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吨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素材【推荐3篇】

时间:2013-01-08 06:31:3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素材 篇一

标题:探究活动设计——让学生深入了解吨的概念

教学目标:

1. 学习并掌握吨的基本概念,理解吨的大小与重量单位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吨的感知和认知。

教学内容:

1. 吨的定义及其等价单位。

2. 吨的大小比较。

3. 吨的实际应用场景。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装满不同物品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物品的重量差异,并引出吨作为重量单位的概念。

2. 概念讲解:介绍吨的定义及其等价单位,与学生共同探讨吨与其他重量单位的关系。

3. 比较实践:组织学生分组,让每组选择不同重物进行称量和比较,了解吨的大小差异。

4. 应用拓展:通过展示各种吨的应用场景,如货运、建筑、食品等,让学生了解吨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5. 总结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回答一些问题,巩固对吨的认识。

教学工具:

1. 图片展示:用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 称重器具:用来进行实际的比较实践活动。

3. 多媒体设备:用来展示吨的应用场景图片和视频。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设计,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深入了解了吨的概念,培养了观察、思考和实践的能力。学生在比较实践环节中,通过实际操作和比较,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吨的大小差异,加深了对吨的认知。通过展示吨的应用场景,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理解吨在不同领域的重要性。同时,本设计也注重了学生的参与和思考,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讨论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然而,本设计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教学活动的时长可能不够充分,导致学生对吨的认知还不够深入,可以适当延长活动时间。其次,在比较实践环节中,学生的自主选择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可以引导学生选择一些常见的物品进行比较,更加客观地感受吨的大小差异。最后,评价方式可以更加多样化,例如通过小组展示、讨论或写作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展示对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本次教学设计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让学生深入了解吨的概念,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实践能力。通过反思和改进,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成果。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素材 篇二

标题:多元化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对吨的全面认识

教学目标:

1. 学习并掌握吨的基本概念,理解吨的大小与重量单位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对吨的感知和认知。

3. 提高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1. 吨的定义及其等价单位。

2. 吨的大小比较。

3. 吨的实际应用场景。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观看与吨相关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出吨作为重量单位的概念。

2. 概念讲解:通过教师讲解和互动问答,介绍吨的定义及其等价单位,与学生共同探讨吨与其他重量单位的关系。

3. 探究活动:设计多个小组活动,如吨的实物展示、吨的游戏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了解吨的概念和差异。

4. 合作学习:将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让学生共同解决一些与吨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5. 创新应用:组织学生进行吨的创新应用设计,如设计一个吨的测量器具、制作一个吨的模型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总结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体会,并进行教师点评和学生互评。

教学工具:

1. 视频资源:用来激发学生兴趣和引导学生思考。

2. 实物展示:用来进行实际观察和实践活动。

3. 小组讨论工具:如小组讨论卡片、白板等,用来促进学生的合作与沟通。

4. 创新应用工具:如制作材料、测量器具等,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设计,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中全面认识了吨的概念,培养了观察、思考和实践的能力。通过观看视频和实物展示,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吨的概念和差异。通过小组活动和合作学习,学生能够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深入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了合作与沟通能力。通过创新应用设计,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培养了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本设计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在时间安排上可能需要更多的弹性,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其次,小组活动和创新应用设计可能需要更好的指导和引导,以确保学生在活动中能够有针对性地学习和提高。最后,在反思环节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分享,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内容。

综上所述,本次教学设计通过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对吨的全面认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考、实践、合作与沟通、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反思和改进,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成果。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素材 篇三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素材

  教材分析

  “吨”这个质量单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为了帮助学生对质量单位“吨”有一具体的感性的认识,教材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说明“吨”在生活中的应用。然后结合大米的重量,帮助学生在已经掌握的质量单位千克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吨”的概念,并揭示了“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1吨=1000千克。通过让学生计算每个同学体重按25千克计算,40个同学的体重有多少千克,是几吨?通过推算,帮助学生加深1吨=1000千克的认识。吨与千克的换算同千米与米的推理过程相同。因此教材未安排例题,而由学生自己试做。教材在练习中安排一些题目,以提高学生对物体重量的估计能力。

  学情分析

  “吨”是一个比较重的单位,教学中不能像对待千克那样可以让学生直接体验,这就给1吨的观念的建立带来了困难。然而学生对于“吨”也不是完全空白的。首先学生已经建立了1千克的观念,为“吨”的教学准备了数学基础。其次,他们对于生活常见的物品的重量也有一定的体验,这就为“吨”的教学准备了经验基础。第三,“吨”在生活中的应用还是比较广泛的,学生对此不会毫无印象,这就为“吨”的教学准备了生活基础。所以,本课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对常见物品的重量的体验,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与推理,由浅入深地建立1吨的观念。

  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培养用吨这个单位估计物体质量的能力。

  2、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3、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估计教师的体重。

  学生自由估计。

  提问:你为什么而不用“克”作单位呢?

  2、引入“吨”。

  (1)感受几个大型动物的体重。 (幻灯片)

  学生读,想象其重量,同时感受这些重量用“千克”做单位比较麻烦。

  (2)出示几个大宗物品,让学生想象这些物品的重量。(幻灯片)

  让学生感受物品都很重。

  教师揭示课题:吨的认识。

  (二)亲身体验,感受并想象1吨的.重量。

  1、体验25千克大米的重量。

  每组一袋25千克的大米,学生搬,感受其重量。并在小组、班级内交流自己的感受。

  计算:1袋大米25千克,4袋大

米多少千克?40袋呢?

  教师指出:每袋大米25千克,40袋大米就是1000千克,也就是1吨。

  (板书:1吨=1000千克)

  提问:2吨是多少千克?5000千克是多少吨?10吨是多少千克?

  想象:如果让你搬1吨的大米,会是什么样的情况?

  指出:1吨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是很重的。

  2、利用想象和推理,进一步感受1吨的重量。

  提问:全班学生的体重有没有1吨?

  学生猜测,然后师生共同计算。

  指出:同学们的平均体重是30千克,33个同学的体重接近1吨。

  3、利用常见的物品,想象1吨的重量。

  (1)出示图片,先在小组里说说图片的意思,再在班级内交流汇报。(幻灯片)

  提问:80袋水泥重多少吨?

  (2)出示下面的图片,自由选择其中的物品,想想需要这样的多少个物品的重量才够1吨。(幻灯片)

  学生在小组内自由说,再在班级内交流。

  (三)实际应用,深化认识。

  1、“吨”在生活中的应用。

  提问:在生活中的什么地方见到过用“吨”作单位?

  启发:虽然小明在数学日记中用错了一些单位,但是小明还是有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你能说说我们应该向小明学习什么吗?

  (四)总结全课,拓展延伸。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能把你的收获写到今天的数学日记中吗?

  学生写完后,班级内交流。

  2、送给学生的话:(幻灯片:配乐呈现)

  生活中有丰富的数学,希望同学们能做一个观察者、思考者。

  数学中有无限的奥秘,希望同学们能做一个探索者、发现者。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素材【推荐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