课题。
(l)教师:你们听过黄梅戏吗?黄梅戏是安徽的一种地方戏曲。
(2)教师完整地表演黄梅戏《新猴子学样》,幼儿欣赏。
2、初步熟悉歌词,理解戏曲内容,了解戏中角色。
(1)教师:戏曲里表演的是什么故事?
(2)教师再次完整演唱并提出要求。
教师:戏曲里有哪些角色?他们怎么唱的?
3、幼儿初步学习戏曲中的对唱部分。
(1)教师:老爷爷做了哪些动作?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幼儿回忆戏曲中的爷爷角色唱段并学唱。
(2)教师:小猴子怎么学样的?师生互动,交换角色进行表演。
(3)游戏“草帽在哪里”。
以一对一、一对二、一对多人的递进的方式帮助幼儿掌捏对唱部分,注意根据幼儿的掌握情移时调整速度和韵味。
4、幼儿尝试完整地演唱黄梅戏《新猴子学样》。
5、师生分角色完整表演戏曲,鼓励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大胆表演。
(1)提出表演要求,幼儿进行黄梅戏表演唱。
教师:小猴子怎样发现草帽的?他们说了什么?
幼儿学说黄梅戏中的说白,并学唱戏曲中的猴子角色唱段。
(2)利用道具完整表演。
(3)延伸游戏内容:启发幼儿最后不再学样,改变故事的情节,激发幼儿游戏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