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学设计导案 篇一
标题:《探索自然奥秘——植物的生长》
导语:本节课将带领幼儿们一起探索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他们对自然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激发他们对植物的兴趣。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植物的生长过程;
2. 掌握植物的生长需要的条件;
3. 培养幼儿对植物的观察和探索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图片、幼儿绘本、实物植物;
2. 植物生长实验器材:种子、土壤、盆、水壶等;
3. PPT课件。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
1. 导入(5分钟):
老师出示一张图片或展示一个实物植物,引导幼儿们观察并讨论。引导问题:这是什么?它是怎样长大的?
2. 植物生长过程的讲解(10分钟):
通过PPT课件,向幼儿们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播种、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阶段。配合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幼儿们更加直观地理解。
3. 植物生长实验(20分钟):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盆土壤、一包种子和一瓶水。让幼儿们亲自进行实验,种下种子,并负责每天给植物浇水、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老师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幼儿们观察、记录,并解答他们的问题。
4. 植物生长条件的讨论(15分钟):
引导幼儿们讨论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条件,如阳光、水、空气等。通过问题的提出,让幼儿们思考并总结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
5. 植物生长绘本阅读(10分钟):
给幼儿们发放绘本《种子的奇妙旅程》,让他们自主阅读或与同伴共同阅读。阅读后,让他们分享书中的故事和自己的感受。
6. 总结与展示(5分钟):
请幼儿们展示自己种植的植物,并让他们讲述植物生长的过程。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并鼓励幼儿们保护环境、爱护植物。
幼儿教学设计导案 篇二
标题:《动手制作——做个小小发明家》
导语:本节课将通过动手制作的方式,培养幼儿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让他们体验到做出一项小发明的成功喜悦。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3. 体验做出一个小发明的成功喜悦。
二、教学准备:
1. 废旧材料:纸板、塑料瓶、纸杯等;
2. 工具:剪刀、胶水、色彩笔等;
3. 实物展示:一些小发明的模型或图片。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
1. 导入(5分钟):
老师展示一个小发明的模型或图片,引导幼儿们观察并猜测它的用途。引导问题: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是怎样使用的?
2. 小发明的介绍与讨论(10分钟):
老师向幼儿们介绍一些小发明的例子,如简易的太阳能灯、风车等。引导幼儿们讨论这些小发明的用途和原理,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
3. 动手制作小发明(30分钟):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些废旧材料和工具。鼓励幼儿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动手制作一个小发明。老师在制作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4. 小发明展示与分享(10分钟):
请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制作的小发明,并让他们分享制作的过程和心得。鼓励幼儿们互相欣赏和学习,为他们的创意和努力给予肯定和赞赏。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
引导幼儿们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回顾制作小发明的过程,鼓励他们思考创新的重要性,并激励他们继续保持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幼儿教学设计导案 篇三
幼儿教学设计导案
一、目哟
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认识自己的名字和同伴的名字
二、活动准备
幼儿的彩照每人一张,在每人的照片后面贴上幼儿自己的名字。 提前把幼儿的照片贴在墙上,把有名字的一面面向幼儿。
三、活动过程
1、幼儿做律动准备点名。
2、老师点名:XXX小朋友。
XXX 幼儿:到。然后到自己的名字跟前把自己的名字反过让所有的小朋友看到自己的漂亮照片。如果幼
儿反过来的是自己的照片,老师应该及时给于肯定及表扬。
XX
3、老师逐一点名。
4、老师小结:“小朋友你们美丽的照片贴在墙上多漂亮”。老师对每个小朋友给于肯定及表扬并教育幼儿不
但认识自己的`名字还要认识小朋友们的名字。
教育反思:这是一节识字活动游戏,每天通过点名活动让幼儿有意无意识地认识了很多的字。在活动中幼儿表
现出非常浓厚的兴趣。不当认识了自己的名字,而且认识同伴的名字。在欢快的氛围内完成每天的点名。这是
2-3岁幼儿所学到的。作为老师我很高兴,我会更加努力学习,更好地为幼儿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