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 理解比的概念,能够正确运用比进行比较。
2. 能够运用比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 理解比的概念。
2. 运用比进行比较。
3. 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1. 运用比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1. 人教版六年级《比的意义》教材。
2. 图片或实物,用于比较的示范。
3. 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新知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图片或实物,引出比的概念。比如,教师可以拿两个不同大小的水果进行比较,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大小的差异。
Step 2:讲解比的概念
教师通过示范,向学生解释比的概念。比如,教师可以使用两个不同长度的线段进行比较,让学生观察并理解比的含义。
Step 3:学生实践
学生自行选择两个实物进行比较,记录下比的关系,并向同学展示自己的比较结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比的概念来描述比较的结果。
Step 4: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比的概念解决。比如,教师可以问学生:小明的身高是小红的2倍,小明身高1.4米,那么小红身高多少米?
Step 5:巩固练习
教师分发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练习题可以包括填空、选择题和计算题等,以检验学生对比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Step 6:总结反思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比的概念和运用方法,并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和总结。
人教版六年级《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 理解比的概念,能够正确运用比进行比较。
2. 能够用比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 理解比的概念。
2. 运用比进行比较。
3. 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1. 运用比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1. 人教版六年级《比的意义》教材。
2. 图片或实物,用于比较的示范。
3. 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新知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图片或实物,引出比的概念。比如,教师可以拿两个不同重量的物体进行比较,让学生观察并思考重量的差异。
Step 2:讲解比的概念
教师通过示范,向学生解释比的概念。比如,教师可以使用两个不同重量的砝码进行比较,让学生观察并理解比的含义。
Step 3:学生实践
学生自行选择两个实物进行比较,记录下比的关系,并向同学展示自己的比较结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比的概念来描述比较的结果。
Step 4: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比的概念解决。比如,教师可以问学生:小明的体重是小红的3倍,小明体重30千克,那么小红体重多少千克?
Step 5:巩固练习
教师分发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练习题可以包括填空、选择题和计算题等,以检验学生对比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Step 6:总结反思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比的概念和运用方法,并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和总结。
人教版六年级《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篇三
六年级文章《比的意义》应该怎么学习呢?下面闪靓儿童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比的意义》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法,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
2、理解比值的含义,知道求比值的方法,并能正确地求比值。
3、理解并掌握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4、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2、利用多媒体课件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3、引导学生加强知识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有机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2、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通过课件演示,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增强审美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2、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 复习铺垫,目标导航:
1、 复习题:(课件1出示,学生口答)
2、 出示目标:(课件2出示,学生读,了解本课学习目标)
二、 情境引入、合作探究:
出示情境图(课件3)
(一)教学比的意义。
1、教学同类量的比。
A、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是谁?
关于杨利伟,你们都知道些什么?
(出示课件4)杨利伟叔叔展示的两面旗都是长15cm,宽10cm,长是宽的几倍? 宽是长的几分之几?怎样用算式表示?
(引导学生说出,教师板书:15÷10 10÷15)
B、师:这两个关系都是用什么方法来求的?(除法)
C、师:比较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除了除法,还有一种表示方法,即“比”。可以说成是: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师板书:15比10 ) ,宽和长的比是10比15。 (师板书:10比15 )
我们来看一看,长与宽的比,宽与长的比一样吗?为什么?说明什么?
师:两个数量进行比较一定要弄清谁和谁比。谁在前,谁在后,不能颠倒位置,否则比表示的具体意义就变了。比是有顺序的。
D、师:不论是长和宽的比还是宽和长的比,都是两个长度的比,相比的两个量是同类的量。
2、教学不同类量的比。
A、师(课件5出示):“神舟”五号进入运行轨道后,在距地350km的高空作圆周运动,平均90分钟绕地球一周,大约运行42252km。飞船进入轨道后平均每分钟飞行多少千米?怎样用算式表示?( 生说师板书:42252÷90)
B、师:对于这种关系,我们也可以说:飞船所行路程和时间的比是42252比90。(师板书:42252比90)这里的42252千米与90小时是两个不同类的量。不同类的两个量相比可以得到一个新的量,如:路程∶时间 = 速度 总价∶数量 = 单价
3、归纳比的意义。
A、师:刚才的两个例子,都是通过两个数相除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它们都可以用比来表示,所以什么是比?聪明的你能说说吗?(学生试说,教师总结板书: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比的意义(师板书课题)
B、学生读比的意义。
(二)教学比的读写法和比的各部分名称。
1、师:关于比,我们课本第44页还有很多知识,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出示课件6)自学,并概括相关知识点,看看谁最能干。
(1)、比的读法和写法。 (2)、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3)、怎样求比值? (4)、比值可以怎样表示?
(5)比与比值有什么区别吗?
2、学生代表汇报,师补充板书。(15∶10 10∶15 42252∶ 90)
3、学生代表汇报,教师用(课件7)逐一出示:
“∶”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15 ∶ 10 = 15 ÷ 10=
比值 = 比的前项 ÷ 比的后项
即时练习 : 3 ∶ 2 = 3 ÷ 2 = 或1.5
8 ∶ 1 = 8 ÷ 1 = 8
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
大家想一想:比与比值有什么区别吗?
(三)教学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1、(出示课件8)小组讨论:
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分别相当于除法算式和分数中的什么?
A、小组代表汇报,完成上表。(课件出示)
B、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两个数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
例如:15∶ 10,可写成(师板书),仍读作“15比10”。
2、(出示课件9)(b≠0)想一想: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为什么?(比的后项不能是0。因为在除法算式中,除数不能为0,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数,所以比的后项也不能为0。因为在分数中,分母不能为0,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母,所以比的后项也不能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