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敲门》教案 篇一
教案名称:小班《敲门》教案
教案类型:语言表达与艺术综合课
适用年龄:3-4岁
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艺术欣赏能力,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
1. 《敲门》故事书
2. 图画卡片:门、锤子、小动物等
3. 音乐播放器和音乐CD
教学过程:
1. 导入:播放欢快的音乐,幼儿跟随音乐舞动身体,热身。
2. 引入故事:教师出示门的图画卡片,引导幼儿讨论门的形状和用途,然后出示锤子的图画卡片,引导幼儿讨论锤子的形状和用途。接着,教师出示《敲门》故事书,讲述故事并指导幼儿一起模仿故事中的动作。
3. 艺术创作: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准备一块大纸板和一把小锤子,教师带领幼儿一起用锤子敲打纸板,创造出不同的声音和节奏。然后,幼儿可以自由地用颜色笔在纸板上画画,表达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4. 合作游戏:教师组织幼儿分成两队,每队站在一排门前,幼儿轮流拿着锤子敲击门,并大声说出“敲门”的声音。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5. 情感体验:教师邀请幼儿坐成一个圆圈,每个幼儿轮流敲门并说出自己的名字,其他幼儿则用手拍掌表示欢迎。通过这个活动,让幼儿感受到被接纳和欢迎的温暖。
6. 温馨结束:教师播放柔和的音乐,幼儿跟随音乐放松身心,教师和幼儿一起说一句祝福的话,如“祝福大家每天都开心健康!”来结束这个教学活动。
教学反思:
通过《敲门》教案的设计,幼儿在故事中学习到了敲门的方法和礼貌用语,同时通过艺术创作和合作游戏,培养了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信心。此外,通过情感体验的环节,让幼儿感受到被接纳和欢迎的温暖。整个教学过程寓教于乐,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小班《敲门》教案 篇二
教案名称:小班《敲门》教案
教案类型:音乐与动作综合课
适用年龄:3-4岁
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提高幼儿的节奏感和动作协调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提高幼儿的集中注意力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
1. 《敲门》故事书
2. 音乐播放器和音乐CD
3. 图画卡片:门、锤子、小动物等
教学过程:
1. 导入:播放欢快的音乐,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做简单的舞蹈动作,热身。
2. 引入故事:教师出示门的图画卡片,引导幼儿讨论门的形状和用途,然后出示锤子的图画卡片,引导幼儿讨论锤子的形状和用途。接着,教师出示《敲门》故事书,讲述故事并指导幼儿一起模仿故事中的动作。
3. 音乐与动作:教师播放适合敲门的音乐,引导幼儿跟随节奏敲打虚拟的门,并配合动作,如敲门的同时蹲下、跳起等。通过音乐与动作的结合,让幼儿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提高幼儿的节奏感和动作协调能力。
4. 观察与动作:教师准备多张图画卡片,其中一张是门,其他是不同的动物。教师出示图画卡片,幼儿观察卡片中的动物并模仿其动作,然后教师再出示门的图画卡片,幼儿立即停止动作并模仿敲门的动作。通过这个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提高幼儿的集中注意力能力。
5. 合作游戏:教师组织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站在一排门前,幼儿轮流拿着锤子敲击门,并大声说出“敲门”的声音。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幼儿的自信心。通过合作游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6. 温馨结束:教师播放柔和的音乐,幼儿跟随音乐放松身心,教师和幼儿一起说一句祝福的话,如“祝福大家每天都开心健康!”来结束这个教学活动。
教学反思:
通过《敲门》教案的设计,幼儿通过音乐与动作的结合,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提高了幼儿的节奏感和动作协调能力。同时,通过观察与动作的环节,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提高了幼儿的集中注意力能力。通过合作游戏的活动,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整个教学过程寓教于乐,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
小班《敲门》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境中尝试4以内的听觉数数。
2、体验扮演角色玩游戏的快乐,建立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PPT
2、小鼓、小棒
3、1—4的数点卡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起兴趣
(目的:回忆小兔乖乖的故事,能够用数字一 一对应介绍小兔)
1、它们是谁啊?兔妈妈有几个乖乖?叫什么名字?
2、小结:一个兔妈妈和三个小兔乖乖,一个叫红眼睛,一个叫长耳朵,还有一个叫短尾巴。
二、看看听听,尝试数数
(目的:运用看、听的感官,尝试4以内数数)
(一)特别的约定(听觉数数)
1、今天兔妈妈又要出去摘萝卜了,她和小兔乖乖们有个特别的约定,悄悄地告诉小兔她回来时敲门的次数。听一听兔妈妈约定敲几下门?
2、敲了几下门?(如果幼儿没听清,可以再听一遍)
3、一起数一数,到底是几下?(出示四个圆点的数点卡 )
小结:兔妈妈回来会敲4下门,如果敲的不对,就……(逐渐慢慢引导幼儿说出游戏规则)
(二)小兔玩游戏(看看数数)
过渡语:兔妈妈出发了,看看三个小兔乖乖在家做什么呢?(放动画)
重点提问:
(1)小兔乖乖们在家做什么呢?
(2)小兔乖乖们在家里做游戏啦,短尾巴小兔玩翻跟头的游戏,我们一起数数她翻了几个跟头?1个跟头(根据幼儿说出的数字作记录)
(3)红眼睛玩转圈圈的游戏,一共转了几圈?转了2圈(根据幼儿说出的数字作记录)
(4)长耳朵玩跳一跳的游戏,一共跳了几下?跳了3下(根据幼儿说出的数字作记录)
(三)妈妈回来了,回忆敲门次数。(巩固听觉数数)
过渡语:嘘,听,好像有人在敲门噢。
(1)是不是妈妈呢?妈妈说会敲几下门?
(2)播放声音,幼儿判断是不是与兔妈妈约定的敲门声次数一样。
4、兔妈妈回来了,按约定的敲门次数敲门,小兔把门打开。
三、游戏“敲门”,巩固数数(目的: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巩固数数)
1、一起共同确定兔妈妈敲门的次数。出示数字2的数点卡:现在我是兔妈妈,这次我们约定敲……下门,如果我敲对了,兔宝宝给我开门哦!(游戏)
2、请2到3名幼儿扮演兔妈妈,其他幼儿扮作小兔,教师给兔妈妈出示不同的点数卡,兔妈妈按点子数敲击小鼓。与事先商量的敲门次数相同时,小兔立即开门!现在谁来做兔妈妈呢?(请一名幼儿做兔妈妈),教师出示数点卡,这次敲几下门?(根据时间请2-3名幼儿做兔妈妈来敲击小鼓玩游戏)
引导语:
1、如果敲对了,说:妈妈回来了,我就把门开!
2、如果敲错了,说:你不是我们的妈妈,不开不开就不开!
结束语:
我的小兔乖乖们,真聪明,会保护自己了!兔妈妈要奖励你们,等会带你们下去玩哦!
玩游戏:蹲一蹲
小班《敲门》教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关注生活细节中渗融的惦念、关爱之情。
2、感受全家人亲亲热热在一起的幸福。
活动准备:
1、材料包:桌面玩偶爸爸、妈妈、我(宝宝)2、用于装扮爸爸、妈妈的道具,如妈妈的挎包、爸爸的眼镜或帽子等。
活动过程:
(一)妈妈来敲门1、教师请出玩偶爸爸和我(宝宝)。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我和爸爸在一起等着妈妈回来时,总想谁来敲门?(妈妈)2、为什么你希望妈妈回来?
3、“丁冬,丁冬”,门铃响了。打开门一看,真的是妈妈回来了。你们猜宝宝会怎么说,怎么做?(宝宝会说“妈妈回来了!妈妈回来了”,和妈妈抱一抱,亲一亲。)幼儿扮演宝宝,教师挎上挎包扮演妈妈,鼓励幼儿边念儿歌,边大胆想象、表现看到妈妈回来时快乐的心情和动作。
(二)爸爸来敲门1、教师请出木偶妈妈和我(宝宝)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我和妈妈在家里,总想谁来敲门?(爸爸)2、为什么你希望爸爸回来?
3、“丁冬,丁冬”,,门铃响了,打开门一看,真的是爸爸。这时,宝宝会怎么说,怎么做?
4、幼儿扮演宝宝,教师扮演爸爸,边念儿歌,边进行表演。
(三)还有谁来敲门1、带领幼儿一起完整先念儿歌。
2、我和爸爸妈妈在家里,还希望谁来敲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3、鼓励幼儿把家庭中的其他成员编进儿歌里,一起学念。
附:故事《神奇的门》
从前,有一座古城堡,大门总是紧闭着,小镇里的人谁都没有进去过,人走过这座城堡时,也只是好奇地望一望那紧闭着的大门。
小镇上有一个木匠,他有三个孩子。一天,他把三个孩子喊到身边,嘱咐他们一定要想办法到城堡里探个究竟。
于是,木匠的三个儿子一起来到城堡前,大儿子第一个跑了上去,他使尽了全身轻力气“咚咚咚”把门敲的震天响,并一边敲门一边喊道:“快开门……快开门……” 但是门的里面始终没有应答,门依然关得严严实。二儿子看见哥哥这么使劲都敲不开,便想出了一个主意:拿铁锤来敲门!他赶快回家取来一把大铁锤,用尽全身力气朝着大门砸了过去,他一边砸一边想:“这下,门总该要砸开了吧”!可谁知,门还是照样关得紧紧的,丝毫没有要开的样子。
这时,木匠的`最小的孩子——一个文文静静的儿子说话了:“哥哥们,你们都忙了好一阵了,现在让我来试试好吗?”两个哥哥答应了他的要求。男孩高兴地走到门前,用食指轻轻地敲了三下门。这时候,奇迹出现了!门居然打开了!“这是真的吗?”大家异口同声地说道。可是,这就是真的!城堡的大门就是敞开着的。
三兄弟小心翼翼地走了进去。城堡可真大呀!起码也能住得下小镇上所有的人!这时,一个漂亮仙子姐姐迎面向他们走了过来!只见她微笑着对老三说:“你知道吗?你现在就是这个小镇上最富有的人了,因为你懂得了如何礼貌地敲门,你将受到所有的人的欢迎的!现在让我送给你一本书吧!有了它,你的人生将会更加美丽!”话音刚落,仙子姐姐很快就消失了,小儿子轻轻地翻开仙子姐姐送给她的书,书扉页上 工工整整地写着一行字:只有懂得礼貌的人,才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原来,这是一本珍贵的礼仪书。
后来,小男孩把这本书送给了镇上所有的人读,从此,小镇上的人一个个变得有礼貌起来,再后来,这本书就传到了我们手里……
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扇无形的门,只要你有礼貌地对待他人,他人就会高兴地把门打开!那么,这个世界也就是友好和和平的。
小班《敲门》教案 篇五
目标:
1、关注生活细节中渗融的惦念、关爱之情。
2、感受全家人亲亲热热在一起的幸福。
3、能用多种方式表达爱爸爸、爱妈妈的情感。
准备:
1、材料包:桌面玩偶爸爸、妈妈、我(宝宝)。
2、用于装扮爸爸、妈妈的道具,如妈妈的挎包、爸爸的眼睛或帽子等。
过程:
(一)妈妈来敲门
1、教师请出玩偶爸爸和我(宝宝)。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我和爸爸在一起等着妈妈回来时,总想谁来敲门?(妈妈)
2、为什么你希望妈妈回来?
3、叮咚,叮咚,门铃响了。打开门一看,真的是妈妈回来了。你们猜宝宝会怎么说,怎么做?
4、幼儿扮演宝宝,教师挎上挎包扮演妈妈,鼓励幼儿边念儿歌,边大胆想想、表现看到妈妈回来时快乐的心情和动作。
(二)爸爸来敲门
1、教师请出木偶妈妈和宝宝。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我和妈妈在家里,总想谁来敲门?(爸爸)
2、为什么你希望爸爸回来?
3、叮咚、叮咚,门铃响了,打开门一看,真的是爸爸。这时,宝宝会怎么说,怎么做?
4、幼儿扮演宝宝,教师扮演爸爸,边念儿歌,边进行表演。
(三)还有谁来敲门
1、带领幼儿一起完整学念儿歌。
2、我和爸爸妈妈在家里,还希望谁来敲门?
3、鼓励幼儿把家庭中的其他成员编进儿歌里,一起学念。
小班《敲门》教案 篇六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及身体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初步学唱歌曲。
2、在活动中体验快乐的情绪。
活动准备
:木偶小猫、老鼠。小猫头饰2~3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运用身体语言和声音进行表达。
1、音乐自由做动作进入活动室。
2、播放录音,幼儿完整欣赏演唱。
3、引导幼儿创编无意义身体动作,集体练习2~3次。“除了动作,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声音来为它伴奏?”
4、引导幼儿创编无意义音节,集体练习2~3次。“除了动作还可以用什么声音来为它伴奏?”
(二)理解歌词内容,学唱歌曲。
1、教师操作木偶清唱。“这首好听的曲子还能唱成一首好听的歌,想听吗?”提问:这首歌唱的是谁的故事?笃笃笃,笃笃笃是谁在敲门?一敲敲到了谁的家?一只一只小老鼠听到小猫的声音怎么做?怎么叫?
2、幼儿合伴奏朗诵两次。“我们一起把小猫敲门的故事说一说吧!”
3、木偶表演,边学唱歌曲两次。“我们一起把这个有趣的故事唱出来吧!”
(三)游戏“小猫敲门”。玩法:“老鼠”在圈中自由的边唱边模仿老鼠偷吃东西的样子。扮演猫的幼儿在圈外绕圆边唱边走。唱到“命”字时,猫入圈中捉老鼠,老鼠嘴里喊“救命”并赶快逃回自己的位置。
1、教师当老猫进行游戏两次。
2、请一名幼儿当小猫进行游戏两次。
3、结束:让我们都来当神气活现的小猫,去找找哪里还有偷吃东西的老鼠。(唱《大猫和小猫》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