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较大数的估计》教学设计【精彩6篇】

时间:2019-08-03 07:20:4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二年级数学《较大数的估计》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辨别较大数和较小数;

2. 学生能够用估算的方法确定一个较大数的近似值;

3. 学生能够运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一些较大数的示例,如1000、5000、10000等;

2. 教师准备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旅行等,需要学生用估算的方法解决。

教学步骤:

Step 1:导入新知

教师出示一些较大数,让学生观察这些数,并和他们平时所接触到的数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发现较大数的特点。

Step 2:辨别较大数和较小数

教师出示一些数,让学生判断哪些是较大数,哪些是较小数。引导学生观察数的位数、大小等特征。

Step 3:估算较大数的近似值

教师给出一个较大数,如3256,让学生用估算的方法确定一个近似值。引导学生观察数的位数,然后根据这些位数进行估算。

Step 4:练习估算较大数的近似值

教师给出一些较大数,让学生分组进行估算,并交流自己的估算方法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不同估算方法的优缺点。

Step 5:应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旅行等,让学生运用估算的方法解决。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确定解决问题的关键步骤,然后进行估算。

Step 6:总结和评价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二年级数学《较大数的估计》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较大数的概念,并能够正确辨别较大数和较小数;

2. 学生能够用估算的方法确定一个较大数的近似值,并能够灵活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一些较大数的示例,如1000、5000、10000等;

2. 教师准备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旅行等,需要学生用估算的方法解决。

教学步骤:

Step 1:导入新知

教师出示一些较大数,让学生观察这些数,并与他们熟悉的数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发现较大数的特点。

Step 2:辨别较大数和较小数

教师给出一些数,让学生判断哪些是较大数,哪些是较小数。引导学生观察数的位数、大小等特征,并引导学生用数字比较的方法进行判断。

Step 3:估算较大数的近似值

教师给出一个较大数,如3256,让学生用估算的方法确定一个近似值。引导学生观察数的位数,然后根据位数的大小进行估算。

Step 4:练习估算较大数的近似值

教师给出一些较大数,让学生分组进行估算,并交流自己的估算方法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不同估算方法的优缺点,并提供反馈和指导。

Step 5:应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旅行等,让学生运用估算的方法解决。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确定解决问题的关键步骤,然后进行估算,并鼓励学生用图表或图形表示估算结果。

Step 6:总结和评价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并给予解答和进一步指导。

二年级数学《较大数的估计》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内容:

  西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20~21页例1~例3。完成课堂活动1~3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对万以内数进行估计的过程。

  2.能用估计的数表达和交流信息,探索和理解估计的方法。

  3.培养学生初步的估计预测兴趣和能力,培养数感。

  教学重点:

  理解估计的含义,感受估计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掌握初步的估计方法。

  教学难点:

  探索估计方法,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课前准备:

  铅笔47枝、透明笔筒、白纸一张、课件。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今天上课前,想和大家做个小小的猜数游戏,愿意吗?我这里有一筒铅笔,请你猜一猜,大概有多少枝?看谁猜得准。

  学生猜,老师把学生猜的数板书在黑板上。

  生1:32枝

  生2:60枝

  生3:40枝

  生4:55枝

  生5:47枝

  生6:51枝

  ……

  师:到底这里有多少枝呢?我们把它倒出来数一数,好吗?

  师:××同学猜得很准。像刚才我们猜数这个过程,在数学上叫做“估一估”,也叫做“估计”。

  板书课题:较大数的估计。

  【设计意图:从孩子们喜欢的游戏引入,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激起孩子们学习新知的欲望。】

  2.探究新知

  (1)探索估计方法,理解估计含义

  师:在生活中,为了方便,人们常把它(出示笔筒中的铅笔)看做一个整十数,这个47,离几十最近?

  生:50。

  师:对,但50是这些笔的准确数吗?

  生:不是。

  师:所以我们把它叫做大约50。

  板书:大约50。生齐读两遍。

  师:在生活中,许多情况下,对数的要求不一定很准确,就可以用到估计。

  师:如果有2筒这样的,大约有多少枝?

  生1:100枝。

  师:3筒呢?

  生2:150枝。

  师:4筒呢?

  生3:200枝。

  师:这一次为什么没有人说错,估得那么准确?

  生1:因为1筒大约50枝,4筒就是50+50+50+50=200(枝)。

  生2:因为1筒大约50枝,3筒就是3个50加起来,50+50+50=150(枝)。

  生3:2筒就是2个50加起来,就是100枝。

  师:太棒了!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我们要想估计4筒铅笔有几枝,需要先估计出几筒铅笔的枝数?

  生:1筒。

  师:1筒就是1份。(板书:1份。)我们先估计出1份有几枝,用它作为参考标准,再估计2筒、3筒有几枝笔,这样就容易多了,不会错了。这是一种非常好的估计方法,被同学们在学习中发现了,真了不起!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的教学,让学生初步建立估计的思想方法。要先估出1份作为标准,然后再去推测其他较大的数,就比较容易了。】

  (2)学习例1

  师:下面,咱们再比较几种物品的多少。

  出示例1情景图

  师:这里有3堆水果,分别是什么?你要知道它们的数量,想用谁作标准?

  师:仔细观察,这3堆水果每堆大小是不是差不多?

  生:是。

  师:但个数是同样多吗?

  生:不是。

  师:你认为哪种水果的数量会多一些,哪种会少一些?为什么?

  生:因为橘子个头小,所以数量多;柚子个头大,所以要少一些。

  师:那到底有多少个呢?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1:橘子1000个,柚子400个。

  生2:在1000下面画“√”,在400下面画“○”。

  学生小声附和“对”。

  师:你们怎么知道?

  生3:因为橘子的个数比苹果多一些,苹果是900个,橘子就是1000个。柚子的个数比苹果少得多,就是400个。

  师:原来他是从小朋友提供给我们的信息中得到的。咱们就来分析分析图上小朋友提供的信息,共同验证一下这位同学的答案是否正确。

  师:(读出小朋友的话)橘子和谁比?橘子的个数比苹果多一些,其实就是橘子的个数比几多一些?

  生:比900多一些。

  师:这里的4个答案,哪个最合适?

  生:1000。

  师:对于××同学的回答,谁还有什么话要说吗?

  师:(读另一个小朋友的话)柚子和谁比?其实就是比几少得多?选哪个答案合适?

  【设计意图:由于二年级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差,通过老师进一步引导、点拨,可以使中等及中下等学生明白谁和谁比,明确估算方法,使优等学生思路更清晰。】

  师:为什么不在1000和400下面都用“√”或“○”表示,而在1000下面画“√”,在400下面画“○”?

  生1:因为题上说的是橘子大约多少个?画上“√”;柚子大约多少个?画上“○”。

  生2:如果都画“√”或“○”就分不清哪个数量表示橘子,哪个数量表示柚子了。

  生3:我们做题时要看清楚,不能画反了。

  师: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观察得那么仔细,完成得那么出色,为自己的成功鼓掌吧!

  【设计意图:①让学生在情景中感受,对较大数的估计是实际生活的需要。②通过教师具有启发性的提问,让学生逐步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相互的交流活动中不断提高和完善对自己的认识。】

  3.应用提高

  学习例3

  出示一张白纸

  师:这是什么?

  生:纸。

  师:1张纸有几面?

  生:2面。

  师:如果编页码时,这边为第1页,反过来为第几页?

  生:第2页。

  师:也就是说2页是1张纸,对吗?那么10页是几张纸?20页呢?40页呢?80页呢?100页呢?

  学生分别说出5张、10张、20张、40张、50张纸。

  师:那么120页有多少张纸?

  生:60张。

  师:140页有多少张纸?

  生:70张纸。

  师:那你知道咱们这本数学书大约有多少张纸吗?

  生1:我们看了页码,142页。

  师:如果看成整十数,大约是多少张纸?

  生2:大约70张。

  板书:70张。

  师:请同学们动手量一量,这本书大约有多厚?

  生3:1cm。

  板书:大约1cm。

  师:那么700张纸大约是几cm?

  生1:大约10cm。

  生2:因为10个70是700,10个1是10,所以700张纸大约10cm。

  生3:因为1本书是大约70张纸,10本书就是大约700张纸,1本书大约1cm厚,10本书就是大约10cm了。

  板书:700张大约10cm

  师:700张再加700张,你知道是多少张吗?

  生4:1400张。

  师:猜猜看,1400张纸大约有多厚?

  生5:20cm。

  师:为什么?

  生6:700加700是1400,700张是10cm,再加1个700,就是再加10cm,所以是20cm。

  生7:因为700加700等于1400,就是10再加10等于20(学生用手势表示)。

  生8:因为2个700合起来是1400,2个10合起来就是20。

  板书:1400张大约20cm

  【设计意图:①先让学生搞清楚张数和页数,2页是1张。在后面的推理过程中,不至于把70张和70页混淆。只有分清概念,才利于后续教学。②由于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还没有学习三位数的加减法,推理起来很困难,这里采用直觉思维,引导学生推理,既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又让学生经历了估算的推理过程,发展了学生的数感,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

  4.巩固练习

  轻松一刻。

  完成课堂活动1~3题。

  5.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评价一下自己这节课的表现。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反思中对所学知识再认识,凸显教学重点,通过评价自己和他人,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年级数学《较大数的估计》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在现实生活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会对较多物体进初步的估计、判别和推测。

  2、让学生体验数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现实性,培养学生初步的猜测能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难点:

在具体情景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教具准备:

实物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教师谈话引入:请小朋友猜一猜老师每天给你们上课都要用到什么东西?(粉笔)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盒粉笔有多少支。师生同数,然后得出一盒粉笔大约50支。老师从中大约拿出一半的支数,小朋友猜一猜现在盒子里大约有几支?(大约25支吧。)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猜的。

  师:小朋友真能干!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较大数的估计。

  二、揭示课题并板书:较大数的估计

  三、探索新知

  (一)、教学例1

  1、师出示装有大约40支铅笔的笔筒,那么这样的两盒大约有多少呢?同桌讨论后,再指名回答你是怎样猜的。

  生:一盒是50支,两盒就是50+50=100,所以大约是100支。

  2、请生看书P15例1,先独立填空,在给同桌说一说怎么想的。指名说一说。

  3、师再拿出粉笔盒,刚才我们知道了一盒大约有40支,那么两盒大约有多少支,三盒呢?四盒呢?

  (二)、教学例2

  1、让学生先量一量自己的数学书的厚度大约是多少厘米;

  生量完后,再汇报交流,得出一本数学书的厚度大约是7厘米。

  2、生看一看这本书大约有多少张,(大约76张);

  师:也就是1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厘米,那么100张这样的纸大约有()厘米;1000张呢?

  3、学生自己先想一想,再全班交流汇报。全班齐读得出的结论。

  (三)、教学例3

  1、师给每桌(四人一桌)准备一盘花生,让学生估一估一盘花生大约有多少颗。

  2、分组讨论估计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估计的结果。

  一种:先数出一把有多少颗,再抓一抓盘子里一共有几把,就知道道一盘有多少颗了。

  二种:一颗一颗地数就知道有多少颗了。

  三种:用自己的小杯子先数出一小杯有多少颗,再看能装几杯,就可以知道有多少颗了。

  3、比较这几种方法,得出哪种估计方法最快、最好。

  (四)通过这几道例题的学习,小结较大数的估计方法。

  先确定一个数,再看较大数里面大约有几个这样的数,就可以很快估计出这个较大数了。

  四、课堂活动

  1、P16第1题。师重点问是怎样猜的。

  2、P16第2题。

  ①师想一个数,让学生猜一猜这个数大约是多少。(给三次机会)

  ②请一学生想出一个数,老师来猜一猜。(给三次机会)

  ③同桌互相猜一猜。(给三次机会)

  五、课堂作业

  1、练习二第7题,看图后,说一说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2、练习二第8题,让学生把到商店调查商品的价格,自己选择有关商品名称再填入表中。然后再说一说。

二年级数学《较大数的估计》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教学的兴趣。

  2、通过 数一数 说一说等活动,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发展数感。

  3、通过活动,对计数单位千有进一步的了解,并知道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

  感受大数,发展数感,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难点:

  学生自主探索认识一千

  教学准备:

  课件、每人准备100粒黄豆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10个一是( )

  2、10个十是( )

  3、一个三位数从右边数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第三位数是( )位。

  二、探究新知

  1、师出示一小桶黄豆,请同学们估一估有多少粒豆子?

  生自由发言。

  2、如果想知道有多少粒豆子,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和你的同桌讨论一下。

  师:有没有最好的方法?(先数出十粒,再分出十个这么多放在一个杯里,大约就是一百,然后再盛十个这么多就是一千了。)

  学生用总结的方法再试一遍,感受一下一千粒豆子有多少。

  三、律动(我们来交换)

  仿照21页第7题小组游戏

  1、师:在我们身边找一找还有哪些可以用一千表示呢?请同学们把数学书合上,这本书大约有50张纸,几本摞起来会是一千呢?(学生独立思考)

  2、出示10个这样由100个小正方体组成的正方体(课件显示)。

  3、出示一张有100个笑脸的贴纸,几张笑脸可以呈现一千个笑脸。板书(10个一百是1000)

  四、巩固练习

  1、我们数数到900时,10个一百是多少?

  2、笑笑带来的问题一本书有100页,10本书有多少页?(师示范:又叠上10本书

  3、淘气带来的问题我校大约有一千名学生,像这样的10所学校大约有多少学生?

  (出示课件:天安门广场周年庆典情境)

  4、完成21页第5题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么多大数,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二年级数学《较大数的估计》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体验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

  2.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教学情景,使学生对一千和一万有具体感受。

  4.让学生理解并熟记万以内数位顺序。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孩子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数学活动,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体验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

  2.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教学情景,使学生对一千和一万有具体感受。

  4.让学生理解并熟记万以内数位顺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通过观片,创设情境,体会生活中有大数。

  老师:同学们,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很特别的礼物,你们想不想一起看一看?紧接着播放纪录片《北国温泉》的片段,出现一系列大数。

  老师:看完北国温泉的简介,同学们心里面在想什么呢?觉得咱们的北国温泉怎么样呢?学生脱口而出:很美!游客很多!

  老师:北国温泉风景独具风格,在刚才的片中用到的一些大数就说明了这一点。刚才片中出现的一些数,只是我们生活中的大数的一个实例,象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现在请同学们说一说你课前都调查到了哪一些大数?

  学生:很兴奋地走上讲台(有的已经提前将用数码相机拍到的照片、录像储存到老师的课件中),介绍:我这是在爬山,那儿的台阶一共有1999级!我知道我们学校大约有一千多人!我知道一年有365天

  在学生兴奋地说完后,老师及时地板书课题:生活中的大数

  二、引导探究,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

  1.设疑

  老师依次出示大正方体模型、小正方体模型问:这是什么?请你估一估这个大正方体大约是由多少个小正方体组成的?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学生众说不一时,问:你能用什么办法才能准确地知道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

  2.探究

  组织学生分6小组进行学具操作。每组准备10条长方体(每条里面含10个小正方体)、一个大正方体。

  老师:每组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请进行小组合作,把这100个小正方体摆在一起,与大正方体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有的说这100个小正方体刚好是大正方体的一层;有的说一面有100个,大正方体有6个面,一共是600个;有的说这个大正方体里面应该是1000个小正方体,不是600个,你漏了中间的芯了等等。

  3.验证

  老师:到底谁的发现更准确,想不想验证一下呢?借助课件演示:出示一层是100个、二层、三层、十层,组织学生一层一层地数,数10层是一千个,刚好和教师出示的大正方体模型是一样的,从而帮助学生建立一千个小正方体的模型。(板书:千)

  4.感受一千的实例

  在学生对一千有了初步的概念之后,老师及时将10本数学书(一本约100页)一本一本地摞起来,让学生感受一下一千页的书有多厚并及时进行爱读书、爱学习的思想教育。紧接着播放本校小学生(约一千二百人)做广播操的场面,让学生感受约一千人的场面究竟有多大,使学生对一千到底有多大有了更深刻地认识。(学生在观看时,特别投入,不时地发出一声声惊叹!哇!这么厚!这么多人,我在哪儿?)在学生观看完后,紧接着提出一个让学生进行逆向思考的问题:如果把这一千二百人排成方阵进行广播操比赛,每100人站成一个方阵,要站成几个方阵?同时为后面的发展题(估算今天大约来了多少个听课的老师?)做好铺垫。

  5.认识万,并感受一万的实例

  以一千个小正方体为单位,演示课件,组织学生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板书:万)紧接着选播介绍万人大会堂、万里长城的电影片段,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进一步感受一万有多大,并及时进行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

  三、练习设计

  在这一练习巩固环节中,为了再一次掀起课堂的学习高潮,我在课件中做了如下设计:每当学生的回答正确时,作为奖励,大屏幕将会播放一小段电影片段,学生在欣赏实景的同时,又再一次感受到大数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数感。整个练习设计分三个层次,由易到难:

  1.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木块?

  2.比一比:东方明珠电视塔相当于几个新建高层的高度?珠穆朗玛峰相当于几个鼎湖山的高度?

  3.估算:用刚才分方阵的方法,估算一下今天大约来了多少个听课的老师?

  四、课堂总结

  老师:同学们,你瞧!今天我们很高兴地认识了两个比百更大的的数位:千、万,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存在许许多多比万还要大的数,课后同学们可以去生活中调查,你将会有新的发现!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29页的涂一涂:(题目做了一下变动)用水彩笔涂一幅你最喜欢的图案,然后数一数一共用了多少个小方格,要求既要好看,更要好数。

  六、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大数

  数一数

  ... ... 万千 百十 个

  十个千是一万十个百是一千

  一万里有十个一千一千里有十个一百

二年级数学《较大数的估计》教学设计【精彩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