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石》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活化石的概念和特征。
2. 探索活化石的形成原因和意义。
3. 培养学生对活化石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1. 激发学生对活化石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 引导学生进行活化石的观察和分析。
教学准备:
1. 《活化石》相关的图片、视频和实物。
2. 学生实验记录本和观察记录表。
3. 实验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
引入:
1. 展示一些活化石的图片和实物,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活化石吗?活化石有哪些特征?”
探究:
1. 分组进行实验,每组给予一块含有活化石的石头。
2. 学生观察、记录活化石外形、颜色、纹理等特征,并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
3.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活化石为什么会保存得这么好?它们是如何形成的?”
4. 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结果和分析思路。
拓展:
1. 观看相关视频和图片,了解活化石的更多信息和种类。
2. 分组展示不同种类的活化石,并进行比较和讨论。
3. 引导学生思考活化石的意义和对科学的贡献。
总结:
1. 小结活化石的概念和特征。
2. 强调活化石的重要性和科学研究的意义。
3. 鼓励学生继续观察和探索更多的活化石。
延伸活动:
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寻找和收集活化石。
2.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活化石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研究报告。
《活化石》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 掌握活化石的定义和特征。
2. 了解活化石的形成原因和意义。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和分析活化石。
教学重点:
1. 引导学生理解活化石的形成过程。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
教学准备:
1. 《活化石》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2. 实物活化石和放大镜。
3. 学生实验记录本和观察记录表格。
教学过程:
导入:
1. 展示一些活化石的图片和实物,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你们对活化石有什么了解?你们知道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吗?”
探究:
1. 分发实物活化石和放大镜,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索。
2. 学生观察活化石的外形、纹理等特征,并记录在实验记录本和观察记录表格中。
3. 引导学生思考活化石形成的原因和过程,并进行小组讨论。
4. 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结果和分析思路。
拓展:
1. 观看相关视频和图片,了解不同类型的活化石。
2. 学生进行小组研究,探索不同活化石的形成原因和地理分布。
3. 学生进行展示,并进行全班讨论和交流。
总结:
1. 小结活化石的定义、特征和形成原因。
2. 强调活化石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
3. 鼓励学生继续观察和研究更多的活化石。
延伸活动:
1. 学生可以进行实地考察,寻找和收集活化石。
2. 学生可以进行活化石的分类和鉴定,提高自己的科学鉴赏能力。
《活化石》教学设计 篇三
设计思路:
本课采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合作互助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在识字教学中采用形式多样的游戏环节,让学生达到熟记的目的。在写字教学中采用引导发现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发现左右结构的字的规律以达到正确、规范书写生字的教学目标。课后的拓展活动让学生明白保护珍稀生物是每个少先队员应尽的义务。
课前准备:
1、有条件的班级,组织学生参观自然博物馆里的化石,或者观察中华鲟、大熊猫和银杏树,了解古生物知识。
2、课前收集关于古生物的图片或文字材料。
3、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播放课件,激趣生情:在低沉的音乐声中,一片干枯的原始森林呈现在眼前,一只只瘦小的三叶虫饿死了;一片广袤无际的荒原上,一只只巨大的恐龙陆续倒地……
教师提问:看到眼前的画面,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
生:这些动物真可怜!
生:我们再也见不到恐龙了,多么可惜!
师:是呀,它们已经灭绝了,我们现在只能看到它们的化石。(板书:化石。简介化石)。
值得庆幸的是,有一些古老的生物摆脱了重重磨难,顽强地生存到现在,我们称它们为活化石。(板书:活化石)
指名读课题:活化石。
二、初读课文,识字写字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
自读课文,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词,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开展游戏,认识生字:
⑴请同学拿出生字卡片,同桌互读互查,注意把字音读准。
⑵找朋友,如:
师:我是十字旁,我的朋友在哪里?
生:你的朋友在这里,“博”,“博物馆”的“博”。
⑶猜字谜,如:
该字为啥不发言,因为身边*木头。(核。)
同字框,真狠心,张开大嘴吞两人。(肉。)
⑷做帮大熊猫的游戏:(出示课件:一群身上写有本课生字的小熊猫被关在笼子里)你们看,小熊猫被关进了笼子,你们想帮帮它吗?指名学生认字。读准一个字的音,一只小熊猫就从笼子里出来了。
你们看,跑出来的小熊猫正在向你们道谢呢!(生笑着说:不用谢。)
3、寻找规律,指导写字:
⑴教师在田字格里范写“化、代”两个字,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要写得左窄右宽。
⑵除了“化、代”以外,还有哪些字要写得左窄右宽,你们都试着写写。
⑶学生在书上练写4个左右结构的字,教师巡回指导,注意纠正学生写字的姿势。
⑷展示学生写的字,引导全体学生观察分析,进行评议。
三、整体感知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播放课件,在优美、活泼的音乐声中,一棵枝叶茂密的银杏树出现在屏幕上,随之出示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⑴学生自由读。再指名读,师生共同评议。
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集体交流:介绍银杏树的奇特、可爱和生存年代的久远。)
⑶如果这棵银杏树出现在你的面前,你想对它说什么?
2、学生任选第三或第四自然段分组自学(步骤同上)
3、每一组推选一名代表上台交流。
⑴播放课件:在愉快的音乐声中,一只大熊猫正在竹林里香甜地吃着竹子。出示第三自然段的内容。学生边看课件边介绍大熊猫。
⑵播放课件:在欢快的乐曲声中,一尾中华鲟惬意地在江河里游动。出示第四自然段的内容。学生边看课件边介绍中华鲟。
四、教师小结
这篇课文介绍了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我们学习了课文,知道了这三种古生物的样子的奇特、可爱和生存年代的久远,并知道了它们都是“活化石”。
第二课时
一、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做游戏,巩固识字:
⑴快速找字:听同学读字,从字卡中找到并快速举起。
⑵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2、指导书写:
⑴仔细观察“历、史、灭”三个生字,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这三个字的撇都是竖撇。指导写好竖撇。(一定要先竖后撇。)
⑵学生先描红再练写,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评议。
二、创造性地演读课文
1、师示范表演(银杏树的自述)
2、小组内表演:分别表演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
3、各组推选优秀的“大熊猫、银杏树、中华鲟”,戴头饰上台表演。
三、重点感悟,加深体验
1、围绕为什么说“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们”这句话,请同学们把课前收集到的各种活化石的资料拿出来,分小组交流资料,并交流阅读资料的体会。
2、当看到大熊猫被捕杀、中华鲟被放在大酒店的门口时,你想对它们说点什么?你要为它们做点什么?(鼓励个性化表达)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自然段。
四、开展保护珍稀生物活动
1、播放录象:4月22日上午,汉口三阳路闸口附近江面,飞溅起朵朵欢快的水花,万尾人工养殖的中华鲟鱼苗从这里被放进长江。
师:长江被誉为我国“淡水渔业的摇篮”,但近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水生物资源严重衰退,天然中华鲟个体数量已不足500尾。我们每一位少先队员都有义务来保护珍稀生物
2、根据录相,启发学生编写关于保护珍稀生物的儿歌或广告词。
《活化石》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学会写“化、孙、植”三个生字,理解“活化石、珍贵、辨认”等词语的意思。
2、大致了解课文的内容,知道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是活化石。
3、重点学习第二自然段,知道银杏树的名字公孙树、白果树的由来。能深刻地感受银杏树的珍贵,并能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重点:
1、学习第二自然段。从各个方面感受银杏树的珍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图片:仔细看看,它是谁?——化石
2、指导书写“化”。看老师范写,临写一个。
3、有一些远古时代的动、植物到现在还活着,我们叫它活化石。
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读课文,找找课文中告诉了我们哪些珍贵的活化石?(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哪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银杏树是活化石?(第二自然段)
2、把第二自然段读正确,流利。
3、认读词语:珍贵、辨认、公孙树
4、它怎么会那么珍贵呢?请你再读读课文,想想。
它是几亿年前的树种,十分珍贵。
(1)看地球在几亿年间的变化。
几亿年前就已经在了,真是古老啊!请你读出古老的感觉。
几亿年前到现在还活着,所以称它是活化石。
(2)读读课外资料,读懂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只留下一点点,都在我国)
这真是十分珍贵,请你有感情的再读这句话。
5、这么珍贵的银杏树到底长什么样子呢?老师这里有一些叶子,你能找到吗?
6、找对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句子:银杏树的样子很容易辨认,一片片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
7、很多很多的叶子我们叫“一片片”,像很多小扇子我们叫“一把把”,这些小叶子多么的特别啊,你能读好它吗?(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8、我们从那么多的树叶中找出银杏树的叶子就叫“辨认”。谁来辨认,送给你。(你小心一点哦,很珍贵的。)
9、银杏树的叶子除了像扇子还像什么?说的好就送给你?
它的样子真特殊,当然十分容易辨认了?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10、你还从第二自然段中读懂了什么?(公孙树)
11、这个公孙树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出示句子:银杏树长得慢极了,如果你小时侯种下一棵银杏树,一直到等你当上爷爷,才能吃上它的果子。)
12、银杏树长得可真慢啊!谁来读读着句话。
13、银杏树的果子叫什么啊?这个果子来的不容易,要等上五、六十年才能吃到,真是珍贵啊。想尝尝吗?
白果还可以救人呢?(读课外资料)
14、今天我们辨认了银杏树的叶子,尝了银杏树的果子感受到银杏树真是十分珍贵。让我们齐读第二自然段。
15、你们读的真棒,金老师准备了奖品奖励给你们。(欣赏银杏树的图片。)
四、作业
银杏树叫白果树,又叫公(孙)树,是(植)物中的活化石,非常珍贵。
《活化石》教学设计 篇五
设计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情趣”教学理念,将学习过程进入认知与情意和谐统一的轨道,通过“说”、“读”、“介绍”的结合,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体验于阅读解读过程,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为小朋友的自主参与创造有利条件。
设计特色:
以学习汉字及训练语言文字能力为重点,将生活感受与阅读感悟融为一体。学生对化石的知识了解不多,但是对大熊猫比较熟悉。因此本课教学,课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重组教材,运用跳跃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了解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课前准备:
1、课件,银杏头饰、生字卡片。
2、课前布置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搜集有关古生物的资料,并自己整理。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说话导入,学习第三段,揭题
1、课件出示大熊猫图片:小朋友们,瞧,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动物朋友,这是谁呀?(生答师板书:大熊猫)
2、说话训练:这是一只怎么样的大熊猫呀?
3、对于大熊猫,你还了解哪些?
4、学习课文第三段(课件出示文字):老师这儿也有一段描写大熊猫的资料,赶快读读吧。
⑴学生自由读。
⑵学习生字:悉、绝、肉。
这段话中有三个生字宝宝,我们一起来和它们打声招呼吧。(齐读,将卡片贴在黑板上)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吗?猜字谜:同字框,真狠心,张开大嘴吞两人。
⑶生字宝宝跳到了这段话里,你还会读吗?(指名读文)
⑷齐读,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⑸反馈:你读懂了什么?
5、师小结: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是我们的国宝。迄今为止,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几乎濒临绝迹的大熊猫,只有在我国的四川、陕西、甘肃部份地区的深山老林中才能找到它们的身影。目前全世界的大熊猫总数仅1000只以下,而且数量在不断减少。像大熊猫这样的古生物,摆脱了重重磨难,顽强地生存到了现在,所以科学家把大熊猫叫做“活化石”。(板书课题,齐读)
6、揭题:大熊猫是活化石,那么还有哪些也是活化石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33课《活化石》,请小朋友们打开语文书,翻到155页,自由地、大声地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下面的拼音读准字音,开始吧。
二、初读全文
1、自由读文。
2、课文中有许多生字宝宝,老师把生字宝宝所在的新词都找出来了,你会读吗?
认读新词:博物馆、珍贵、公孙树、熟悉、灭绝、历史、核桃、食肉动物、缺乏、稀有、(去掉拼音还会读吗?、打乱顺序还会读吗?)
3、再读全文,边读边想:课文一共介绍了哪几种活化石,并动笔圈一圈。
反馈,师板书:银杏树、中华鲟
4、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中介绍的这三种活化石吧。(图片出示这三种活化石)
5、师讲述:大熊猫,现在我们只能在动物园才能见到它。中华鲟呢?就离我们更远了,现在的江河里难觅见它的踪影。只有银杏树还生活在我们身边。《活化石》教学设计4相关内容:北京亮起来了教学案例《动手做做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回声》教学设计6.一株紫丁香·教案《赠刘景文》教学反思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反思《三个儿子》的实录日记两则(人教国标本小语教案)查看更多>>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三、学习第二段
接下来我们重点来学习银杏树。课文的哪一段写了银杏树呢?
1、自由地读读第二自然段,看谁先读完三遍(课件出示内容)
2、这段话中也有两个生字宝宝,我们一起来和它们交个朋友吧。(学生字:珍、孙)
3、生字学会了,这段话你会读了吗?(检查读文:分男女读)
4、读了课文,你发现银杏树有哪些奇异的地方?(我发现银杏树──)
⑴古老、珍贵(指导读好“几亿年前”)
⑵叶子奇特(让我们再来仔细地观察观察银杏树的叶子吧,出示银杏叶子图片:银杏树那一片片的叶子就好象一把把小扇子,长的那么与众不同,难怪银杏树的样子──很容易辨认。)
指导朗读:你能通过朗读读出银杏树叶子的奇特吗?
⑶生长速度慢(体验:如果你小时侯种下一棵银杏树,那么要一直等到你(指一男生)成为──,等到你(指一女士)成为──,(多指),等大家都老了,才能吃到银杏树结的果子呢。银杏树长得真是──慢极了,怪不得他还有一个有趣的名字叫──公孙树。
5、想象说话:小朋友们,当你白发苍苍的时候,看见自己小时候就种下的银杏树才刚刚开花结果,你会对这棵银杏树说些什么?
6、多么古老、珍贵、奇特的银杏树呀,可是还有许多人还不了解它,想不想把银杏树介绍给大家、,并让大家都来保护它呢?、自由准备,指名介绍,同桌互说
7、以第一人称介绍(戴上头饰):谁想来当银杏树,把自己介绍给大家。
8、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我们对大熊猫和银杏树这两种活化石有了更深刻地了解,让我们连起来读一读2、3自然段。
四、小结
这节课,小朋友们通过读,自己读懂了大熊猫和银杏树,课文当中还提到了中华鲟这种活化石,我们下节课来学习。在这里老师还要向大家介绍一些活化石,它们是──(展示图片)生活在3.5亿年前的腔棘鱼;4.5亿年前的鹦鹉螺和恐龙生活在同一时期的娃娃鱼;桃花水母;宽咽鱼;红豆杉,已经1200岁了;稀有物种桫椤,它们都是国家级的保护动物,你们想了解它们的话,可以通过上网查询,下节课我们一起进行交流。
五、写字
又到了认真写字的时候了,今天我们要写的是“化”和“代”
1、仔细观察,都是单人旁,注意撇不能太弯,竖要直。
2、师范写。
3、学生练习。
教后反思:
1、注重生活经验和课堂的语言实践,把识字和阅读紧密结合,在本课时中重点随文学习了5个生字,学得扎实。
2、图文资料的适时引入及适度拓展,为学生学习科普文章提供了内容性的支撑。
3、重点学习2、3段,抓住特征的句子进行学习,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探究了语言文字,又了解了大熊猫和银杏树的特征,使学生自然而然的产生对它们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不足之处:
1、最大的不足是语速过快,让听课老师有一种心急火燎的感觉,不适宜低段学生。
2、本节课容量大,如果将表演介绍放到第二课时去,将时间用在朗读和指导书写上,这样效果会更好。
《活化石》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积累“兴致勃勃”等四字词语。
3、借助插图了解一些农业知识,进一步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学会课文中的8个生字词。会认14个生字。
2、了解农业的巨大变化。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图、字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画面并配解说。(寒冷的冬季,百花盛开,瓜果飘香;彩色的棉花,纺出五彩线;无土的水中,栽培着茁半的植物;只占世界百分之七地耕地却养活了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
2、你们知道这令人惊叹的成就是怎样得来的吗?我们一起到《农业的变化真大》中找寻答案。(板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感知课文。
2、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顺。
三、识记生字
1、语境认读,在文中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发挥想像,自主或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3、可用水果形字卡做“摘水果”游戏,摘到水果的同学带领大家识记。
四、对照插图,再读课文
1、学生再读课文。标出共有几个小节。
2、分段指名读。
3、出示挂图。学生观察。说说图上所画的内容是什么?分别对应了课文的哪些小节?再读一读课文,比较一下课文中哪些词比自己用得好。
“兴致勃勃”是个成语,指导理解:⑴情境理解。让全体学生兴致勃勃地做一件事情,在他们做的时候告诉他们,这就叫“兴致勃勃”。⑵仿照文中例句说句子。如,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体育场,观看足球比赛。
其它词语,也可以采取上面的方法进行教学。
五、写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生字认读2、听写。
3、课文介绍了哪几种农业科技成就?
二、自由朗读,理解课文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全文,边读边思考:从哪看出农业的变化真大!
1、讨论、互助,解决难读的句子。
2、指名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并说一说通过读课文自己明白了什么。
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老师依次出示后挂图,清学生给它们配上相应的文字,配得好的就选为“最佳讲解员”。
四、总结全文,激发情感
你觉得农业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是什么原因?我们该怎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