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公开课《轮椅上的霍金》教学设计【推荐3篇】

时间:2012-01-05 05:28:3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语文公开课《轮椅上的霍金》教学设计 篇一

【引言】

霍金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挑战。本节课将通过学习霍金的故事,帮助学生了解他的奋斗精神和科学成就,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

1. 了解霍金的生平及其科学成就;

2. 学习霍金的奋斗精神,培养学生的坚韧不拔的品质;

3.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1. 学习霍金的生平及其科学成就;

2. 理解霍金的奋斗精神;

3. 探讨科学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1. 课件:包括霍金的生平介绍、科学成就等内容;

2. 霍金的相关书籍和视频资料;

3. 学生的作业及参考答案。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5分钟)

通过一段视频或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认识霍金,并了解他的一生。可以播放霍金的演讲视频或展示他的照片。

Step 2:学习霍金的生平及其科学成就(15分钟)

通过课件展示霍金的生平及其科学成就,引导学生了解他的成就和对科学的贡献。可以结合课本内容,讲解霍金的主要科学理论和研究成果。

Step 3:讨论霍金的奋斗精神(15分钟)

引导学生讨论霍金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态度和努力。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比如:“霍金在面对生活的困境时是如何坚持不懈的?”“他是如何克服身体的限制,继续进行科学研究的?”等等。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Step 4:探讨科学的重要性(15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科学对人类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可以通过一些案例或实验,展示科学在解决问题和改变世界中的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Step 5:总结与拓展(10分钟)

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回顾学生们对霍金的了解和对科学的认识。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索科学知识,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延伸】

1. 邀请科学家或学者到班级进行科学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科学的魅力;

2. 组织学生参观科学实验室或科技企业,亲身感受科学的应用;

3. 组织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或小研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

语文公开课《轮椅上的霍金》教学设计 篇二

【引言】

霍金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科学故事,更是一部激励人心的传记。通过学习霍金的故事,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和人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 了解霍金的生平及其科学成就;

2. 学习霍金的坚持和奋斗精神;

3.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学习霍金的生平及其科学成就;

2. 理解霍金的坚持和奋斗精神;

3.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1. 课件:包括霍金的生平介绍、科学成就等内容;

2. 霍金的相关书籍和视频资料;

3. 学生的作业及参考答案。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5分钟)

通过一段视频或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认识霍金,并了解他的一生。可以播放霍金的演讲视频或展示他的照片。

Step 2:学习霍金的生平及其科学成就(15分钟)

通过课件展示霍金的生平及其科学成就,引导学生了解他的成就和对科学的贡献。可以结合课本内容,讲解霍金的主要科学理论和研究成果。

Step 3:讨论霍金的坚持和奋斗精神(15分钟)

引导学生讨论霍金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态度和努力。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比如:“霍金在面对生活的困境时是如何坚持不懈的?”“他是如何克服身体的限制,继续进行科学研究的?”等等。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Step 4: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15分钟)

通过一些问题和情景,引导学生思考科学问题和人生问题。比如:“人类的未来会是什么样的?”“科学对人类有哪些影响?”等等。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培养思辨能力。

Step 5:解决问题的能力(15分钟)

给学生一个小组合作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可以选择一些和霍金相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和归纳总结的方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

Step 6:总结与拓展(10分钟)

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回顾学生们对霍金的了解和对科学的认识。鼓励学生继续思考和探索科学和人生的问题,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延伸】

1. 邀请科学家或学者到班级进行科学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科学的魅力;

2. 组织学生参观科学实验室或科技企业,亲身感受科学的应用;

3. 组织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或小研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

语文公开课《轮椅上的霍金》教学设计 篇三

语文公开课《轮椅上的霍金》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霍金是一位非凡的科学家,更是一位生活的强者。

  3.教育学生学习他勇敢顽强的伟大人格和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霍金是一位非凡的科学家,更是一位生活的强者。

  三、教学准备: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名言导入,初步感知形象

  他说:无论命运有多坏,人总应有所作为,有生命就有希望。还说:如果一个人没有梦想,无异于死掉。今天我们将与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对话,他就是史蒂芬·霍金。(出示图片)一位轮椅上的英雄、勇士。(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未成曲调先有情”。一个精彩的教学开头就像一块磁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开启学生的心智,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

  (二)解读文本,感悟命运的残酷

  1.看着照片,当你第一次看到这样一个人,他给你怎样的印象?(丑陋、可怜、同情)是啊,谁也不想这样,这就是命运。对于霍金来说,命运从来都是残酷的。(板书:残酷的命运)请同学们大声朗读第3自然段,你从哪些句子感受到命运对霍金十分残酷,把它划出来,然后圈出关键词,写一写你对句子的理解。(自读、划句子)

  2.师生交流:

  语段1:“1963年,21岁的……禁锢在轮椅上。”

  哪些词语给你印象特别深?(①21岁,正是青春年少、生命力最旺盛的时候,此时的霍金在英国剑桥大学读研究生,美好的前途正在向他招手。)(②禁锢,字典中指束缚、强力限制,文中指霍金全身瘫痪,永远离不开轮椅了。)(③“完全”说明他的病很严重。“长期”说明他将永远与轮椅为伴了。)永远离不开轮椅,这对霍金意味着什么?(不能像常人那样生活、走立,会给生活带来不便。)是啊,我们为他——?(同情、悲哀……)请带着这样的感受来读。(指读)是啊,风华正茂的21岁的霍金永远离不开轮椅了。(齐读)

  你还从哪些地方看出命运的残酷?

  语段2:“1985年,霍金……说话的功能。”

  “彻底”意味着什么?(霍金从此完全不能说话。)这在工作生活中给霍金带来哪些不便?(脑中有什么观点、想法不能像常人说出来,很难受。)可以说命运对霍金从来都是残酷的,谁来读?(指读)

  命运对霍金的残酷还体现在哪?

  语段3:“40年过去了……标志性形象。”

  请同学们自读这段话,说说哪些词语给自己印象特别深?(“彻底”意味着他的身体已完全变形。)这就是残酷的命运在霍金身上刻下的标志。来,让我们再一次走近他。(齐读)

  其实,命运对霍金的残酷还不仅仅如此。还有?

  语段4:“他不能写字……逐页阅读。”

  从这段文字中你又感受到什么?

  (①工作学习很不便,如“蚕吃桑叶般”很慢很慢。)

  (②命运虽然残酷,但霍金没有屈服,还是顽强地学习工作,与命运作斗争。)

  (③更痛苦的是他不像有些人麻木不仁,他是有思想的,他头脑运转的速度很快,却不能像常人那样表达出来,更痛苦。)

  同学们,命运对霍金的折磨,从来都没有停止过。

  教师补充:

  “2002年霍金来中国时,尚能用三根手指敲击键盘与人交流,而2006年6月来访,已经64岁的他只能依靠活动眼睛来‘说话’。”

  面对疾病的折磨,霍金是靠什么力量挺过了这么难熬的几十年?不妨让我们借助一段文字,走近被医生诊断只能活两年的霍金,去了解他的心声。

  出示:他对命运说:“随你的便吧!”

  他对自己说:“时间只有两年,不算多,要努力做些有意义的事,让生命留下一点辉煌。”

  用心去体会语言文字,从霍金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与命运抗争,不向命运屈服,向命运挑战。)(板书:向残酷的命运挑战)这是他对命运的抗争,这是他发自内心的呐喊。(齐读)

  【设计意图:叶圣陶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写道:“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学生怎样才能进入文章的境界中?触摸语言,咀嚼文字,反复体会,才能读懂命运对霍金的残酷,感受到霍金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对科学永不停息的探索精神。】

  (三)理解品味,感悟物理成就

  过渡:霍金让生命留下了怎样的辉煌?速读课文第4自然段,边读边画,深有感触的地方,还可用几个关键词写一写。

  师生交流:

  语段1:“虽然,他的身体……宇宙模型。”

  “飞出了…飞出了…飞出了…飞到了…飞向了…”

  尽管霍金被禁锢在轮椅上,可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思维,引读“飞出了…飞出了…飞出了…飞到了…飞向了…”说明什么?(他思维之广、成就之大),他的思维在宇宙中遨游,他把自身的困境置之度外,想象着,论证着。“他思考着……他发现了……推论出……”

  语段2:“他被选为……教授。”

  他能与牛顿这样的大科学家相提并论,可见,他确实是一位非凡的科学家。另外,教师补充:

  霍金成了伟大的天体物理学家,他写的科学著作《时间简史》风行世界,发行量达2500万册,成为最受欢迎的科普读物。作者想象丰富,构思奇妙,语言优美,字字珠玑,更让人吃惊的是,世界之外,未来之变,是这样的神奇和美妙。霍金被人们称为“宇宙之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文字,感受霍金取得的非凡成就,体会到霍金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

  (四)理解品味

  感悟人格魅力

  过渡:(出示图片)同学们,这就是被禁锢在轮椅上的霍金,当你知道他取得了这么辉煌的成就时,你心里

又会产生怎样的感受?(崇拜、敬佩)

  过渡:这就是众星捧月般的顶礼膜拜,然而,霍金不需要这些鲜花、掌声和赞美,他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科学研究当中。所以,他在自己的办公室门口挂上一块门牌,上面写着:

  “请保持……睡觉。”这多半不是真的,此时他在干什么呢?(指读第七自然段)从“工作上好几个小时”体会到什么?从“咧嘴笑容”又体会到什么?(为人和善)

  更让我们感动的是他与记者的一席对话:出示分角色读“霍金先生……失去太多了吗?”“我的手指还能……心……”(指读分角色读)

  出示“这个问题……唐突和尖锐,……鸦雀无声,一片静默。”“唐突、尖锐”是什么意思?(冒失)人们为什么“鸦雀无声、一片静默?”(人们内心也是这样想的。)

  同学们,女记者认为命运让霍金失去太多,但霍金认为自己拥有许多“有……”(显示红色)省略号说明?(还有很多)课文学到这,让我们静下心来,好好思考,命运究竟让霍金失去了什么?得到了什么?从霍金的话中你又感受到什么?师生交流:

  (①失去健全的身体,但霍金认为自己还拥有很多……)

  (②面对残酷的命运,霍金没有抱怨,而是为了自己所能拥有的一切感到高兴,体现了霍金正视命运,乐观向上的`精神。)

  (③

  命运让霍金失去了许多,健全的身体等,但他很感谢命运让他坚强。)

  心灵震颤之余,人们从先前的鸦雀无声、一片静默变为-----(引读最后自然段)

  这样一个连生活都不能自理,几十年与轮椅为伴的人却创造了生命的奇迹。难怪作者情不自禁地赞叹道——何止作者会赞叹,每一个知道他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赞叹:“霍金的魅力……感动了大众。”(出示)(齐读)

  为什么说他是物理天才?生活强者?

  (物理天才是因为他取得一系列成就;生活强者指命运对他残酷,但他不屈命运,向命运挑战,是生活的强者。)

  作者想突出什么?从哪看出?(更)是啊,命运对霍金是残酷的,但霍金认为他拥有很多:“我的手指……。”(齐读)

  这从键盘上蹦出的生命最强音,这些荡气回肠的话语震撼每一个人的心灵,我们从内心深处这样评价霍金(齐读):“霍金的魅力……感动了大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霍金与女记者的对话,从中感受他勇敢顽强、乐观的人格力量。】

  (四)感受魅力,升华中心

  (出示图片)同学们,当我们学完课文,第三次面对霍金,你一定感慨万千,请以“霍金真不愧是一位非凡的科学家”为结尾,结合他的事迹,用简洁的语言写下你对霍金的评价。(播放音乐)

  [同学们写的很认真,激情在笔尖下飞扬,思绪在笔尖下流淌,学习语文就是这样。用心去读,用心去体会,用心去写,你一定能学好语文]

  同学们的感触很深刻。老师每备完一遍,也是感慨万千,在我们身边总有这样的人感动着我们,震撼着我们。阿炳,海轮·凯勒,张海迪……,他们身残志坚,自强不息,激励着我们每个人都要拥有梦想,并为之奋斗。今天就让我们铭记向命运说“随便”,向残酷命运挑战的轮椅上的霍金。(齐读)让我们铭记他的话语:如果一个人没有梦想,无异于死掉。无论命运有多坏,人总应有所作为,有生命就有希望!

  【设计意图:从语言文字入手,强化读写训练,有了前面的深度阅读作铺垫,学生早已思绪万千、感慨万端。这一环节既让学生对全文作了总结回顾,又深化了教学主题,让学生学会勇敢顽强、乐观。】

语文公开课《轮椅上的霍金》教学设计【推荐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