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颜色教案 篇一
一、教案目标:
1.培养幼儿对颜色的基本认知能力;
2.巩固幼儿对颜色的掌握;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4.通过游戏和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
1.对颜色的基本认知;
2.颜色的鉴别和分类;
3.颜色的运用。
三、教学内容:
1.颜色的基本认知:
(1)通过展示不同颜色的物品,让幼儿观察和辨认;
(2)通过游戏,让幼儿说出不同颜色的物品。
2.颜色的鉴别和分类:
(1)通过游戏,让幼儿将不同颜色的物品分类;
(2)通过观察和比较,让幼儿学会鉴别不同颜色的物品。
3.颜色的运用:
(1)通过游戏,让幼儿将不同颜色的积木搭建成各种图形;
(2)通过绘画活动,让幼儿运用所学颜色进行创作。
四、教学方法:
1.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观察法:通过观察不同颜色的物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3.讨论法:通过讨论不同颜色的物品,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五、教学过程:
1.颜色的基本认知:
(1)展示不同颜色的物品,引导幼儿观察和辨认,例如:红色的苹果、黄色的香蕉、绿色的草等;
(2)通过游戏,让幼儿说出不同颜色的物品,例如:老师说“红色”,幼儿要说出红色的物品。
2.颜色的鉴别和分类:
(1)通过游戏,让幼儿将不同颜色的物品分类,例如:老师给幼儿一些颜色不同的小球,幼儿要将相同颜色的小球放在一起;
(2)通过观察和比较,让幼儿学会鉴别不同颜色的物品,例如:幼儿看到一个红色的苹果和一个绿色的苹果,要说出它们的颜色。
3.颜色的运用:
(1)通过游戏,让幼儿将不同颜色的积木搭建成各种图形,例如:给幼儿一些不同颜色的积木,让他们尝试搭建房屋、车辆等;
(2)通过绘画活动,让幼儿运用所学颜色进行创作,例如:给幼儿一些颜色的水彩笔和画纸,让他们自由发挥,绘制自己喜欢的图画。
六、教学评价:
1.通过观察幼儿在游戏和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颜色的基本认知能力;
2.通过观察幼儿在分类和鉴别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颜色的掌握情况;
3.通过观察幼儿在搭建和绘画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创作能力。
幼儿园小班颜色教案 篇二
一、教案目标:
1.培养幼儿对颜色的基本认知能力;
2.巩固幼儿对颜色的掌握;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4.通过游戏和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
1.对颜色的基本认知;
2.颜色的鉴别和分类;
3.颜色的运用。
三、教学内容:
1.颜色的基本认知:
(1)通过展示不同颜色的物品,让幼儿观察和辨认;
(2)通过游戏,让幼儿说出不同颜色的物品。
2.颜色的鉴别和分类:
(1)通过游戏,让幼儿将不同颜色的物品分类;
(2)通过观察和比较,让幼儿学会鉴别不同颜色的物品。
3.颜色的运用:
(1)通过游戏,让幼儿将不同颜色的积木搭建成各种图形;
(2)通过绘画活动,让幼儿运用所学颜色进行创作。
四、教学方法:
1.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观察法:通过观察不同颜色的物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3.讨论法:通过讨论不同颜色的物品,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五、教学过程:
1.颜色的基本认知:
(1)展示不同颜色的物品,引导幼儿观察和辨认,例如:红色的花瓣、黄色的太阳、蓝色的天空等;
(2)通过游戏,让幼儿说出不同颜色的物品,例如:老师说“红色”,幼儿要说出红色的物品。
2.颜色的鉴别和分类:
(1)通过游戏,让幼儿将不同颜色的物品分类,例如:老师给幼儿一些颜色不同的小球,幼儿要将相同颜色的小球放在一起;
(2)通过观察和比较,让幼儿学会鉴别不同颜色的物品,例如:幼儿看到一个红色的花和一个蓝色的花,要说出它们的颜色。
3.颜色的运用:
(1)通过游戏,让幼儿将不同颜色的积木搭建成各种图形,例如:给幼儿一些不同颜色的积木,让他们尝试搭建动物、交通工具等;
(2)通过绘画活动,让幼儿运用所学颜色进行创作,例如:给幼儿一些颜色的蜡笔和画纸,让他们自由发挥,绘制自己喜欢的图画。
六、教学评价:
1.通过观察幼儿在游戏和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颜色的基本认知能力;
2.通过观察幼儿在分类和鉴别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颜色的掌握情况;
3.通过观察幼儿在搭建和绘画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创作能力。
幼儿园小班颜色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感知红、黄、蓝色,并根据色彩标记匹配相应的瓶子。
2、在探究活动中,感知两种颜色混合后会变出新颜色,激发幼儿的兴趣。
3、积极参与活动,体验颜色变化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能认识红黄蓝三色。
2、装有小半瓶水的瓶子人手一个,瓶盖上分别涂上红黄蓝的颜料3、红黄蓝颜色的小标记分别固定在桌上。
活动重难点:
重点:探究活动中,感知两种颜色混合后会变出新颜色,激发幼儿的兴趣。
难点:积极参与活动,体验颜色变化带来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出示瓶子宝宝,引起幼儿的兴趣师:今天小熊过生日了,瓶子宝宝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要去参加他的生日宴会呢!你看瓶子宝宝穿上了什么颜色的衣服呀?(分别出示红色和蓝色瓶子宝宝)我们和瓶子宝宝打个招呼吧!
幼:红(蓝)色宝宝,你好!
师:这个瓶子呀没有穿上漂亮的衣服,老师来给它变出一件漂亮的衣服吧!
(教师变摇瓶子边念儿歌:小小瓶子摇啊摇,小小瓶子变变变!请幼儿帮助教师一起念一念)师:呀!瓶子宝宝穿上了什么颜色的衣服啊?小朋友还知道那些东西也是黄色的?
二、幼儿操作,说说自己瓶子宝宝的颜色师:好了!老师的瓶子宝宝可以去参加小熊的宴会了。还有一些瓶子宝宝也想去呢,请小朋友帮助他们穿上漂亮的衣服,好吗?
(幼儿边念儿歌边摇瓶子)师:哟!我们的瓶子宝宝都穿上了漂亮的衣服,请小朋友说一说你的瓶子宝宝穿上了什么颜色的衣服呀?
(红黄蓝三种颜色一样的瓶子亲一亲、抱一抱)三、观察颜色标记,送瓶子"回家",探索颜色变化的秘密师:瓶子宝宝都已经来到了小熊的生日宴会,小熊请他们找到自己的标记后,做到自己的位置上去。
师:看,桌上有哪些标记啊?你的红(黄、蓝)瓶子宝宝应该坐在哪里呢?
(幼儿根据颜色标记,将自己手中的瓶子放到相应的标记上)师:今天小熊也要变魔术呢!他要帮瓶子宝宝重新换一件漂亮的衣服。
(教师提前换上另一种颜色的瓶盖,再示范)师:咦!这次瓶子宝宝穿上了什么颜色的衣服呀?瓶子宝宝怎么会变颜色的呀?
幼:摇一摇,就会变颜色的。
师:老师请小朋友拿自己的瓶子摇一摇,看看你的瓶子宝宝有没有变颜色呢?(没有)师小结:这个秘密呀就藏在瓶盖里了,老师在瓶盖上涂上了颜料,然后盖在瓶子上,再摇一摇,瓶子
宝宝就变颜色了。
四、换瓶盖,感知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的变化师:现在啊请小朋友也给你的瓶子宝宝换件新衣服,好吗?老师在每张桌子上都放了新的瓶盖,请你们把瓶子上的瓶盖拧下来,再换上新的瓶盖,摇一摇,看看你的瓶子宝宝这一次穿上了什么颜色的衣服。
(幼儿自主操作,并说一说自己的瓶子宝宝换上了什么颜色的衣服)
五、结束语:今天瓶子宝宝玩的太开心了,它们都累了,想要休息了。我们带着瓶子宝宝回去休息吧!
幼儿园小班颜色教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认识红,黄,蓝色,并根据色彩标记匹配相应的瓶子。
2、感知两种颜色混合后变出新颜色的现象,体验发现的乐趣。
3、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活动重难点:
认识红、黄、蓝三种基本的颜色并能说出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是红黄蓝的。
感知红、黄、蓝两两不同组合后会变出橙、绿、紫三种不同的颜色。
活动准备:
1、装有小半瓶水的透明瓶子人手一个,在瓶盖里面分别涂有红黄蓝颜料。
2、红黄蓝颜色标记分别固定在塑料筐上
活动过程:
一、导入游戏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东西,我们数一、二、三,把它请出来!
哇,是什么呀?我们来看看,瓶子里有什么?这个水有没有颜色?
师小结:水是没有颜色的,是透明的,而不是白色的。
2、看好了,水宝宝是透明的。水宝宝要和我们玩变变变的游戏,我们一起念“水宝宝,水宝宝变变变,水宝宝水宝宝,变变变!”
(教师摇动瓶身,让水接触瓶盖里的颜料)
师:哇,水宝宝怎样了?会变色呢!好玩吗?你们想玩吗?
二、探索激趣
师:老师准备了好多瓶子,听好,每个宝宝拿一个瓶子,我们一起学老师摇瓶子,要说:“水宝宝水宝宝,变变变哦”。
1、请幼儿自行取一个瓶子,用力摇,使其变色。(老师鼓励孩子用点力,再加加油)
师:“你们变出来了吗?变出什么颜色了?”
2、颜色对应
师:水宝宝要休息了,请给它找个家(与框子对应放)
三、解读秘密
师:我们的瓶子怎么能变颜色呢?
请一幼儿上来尝试摇动没有颜料的瓶子,再换上有颜料的瓶子再次试验
师:这个怎么都变不出来,那个却变得出?好奇怪哦!
师小结:哈哈,其实老师把一个秘密放在了瓶盖里。这个盖子里有什么?盖子里有颜料,水宝宝就可以变出颜色了。
四、交换瓶盖感知两种颜色混在一起的变化。
1、老师手里有一瓶*颜色的水,现在我要请另一个颜色和它做好朋友,两种颜色加在一起会怎么样呢?你们想知道吗?我们一起来仔细观察。
2、幼儿交换瓶盖,尝试将两种不同的颜色混合在一起,观察色彩的变化。
(1)引导幼儿观察瓶子的颜色,再取不同颜色的盖子,换上。
(2)幼儿换好瓶盖后,摇晃瓶子。
(3)教师:瓶子里的水有变化吗?变成什么颜色了?哇,颜色可真有趣,不同的颜色混在一起还会变成另一种新的颜色呢!
幼儿园小班颜色教案 篇五
活动目标:
1、初步会念儿歌,丰富词汇:颜料盒、亮晶晶。
2、进一步感受色彩与周围事物的关系。
3、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对颜色见解。
活动准备:
1、幼儿已对颜色有了一定的了解。
2、颜料盒、太阳、小草、头发、香蕉、云朵等儿歌内容的图标。实物颜料盒,其中有红、黄、绿、黑、白颜色。
活动过程:
一、引发幼儿对颜色的兴趣。
1、介绍颜料盒、刷子。
(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啊?(颜料盒,刷子)对啊,这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颜色,用这刷子一刷就能刷出好看的颜色来了!)
2、咦,这是什么颜色啊?(红色)
3、看,他身上穿的是什么颜色的衣服?
(他穿的是红颜色的衣服。)
4、小朋友,找一找,想一想,还有什么是红颜色的?
(小朋友在教室里找一找,说一说。)
5、再看一看,老师又刷出了什么颜色?(绿颜色)
6、小草是什么颜色的啊?(小草是绿颜色的。)
7、看,老师又刷出了什么颜色?(黄颜色、黑颜色、白颜色)
8、请小朋友说一说黑板上的各种颜色。
二、学念儿歌,理解词汇。
1、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个颜料盒是谁的?
2、这个颜料盒是一个叫“佳佳”的小朋友的,我们一起和她打个招呼吧!她还给我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儿歌,你们想听吗?
3、出示图片,教师一边指图片,一边念儿歌。
4、请小朋友说一说各种颜色送给谁的?黄颜色送给谁?黑颜色送给谁?白颜色又会送给谁呢?
5、小朋友,我们一起跟着图来念一念儿歌吧!(根据情况念2—3遍)
6、把图片翻过去,让小朋友来念一念儿歌。请个别小朋友念一念儿歌。
7、理解“亮晶晶”一词。
8、请小朋友把儿歌说给爸爸妈妈听一听。(家长可以指导自己的孩子)
幼儿园小班颜色教案 篇六
活动目标:
1、认识并能够区分三原色,知道生活中颜色是三原色的物品有哪些。
2、愿意动手尝试和探索颜色的变化,感知不同的颜色混合在一起有不同的变化。
3、对颜色的变化产生兴趣和好奇,激发幼儿探索奥秘的兴趣。
活动准备:
红、黄、蓝水粉颜料,小杯子若干(每位幼儿一个)抹布,餐巾纸,矿泉水瓶若干
活动过程:
一、小魔术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提问:小朋友猜猜我手中的瓶子会变出什么颜色?(口诀:瓶子瓶子变变变)
二、引导幼儿认识三原色。
(一)、认识三原色
1、这是红色,那么小朋友你知道什么东西是红色的?
2、教师请幼儿用魔术的形式变出颜色,并提问知道什么东西是红色、蓝色、黄色。
(二)、以游戏的方式巩固幼儿对三原色的认识
介绍游戏规则:教师出示瓶子,幼儿迅速的说出瓶子的颜色、
三、引导幼儿通过亲手实验,感知两种不同的颜色合在一起会变成另一种颜色。
1、引导幼儿理解操作内容
提问:1)小朋友,刚才我们认识了几种颜色?他们是?(三种,红色、蓝色、黄色)
2)我这有个问题,看看那位小朋友能帮帮我,我从红蓝黄这三种颜色中随便拿出两种颜色,然后把他们混在一起会变成什么颜色?
3)教师示范一次
2、教师提出实验要求:
给每位小朋友准备了杯子,请小朋友从红蓝黄这三种颜色中随便拿出两种颜色,然后把他们对准小杯子,轻轻按两下,看看变出什么颜色?
3、相互交流实验结果:你变出了什么颜色?
四、教师操作实验,引导幼儿感知颜色的变化。
1、提问: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些颜色是怎么变出来的?
2、教师操作实验并做好记录。
教师小结:两种颜色合在一起会变成另外一种颜色,教师和幼儿一起朗诵儿歌。
五、延伸活动:
小朋友,所有的颜色都混在一起会有什么变化呢?我们来试一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