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的手工课教案【精彩3篇】

时间:2013-06-04 04:40:3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学美术的手工课教案 篇一

标题:五彩斑斓的纸牡丹手工制作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了解纸牡丹的形态特征和颜色搭配。

2. 学生能够使用简单的材料,制作出美观逼真的纸牡丹。

教学准备:

1. 彩色纸张(绿色、红色、黄色、粉色等各种颜色)。

2. 剪刀。

3. 胶水或胶棒。

4. 绿色麻绳。

5. 直尺。

6. 美术课桌椅。

教学过程:

1. 引入(5分钟):

- 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习的植物知识,提问:你们都了解什么样的植物?其中有没有你们觉得特别漂亮的花朵?

-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今天我们将学习制作一种美丽的花朵,它叫做纸牡丹。

2. 讲解制作步骤(10分钟):

- 展示一朵已经制作好的纸牡丹,让学生观察。

- 介绍纸牡丹的形态特征:花瓣多、颜色丰富。

- 依次讲解制作步骤:

a. 制作花瓣:将彩色纸张剪成心形,大小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调整。

b. 给花瓣上色:用彩色笔或彩色铅笔给花瓣上色,可以选择多种颜色。

c. 制作花蕊:将红色纸张剪成小条状,再将其卷起来,形成花蕊的形状。

d. 组装花朵:将花瓣逐个用胶水固定在花蕊上,形成完整的花朵。

e. 制作花枝:用绿色麻绳制作花枝,可以根据需要的长度剪断,并用胶水固定在花朵下方。

3. 操作实践(30分钟):

- 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依照制作步骤制作纸牡丹。

- 老师巡视指导,提供帮助和支持。

4. 展示和评价(10分钟):

- 学生将自己制作好的纸牡丹放在桌子上,老师和同学们进行欣赏和评价。

- 老师鼓励学生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和困难,并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5. 总结(5分钟):

-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制作过程,让学生总结制作纸牡丹的要点。

- 引导学生思考:手工制作可以让我们发挥创造力,制作出美丽的作品。

6. 作业布置(5分钟):

- 布置作业:请学生回家制作一朵纸牡丹,并写下制作过程和感受。

小学美术的手工课教案 篇二

标题:多彩水彩画手工制作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了解水彩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学生能够使用水彩画工具,制作出多彩的作品。

教学准备:

1. 水彩画颜料。

2. 水彩画刷。

3. 水彩画纸。

4. 水盆。

5. 桌布或报纸(用于保护桌面)。

6. 美术课桌椅。

教学过程:

1. 引入(5分钟):

- 展示一些著名的水彩画作品,让学生欣赏。

-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觉得水彩画有什么特点?有没有看过或听说过水彩画?

2. 讲解基本知识和技巧(10分钟):

- 介绍水彩画的特点:色彩透明、柔和、渐变效果好。

- 讲解水彩画的基本工具:颜料、刷子、水盆和画纸。

- 依次讲解制作步骤:

a. 准备工作:将桌面铺上桌布或报纸,将颜料挤在画盘上,准备刷子和水盆。

b. 涂抹底色:用刷子蘸取适量的水彩颜料,均匀涂抹在画纸上,形成底色。

c. 加入细节:等待底色干燥之后,用刷子蘸取其他颜色的水彩颜料,根据需要的图案或形象,加入细节。

d. 创造效果:可以使用湿刷或湿海绵,在底色未干燥的情况下,实现颜色的渐变效果或水彩的扩散效果。

3. 操作实践(30分钟):

- 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依照制作步骤进行水彩画创作。

- 老师巡视指导,提供帮助和支持。

4. 展示和评价(10分钟):

- 学生将自己的水彩画展示在桌子上,老师和同学们进行欣赏和评价。

- 老师鼓励学生分享创作过程中的心得和困难,并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5. 总结(5分钟):

-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创作过程,让学生总结水彩画的要点。

- 引导学生思考:水彩画是一种非常有趣的艺术形式,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6. 作业布置(5分钟):

- 布置作业:请学生回家创作一幅水彩画,并写下自己的创作心得和感受。

小学美术的手工课教案 篇三

关于小学美术的手工课教案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以下是小编整理关于小学美术的手工课教案,以供参考。

  一 教学背景:

  江西省铅山县古镇河口,江南四大名镇之一。铅山的林业,茶业等资源非常丰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日益发展,铅山以毛

竹为原材料的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结合的加工业逐渐繁荣,尤以武夷山等地的竹编花篮等工艺品更是远销国內外,享有盛誉。“五一”期间,本人带领学生来到了竹制品工厂,让学生先睹为快,大饱眼福,观看了工艺品整个制作程序,并让工艺品大师手把手教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快乐。回校后,我们以纸代竹,进行竹篮的再度创作,学生的情绪空前高涨,有很强的创作欲望。

  二 教学对象:

  小学3——6年级学生

  三 活动材料:

  不同颜色的彩色卡纸3——4张,铅笔,双面胶,透明胶,美工刀,剪刀,60厘米长直尺,彩带,贴纸等。

  四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欣赏了解我国民间传统的竹编艺术。

  2 学习纸编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间艺术,热爱劳动人民的真挚情感。

  4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勤于思考,善于创新,敢于创作的精神。

  五 教学难,重点:

  1 纸篮的编制方法,技巧和松紧等力度的掌握。

  2 创作出造型独特,色彩协调,有特色装饰的个性作品。

  六 教学过程

  (一)欣赏:

  1 学生回忆工艺品竹篮制作的整个程序,并通过投影机播放伴有音乐的整个制作过程,让学生进入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和积极性,让学生产生好奇并萌发强烈的创作欲望。

  2 我们以纸代竹能编制出那么漂亮的作品吗?观看过程中老师分析每个环节的要点和基本技能。播放结束后,让学生讨论并总结整个制作程序。

  “破”竹—— 编制篮底——编制篮身——“锁”口——制作提手——装饰点缀

  (二)借鉴

  1 裁纸带(同传统工艺中的“破”竹):把各种彩卡全部裁成2厘米宽的纸带,以备编制用。 要求:纸带要裁的均匀,平直。

  (三)展示:

  老师展示自己精心创作的造型,风格,装饰等不同的几款作品。(学生惊讶,好奇,更有创作的'欲望)

  (四)讨论、创作:

  1:2——3人为一组进行讨论并创作。

  2:讨论确定:篮子底部的长宽比例。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可设计正方形,长方形等不同比例的篮底,确定用纸带的条数。

  3 示范:

  (1)老师作简单的示范,教学生的编制技巧(上下交错编制)。每两根纸带之间尽可能能编紧一些,这样的作品更结实,细致,耐看。

  (2)底部编制完后,用透明胶把四个角固定好,以免放手后纸带变位,松散掉。 4 编制篮身(难点)

  (1)老师讲解要点:

  A:用不同颜色的彩卡纸带做成多个方形纸框(长宽比例和篮底的长宽一致)

  B:按里外交错编制方法把第一条纸框编下,此时,由底部过渡到篮身(由二维变成三维),有一些难度,教导学生别急躁,要耐心,要配合,注意发挥团队的力量。

  (1)学生讨论:根据自己的作品要求,篮身需编制的高度。

  鼓励学生:篮身编制了两圈以上,造型初具规模,难题就迎刃而解,学生的自信心大增。

  (五)篮口的制作(锁口)

  要求:美观,牢固,造型独特。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可用卡纸,彩带,贴纸,大头贴等材料进行装饰。

  (六)提手的制作:

  提手可线,面结合,可刻制一些图案,可用其他材料缠绕等。学生根据有关资料,工艺品等大胆创新,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

  (七)巡回指导:

  1 、多激烈学生,要善于配合,敢于发挥,勇于创新。

  2、不足之处及时指出。

  七 作品展示

  把小组创作出来的作品全部放在展示台,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作品风格配一些装饰品。如:篮子里放一些水果,花卉,千纸鹤,纸星星,玩具等,更加突出自己的作品风格。

  八 教学随笔:

  这是一堂别开生面的手工制作课。学生运用现代化的材料,借鉴中国民间传统的工业进行创作,大大提高了学生热爱民间艺术的兴趣,大大鼓舞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学生课根据有关资料等再度创作纸编鸟笼等手工作品。

小学美术的手工课教案【精彩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