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优选6篇】

时间:2018-02-06 07:26:4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数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篇一

标题: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数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方法

引言: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加法和减法是最基础、最常见的运算,是其他高级运算的基础。本文将介绍一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帮助他们掌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方法。

一、激发学生兴趣的活动

1. 数学游戏:设计一些趣味的数学游戏,如加法和减法的接龙游戏、闯关游戏等,通过游戏的形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2. 数学故事:编写一些有趣的数学故事,让学生通过故事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应用场景,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方法

1. 渐进式教学法: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引导学生学习加法和减法。先从10以内的数字开始,逐渐增加数字的范围,让学生逐步掌握不同数值的加减法运算。

2.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引导,让学生自己思考和发现加法和减法的规律。例如,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发现相邻数字的加法和减法规律,进而推广到其他数字的运算。

3. 操作性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的方式,让学生亲自进行加法和减法的计算。可以使用小球、计数器等教具,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数学运算的过程,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巩固与拓展

1. 巩固阶段:提供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反复练习加法和减法,巩固所学知识。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2. 拓展阶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可以设计一些情境题,让学生通过运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结尾:

通过以上的教学方法,我们可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帮助他们掌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同时,我们也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让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和成就感。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学生们会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数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篇二

标题:巧妙运用游戏教学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数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游戏教学方法

引言:

游戏是孩子们学习的最好方式之一,通过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数学的理解和记忆能力。本文将介绍一些巧妙运用游戏教学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一、游戏教学法

1. 数学卡片游戏:准备一副数字卡片,让学生通过抽卡片的方式进行游戏。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卡片上的数字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并写下运算结果。通过这种游戏形式,学生可以在游戏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并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2. 数学竞赛游戏:分成小组进行数学竞赛,比赛内容为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通过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加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他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游戏设计原则

1. 游戏简单易懂:游戏的规则要简单明了,学生能够迅速理解并参与进来。

2. 游戏趣味性: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元素,增加游戏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游戏挑战性:适当加入一些难度较大的游戏关卡,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挑战的乐趣,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三、游戏教学的优势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游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游戏中愉快地学习数学。

2. 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游戏教学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让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3. 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通过游戏的形式,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结尾:

通过巧妙运用游戏教学的方法,我们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记忆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同时,游戏教学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学生们会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享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数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篇三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是在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教学100以内的基本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这些口算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的基础,一定要加以重视。结合口算,教材还安排了用数学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的问题)内容。

  二、教学目标

  1、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标准》P13

  2、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答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教材说明

  与义务教材相比,本单元在教学内容上做了一定的调整,调整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编排。

  ●义务教材(加、减法穿插编排):不进位加――不退位减――进位加-退位减

  ●实验教材(加、减法分开编排):不进位加――进位加――不退位减-退位减

  本单元分三小节编排。

  四、编排特点

  本单元在编排上继续了前面数与计算中的一些特点,同时还继承了义务教材的一些好的做法。有下面一些特点:

  1、创设情境,提出计算问题。P57、P61、P67

  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样,计算问题都从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引入,使学生感受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有联系的计算对照编排。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关系,同时突出算法上的相同点。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相同单位的数相加减,帮助学生建立数位概念,减少计算错误。

  3、结合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都通过让学生摆小棒、交流算法明确所学计算的联系和区别,以此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4、结合计算培养学生初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一单元的解决问题主要是解决两数相差多少的问题: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P72)

  这类问题在生活中比较普遍,数量关系比较特殊,教材专门安排例题进行教学。教材从同一题材引出例3、例4,分别解决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

  ●对于这类问题义务教材在分析时,给出了条理比较清楚的分析思路(举黑兔、白兔的例子)。这样做不是不正确,但一写在教材里,容易让人误会,一些老师以为这样的思路,一定要让学生条理清晰、完整地叙述出来,结果搞得老师、学生苦不堪言。

  ●现在我们教材不出那样的分析思路,只给出一一对应的直观图,让学生观察,探索解答方法。教材呈现了两种方法:一种是直观观察得出;一种是直接列算式计算。

  ●目前以这个问题还存在不同意见,我们暂时编成这样,希望老师们能共同探讨这个问题,提出更好的建议。

  五、教学建议

  这一单元的口算只要求学生会进行计算,不作速度上的要求。

数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篇四

  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

  知识与技能:

  1、初步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会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进位)的加法,数学教案-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第一课时)。

  2、培养学生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情境中提出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数学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重点难点:

  1、竖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2、笔算的计算顺序。

  策略与方法:

可采用小组合作交流、共同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探究乘车方法

  1、谈话:

  2、组织学生讨论乘车方案。

  3、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二、引导学生探究笔算方法

  1、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第一课时)》。

  (1)谈话:大家想出了这么多乘车的办法,这些方法行吗?应该怎样验证。

  (2)指名列出算式,教师板书。

  2、请学生口算36+30

  3、引导学生用竖式计算:36+30

  (1)提问:计算36+30除了直接口算以外,还有其它的计算方法吗

  (2)引导学生列出竖式。

  小组内讨论乘车方案。

  学生口述算式

  学生口算

  学生可能说出还可以用竖式计算。

  a)出示第9页的小棒图。

  b)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c)组织学生分组交流。

  d)组织班内交流。教师板书竖式。

  (3)引导学生用竖式进行计算。

  a)组织学生动手操作。

  b)组织学生试着用竖式算一算。

  c)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请学生说一说用竖式怎样计算。

  4、引导学生比较笔算结果和口算结果的计算方法。

  请把前面口算的得数与笔算结果比较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5、组织分组讨论。

  用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学生观察小棒图并思考竖式的写法。学生组内交流。

  学生自由交流竖式的写法。

  学生独立操作,并思考用竖式计算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试着用竖式计算。

  学生汇报。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35+3430+35

  1)组织学生独立计算。

  2)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和结果。

  3)引导学生结合算式36+34,思考:二(1)班和二(2)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吗?

  2、完成教材第9页的“做一做”。

  a)组织学生独立计算。

  b)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3、完成练习二第1题

  1)组织学生独立计算。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4、布置作业:练习二第2题

  学生交流计算方法和结果。

  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

  学生交流自己的计算结果。

  学生在书上完成。

  学生交流自己的算法。

数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学生初步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理解算理,能够正确地进行口算。

  2、感受进位加法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进位加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

  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

  1、口算。

  20+4032+1040+4842+7

  5+234+6456+308+51

  2、只列式不计算

  (1)上面哪几道题先算几加几?

  (2)哪几道题先算几十加几十?

  二、新知学习

  1、谈话引入,示联欢会场景图。

  2、看图了解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3、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式。

  4、讨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小组合作摆小棒。

  5、分组介绍计算方法,集体评价。

  6、做一做,同桌任选一道合作摆小棒,说一说计算方法。

  7、指名说一说怎样计算的。

  【小结】师生小结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计算方法:进行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可以先算几加几,加的得数和原来的整十数相加;也可以先把两位数凑成整十数,再加余下的数。

  三、巩固练习

  1、独立完成练习十五的第5题,(学生同桌说一说发现)。

  2、独立完成练习十五的第6题,集体订正。

  3、小医生,把错的改正过来,说一说错在哪里。

  54+7=5136+7=427+24=94

  4、游戏:小小邮递员,练习十一的第9题。

  四、拓展练习

  1、游戏夺红旗。

  (1)连续加7

  28→□→□→□→□→□

  (2)连续加8

  14→□→□→□→□→□

  2、数学乐园。

  从10、20、30、40、50、60、70、80中,写出和相等的一组算式。

  □+□=□+□

  □+□=□+□

  □+□=□+□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1、26+8=5+37=

  想:先算()加()等于()想:先算()加()等于()

  再算()加()等于()。再算()加()等于()。

  2、在正确得数的()里打“√”。

  35+9={34()44()49()}

  6+27={87()43()33()}

  7+53={60()50()75()}

  3、计算。

  40+30=6+82=76+6=56+4=

  47+2=69—40=82—10=30+4=

  32+9=57+7=9+71=80—30=

数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单元课时数:15课时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5课时)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3课时左右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4课时左右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6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2课时左右

  四十五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观察操作,让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法则,并通过各种形式灵活的加减法练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操作、交流帮助学生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方法和思维过程,并在小组合作中培养了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孩子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并感受数学可以帮助解决生活问题的作用。

  教学重点: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学生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法、谈话法

  教具学具: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以故事形式引出一幅鲜花盛开的公园一角的画面。

  师:公园里鲜花盛开,已经很美。节日快到了,人们希望公园更美,工人叔叔又运来好多鲜花。(出示工人运鲜花的场景图)。

  2、提出问题。看到这么多盆花,你想提什么问题?

  (1)工人叔叔运来几种花?

  (2)红花、黄花、紫花各有多少盆?

  (3)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

  (4)工人叔叔要搬走10盆紫花,还剩多少盆紫花?

  ……

  二、探究问题。

  小精灵也来了,他问小朋友:“谁能说一说,刚才一些问题可以怎样算?

  (1)借助情境图,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列式计算。

  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10+20

  还剩多少盆紫花—30-20

  (2)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

  (a)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可以用“十”作单位数出结果(十个十个地数)。

  (b)又可以根据整十数的组成想出得数(1个十和2个十合在一起,一共是3个十,是30)。

  (C)3个十去掉1个十,还剩2个十,是20)。

  (d)还可以转变成10以的加减法来计算(1+2=3,10+20=30;3-1=2,30-10=20)。

  三、巩固练习。

  1、P57做一做。

  2、练习十第1—3题。

  板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10+20=30—10=

数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优选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