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课文《太阳》教案 篇一
第一篇内容
标题:探索太阳的奥秘
导入: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太阳光照和温暖,引起学生对太阳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目标:了解太阳的基本知识,明白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太阳的组成和功能,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视频资料、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一、呈现太阳的形象(5分钟)
1. 利用课件或图片,展示太阳的形象,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向学生提问:“大家每天都能看到太阳,请问太阳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太阳的基本概念。
二、了解太阳的组成(10分钟)
1. 利用课件或视频资料,向学生介绍太阳的组成,包括太阳的核心、辐射层、光球和日冕等。
2. 通过图片或实物模型,让学生观察太阳的不同层次,帮助学生理解太阳的结构。
三、探究太阳的功能(15分钟)
1. 引导学生思考太阳的功能,例如提供光照和热量等。
2. 进行实验,利用凸透镜和烧杯等实验器材,模拟太阳的光照和温暖,让学生亲身感受太阳的作用。
四、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5分钟)
1. 通过课件或图片,向学生展示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如季节变化、植物生长和动物行为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如没有太阳,地球将会变得寒冷、黑暗,生命将无法存在。
五、总结夯实知识(5分钟)
1. 回顾太阳的基本知识,让学生复述太阳的组成和功能。
2. 提问:“太阳对地球有哪些影响?”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六、拓展延伸(5分钟)
1. 鼓励学生观察太阳的变化,如日出日落等。
2. 鼓励学生自主了解太阳系的其他行星和恒星。
结束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太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明白了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对宇宙科学的兴趣。
四年级课文《太阳》教案 篇二
第二篇内容
标题:太阳系的奇妙之旅
导入:通过播放有关太阳系的视频,引起学生对太阳系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目标:了解太阳系的基本概念,认识太阳系中的行星和恒星。
重点难点:太阳系的组成和特点,行星和恒星的区别。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呈现太阳系的概念(5分钟)
1. 利用课件或图片,向学生展示太阳系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太阳系包括哪些天体。
2. 向学生提问:“太阳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太阳的重要性。
二、了解太阳系的组成(10分钟)
1. 利用课件或视频资料,向学生介绍太阳系的组成,包括太阳、行星、卫星和流星等。
2. 通过图片或实物模型,让学生观察太阳系中的不同天体,帮助学生理解太阳系的结构。
三、认识太阳系中的行星(15分钟)
1. 利用课件或图片,向学生展示太阳系中的行星,包括水金火木土等。
2. 通过视频或故事,向学生介绍每个行星的特点和独特之处,引起学生对行星的兴趣。
四、认识太阳系中的恒星(15分钟)
1. 通过课件或图片,向学生展示太阳系中的恒星,如北极星、天狼星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太阳和恒星的区别,让学生了解恒星是类似于太阳的星体。
五、总结夯实知识(5分钟)
1. 回顾太阳系的基本概念,让学生复述太阳系的组成和特点。
2. 提问:“太阳系中有哪些行星和恒星?”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六、拓展延伸(5分钟)
1. 鼓励学生自主了解太阳系中其他的行星和恒星。
2. 鼓励学生观察夜空中的星星和行星,培养学生对宇宙的兴趣。
结束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太阳系有了初步认识,了解了太阳系中的行星和恒星,激发了学生对宇宙科学的兴趣,开启了一场奇妙的太阳系之旅。
四年级课文《太阳》教案 篇三
四年级课文《太阳》教案
导语:《太阳》是四年级语文的一篇常识性课文。主要介绍了有关太阳的知识,说明太阳与人类的关系。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欢迎阅读。
教案一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运用数据、比较等方法来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
2、经历学习过程,获
3、认识自然,热爱自然。
教学过程:
预备铃两分钟:《种太阳》歌曲播放。
学生了解歌词,跟着学唱。
一、散文欣赏引入:
1、出现巴金的《海上日出》片断,
师读
师:什么感觉?这段话给你什么感觉?
生:很美!很生动!
2、师:巴金爷爷的描写非常美,自己也有感情地读读。
学生朗读感受。
二、初读文,感知《太阳》的语言
1、师: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也是写太阳,它是一篇说明文,它的语言又有什么特点呢?走进课文读一读。
2、师:课文语言给你什么感觉?
生:硬梆梆的
生:单调
师:同样写太阳语言怎会不同?巴金的这篇文章写什么?(生:日出)写景的。而这篇写什么呢?
三、再读文,进一步了解文章内容
1、课文写了些什么,每一自然段用一个词或一个短句概括,注写在课文上。
学生默读,注写。
8个自然段分别让学生板书段的概括。
教师与同学讨论:根据自然段的意思,归并意义段。
交流板书内容,小结:课文介绍了太阳的特点和它与人类的关系。
四、细读1-3节,品味语言特点
1、再读课文,哪些地方值得夸一夸。
2、交流,边让学生板书。(数字、举例等等)
生:①举例说明太阳离我们远,步行差不多要3500年,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师举例中国到美国坐飞机16小时,可见太阳离我们多远。请学生把“举例”写上黑板。)
②用比较的说明太阳的大。(请学生把“比较”写上黑板)
③用词准确。(师:把“用词准确”写上黑板。)
④师:刚才说到太阳的表面温度有6000度,你们知道6000度有多热?想到了什么?
生:天气30度已经很热了。
生:开水100度非常烫。
师:是呀!可见6000度有多热了。这里用了什么方法?
生:数字。
师:“数字”写上去。
3、自读,把特点表现出来。
4、抽读课文。
5、师生合作读。谈感受:说明文的语言给你的感受。
师:原来说明文的语言也很——生动,生动来自——举例、比较、用词准确、数字。这是说明文的.——特点。
五、读4-8节,感受密切关系
1、看录像。(大自然中阳光下的动植物茁壮成长,背景音乐:意语《太阳》)
2、
师:走在阳光里,你是否感受到太阳虽离我们很远却和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关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读到哪些地方你联想到了生活中的某些镜头或的知识,就在这句话旁边打五角星。
3、用“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但是他跟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开头进行说话。
生: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但是他跟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林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师:是从正反两方面来说明的。
生: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但是他跟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如果没有太阳,就不会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师:用假设说明。
……
师:可以说太阳打个喷嚏,地球就发烧。请同学们去搜集一些资料。
师:刚才你们都是用什么方法来说明的?(举例)
4、小结。
5、引读第8节
6、对大家,对太阳说句话,写在课文后面,交流。
生:啊!太阳给了我们世界,给了我们生命。
生:太阳,你真伟大,没有你,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生:太阳,你是大地的母亲,是万物生存的源泉。
……
师:还可以说说愿望。
生:人类呀,一定要好好开发太阳,让太阳为我们服务。
……
六、拓展阅读
1、艾青的《给太阳》(师生互读)
结语:
今天一起学习,心里充满了阳光,这阳光指什么?(快乐)太阳成了快乐的代名词。带着阳光般的笑脸道别。带着阳光般灿烂的心情回去了。
教案二
教学目标:
1、了解太阳的三个特点,知道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
2、体会关联词的作用。能够正确填写关联词。
3、了解列举数字的作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师讲述神话传说 “后羿射日”
2、有关太阳的神话、传说、故事
太阳给人类送来了光明与温暖,从古至今,有许多关于太阳的故事。
看,这就是古代人眼中的太阳——三足乌。(出示图片)
3、过渡语
这些神话故事反映了人类在远古时代对太阳的认识。现在人们对太阳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出示课题。21、太阳(点读)
这篇课文是一篇科普知识的文章,也是一篇说明文,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要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而且要学习写说明文的方法。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生词。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生字,生词。
3、开火车复习生字、生词
4、听课文录音,思考:课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太阳?
(板书:特点关系密切)
三.新授
1、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
太阳是个大火球。
太阳这个“大火球”有什么特点?各用一个字概括。
2、分析指导
远:距离地球1.5亿公里。在学生回答时,出示有关的图片。
问,课文是分几步来说明太阳的“远”的?(列数字、比较)
齐读有关的句子。
教师小结。
(出示要点)用具体的数字说明太阳的“远”,
再用比较的方法让人形象地感到太阳的距离远。
学生齐读要点
3、学生自学“大”和“热”
大:130万个地球。
热:表面温度6000度,中心温度更高。
分小组自学,自学后交流,说说课文中是怎样说明这些特点的?
4、能不能把太阳的这些特点连起来说?
刚才同学的话中运用了许多数字,用了这些数字有什么好处?
通过列举数字和比较,可以给人留下比较清晰的印象。
5、教师小结:太阳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恒星,它有巨大的质量和引力,它与地球距离有1.5亿公里,那么遥远。
6、太阳与人类的关系
a出示学习要求:默读课文,划出重点句子。
划出不理解的地方,在小组交流中提出来。提出问题,解答疑问。
b学生读有关的句子,提出不能解答的问题。
c归纳,集体解答
7、学生表演:
谁愿意来扮演太阳,回答同学们的几个问题?
学生自由提问。
教师提问:太阳,有人用箭射你,能射到吗?
为什么我每次看你总感到很刺眼?
书上说,埋在地层底下的煤炭与水的循环、风的形成你有关,可是我怎么也看不出来,你能告诉我吗?(观看有关的影片)
妈妈很喜欢晒被子,她说有好处,这是真的吗?
老师说,刮风下雨,也和你有关,这是什么道理?
出示关联词练习:( )没有太阳,地球上( )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这句话该怎么理解?(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来理解。)
三.结束
1、练习:我这里有一段影片,可惜它没有配音,谁愿意当一回播音员,给影片配音?
(先看一遍影片,讨论后确定解说词)
(边看影片边配音)
2.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太阳》,它介绍了太阳的几个特点以及太阳与人类的关系。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但是它与地球的关系十分密切。
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有些有了答案,有些还没有答案。因为人类对于太阳的了解还十分有限,宇宙中还有许多奥秘正等待人们去揭开。希望在将来,人们能揭开这些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