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教案【优选6篇】

时间:2015-08-03 02:44:1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高二语文教案 篇一

主题:《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

教学目标:

1. 了解《红楼梦》中不同的女性形象;

2. 分析女性角色在小说中的作用和意义;

3. 探讨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命运。

教学重点:

1. 分析《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

2. 探讨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命运。

教学难点:

1. 分析女性角色在小说中的作用和意义;

2. 思考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命运。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图片或文字引入《红楼梦》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20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红楼梦》中的几个重要女性角色,如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的母亲王夫人等,并展示相关的片段或插图,让学生对这些女性形象有初步的了解。

3. 分析女性角色的作用和意义(30分钟)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和讨论《红楼梦》中的女性角色在情节发展和主题表达方面的作用和意义,并将分析结果进行展示和交流。

4. 探讨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命运(30分钟)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所学的知识和观点,探讨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命运,并通过小组讨论或写作形式进行表达。

5. 总结与拓展(10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

高二语文教案 篇二

主题:《围城》中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教学目标:

1. 了解《围城》中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2.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探讨其背后所体现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3. 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

教学重点:

1. 分析《围城》中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2. 探讨小说所传达的思想和主题。

教学难点:

1. 分析人物形象和情节背后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2. 思考小说所传达的思想和主题。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短视频或图片引入《围城》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围城》中的人生观与价值观(20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围城》中的几个重要人物形象,如方鸿渐、孙小姐等,并展示相关的片段或插图,让学生对这些人物形象有初步的了解。

3. 分析人物形象和情节背后的人生观与价值观(30分钟)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和讨论《围城》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探讨其背后所体现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并将分析结果进行展示和交流。

4. 探讨小说所传达的思想和主题(30分钟)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所学的知识和观点,探讨《围城》所传达的思想和主题,并通过小组讨论或写作形式进行表达。

5. 总结与拓展(10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

高二语文教案 篇三

  知识目标:

  1.梳理明、暗线相互交织的结构,理清情节,初步理解主题。

  2.通过分析人物形象,进一步认识作品主题。

  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快速阅读、梳理情节的能力。

  2.掌握通过分析多种描写手法,剖析人物,把握主题的分析方法。

  情意目标:

  引导学生认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愚弄人民的反动本质;感受鲁迅先生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思考和分析。

  课时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熟悉课文内容,梳理情节,明确明、暗线结构对突出主题的作用。

  2.通过列出情节结构表,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3.初步把握文章主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从标题入手导入

  教师用红笔在黑板左侧写“药”

  我们在“药”的后面加“?”文中的药为何成分?用来医治何病?疗效如何?

  我们在“药”后面加“!”文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震惊!凶残卑劣!愚蠢可悲!

  我们在“药”上加“”,就充满了讽刺。

  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感叹、讽刺来走进《药》中寻求答案。

  二、初读课文,梳理情节

  1.给10—15分钟读书,可将自己梳理情节的重点记在书旁;可将质疑之点记在书旁,待读后和同学讨论。

  2.整理自己梳理情节的思路,小组讨论补充,教师巡视,发现优秀者。

  让一优秀者展示修改后的结果。

  教师作简要板书,或出示投影片。重点:明确明线、暗线结构。

  三、从双线结构探究主题

  问: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引导学生认真读书下注释,从中获取有效信息。教师或请他生稍作补充。

  从明线——华家的悲剧,可见怎样的百姓?(愚昧!)

  从暗线——夏家的悲剧,可见怎样革命现状?(令人悲哀!)

  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作者突出了那一方面?(突出前者,可从明线安排得出。)

  假若以夏家为明线,华家为暗线合适吗?请说出依据。(不合适。以华家为立场命题,意味尤深。“药”不仅是医治疾病的药方,更是在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病态的中国要服什么“药”?写作时为五四前夕,旧民主主义革命者已退出历史舞台,一味对他们歌颂已不再符合历史需要。

  四、小结

  回到导入的“?”“!”,“人血馒头”之药医治不了小拴的肺痨,小栓之死死于群众的迷信,夏瑜——革命者的鲜血制成的人血馒头,夏瑜之死死于群众的愚昧。迷信则容易受骗,愚昧则不辨是非,其病根同为封建制度。愚昧、痛苦的民众,悲哀、寂寞的革命者,均需一剂良药。这服药是什么?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析小说人物,揣摩细节面描写,深入体悟小说主题。

  2.帮助学生掌握通过分析多种描写手法,剖析人物,把握主题的分析方法。

  3.引导学生感受鲁迅先生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思考和分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鲁迅先生对旧制度下的大众是怀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药》深刻剖露了众人物的“不幸”与“不争”的一面。华老栓和康大叔是正面描写的人物形象,写于没有正面出场,主要是通过

  刽子手和茶客的谈话来侧面描写他的行为、思想。这几个人物的分析放手给学生做,安排在后半课时。前半课时一起重点分析课文的第四节中夏四奶奶的形象。

  二、重点研读,分析人物,进一步理解主题。

  (一)精读第四节,看作者如何写夏四奶奶的?夏四奶奶形象的意义?(要求:抓住人物描写的语言,紧扣文本分析。)

  1.学生小组讨论,解疑。

  2.全班深入讨论,明确。

  要点:

  ① 前来上坟的夏四奶奶看见华大妈坐在地上看着她“便有些踌躇,惨白的脸上现出些羞愧的颜色”“踌躇”“羞愧”是因为夏瑜的死并不正常,是因为造反被砍头的。“造反”在不觉悟、不反抗、甘于命运摆布的旧时代劳动妇女看来,是有损祖宗颜面的事情,她为有造反而死的儿子“踌躇”“羞愧”。这一细微神态表明了她对儿子所作所为的不理解。在她看来,造反杀头天经地义。夏四奶奶身为革命者的母亲,仍未跳出愚昧百姓的窠臼。

  ② 夏四奶奶烧过纸锭后,见到尖圆的坟顶上出现的那圈红白的花 ,便极力寻找着花环出现的“根据”——“坆上的草根还没有全合”“这是不可能开花的”;那花圈“不很精神”“没有根”“不像是自己开的”;这花圈“倒也整齐”显然是有人插上去的,但“孩子不会来玩”“亲戚本家早就不来了”……她否定了种种可能,于是她得出“显点灵,要我知道”的荒谬结论。可见夏四奶奶的迷信思想像一般百姓一样重。

  ③ 在夏四奶奶的眼中儿子是被“冤枉”,从夏四奶奶的语言“瑜儿可怜他们坑了你” 也便得知这一点。这里的“他们”指谁呢?用的是“坑”而非“杀”。在夏四奶奶的眼里,儿子是本分的,平和的,正是“他们”使儿子误入歧途。再看“他们将来总有报应,天都知道,你闭了眼睛就是了 ”。在她眼里“坑”了夏瑜的是那些引导夏瑜走上革命道路为民主共和思想而奋斗的革命者。假如夏瑜宣传民主共和的思想能深入人心并影响到母亲的话,那么母亲也就不会把怨恨的矛头指向革命者。连革命者夏瑜的母亲尚且如此不理解革命者的行动,更何况华老栓等广大民众呢?作品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严重脱离群众的弱点。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到夏四奶奶这个普通百姓中的一员,她性格中愚昧、落后、迷信的一面。对革命的不理解构成了她慈母性格的另一面。假如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也能像无产阶级民主革命那样号召发动群众、让广大人民群众成为革命的主力军,就不会有革命者的血被吃,革命者的母亲把怨恨的矛头指向革命者的这样悲凉的现实了。

  之所以说夏四奶奶更能深刻的体现文章的主题,正是由她是革命者夏瑜的母亲这一身份决定的。

  (二)看第四段的环境描写,体会环境描写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重点品读“微风早已停息”一段,这段景物的特点,这样写的用意?

  重点品读“只见那乌鸦……”,为何写乌鸦飞向天空,而不是飞向夏瑜的坆?简述理由。

  要点: ① 作者通过风、草、声来写“静”,强调坟地四周的“静”,突出夏四奶奶见到花环后迫切期待乌鸦显灵的心情。

  她以深沉的母爱,以深沉的对儿子冤屈的积郁,以这种感情期待着乌鸦飞过来。这里的静就是在写夏瑜母亲的这样一种心情,她越是希望乌鸦动,越会感到周围静得难堪。

  ② 乌鸦飞向天空包含了鲁迅深沉的悲哀(对当时的中国民众的愚昧是怀着深深的悲哀的),愚昧的梦幻一定会破灭。

  三、学生自读,进一步体验分析人物,理解主题

  方式:小组合作分析其他人物形象。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口头作文3分钟左右。

  例如:“茶客对话(侧重民众的精神状态)”“康大叔其人”“华老栓一家”等等。

  四、布置作业

  关于《药》的人物分析//环境描写//花环的设置,从中选一写一则读书笔记。

  板书设计

  人物: 夏四奶奶—— 慈母、愚昧、落后、迷信

  华老栓——勤劳、善良、胆小、愚昧

  康大叔——凶狠、贪婪、蛮横、粗暴

  夏瑜——意志坚定、大义凛然

高二语文教案 篇四

  教学目的:

  1、理解“诗歌欣赏活动是一种再创造”的理论意义和作者所阐发的诗歌欣赏的方法;2、学习作者以“诗歌特点”“欣赏诀窍”为两个相关系统,研究、阐释诗歌欣赏问题的方法。

  重点难点:

  目的之2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和安排

  一、阅读课文,领略内容

  1、简介:本文是一篇关于诗歌欣赏的通信。诗歌欣赏活动是由诗歌特点决定的。作者根据诗歌的特点给我们谈了诗歌欣赏的要求及方法,并且举了许多例子详加阐释

  2、根据练习第一题的要求,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二、精读理解课文阐述的观点

  1、“诗歌欣赏是一种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活动”怎样理解?用哪些例子阐明的?

  明确:诗人通过想象创造出了诗的形象,读者就要通过想象正确地把握住诗人的艺术构思,并且丰富地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课文举了《我爱这土地》、《长干曲》、《沙扬娜拉一首》三个例子阐述的。

  2、“诗歌欣赏要善于寻找并判断诗背后所孕含的情思和韵味”是怎么回事?如何寻找判断?举了哪些例子说明?

  概括:诗歌的特点在抒情。一般来说,优秀的诗篇总是避开了直说,诗人只是含蓄地点拨,给你以天女散花般的想象的自由;语言又极精练,以少量字词包孕着丰富的含义。诗需要咀嚼再三,寻求真味。方法是四个字:“泡”、找、进、“猜”,说明例子分别是《老马》、《祖国啊,祖国》、《枫桥夜泊》、“问君能有几多愁”、《口供》。

  3、“诗歌欣赏时,要对不连贯的诗句进行‘加工’填补,以利于‘综合性思考’”为什么?好处在哪?例说是什么?

  明确:诗歌的语言就是不连贯,跳跃性大,这也是诗歌的特点之一。诗中跳跃的奥妙被我们理解关连起来时,我们因创造性的艺术欣赏所获得的愉悦是难以形容的。例说有《启明星》、《夜雨寄北》。

  板书设计: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诗歌欣赏

  观点方式诗歌特点诗歌欣赏例子

  读者把握构思〈我爱这土地〉

  诗人创造丰富再现诗人《长干曲》

  艺术形象创造的形象《沙扬娜拉一首》

  诗歌

  欣赏善于寻找判断诗歌背后孕含的情思、韵味是一想象泡〈老马〉

  种再诗歌抒情咀嚼找〈祖国啊,祖国〉

  创造含蓄凝练再三进“问君能有几多愁”

  猜〈口供〉

高二语文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理解积累如“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等名句,背诵全文;

  分析白居易的性格

  透过人物的行动、语言,理解人物形象;

  学习用比喻描写声音变化的写法,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感受“声中之情” 。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方法:

  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长恨歌》缠绵悱恻 ,《琵琶行》沧海桑田。

  二、解题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三、背景

  白居易的一生以44岁被贬江州司马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是兼济天下时期,后期是独善其身时期。白居易贞元二十六年(800)29岁时中进士,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盩至尉、翰林学士,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写了大量讽喻诗,代表作是《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这些诗使权贵切齿、扼腕、变色。元和六年,白居易母亲因患神经失常病死在长安,白居易按当时的规矩,回故乡守孝三年,服孝结束后回到长安,皇帝安排他做了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六月,白居易44岁时,宰相武元衡被藩镇李师道派人刺杀。白居易情急之中上疏请捕刺客,触犯了权贵的利益,被指责越职奏事,贬为江州刺史;又进而诬陷他作《赏花》《新井》诗“甚伤名教”,再贬江州司马。江州当时被看成是“蛮瘴之地”,加之州司马虽然名义上是刺史的佐史,实际上是一种闲散职务,这对白居易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嘲弄。他的被贬其实是一桩冤案,他连遭打击,心境凄凉,满怀郁愤。次年送客湓浦口,遇到琵琶女,创作出这首传世名篇——《琵琶行》。

  四、字词

  予(yú) 倡(chāng)女 贾(gǔ)人

  荻(dí) 铮(zhēng) 悯然(mǐn)

  转徙(xǐ) 浔阳(xún) 捻(niǎn)

  抹(mǒ) 挑(tiǎo) 六幺(yāo)

  舫(fǎng) 教坊(fáng) 红绡(xiāo)

  谪居(zhé) 还独倾(huán) 间关(jiān)

  呕哑(ōu yā) 嘲哳(zhāo zhā)

  霓裳(nícháng) 钿头银篦(diàn bì)

  五.学习“序”

  1、快速阅读,疏通字词

  2、思考“序”中交代了什么内容?

  (1)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经过;(2)概述琵琶女的身世;

  (3)点明写作动机;(4)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凄切伤怀

  六.录音范读 ,整体感知

  思考:1、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2、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

  3、是什么把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

  4、全诗共写了几次音乐?(连带诗歌结构)是怎样写的?

  第一次 诗人送客闻琴 (暗写、侧面烘托)

  第二次 邀见、弹奏《霓裳》《六幺》(明写、详写)

  第三次 感我此言“却坐促弦”(明写、略写、侧面烘托)

  5、哪一次音乐写得最精彩?(转入精读)

  五.精读音乐段

  (一)诗中关于音乐的描写(第二自然段划分层次)

  1、找出第二段中描写音乐的八个比喻句(板书)

  音乐 特征 情感

  转轴拨弦 和缓低沉 (序曲) 先有情

  低眉信手 声声思

  轻拢慢捻抹复挑 (过渡) 无限事

  1、如急雨 粗重急骤

  2、如私语 轻微委婉

  3、珠玉落盘 清脆圆润

  4、莺语花底 宛转流畅

  5、冰泉冷涩 阻塞压抑 幽愁暗恨

  6、银瓶乍破 激越奔涌(高潮)

  7、铁骑突出 高亢雄壮

  8、如裂帛 短促急迫(曲终)、余韵悠悠

  2、八个比喻句分别描摹了音乐的哪些特征?音乐的旋律有什么变化?

  (1)以声喻声,使用大家熟悉的、类似的声音作为比喻,写出了音乐的五彩缤纷和疾徐抑扬的变化,使人有亲耳聆听之感。(视觉、听觉融通——通感)

  (2)、以形摹声(视觉角度)

  (3)、听者与弹者情感交织

  (4)、景特描写烘托气氛

  描写特色:

  A、大量运用比喻,化抽象无形为形象可感;

  B、巧用拟声词和叠词;

  C、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结合;

  D、带着感情去描摹音乐。

  分析鉴赏诗文的技巧:咀嚼语言,分析手法

  整体感知,品味感情

  4总结文学家写音乐的技巧变化:

  博喻(多个比喻的使用,以声写声)——通感(以形、色、光、味觉、触觉写声音)——联想、想象意境画面(朱自清由零星的比喻发展到完整的音乐场景的描画)

  六、人物形象分析

  七、拓展阅读

高二语文教案 篇六

  教学目的:

  1、 了解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

  2、 欣赏传神生动的语言描写

  教学重点:

  1、探究人物性格

  2、掌握描写方法。

  教学过程:

  一、第95回梗概:马谡立下军令状,自告奋勇去守街亭。司马懿指挥大军把马谡的军营围困在一座土山上,蜀军不战自乱,街亭失守,魏延、王平等各路人也频频失利。司马懿兵到西城,诸葛亮临危不惧,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

  第96回梗概:马谡自缚后前来请罪,为了严明军纪,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然后又上表刘禅,自贬三级。曹休准备进攻吴国,鄱阳太守周鲂到曹营诈降,以自刎、断发之举骗取了曹休的信任,结果曹休中计大败。

  二、介绍作家作品。见《点津》167页。

  三、请用《三国演义》的章回体形式,给课文的四部分命一个小标题。

  四、分析人物形象。

  1、作者写马谡主要采用了那些手法?

  2、作者写诸葛亮采用了哪些手法?

  五、作业。点津上习题。

  美文赏析

  孔明分拨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兵去西城县搬运粮草,忽然使余次飞马报到,说:“司马懿引大军十五,望西城蜂拥而来!”时孔明身边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军,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

  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傍若无人。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

  众官无不骇然,乃问孔明曰:“司马懿乃魏之名将,今统十五万精兵到此,见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平生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军投山北小路去也。吾已令兴、苞二人在彼等候。”众皆惊服曰:“丞相之机,神鬼莫测。若某等之见,必弃城而走矣。”孔明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后人有诗赞曰:瑶琴三尺胜雄师,诸葛西城退敌时。十五万人回马处,土人指点到今疑。言讫,拍手大笑,曰:“吾若为司马懿,必不便退也。”遂下令,教西城百姓,随军入汉中:司马懿必将复来。于是孔明离西城望汉中而走。

  赏析:有人说,一味小心的人不能做大事,也只有小心的人才能做大事。这句话看似矛盾,而实际上却讲出了事情的本质所在,这一点从诸葛亮的空城计上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来。孔明一生谨慎,这次忽然用了极冒险的计策,似乎不合乎常理,而他就是用的这种不合常理迷惑了司马懿的推理。

  孔明分兵拒司马,马谡奉命守街亭

  司马设伏取蜀兵,马谡大意失街亭

  亡羊补牢时已晚,发号施令别打算

  赵云神勇保军资,孔明挥泪斩马谡

  作者写马谡主要采用了那些手法?

  (提示:直接描写主要是语言情态描写:主要是马谡的三“笑”

  “某自幼熟读兵书,颇知兵法。岂一街亭不能守耶?”

  “丞相何故多心也?量此山僻之处,魏兵如何敢来!”——一“笑”

  “汝真女子之见!……若魏兵到来,吾教他片甲不回!”——二“笑”

  “汝莫乱道!……吾素读兵书,丞相诸事尚问于我,汝奈何相阻耶?”

  “彼若有命,不来围山!”——三“笑”

  ……此一些语言充分展现出一个自视甚高、轻敌麻痹、夸夸其谈、目中无人的谋士形象。

  再就是间接描写:

  一是通过写王平的谨慎谦恭反衬马谡的自骄蛮横;二是通过写诸葛亮的自责沉着侧面衬托马谡的无知幼稚;三是通过写司马氏父子的机谨善谋和笑反衬马谡的无能。)

  作者写诸葛亮采用了哪些手段?

  1、衬托手法:

  ①以司马懿的态度反衬:

  懿叹曰:“诸葛亮真乃神人,吾不如也。”

  ②以王平的正确建议来衬托:

  “吾累随丞相经阵,每到之处,丞相尽意指教。今观此山,乃绝地也。若魏兵断我汲水之道,军士不战自乱矣。”

  2、直接描写:

  ①知人善任,小心谨慎:马谡熟读兵法,派他守街亭;王平做事谨慎,派王平协助马谡

  ②知彼知己,机智多谋:料到司马懿必取街亭,早作防备;查看布兵图样,知马谡无知;街亭失守,稳妥撤兵汉中。

  ③勇于自责:街亭失守后说:“大事去矣,此吾之过也!”

  ④有情有义,赏罚分明,不徇私情:自己喜欢马谡,尽管马谡自缚来见,还是挥泪斩马谡,但答应替他抚养子女。

高二语文教案【优选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