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优秀教案 篇一
第一篇内容
标题:领略故都秋日的魅力
导语:秋天是一个充满诗意和浪漫的季节,而故都更是秋天的代表。本节课将带领学生们一起领略故都秋日的魅力,感受其中的美好与深意。
一、课堂目标
1. 学习和掌握描述秋天景色的相关词汇和句子。
2. 培养学生对秋天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课堂准备
1. 教师准备:教师准备一些秋天的图片和视频素材,以及相关的词汇和句子。
2. 学生准备:学生准备好笔记本和笔。
三、课堂活动
1. 导入:教师播放一个秋天的视频素材,引导学生讨论秋天的特点和魅力。
2. 学习词汇和句子:教师呈现一些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描述秋天景色的相关词汇和句子。
3. 听力训练:教师播放一段描述秋天景色的录音,要求学生听后填写相关的词汇和句子。
4. 练习写作: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提示,以及学习到的词汇和句子,写一篇关于故都秋天景色的短文。
5. 分享与展示: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进行分享和展示,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优秀的作文进行展示。
四、课堂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秋天的美好和深意,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欣赏秋天的景色和变化。
五、课后作业
学生完成一篇关于故都秋天景色的短文。
《故都的秋》优秀教案 篇二
第二篇内容
标题:感受故都秋天的文化底蕴
导语:秋天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也是一个充满文化底蕴的季节。故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其秋天更是别具一格。本节课将带领学生们感受故都秋天的文化底蕴,领略其中的魅力。
一、课堂目标
1. 了解故都秋天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学习和掌握描述故都秋天景色和文化的相关词汇和句子。
二、课堂准备
1. 教师准备:教师准备一些故都秋天景色和文化的图片和视频素材,以及相关的词汇和句子。
2. 学生准备:学生准备好笔记本和笔。
三、课堂活动
1. 导入: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故都的历史和文化,引导学生回忆秋天在故都的特点和魅力。
2. 学习词汇和句子:教师呈现一些故都秋天景色和文化的图片,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描述的相关词汇和句子。
3. 观察和描述:学生观察故都秋天景色的图片,描述其中的文化元素和特点。
4. 练习写作: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提示,以及学习到的词汇和句子,写一篇关于故都秋天文化底蕴的短文。
5. 分享与展示: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进行分享和展示,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优秀的作文进行展示。
四、课堂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故都秋天的文化底蕴,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了解和欣赏故都的历史和文化。
五、课后作业
学生完成一篇关于故都秋天文化底蕴的短文。
《故都的秋》优秀教案 篇三
作品简介
《故都的秋》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革命烈士郁达夫于1934年8月创作的散文。1927年4月12日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 。1927年4月12日直至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为止的这段时间被称为白色恐怖时期。郁达夫为躲避国民党的恐怖威胁,1933年4月,他由上海迁居到杭州。1934年7月,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今北京),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该文。《故都的秋》全文1500多字,运用了42个秋字来润色北国之秋的“清” “静”和“悲凉”,也处处渗透着郁达夫消极与积极情绪在纠结与斗争的痕迹。
故都的“秋”,其实是郁达夫的“秋”,是表现了他主观感情、审美取向、文学气质和人生态度的“秋”。本文的悲凉美感,跟传统的悲秋情结有关,跟作者的身世性格有关,跟作品的创作背景也有关。
学情分析
学生对散文阅读难度较大,对散文景中蕴涵的情难以把握。学生一般认为“清”、“静”的景物往往和“喜爱”等积极感情联系在一起,但由于学生对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身际遭遇感到陌生,因此对故都秋景中表现出的“悲凉”特点难以理解。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有感情的诵读,体会作者对故都秋的眷念和落寞之情。
2.讨论法: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的讨论,体会课文以“情”驭“景”、形散神聚的特点。
3.讲授归纳法:教师对学生讨论进行归纳小结,形成对文章整体性理解。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具准备 录音机 磁带
教学三维目标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通过诵读和讨论,理解景中蕴涵的感情,并进一步把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3.体会作者在故都秋景中寄托的眷念和落寞之情,正确理解作者的“悲凉”心态。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1. 同学们,读以下诗句,你能体会诗人的感情吗?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寒蝉凄切,对长亭往,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
明确:在以上的诗句中,毛泽东读到的是秋日的壮丽,杜甫读到的是秋风的悲凉,柳永读到的是秋雨的凄凉。面对秋景,诗人的感受是不同的,文学作品中的客观景物和作者的主观感受是统一的,和作者的个性、经历和情趣是分不开的。读文学作品,贵在“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进而体会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面对“故都的秋”,他读到的是怎样的秋呢?
2. 复习回顾:上节课我们理清了课文的结构,作者是按照“赞故都的秋—绘故都的秋—恋故都的秋”的顺序来写的。
二、文本解读
(一)学习第一部分
合作探究
学生齐读1、2自然段,思考:这段主要运用什么手法来写的故都的秋的?请具体分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这两段运用对比的手法,写作者对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写出了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并用江南之秋的慢、湿、淡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二)学习第二部分
研习描绘故都秋的五幅图画,体会作者的感情和情景交融的特点
信息筛选
提问
:作者描绘了故都的秋的几幅图画,分别是什么?
明确:具体写了“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闲话秋凉”“秋果胜景”等五幅画面。
合作探究
(1)重点研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思考:这幅画面的景物怎样体现出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呢?
明确:“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给人一种明净高爽、了无点尘之感,写出了“清”;“静对着像喇叭似的(朝荣)的花朵”以及“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在写“静”;有着几分冷落和萧条的“破壁”,蓝、白等冷色调的“牵牛花”以及象征生命衰竭和凄凉的“秋草”体现了“悲凉”。
(2)学生讨论其余四幅图面的景物如何体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的。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
“秋槐落蕊”图:“静”—“铺得满地的落蕊”,“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觉出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感觉”;“清”—“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悲凉”—“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
“秋蝉嘶鸣”图:静—处处蝉鸣声;悲凉—秋蝉衰弱的蝉声
“闲话秋凉”图:清—放晴的天空、雨后的斜桥影;静—息列索落的雨声;悲凉—凉风、雨后话秋凉的“都市闲人”
“秋果胜景”图:清—果实成熟的八九月;悲凉—西北风、尘沙灰土的世界
(3)为了突出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作者主要从哪些角度展开对景物的描写?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明确:作者主要从秋声、秋色和秋味三方面(角度)来细致入微地展开描写。
色:碧空 蓝朵 黄中带白 青布 淡绿微黄(清)冷色调。用青蓝色,暗灰色,灰白色调绘出一幅冷色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