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合唱教案(通用6篇)

时间:2014-06-02 02:22:4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高中音乐合唱教案 篇一

教案名称:探索多声部合唱的音乐魅力

教案类型:高中音乐合唱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多声部合唱的定义和特点;

2. 学习多声部合唱的基本技巧和演唱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教学准备:

1. 多声部合唱曲目的选取;

2. 音乐合唱教材和参考资料;

3. 音乐播放设备;

4. 合唱团排练场地和音响设备。

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10分钟)

1. 引导学生回顾前几堂课学习的合唱知识,复习合唱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提出问题:你们对多声部合唱有了解吗?知道多声部合唱和其他合唱形式有什么区别吗?

步骤二:讲解(15分钟)

1. 介绍多声部合唱的定义:多声部合唱是指由两个或更多个不同声部的歌手同时演唱不同的音乐线索,形成丰富的音乐层次和和声效果。

2. 分析多声部合唱的特点:多声部合唱具有丰富的音乐层次、和声效果和表现力,要求歌手们在演唱过程中密切合作,协调一致。

3. 介绍多声部合唱的基本技巧:包括分声部排练、合声技巧、音准掌握、节奏感等。

步骤三:示范(20分钟)

1. 播放一段多声部合唱曲目,让学生聆听和观察。

2. 解读曲目的声部分工和和声效果,解释各个声部的功能和重要性。

3. 请合唱团成员进行示范演唱,强调合作和团队精神。

步骤四:练习(30分钟)

1. 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声部,并分别练习各自的声部部分。

2. 渐进式地进行全体合唱练习,逐渐熟悉和掌握整体和声效果。

3. 强调音准和节奏感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进行反复练习和纠错。

步骤五:展示(15分钟)

1. 让学生进行小组演唱,展示他们的合唱成果。

2. 互相欣赏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3. 对于表现出色的小组,可邀请他们进行合唱表演,展示给全校师生。

教学延伸:

1. 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比赛,展示多声部合唱的才艺;

2. 制作音乐合唱视频,上传到网络平台进行分享和交流;

3. 组织学生参观音乐剧或合唱比赛,增加音乐欣赏经验;

4. 鼓励学生自主创作多声部合唱曲目,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高中音乐合唱教案 篇二

教案名称:探索不同风格的音乐合唱作品

教案类型:高中音乐合唱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不同风格的音乐合唱作品,包括古典、民族、流行等;

2. 学习不同风格音乐合唱作品的演唱技巧和表现方法;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意识;

4.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

1. 不同风格音乐合唱作品的选取;

2. 音乐合唱教材和参考资料;

3. 音乐播放设备;

4. 合唱团排练场地和音响设备。

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10分钟)

1. 引导学生回顾前几堂课学习的音乐合唱知识,复习合唱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提出问题:你们对不同风格的音乐合唱作品有了解吗?能说出几个不同风格的音乐合唱作品吗?

步骤二:讲解(15分钟)

1. 介绍不同风格音乐合唱作品的定义和特点:古典音乐合唱作品注重和声效果和表现力,民族音乐合唱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流行音乐合唱作品富有活力和时尚感。

2. 分析不同风格音乐合唱作品的演唱技巧和表现方法:包括正确发声、音准掌握、语感表达等。

步骤三:示范(20分钟)

1. 播放一段古典音乐合唱作品,让学生聆听和观察。

2. 解读作品的和声效果和表现手法,解释演唱技巧和表达方法。

3. 请合唱团成员进行示范演唱,强调音乐表达和情感传达。

步骤四:练习(30分钟)

1. 将学生分成小组,分别练习不同风格音乐合唱作品。

2. 引导学生理解不同风格音乐合唱作品的特点,适应不同风格的演唱技巧和表现要求。

3. 强调团队合作和协调,提高整体音乐效果。

步骤五:展示(15分钟)

1. 让学生进行小组演唱,展示不同风格音乐合唱作品的演唱成果。

2. 互相欣赏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3. 对于表现出色的小组,可邀请他们进行合唱表演,展示给全校师生。

教学延伸:

1. 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比赛,展示不同风格音乐合唱作品的才艺;

2. 制作音乐合唱视频,上传到网络平台进行分享和交流;

3. 组织学生参观音乐会或合唱比赛,增加音乐欣赏经验;

4. 鼓励学生自主创作不同风格音乐合唱作品,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高中音乐合唱教案 篇三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聆听《金蛇狂舞》,感受、体验其热闹、活泼的音乐情绪,体会江南人民赛龙船的热烈场景和欢腾的情绪。

  【过程与方法】

  在感受、体验以及小组合作学习,在理解音乐作品的基础上认识聂耳及其创作特点,掌握这位革命音乐家的伟大贡献。

  【知识与技能】

  带感情哼唱作品,认识作品的创作手法,体会作品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反复听赏音乐作品,体会作者表达的音乐情感,认识了解聂耳及其音乐创作。

  【难点】

  理解并掌握螺蛳结顶的传统作曲技法。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钢琴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教师为学生播放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剪辑视频,并请同学们仔细留意:“视频中出现的曲子的名字是什么,你在哪里听过?”

  学生自由回答。(《金蛇狂舞》)

  2、教师总结并追问:“这样的乐曲作为背景音乐给现场营造了什么样的效果呢?”由此,顺势导入本课。

  (二)初步感知

  1、初听乐曲,乐曲表达了什么情绪?听此乐曲可以想象一幅什么样的场景?(欢腾的情绪;营造了节日氛围,表现了江南人民在节日的夜晚赛龙舟的热烈场景)

  2、请同学们通过以往的历史常识结合课前的预习,简单介绍聂耳生平,教师做适当总结。(聂耳,是我国30年代的作曲家,一生虽然短暂,但是他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的创作之中,也被称为是“人民音乐家”。它的创作领域包括群众歌曲、抒情歌曲、若干电影音乐作品以及民间器乐合奏曲,代表作品《码头工人》、《铁蹄下的歌女》、《翠湖春晓》等等。)

  3、乐曲的体裁形式是什么?(民乐合奏曲)

  (三)探究学习

  1、再次聆听《金蛇狂舞》,通过欣赏和观察乐谱,学生划分乐段,教师做总结。(乐曲分为几个部分?乐曲演奏主要由哪些乐器组成?全曲由三部分反复交替组成循环结构,乐谱上已经标注了分段记号。以锣、鼓等打击乐器为主,渲染了热烈欢腾的气氛,也使乐曲民族特色更加鲜明。)

  2、分段听赏音乐作品。

  (1)分析第一段

  聆听第一段,这段音乐描述了什么场景?(比赛开始时整装待发,人声鼎沸的场面。)

  带领学生哼唱旋律。

  (2)分析第二段

  聆听第二段,并思考:这一段在情绪上与第一段相比有什么不同?作者是如何来表现的?(情绪更加热烈,节奏更加紧凑、力度加强、速度变快。)

  带领学生哼唱旋律。

  (3)分析第三段。

  听赏第三段音乐,并思考:金蛇和狂舞分别指的是什么?(金蛇——江面上比赛的龙舟,狂舞——龙舟队争先恐后竞赛的场面。)

  3、探寻音乐的创作手法。

  请同学们仔细聆听作品,并结合第三段的乐谱,教师弹琴,学生通过分组对唱、接龙的方式仔细展开思考:在这段旋律中你能否发现什么规律呢?这是一种什么创作手法?(乐句之间上下呼应、呈现出逐渐紧缩的形式,最终以简洁的单音结束全曲。这是我国传统音乐创作中经常使用的一种作曲手法,叫做“螺蛳(si)结顶”。)

  4、思考为什么运用“螺蛳结顶”这种创作手法?怎样演奏才能更准确的表达音乐情感?(“螺蛳结顶”可以很形象呈现问答句式;演奏时,一问一答要体现出一强一弱的演奏效果,形成鲜明的力度对比。整体速度稍快些,这样基本上就能把作品的整体情感准确的表现出来。)

  5、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得到了哪些启发?

  (三)拓展延伸

  1、教师引导同学们了解施光南的声乐作品——请同学们欣赏《打起手鼓唱起歌》以及《祝酒歌》,并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同样被称为“人民音乐家”的两个人,为什么在音乐创作上有着不同的风格呢?

  学生讨论,并自由发言。

  2、师生共同总结。(两位作曲家生活于完全不同点历史时期——解放前和解放后,因此,艺术家的创作与他所处的时代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四)小结作业

  1、师生用问答的形式,共同总结本课主旨。(结合时代背景欣赏音乐作品,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音乐文化)

  2、下节课我们以“人民革命音乐家”为主题召开一次音乐赏听会,同学们在课下整理文本及音响资料,下节课分享。

  五、板书设计

高中音乐合唱教案 篇四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聆听《草原放牧》《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感悟音乐的表现和创造,逐步激发学生对学习音乐鉴赏的兴趣和信心,从而形成健康向上的音乐审美观。

  【过程与方法】

  对比欣赏,感受音乐要素在两部作品中发挥的不同艺术作用。

  【知识与技能】

  学习掌握聆听音乐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感受音乐要素在作品中所发挥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

  探究音乐要素在不同作品中体现出的不同特点。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音响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欢迎来到《学会聆听》节目,我是这期节目的主持人。在我们开始聆听音乐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两个问题。大家平时在生活中听歌吗?通过歌曲大家都能感受到什么,可以举例子说明。

  (生举手发言)

  师:音乐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当播放一段音乐时,我们不只是听,还要会听,听它在音乐方面的特点,听它表达的情感状态等等。我们可以用音乐来美化自己的人生,也许我们不是作曲家、音乐家,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听,可以看,可以鉴赏。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鉴赏两首作品,那么大家知道从哪些方面进行鉴赏吗?我们首先来回忆一些基本知识。

  (二)新课教授

  1、回顾音乐要素

  音乐的基本要素: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

  音乐的形式要素:节奏、旋律、力度、速度、调式、曲式、和声等等。

  一般音乐是通过其形式要素来体现情感和特点的。节奏是指音乐运动的长短和强弱,是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力度是音量的强弱程度;速度是音乐进行中的快慢程度。

  2、欣赏《草原放牧》

  (1)欣赏并回答问题

  ①哪些音乐要素发挥了主要作用?(节奏、力度、速度等推动音乐的发展变化。)

  ②独奏乐器是什么?(琵琶)

  ③音乐情绪是怎样的?(生机勃勃、活泼的,能想象到美丽的草原和放牧生活的情景。)

  《草原放牧》是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中的第一部分,作于1972年春。创作这部作品的目的是:尝试着使用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琵琶为主奏乐器和西洋管弦乐队结合,来表现社会主义革命的现实题材。

  这部作品是根据蒙古族少年龙梅和玉荣在暴风雪中保护公社羊群的真实故事写成的。乐曲采用无标题协奏曲与标题交响诗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将多乐章的划分与单乐章的归纳结合起来,将民族传统曲式中的多段体与交响乐中常用的奏鸣曲式结合起来,将有情节的叙事性与纯音乐的抒情性结合起来,进而形成这部既有鲜明民族特色、又有强烈时代精神的优秀音乐作品。

  (2)分别欣赏作品的第一、第二主题

  学生练习分别打出两个主题的节奏,再加入旋律线哼唱主题旋律,最后加入速度、力度感受主题情感。通过练习对比分析两个主题:

  ①第一主题是根据吴应炬作曲的电影动画片《草原英雄小姐妹》的主题歌改写的。着力刻画“小姐妹”天真、活泼、乐观、富有朝气的少年形象以及她们勤劳放牧的生活情景。这一主题经过几次反复,通过节奏、配器上的一些改变使音乐趋向热烈、欢快。

  ②第二主题与第一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从另一角度表现了内蒙古人民的现实生活。它好像在对美丽而辽阔的草原进行着如歌似的赞美,又好像在描画着草原人民的幸福生活,更像内蒙古人民在抒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第二主题是一段颇具内蒙古长调色彩的旋律。

  3、欣赏《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

  (1)欣赏并回答问题

  ①作品表达的情绪是怎样的?(缓慢的哀歌)

  ②说出这个乐章调式调性和曲式结构?(b小调,省略展开部的奏鸣曲式)

  《第六(悲怆)交响曲》是柴科夫斯基创作的最后一部交响曲,也是他最钟爱的一部作品。通常,交响曲的第四乐章都是热烈欢腾的快板,而这部作品的第四乐章却是一首缓慢的哀歌,其中浸透着“安魂曲”一样的情绪。

  (2)再次播放音乐,并分小组讨论其中一些音乐要素的发展变化。之后每小组抽代表,教师分段播放作品,小组代表边听边解说,主要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敏感度。

  (三)巩固提高

  最后分别完整欣赏《草原放牧》和《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学生比较两个不同感觉的作品在旋律、速度、力度方面各有什么不同。

  通过比较发现不同风格情绪的作品通过各自的音乐要素体现出来,可见音乐要素在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四)小结作业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已经了解如何聆听感受一首音乐作品。同学们课下先自己欣赏一下《长江之歌》,并学唱。下节课,老师找同学先来进行歌曲的解说。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六、板书设计

高中音乐合唱教案 篇五

  一、学科:

  艺术欣赏

  二、教学内容

  舞蹈音乐

  三、课型

  视听结合欣赏课

  四、教具

  磁带、录像带、VCD、DVD。

  五、教学目的

  通过视听相结合的欣赏方法,让学生了解在欣赏舞蹈作品时,通过“听觉”和“视觉”共同来完成作品欣赏,并了解音乐对舞蹈表演起到烘托作用、渲染作用、点缀作用从而起到对舞蹈内容的深化作用,并从中了解世界多元舞蹈音乐文化。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放片段无音乐的舞蹈录像《多彩的脚铃》,(CL3

7)然后再放带音乐的舞蹈录像《多彩的脚铃》。

  问题:

  1、你们看了这段录象后,你觉得舞蹈能离开音乐吗?

  2、那么你们认为音乐在舞蹈中能起到怎样的作用呢?P29(音乐对舞蹈起到烘托作用、渲染作用、点缀作用)

  (二)艺术性的民间舞

  我们知道在音乐中有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之分,而在舞蹈中分为民族舞、芭蕾舞、现代舞,下面,我们分别来欣赏这些舞蹈,先来欣赏经艺术家们加工、提炼、整理的艺术性的民间舞

  1、《洗衣歌》

  先请大家看书上的详细介绍(P30、31),并熟悉音乐主题。

  请同学视听这个舞蹈的片段。

  这个舞蹈具有什么特点?(藏族特有的踢踏舞节奏的舞蹈)

  (三)芭蕾舞

  刚才我们欣赏了民族舞蹈,接着我们来欣赏芭蕾舞,芭蕾舞中有中国特色的中华民族芭蕾舞,有西洋的芭蕾舞,我们先来欣赏中华民族芭蕾舞。

  1、《女战士和炊事班长的舞蹈》(CL24)吴祖强等曲芭蕾舞

  作者介绍:P32

  熟悉书中的两段主题音乐

  剧情介绍:P31

  欣赏要求:看书后的问题P32

  曲式结构:三部曲式引子‖:A:‖‖:B:‖‖:A:‖

  先请大家一起来视听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女战士和炊事班长的舞蹈》,注意每段一开始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再看芭蕾舞中《女战士和炊事班长的舞蹈》的表演。(欣赏后讨论并回答书中的问题)

  1)、舞曲在总体情绪上有们什么特征?体现了什么革命精神?

  情绪:轻松、欢快、活泼、诙谐、幽默。

  精神:革命大家庭的和谐、团结精神及革命军队的乐观主义精神。

  2)、三段体结构的中段在节奏上、主奏乐器上与前后两段什么区别?

  节奏:一个紧凑,一个宽松。

  情感:一个表现女战士的朝气、青春气息一个是表现炊事员的诙谐感。

  乐器:一个是以单黄管为主,一个是以大提琴为主。

  3)、虽然用西洋管弦乐队演奏,这段舞曲在调式上是否具有民族性?

  从调式上讲,主旋律是采用中国的民族调式,隐隐感觉到海南地区民族音乐的某些特点。舞剧既保持了西洋芭蕾舞原有管弦乐的特点,又恰倒好处地融入了中国南疆地区的音乐语言。因此,这段舞曲在调式上是具有民族性的。

  2、《天鹅舞》选段“四小天鹅”(第11格)

  接着我们来欣赏西洋芭蕾舞。同学们,大家还记得我们现在的下课铃声吗?

  让我们先来哼唱这首乐曲的主题。问题:你觉得这段舞蹈音乐有什么特点?(舞曲的节奏富有弹性,感觉轻松活泼。)然后放DVD“四小天鹅”,听完后,问:“四小天鹅”舞蹈表现了什么?(表现了四小天鹅纯洁可爱的品质)。

  (四)、现代舞

  《大河之舞》选段(第10格)

  今年,上海国际艺术节的首场演出第一个节目是什么?你们认为它是爱尔兰的民族舞呢,还是现代舞?请同学先说。(《大河之舞》舞剧最初是以爱尔兰舞蹈为蓝本的,但以后融合了爱尔兰舞、踢踏舞、俄罗斯民间舞蹈,还有西班牙的弗拉门科等多种舞蹈形式,根据舞蹈的某些特点,人们又把它归于现代舞的一种。)

  现在让我们来欣赏前阵子非常热门的具有爱尔兰民族风格的现代舞《大河之舞》

  欣赏后请同学谈谈该舞蹈的特点。(爱尔兰舞最独特的地方是,舞者的两只手总是放在身体的两侧,上身也几乎没有什么肢体语言,几乎所有的舞蹈动作都是在舞者的两膝以下进行的。为了制造出舞蹈时发出的那一阵阵有节奏的踢踏声,爱尔兰舞者需要穿非常坚硬的牛皮鞋,跳舞用的地板也是特制的。)

  在这个舞蹈中除了音乐伴奏外,还有什么声音为舞蹈伴奏?(舞者)

  (五)、学生活动

  以上我们欣赏了各种舞蹈,上次我们布置课后作业,现在请班上爱好跳舞的同学上来表演一段,大家欢迎。(接着欣赏本班同学的表演舞蹈)

  先请她们做了新疆舞中典型的摇头的动作,西藏舞中献哈达的动作,然后再跳一段现代舞。

  小结:通过今天的课。我们了解了哪些什么?(先请同学作回答)

  同学们,我们要了解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舞蹈,汉族各地区也有各具地方风格特点的舞蹈,应该说我国的民族舞蹈是丰富多彩的。那么,在世界上的芭蕾舞,现代舞也是很精彩的,我们要把别国舞蹈中优势长处拿来为我所用,象中华民族芭蕾舞《红色娘子军》就是中西结合的典范。另外,我们要学会在比较鉴别中学会欣赏。

  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了民族舞、芭蕾舞、现代舞。通过欣赏我们了解了舞蹈与音乐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舞蹈总是离不开音乐,我们从舞蹈与音乐的密切关系中,看到了音乐对舞蹈表演所起到的烘托作用、渲染作用、点缀作用等。

高中音乐合唱教案 篇六

  教学目的:

  1、能够参与无伴奏合唱《半个月亮爬上来》的学习活动,

  掌握自己本声部的旋律,较为恰当地运用所学过的歌唱技能演唱歌曲,感受、体验、表现歌曲的音乐风格及民族特点;

  2、欣赏混声合唱《远方的客人留下来》及《八骏赞》,感受、体验混声合唱的艺术表现力及其不同的民族风格,拓宽文化视野。

  教学重点:

  学习无伴奏合唱《半个月亮爬上来》

  教学难点:

  1、解决合唱中的和谐与均衡问题;

  2、较为准确地感受、体验歌曲的地域风格及民族风格。 教学工具:投影 歌谱 校音

  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展示、讲授、互动

  学 时:2课时

  教学过程:

  1、学唱歌曲《半个月亮爬上来》

  (1)聆听歌曲《半个月亮爬上来》,引导学生对歌曲艺术的艺术表现力留下较为完整的印象。

  (2)学生分声部用“哼鸣”的方法演唱《半个月亮爬上来》的旋律。

  (3)用元音“U”代替歌词进行演唱。

  (4)排练合唱:学生演唱《半个月亮爬上来》的歌词,并尽力表现出应有的情感,掌握相关的歌唱技能

  教师要自始至终注意歌曲的情感表现问题,要注意演唱时的音准和声音位置问题,根据以前所学的声乐知识和技能,尽量把呼吸、发声、共鸣、吐字等技能配合到位、协同运动,体验科学发声的方法。在学习演唱中,学生可以交流演唱体会,达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

  引导同学们想一些辅助练习的方法,来感受体验正确的声音位置。用“分拍”及“合拍”两种指挥方法指挥学生唱歌,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其不同的音乐艺术效果;学生相互纠正,教师个别辅导等。

  2、歌曲处理

  (1)欣赏无伴奏混声合唱《半个月亮爬上来》

  (2)师生共同对欣赏曲及自己的合唱进行审美评价,找出自己进一步提高的学习目标。

  (3)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合唱的美感要表现在音乐的音响上。

  即:合唱音响是否和谐,是否均衡,是否具有适当的音乐情感等。要达到这种目标,必须从音色音准上去寻求和谐美,从各个声部之间恰当的音量上寻求声部之间的均衡美,必须在力度上有变化、有层次感。

  (4)学生再次演唱《半个月亮爬上来》,要力争表现得安详、宁静、和谐、有变化、有层次感。

  (5)教师小结:《半个月亮爬上来》为无伴奏合唱。歌曲采用了青海民歌为素材。这首歌虽然带有情歌的色彩,但更多的是表现人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改编后的合唱,主要是用主调音乐的手法去表现的,但其中的第三句采用了复调音乐的手法,从而使整个合唱的艺术形象既统一又有变化。正如同学所说的,歌曲的情绪是安详、宁静、和谐的。因此,这部合唱成为我国目前无伴奏合唱中的保留曲目之一。

  (6)完整地、有表情地、有表现力地演唱《半个月亮爬上来》。

  3、鉴赏歌曲

  (1)《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A简单介绍合唱作品《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以及(路南、泸西、弥勒、昆明等地方少数民族自称)的民俗民风(同步播放视频)。而后播放混声合唱《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的录音。

  B聆听录音并哼唱《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的两个基本旋律素材。

  C完整听赏《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提问:(a)歌曲的典型节奏是什么?

  (b)歌曲的旋律进行方向有什么特点?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具有怎样的地域风格和民族风格?

  (2)《八骏赞》

  A简介蒙古族民歌演唱形式---赞词,播放内蒙古大草原牛羊成群、骏马奔驰的录像。

  B请学生在欣赏的基础上,比较并描述各段音乐的旋律、节奏及情绪特点。

  C请学生用语言来描述歌曲《八骏赞》的地域风格及民族风格。

  4、拓展学习

  (1)浏览性聆听以下几首歌曲,感受和体验其音乐风格,简单讨论产生不同音乐风格的原因有哪些?(《乡音乡情》、《曲蔓地》)

  (2)简单讨论(略)

  5、小结

  通过学唱无伴奏混声合唱《半个月亮爬上来》和聆听不同民族的

  民歌或改编合唱曲,使我们感受、体验到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也使我们拓宽音乐文化视野,认识到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丰富灿烂,懂得了地域环境、民族生活习俗、当地的文化传承及文化交流、人们的审美习惯等,都会对当地的音乐风格产生巨大的影响。在这节课中,同学们用不同的方式发掘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民歌内在的审美内涵,感受、体验、认识、理解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艺术风格,这不仅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艺术体验,也是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价值的一种较为深刻的体验。

  效果评价:

高中音乐合唱教案(通用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