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教案光电效应教学设计(通用3篇)

时间:2018-04-05 09:19:2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高三物理教案光电效应教学设计 篇一

光电效应是高中物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们比较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光电效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光电效应的公式和计算方法;

3. 能够分析光电效应的实验结果,并进行相关的推理和解释。

二、教学内容:

1. 光电效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光电效应的公式和计算方法;

3. 光电效应实验的操作方法和结果分析。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实例介绍光电效应的应用,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概念讲解:讲解光电效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重点强调光子的能量和频率对光电效应的影响。

3. 公式和计算方法讲解:讲解光电效应的公式和计算方法,包括光电流、最大动能和截止电压的计算公式。

4. 实验演示:进行光电效应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操作测量光电流和截止电压,并记录实验结果。

5. 结果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发现光电效应的规律和特点。

6. 拓展应用:通过实例讲解光电效应在太阳能电池、光电管等方面的应用,加深学生对光电效应的理解和认识。

7. 总结归纳: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光电效应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四、教学评价:

1.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光电效应相关的计算题目,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

3.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促进思维的活跃和深入。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我相信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光电效应的知识,提高物理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高三物理教案光电效应教学设计 篇二

光电效应是高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实验内容,也是学生们比较感兴趣和好奇的实验之一。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光电效应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 掌握光电效应实验的操作技巧和数据处理方法;

3. 能够分析实验结果,并进行相关的推理和解释。

二、教学内容:

1. 光电效应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 光电效应实验的操作技巧和数据处理方法;

3.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实例介绍光电效应的应用,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概念讲解:讲解光电效应的基本原理,重点强调光子的能量和频率对光电效应的影响。

3. 实验操作:讲解光电效应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亲自操作实验仪器,测量光电流和截止电压。

4. 数据处理:指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处理,绘制光电流与光强、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曲线,并进行数据分析和讨论。

5. 结果分析: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发现光电效应的规律和特点。

6. 拓展应用:通过实例讲解光电效应在太阳能电池、光电管等方面的应用,加深学生对光电效应的理解和认识。

7. 总结归纳: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光电效应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四、教学评价:

1.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

2.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促进思维的活跃和深入。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我相信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光电效应的原理和实验方法,提高物理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高三物理教案光电效应教学设计 篇三

高三物理教案光电效应教学设计

  高三物理教案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了解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

  (2)知道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以及意义。

  (3)了解康普顿效应,了解光子的动量

  2、过程与方法: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能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

  教学重点: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

  教学难点: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以及意义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

  (一)引入新课

  回顾前面的学习,总结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的发展过程?

  (多媒体投影,见课件。)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说

明光是电磁波,光的偏振现象进一步说明光还是横波。19世纪60年代,麦克斯韦又从理论上确定了光的电磁波本质。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正当人们以为光的波动理论似乎非常完美的时候,又发现了用波动说无法解释的新现象——光电效应现象。对这一现象及其他相关问题的研究,使得人们对光的又一本质性认识得到了发展。

  (二)进行新课

  1、光电效应

  实验演示1:(课件辅助讲述)用弧光灯照射擦得很亮的锌板,(注意用导线与不带电的验电器相连),使验电器张角增大到约为30度时,再用与丝绸磨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锌板,则验电器的指针张角会变大。上述实验说明了什么?(表明锌板在射线照射下失去电子而带正电)

  概念:在光(包括不可见光)的照射下,从物体发射电子的现象叫做光电效应。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做光电子。

  2、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

  (1)光电效应实验

  如图所示,光线经石英窗照在阴极上,便有电子逸出----光电子。光电子在电场作用下形成光电流。

  概念:遏止电压,将换向开关反接,电场反向,则光电子离开阴极后将受反向电场阻碍作用。当K、A间加反向电压,光电子克服电场力作功,当电压达到某一值Uc时,光电流恰为0。Uc称遏止电压。

  根据动能定理,有:

  (2)光电效应实验规律

  ①光电流与光强的关系:饱和光电流强度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②截止频率νc----极限频率,对于每种金属材料,都相应的有一确定的截止频率νc,当入射光频率ν>νc时,电子才能逸出金属表面;当入射光频率ν<νc时,无论光强多大也无电子逸出金属表面。

  ③光电效应是瞬时的。从光开始照射到光电子逸出所需时间<10-9s。

  3、光电效应解释中的疑难

  经典理论无法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结果。

  经典理论认为,按照经典电磁理论,入射光的光强越大,光波的电场强度的振幅也越大,作用在金属中电子上的力也就越大,光电子逸出的能量也应该越大。也就是说,光电子的能量应该随着光强度的增加而增大,不应该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更不应该有什么截止频率。

  光电效应实验表明:饱和电流不仅与光强有关而且与频率有关,光电子初动能也与频率有关。只要频率高于极限频率,即使光强很弱也有光电流;频率低于极限频率时,无论光强再大也没有光电流。

  光电效应具有瞬时性。而经典认为光能量分布在波面上,吸收能量要时间,即需能量的积累过程。

  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爱因斯坦在能量子假说的基础上提出光子理论,提出了光量子假设。

  4、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设

  (1)内容

  光不仅在发射和吸收时以能量为hν的微粒形式出现,而且在空间传播时也是如此。也就是说,频率为ν的光是由大量能量为E=hν的光子组成的粒子流,这些光子沿光的传播方向以光速c运动。

  (2)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在光电效应中金属中的电子吸收了光子的能量,一部分消耗在电子逸出功W0,另一部分变为光电子逸出后的动能Ek。由能量守恒可得出:

  W0为电子逸出金属表面所需做的功,称为逸出功。Wk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3)爱因斯坦对光电效应的解释

  ①光强大,光子数多,释放的光电子也多,所以光电流也大。

  ②电子只要吸收一个光子就可以从金属表面逸出,所以不需时间的累积。

  ③从方程可以看出光电子初动能和照射光的频率成线性关系

  ④从光电效应方程中,当初动能为零时,可得极限频率:

  爱因斯坦光子假说圆满解释了光电效应,但当时并未被物理学家们广泛承认,因为它完全违背了光的波动理论。

  5、光电效应理论的验证

  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花了十年时间做了“光电效应”实验,结果在1915年证实了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h的值与理论值完全一致,又一次证明了“光量子”理论的正确。

  6、展示演示文稿资料:爱因斯坦和密立根

  由于爱因斯坦提出的光子假说成功地说明了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荣获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密立根由于研究基本电荷和光电效应,特别是通过著名的油滴实验,证明电荷有最小单位。获得19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点评:应用物理学家的历史资料,不仅有真实感,增强了说服力,同时也能对学生进行发放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光电效应在近代技术中的应用

  (1)光控继电器

  可以用于自动控制,自动计数、自动报警、自动跟踪等。

  (2)光电倍增管

  可对微弱光线进行放大,可使光电流放大105~108倍,灵敏度高,用在工程、天文、科研、军事等方面。

高三物理教案光电效应教学设计(通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