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算乘法》教案 篇一
笔算乘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计算方法,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计算速度,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一种基于分解与组合的笔算乘法方法。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计算37乘以5。我们可以将37拆分为30和7,然后分别计算30乘以5和7乘以5。计算30乘以5很简单,结果是150。接下来,计算7乘以5,结果是35。最后,将这两个结果相加,即150加35,得到最终答案185。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笔算乘法的关键在于将一个大的乘法问题拆分为若干个更小的乘法问题,并将这些小问题的结果组合起来得到最终答案。
除了拆分与组合的方法,我们还可以利用乘法的特性来简化计算。例如,当我们计算一个数乘以10的倍数时,只需要将这个数后面加上相应数量的0即可。同样地,当我们计算一个数乘以2的倍数时,只需要将这个数翻倍即可。这种利用特性的方法可以大大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计算效率。
在教授笔算乘法时,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教学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种方法。例如,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拆分与组合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感受到这种方法的优势。我们还可以设置一些特殊情况的计算题,让学生通过分析特性来解决问题。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可以掌握笔算乘法的技巧,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起来,笔算乘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计算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计算速度,培养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拆分与组合的方法和利用乘法特性的技巧,学生可以更轻松地解决复杂的乘法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教学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种方法。相信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实践,学生们将能够熟练地运用笔算乘法,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
《笔算乘法》教案 篇二
笔算乘法是一种传统的计算方法,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计算速度,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一种基于移位和相加的笔算乘法方法。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计算37乘以5。我们可以从右到左逐位相乘,然后将结果相加。首先,将5乘以7,得到35。接下来,将5乘以3,得到15。然后,将这两个结果相加,即35加15,得到最终答案50。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笔算乘法的关键在于逐位相乘并相加。通过移位的方法,我们可以一步一步地计算每一位的乘法,并将结果相加得到最终答案。
除了移位和相加的方法,我们还可以利用进位和借位的技巧来简化计算。例如,当我们计算一个数乘以9时,可以将这个数乘以10,然后再减去这个数本身。同样地,当我们计算一个数乘以11时,可以将这个数的相邻位相加,并将结果插入到这两个相邻位之间。这种利用进位和借位的方法可以大大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计算效率。
在教授笔算乘法时,我们可以采用一些互动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种方法。例如,我们可以设计一些移位和相加的游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感受到这种方法的优势。我们还可以设置一些进位和借位的计算题,让学生通过观察规律来解决问题。通过这些互动活动,学生不仅可以掌握笔算乘法的技巧,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总结起来,笔算乘法是一种传统而有效的计算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计算速度,培养观察力和思维能力。通过移位和相加的方法和利用进位和借位的技巧,学生可以更轻松地解决复杂的乘法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互动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种方法。相信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实践,学生们将能够熟练地运用笔算乘法,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
《笔算乘法》教案 篇三
教学内容:
第63页例1,做一做,练习十五1、2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寻找最佳方法,训练学生掌握优化策略的思想方法。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联系实际问题理解笔算乘法的算理,并掌握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口算:10×6 8×60 12×2
700×8 12×4 6×500
2、笔算:12×4 180×3 105×7 832×9
3、谈话:同学们,你们有过和爸爸、妈妈一块儿购物的经历吧。在购物的时候,你帮助爸爸、妈妈算过一共需要付多少钱吗?请同学们看这里的购书情境。(出示例1购书的情境图)。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例1的画面,让学生观看图画内容。让学生说一说。
你发现了什么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请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出算式为:24×12。
2、各组讨论:怎样计算14×12。
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提出要求:
① 介绍自己的计算方法时,要把计算过程说清楚。
②要认真倾听别人的介绍,想一想他这样算有没有道理。
③把正确的方法确定下来。
3、组织沟通。
(
1)口算
各组展示本组的算法。不容易说明白的,就写在黑板上。
方法一:
14×10=140
14×2=28
140+28=168
多让学生说一说口算的过程和方法。
(2)同学们会口算了,会用竖式计算吗?试着算一算。师巡视辅导。
(3)学生展示汇报,据生答完成板书。再现竖式,理清笔算过程及算理:先用个位上的2乘14,得28;再用十位上的1乘14,得14。设问:这个14表示……接着,边叙述边书写:它表示14个十,是140,是14乘10的积。个位的0不写,4要对着十位。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相加,算出两个因数相乘的积。
边叙述、对话,边书写成:
方法二:
1 4
x1 2
————
2 8 ……14×2的积
1 4 ……14×10的积(个位的0不写)
————
1 6 8
3、师生评议。
(1)请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2)老师对学生发表的意见作以肯定或补充。
(3)重点评议笔算,写算法时应该注意什么。
研讨竖式每一步计算的方法,再现笔算过程。重点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做到数位对齐,数位应该如何对齐。
4、小结,笔算乘法的方法。先请多个学生说一说然后总结: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与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十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与因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尝试练习。
用竖式计算63页“做一做”的8道题。请几名学生上黑板板演,讲评。
2、独立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重点辅导后进生。
3、判断并改正:
21 13 34 23
×12 ×22 ×11 ×12
42 26 34 46
21 26 34 23
252 52 374 69
() () () ()
4、我会解决:植树节到了,同学们去植树,一共种植了12行,每行有21棵,请问同学们一共植了多少棵树?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请学生讨论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并沟通。
2、老师强调:用竖式计算时,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应当和那一位对齐。还要注意记住进位数,精确处置进位问题。
板书设计:笔算乘法
方法一:
14×10 = 140
14×2 = 28
140+28 = 168
方法二:
1 4
× 1 2
————
2 8 ……14×2的积
1 4 ……14×10的积(个位的0不写)
————
1 6 8
《笔算乘法》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提出问题—估算—口算—笔算”的计算过程,在多样化的算法中能自主最优化。
2.使学生在尝试写竖式、小组讨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掌握笔算乘法的书写格式和算理。
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多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联系生活学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在尝试写竖式、小组讨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掌握笔算乘法的书写格式和算理。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多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联系生活学数学的思想。
教学工具
ppt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口算:10×6 8×60 12×2
700×8 12×4 6×500
2、笔算:12×4 180×3 105×7 832×9
3、谈话:同学们,你们有过和爸爸、妈妈一块儿购物的经历吧。在购物的时候,你帮助爸爸、妈妈算过一共需要付多少钱吗?请同学们看这里的购书情境。(课件出示例1购书的情境图)。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口算和一位数乘多位数的笔算乘法,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引出新知;通过情景导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明白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例1的画面,让学生观看图画内容。让学生说一说。
你发现了什么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请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出算式为:24×12。
2、各组讨论:怎样计算24×12。
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提出要求:
①介绍自己的计算方法时,要把计算过程说清楚。
②要认真倾听别人的介绍,想一想他这样算有没有道理。
③把正确的方法确定下来。
3、组织沟通。
(1)口算
各组展示本组的算法。不容易说明白的,就写在黑板上。
方法一:
24×10=240
24×2=48
240+48=288
多让学生说一说口算的过程和方法。
(2)同学们会口算了,会用竖式计算吗?试着算一算。师巡视辅导。
(3)学生展示汇报,据生答完成板书。再现竖式,理清笔算过程及算理:先用个位上的2乘24,得48;再用十位上的1乘24,得24。设问:这个24表示……接着,边叙述边书写:它表示24个十,是240,是24乘10的积。个位的0不写,4要对着十位。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相加,算出两个因数相乘的积。
边叙述、对话,边书写成:
方法二:
2 4
× 1 2
————
4 8 ……24×2的积
2 4 ……24×10的积(个位的0不写)
————
2 8 8
3、师生评议。
(1)请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2)老师对学生发表的意见作以肯定或补充。
(3)重点评议笔算,写算法时应该注意什么。
研讨竖式每一步计算的方法,再现笔算过程。重点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做到数位对齐,数位应该如何对齐。
4、小结,笔算乘法的方法。先请多个学生说一说然后总结: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与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十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与因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口算,使学生明白算理,在掌握算理的基础上,再进行笔算,使学生掌握算法,重点说数位如何对齐的问题,加深了学生对笔算乘法方法的理解。)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尝试练习。
用竖式计算63页“做一做”的8道题。请几名学生上黑板板演,讲评。
2、独立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重点辅导后进生。
3、判断并改正:
21 13 34 23
×12 ×22 ×11 ×12
42 26 34 46
21 26 34 23
252 52 374 69
( ) ( ) ( )( )
4、我会解决:植树节到了,同学们去植树,一共种植了12行,每行有21棵,请问同学们一共植了多少棵树?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我检测,综合测试自己,找到成功与失败的地方,有利于及时改正错误,有层次的练习,满足了部分学生的学习要求。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既巩固算法,又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请学生讨论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并沟通。
2、老师强调:用竖式计算时,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应当和那一位对齐。还要注意记住进位数,精确处置进位问题。
板书
笔算乘法
方法一:
24×10 = 240
24×2 = 48
240+48 = 288
方法二:
2 4
× 1 2
————
4 8 ……24×2的积
2 4……24×10的积(个位的0不写)
————
2 8 8
《笔算乘法》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索笔算方法。
1、出示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
2、独立列式:145×12=
3、请学生估一估145×12的大致范围。
4、尝试算出145×12的结果,并对照估算的情况,算一算估算值与准确值的误差是否合乎实际。
5、让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应说以下几点:(1)先算什么;(2)再算什么,积的书写位置怎样;(3)最后算什么。
6、师生共同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一般方法的过程。
7、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检验自己运算的结果。
二、巩固练习
1、课本49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完成后,可能计算器自行检验。
2、练习七第3题。
164×32= 54×145= 254×36=
217×83= 43×139= 328×25=
提示学生:怎样列竖式可使计算方便些?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对比的基础上反思,明白在列竖式时,上面一行写三位数,下面一行写两位数,这样计算比较方便。同时提醒学生书写要工整,数位要对齐,计算要仔细。
3、练习七第2、4题。
这两题的知识背景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学生练习后,让学生根据每题的知识背景简单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三、课堂小结。(略)
四、教学反思:
《笔算乘法》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经历多次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性,培养热爱数学的情感及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多次进位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1、口算
4×2+9= 7×5+5= 5×3+7=
5×5+6= 6×9+8= 9×4+5=
2、笔算
58×7= 156×4= 253×5=
二、自主探究
1、完成第8题:让学生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完成第9题:改错题,先检查,判断,然后把错题改正过来。
3、完成第10题:先读题分析,然后列式解答。
三、巩固拓展
1、第11题:读题,讨论
怎样求第4辆车要坐多少个同学?你能想出多少种方法?然后让学生分步解答。
2、第12题:读题分析题意
要求合唱队有多少人,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怎样求乐队人数?
3、第13题:指导学生观察各题的因数与积有什么特点,找出其中的规律。
四、梳理整合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2、完成练习册第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