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领域活动教案【通用6篇】

时间:2019-01-02 09:49:4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大班音乐领域活动教案 篇一

标题:探索节奏之美——打击乐器体验活动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有节奏感的音乐,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并鼓励他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拍手。

活动一:乐器认识

1. 学习乐器名称:展示不同的打击乐器图片,并引导幼儿认识乐器名称,如鼓、小锣、木琴等。

2. 乐器声音辨识:播放不同的打击乐器声音,让幼儿根据声音猜测是哪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并给予正确的回答肯定。

活动二:打击乐器体验

1. 手鼓制作:准备废旧纸盘、颜料、毛笔和彩纸等材料,引导幼儿将纸盘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并在纸盘中心粘贴一张彩纸作为鼓膜,制作手鼓。

2. 打击乐器体验:给每个幼儿一只手鼓,指导幼儿正确握持手鼓,用手指或手掌轻轻敲击鼓面,感受打击乐器的声音和节奏。

活动三:节奏游戏

1. 跟随节奏:播放有明显节奏的音乐,鼓励幼儿用手鼓或拍手跟随音乐的节奏,感受音乐的节奏之美。

2. 节奏串烧: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打击乐器,轮流演奏一段简单的节奏,其他小组成员跟随演奏,形成欢快的音乐串烧。

总结:通过这次活动,幼儿能够认识常见的打击乐器,感受打击乐器的声音和节奏,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表达能力。

大班音乐领域活动教案 篇二

标题:发现音乐的色彩——绘画音乐会

导入:播放一段富有情感的音乐,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感受和想象描述这段音乐所表达的色彩。

活动一:音乐和色彩的探索

1. 色彩联想:播放不同风格的音乐,引导幼儿用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想象,描述出这段音乐所引发的色彩联想。

2. 色彩表达:准备彩色纸、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让幼儿根据他们对音乐的色彩联想,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

活动二:绘画音乐会

1. 绘画舞台:准备一块大型画布或纸张,将幼儿的绘画作品固定在舞台上,营造出一个绘画音乐会的舞台。

2. 音乐欣赏:播放不同风格的音乐,让幼儿观赏其他幼儿的绘画作品,并根据作品中所表达的色彩,联想出音乐的情感和意境。

活动三:音乐绘画创作

1. 自由创作:给每个幼儿一张白纸和绘画工具,播放一段音乐,让幼儿根据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色彩联想,自由创作出一幅绘画作品。

2. 分享交流:让幼儿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分享自己创作时的感受和想法。

总结:通过这次活动,幼儿能够发现音乐与色彩之间的联系,培养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同时,通过观赏和分享其他幼儿的作品,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大班音乐领域活动教案 篇三

  歌曲

:柳树姑娘

  活动目标:

  1、在感受三拍子歌曲的节奏特点的基础上用连贯、优美和活泼轻快的歌声演唱。

  2、组织、引导幼儿表演歌曲,用肢体动作表现柳树形象。

  3、用唱衬词的方法学习简单的二声部唱,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柳树图片,《春天在哪里》音乐,《柳树姑娘》音乐

  活动过程:

  一、律动:春天在哪里

  二、基本部分:

  1、提问导入课题:

  老师:刚才小朋友都听着一首我们非常熟悉的歌曲《春天在哪里》进了教室,小朋友都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外面都有哪些变化,你发现了什么?(花儿开了,蝴蝶蜜蜂飞来了等)。老师小结:春天来了,天气变暖和了,各种各样的花儿开了,草变绿了,许多的小树长出了新芽,大自然变得生机勃勃。

  2、师:听,是谁的脚步声,轻轻的、柔柔的,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出示柳树的图片)。

  3、老师今天还带来了一首关于柳树的歌曲送给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播放音乐)。提问: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歌曲里都唱了些什么?

  4、请幼儿再次欣赏音乐,能够感知歌曲三拍子的旋律和歌曲的内容,小朋友们可以和老师一起打节奏。

  5、学唱歌曲

  (1)老师范唱歌曲一遍。

  (2)教师边弹琴边有节奏地念歌词,幼儿跟琴声拍节奏边念歌词。

  (3)老师弹琴,幼儿填词演唱歌曲。

  (4)幼儿熟练完整的演唱歌曲。

  6、再次欣赏歌曲,发现歌曲的不同旋律

  老师和幼儿讨论前面和后面唱的一样吗?提示语:开头两句是表现柳树姑娘拖着长长的辫子,随风轻轻地摆动,我们应该怎么唱?(优美)柳树姑娘在池塘里高兴地洗头发,我们应该怎么唱?(活泼轻快)用活泼轻快的唱法表现歌曲。

  三、学习简单的二声部演唱。

  1、有一个办法可以把这首歌唱的更好听,一部分小朋友唱歌词,另一部分小朋友跟着歌曲哼唱,最后一句“洗洗干净”一起唱。先听一听音乐里是怎么演唱的。

  2、和幼儿一起想象,柳树姑娘会发出什么声音(沙沙沙)柳树姑娘唱歌什么声音(啦啦啦)

  3、练习,老师指导幼儿演唱。

  四、表演歌曲

  1、老师示范表演,幼儿学习。

  2、幼儿集体听音乐表演。

  五、听音乐结束。

大班音乐领域活动教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中人物情绪的变化,学习用两种不同的唱法来演唱歌曲前后两部分。

  2、探索在歌表演中运用眼神、动作、表情与他人交往。

  3、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

  录音机、音乐磁带《拉拉勾》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的情绪经验,为歌曲学习做好准备。

  1、教师:你和好朋友之间发生过不愉快的事情吗?事情发生后心情是怎样的?

  2、教师:当你和好朋友不吵不闹在一起玩的时候,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3、教师:如果你和好朋友之间发生矛盾,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解决?

  二、幼儿学唱歌

  1、教师:范唱歌曲《拉拉勾》,引导幼儿重点关注歌词内容。

  教师:请你们仔细听一听,老师的歌里唱了些什么?

  2、教师再次范唱歌曲,引导幼儿重点关注歌曲中的情绪变化。

  教师:你们感觉这首歌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同?

  3、教师引导幼儿初步学唱歌曲,注意在唱到切分音符和休止符处,教师要有较明显的动作暗示。

  4、教师引导探索用两种不同的唱法演唱歌曲前后两部分(用断顿的唱法演唱前半部分,轻快的唱法演唱后半部分。)

  三、幼儿按歌词内容创编动作,学习与同伴合作表演。

  1、幼儿根据每一句歌词内容,分乐句创编响应的动作和表情。

  2、教师引导幼儿不仅注意动作还可以运用表情来表现歌曲内容,重点创编动作:生气、不理睬、翘嘴巴。

  活动延伸

  当幼儿熟悉歌曲后,在歌曲的最后两句,教师还可以启发幼儿做出各种表示友好的动作,以突出歌曲中同伴友好相处的积极情感。唱歌曲前半部分时,用较弱的力度表示害羞;唱后半部分时,用欢快的情绪表示同伴间成功和好的自豪感!

大班音乐领域活动教案 篇五

  活动目标:

  技能目标:能选择合适的乐器为歌曲伴奏。

  情感目标:感受歌曲中活泼、诙谐的性质,会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的节奏。

  活动重点:能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的节奏。

  活动难点:会选择合适的打击乐为乐器伴奏。

  活动准备:前经验准备尝试过用打击乐器给歌曲伴奏物质准备歌曲《蜗牛与黄鹂鸟》的音乐、蜗牛与黄鹂鸟各一个、节奏图谱一张、铃铛和木鱼幼儿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导入:

  一、通过故事,引出课题。

  (出示蜗牛与黄鹂鸟)对,有一天,小蜗牛背着重重的壳来到了一颗葡萄树下,这时候一只黄鹂鸟高高兴兴地也飞过来了停在了葡萄树上,但是这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接下来我们来听一听音乐就知道了!

  基本环节:

  二、聆听歌曲使幼儿第一次感受歌曲的节奏。

  (一)(出示图片)

  1、小蜗牛也想爬到哪里去呢?它有又是怎样爬的呢?

  师:同时引导幼儿唱一唱、学一学蜗牛的动作师:这时候黄鹂鸟是怎样做的,有对它说了些什么呢?

  幼:阿黄阿黄鹂儿不要笑,等我爬上它就成熟了同时引导幼儿唱一唱

  三、看图谱用动作表现出歌曲的节奏

  1、“其实蜗牛与黄鹂鸟也给我们准备了很多动作,咦,躲到哪里去了呢?”

  2、(出示图谱)图谱上面画了些什么呢,请你找一找幼:有拍手、搭肩、跺脚

  师:原来蜗牛和黄鹂鸟想让小朋友也来学一学它们的动作。

  3、引导幼儿学会看图谱做动作,教师边示范做动作。

  4、接下来我们听着音乐一起来学一学蜗牛和黄鹂鸟吧!(全体幼儿一起跟着音乐做动作)

  5、幼儿互相合作打节奏(面对面拍手)

  结束:

  四、打击乐合奏

大班音乐领域活动教案 篇六

  设计意图:

  为了让孩子更多的感受春天带来的美好,从观察春天、感受春天到歌唱春天,体验合作演奏、表演的乐趣,体验不同的表现节奏的方式及创编歌词的乐趣。

  活动目标:

  一、引导幼儿了解三拍子歌曲强弱弱的节奏特点并用多种方式表现。

  二、引导幼儿用连贯、优美和活泼轻快的歌声演唱。

  三、尝试在前四句歌词的结尾处添加衬词,感受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

:体验多种方式表现三拍子歌曲的节奏特点。

  活动难点:

尝试在前四句歌词的结尾处添加衬词。

  活动准备:

  1、教师带领幼儿事先学习歌曲,到户外观察春天,寻找春天。

  2、歌曲光盘、柳树姑娘头饰、三角铁、沙锤、响板。

  活动过程:

  一、教师在《小鸟落落》的音乐声中带领幼儿模仿小鸟飞到活动室。

  二、教师谈话激发幼儿思考春天的各种变化,进而复习歌曲。

  1、春天来了,你发现了什么?(天气变暖了,小草发芽了,人们穿上毛衣。花开了,有桃花、梨花、杏花、迎春花,蝴蝶、蜜蜂、蚂蚁、青蛙都出来了。柳树也发芽了,长出了一片片的叶子)

  2、柳树发芽了,我们学过一首唱柳树的歌,是《柳树姑娘》。一起来唱一遍。

  三、幼儿观察图谱发现三拍子的节奏特点并用不同的方式表现节奏。

  1、1棵大树2棵小树,这就是三拍子歌曲的节奏,第一拍是大树,第二拍和第三拍是小树,也就是第一拍的声音重,强,第二拍、第三拍的声音要弱一些,就是强弱弱。

  2、用动作表现节奏。(拍手、跺脚、拍肩)。

  3、教师轻唱幼儿用动作配伴奏,然后放音乐《柳树姑娘》幼儿用动作配伴奏。

  4、用乐器打节奏:

  (1)教师示范乐器的使用方法

  (2)教师清唱分组演奏乐器

  (3)播放音乐《柳树姑娘》幼儿分组演奏乐器。

  四、引导幼儿表现柳树姑娘的美和高兴地心情

  我们在唱歌的时候怎样表现出柳树姑娘的美呢?(微笑的唱歌,加上优美的动作)。怎样表现柳树姑娘洗头发高兴地心情呢?(高兴地去唱,跳起来)

  五、尝试创编衬词,感受音乐活动的乐趣。

  在这首歌曲中有很多特别的地方,我们可以加入自然界的声音帮衬一下,让这首歌曲更好听。微风吹来,树叶发出什么声音?沙沙沙。我们把沙沙沙加在歌曲的前四句的后面。分组唱,二声部合唱。同样引导幼儿创编流水哗啦啦、滴答答的声音加入歌词。

  六、自由表演,充分体现艺术活动的愉悦功能

  老师准备了头饰,每个孩子一个头饰,随音乐自由表演。到户外看柳叶又长大了没有,带出活动室。

大班音乐领域活动教案【通用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