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美丽的黄昏》教案 篇一
教案名称:感受美丽的黄昏
教学目标:
1. 了解音乐作品《美丽的黄昏》的背景和创作意图;
2. 能够听辨《美丽的黄昏》的旋律,并了解其中的表情和情感;
3.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教学内容:
1. 介绍音乐作品《美丽的黄昏》的背景和创作意图;
2. 听辨《美丽的黄昏》的旋律,并探讨其中的表情和情感;
3. 分组合作,表演《美丽的黄昏》。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向学生介绍今天要学习的音乐作品《美丽的黄昏》。
2.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黄昏时分的感受,并与他们分享。
二、学习音乐作品《美丽的黄昏》(15分钟)
1. 向学生播放《美丽的黄昏》的音乐,让学生仔细聆听。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在听到这首音乐时所感受到的表情和情感。
3. 给学生播放《美丽的黄昏》的视频,让他们观察演奏者的表情和动作,并注意其中的细节。
三、分组合作表演《美丽的黄昏》(25分钟)
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角色:演奏者、指挥者、舞者等。
2. 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角色,合作表演《美丽的黄昏》。
3. 每个小组表演完毕后,其他同学可以给予表演者反馈和鼓励。
四、总结(5分钟)
1. 让学生谈谈自己在表演中的收获和体会。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美丽的黄昏》会让人产生这样的情感和表情。
教学延伸:
1. 让学生自己创作一段音乐,表达自己对美丽的黄昏的感受。
2. 给学生播放其他类似主题的音乐作品,让他们比较并分析其中的差异。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美丽的黄昏》教案 篇二
教案名称:欣赏与绘画《美丽的黄昏》
教学目标:
1. 了解音乐作品《美丽的黄昏》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2. 能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黄昏的感受;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
1. 欣赏音乐作品《美丽的黄昏》;
2. 绘画黄昏的场景和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向学生介绍今天要学习的音乐作品《美丽的黄昏》。
2. 让学生回忆自己在黄昏时分的感受,并与他们分享。
二、欣赏音乐作品《美丽的黄昏》(15分钟)
1. 向学生播放《美丽的黄昏》的音乐,让学生仔细聆听。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在听到这首音乐时所感受到的情感和场景。
三、绘画黄昏的场景和情感(30分钟)
1. 给学生提供绘画材料,让他们根据自己对黄昏的感受进行绘画。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颜色、线条等表达黄昏的美丽和寂静。
3.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互相欣赏和交流。
四、总结(5分钟)
1. 让学生谈谈自己在绘画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美丽的黄昏》会让人产生这样的感受和情感。
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用其他艺术形式表达对黄昏的感受,如舞蹈、诗歌等。
2. 给学生提供更多不同主题的音乐作品,让他们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感受。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美丽的黄昏》教案 篇三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美丽的黄昏》教案
教学目标:
1.让我们在有趣的音乐活动中和美妙的音乐声中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通过小组学习、自主学习学习,独立视唱识谱,用口风琴辅助提高学生的轮唱技能;
3、用平稳、悠长的气息从齐唱到轮唱,有力度对比的优美地演唱。
教学重点:优美、有力度层次的演唱
教学难点:轮唱
教学过程:
一、弹唱问好,导入新课:
1、听音乐导入;
1)、听听音乐中手铃的节奏。用三角铁、响板伴奏适合用什么样的节奏?(黑板出示多声部节奏)
2)、用多声部节奏为歌曲伴奏。
3)、用歌声为歌曲伴奏。用100︱567︱100︱为歌曲伴奏
叮咚嘣嘣叮
2、图片欣赏,导入本课。你觉得黄昏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就是《美丽的黄昏》,让我们来听听歌曲中的黄昏是什么样的。
二、学习歌曲:
1.聆听范唱。感受歌曲的情绪和意境。
2.自学旋律,练习视唱。(观察乐谱
3.跟同桌相互视唱,互相帮助。
4.请同学单独视唱,检验自学成果,解决难点。(四度音程的跳进)
5.全体随琴视唱。边唱边用手指在琴键上弹奏。
6.用口风琴视奏歌曲旋律。
7.在口风琴的伴奏下填词演唱。
三.轮唱训练。
1.再听音乐,跟听自己的声部,在心里随唱。
2.三听范唱,找出演唱与歌谱的不同。
3.学生歌声与琴声做二部轮唱。
4.生生轮唱清唱。(观察乐谱两个乐句之间的模进关系,力度应怎样处理;结尾的旋律下行,应怎样处理?)
5.随伴奏音乐轮唱。
6.随音乐有感情的轮唱,加入打击乐器、人声伴奏。
四.音乐创造:
你有没有什么办法改变这首歌曲的情绪呢?
(速度、节奏、连与跳、节拍等角度,对歌曲进行改编再创作。)
五、结束语:
同学们不同风味的“美丽黄昏”带给我无限惊喜,希望同学们能用音乐创造出更多的美丽风景,美妙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