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教案《大象和蚊子》 篇一
本教案旨在通过音乐活动引发幼儿对大象和蚊子的兴趣,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对不同乐器的感知能力。
2. 培养幼儿对音乐节奏的理解和感受能力。
3. 培养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
1. 大象和蚊子的图片或玩具。
2. 音乐乐谱或录音。
3. 不同乐器,如小鼓、铃铛、木琴等。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让幼儿观察大象和蚊子的图片或玩具,引发他们对这两种动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欣赏音乐:播放《大象和蚊子》的音乐,引导幼儿聆听、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情感。
3. 音乐表达:分发不同乐器给幼儿,让他们模仿音乐中的节奏进行演奏,同时可以引导幼儿模仿大象和蚊子的动作。
4. 合作游戏: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扮演大象,一组扮演蚊子,通过音乐的节奏和动作进行互动,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延伸:
1. 制作乐器:让幼儿用废物制作简单的乐器,如纸板鼓、瓶子铃铛等,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创造音乐。
2. 自由表达:鼓励幼儿用音乐和动作自由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通过音乐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才艺和个性。
五、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音乐活动,幼儿不仅增强了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提高了音乐表达能力,还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通过自由表达和制作乐器的活动,促进了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
中班音乐教案《大象和蚊子》 篇二
本教案旨在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听力和观察力,提高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注意力。
3. 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大象和蚊子的图片或玩具。
2. 音乐乐谱或录音。
3. 各种形状和颜色的纸板或卡片。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让幼儿观察大象和蚊子的图片或玩具,引发他们对这两种动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欣赏音乐:播放《大象和蚊子》的音乐,引导幼儿聆听、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情感。
3. 观察乐谱:展示音乐乐谱或卡片上的音符和图案,引导幼儿观察和理解音乐的结构和形式。
4. 音乐表达:让幼儿根据乐谱上的音符和图案进行音乐表达,可以通过声音、动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5. 制作形状卡片:引导幼儿用纸板或卡片剪成不同形状,让他们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情感选择和组合形状卡片,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延伸:
1. 音乐绘画:让幼儿用颜色和线条绘画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可以通过颜色的明暗和线条的粗细来表现音乐的节奏和情感。
2. 音乐故事创作:让幼儿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情感编写故事,通过音乐的方式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五、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音乐活动,幼儿不仅提高了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还培养了观察能力和注意力。同时,通过音乐绘画和故事创作的活动,促进了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丰富了他们的艺术表达方式。
中班音乐教案《大象和蚊子》 篇三
活动目标:
1、以小乐器在故事中发出的声响为线索,帮助幼儿了解故事情节。
2、鼓励幼儿用动作、表情表达自己的感受,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3、引导幼儿在活动中感受童话的生动有趣,体验角色表演的快乐情绪。
活动准备:
钢片琴、鼓、串铃各一个,小铃铛人手一份;森林的背景图及大象、蚊子的图片若干。
活动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感受童话故事的趣味性。
活动难点:
根据乐器提示为线索能够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过
程:
1、导入:出示背景图及大象蚊子图片。
2、听故事“大象和蚊子”
利用背景图,教师边演示图片,变伴着三种乐器发出的声音讲述故事。
3、以乐器在故事中发出的声响为线索,引导幼儿回忆故事的主要情节。
(1)故事里面讲的是谁和谁的事情?
(2)咚咚咚的小鼓声是谁发出的声音?它在做什么?
(3)哗啦啦的小铃声是谁来了?
(4)大象发现蚊子在屁股后是怎么说的?
(5)呱呱呱的琴声在故事里是什么声音?它在做什么?为什么要那样做?
(6)在故事里,小鼓最后为什么发出了“咚咚”两下重重的声音?
(7)大象跺脚后,发生了什么事情?是什么样子?
4、师幼共同角色表演。
(1)老师扮演大象,幼儿扮演蚊子。
(2)评价幼儿在表演中出现的问题,并为下次表演提出要求。
5、再次表演。
请三位幼儿扮演大象,教师和其他幼儿扮演蚊子。
6、结束。
请幼儿带着小铃学蚊子的样子飞出活动室,和其他伙伴一起游戏。
中班音乐教案《大象和蚊子》 篇四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的发展情节,能用动作、表情表达自己的理解。
2.认识呱呱筒、手铃、小鼓的名称,感知对比鲜明的声音强弱与快慢的变化。
3.养成倾听的兴趣和习惯。
4.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5.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的发展情节,鼓励幼儿用动作、表情表达自己的理解。
难点:能感知对比鲜明的声音强弱与快慢的变化。
活动准备
一、开始部分
1.听声音,感受乐器的音色,认识新乐器--呱呱筒。
老师将乐器藏在身后,发出刮奏乐器的声音,请小朋友听一听、学一学这种声音,并猜一猜这个乐器的名字。
2.玩游戏"小鼓会唱歌",感受声音的轻与重和快与慢。
(以听辨三种不同乐器的声音进入活动,锻炼幼儿倾听的能力,并为后面的活动做铺垫。)
二、基本部分
1.看提线纸偶戏《大象和蚊子》。
教师事先做好一群小蚊子,用线将小铃铛和纸折的蚊子串在一起;纸偶大象,注意突出大象胖胖的形象。
(伴随着乐器进行木偶表演,使木偶表演更加生动有趣,突出了角色形象的特征,还能让幼儿了解到乐器的使用方法。)
2.以乐器在故事中发出的声响为线索,引导幼儿回忆故事的主要情节。
(咚--咚--咚--、呱--呱--呱--、咚!咚!三种不同的声音起到了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和记忆故事的作用。)
3.分角色表演故事。
(小小的手铃使幼儿很快进入到角色之中,并将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表现出来。)
三、结束部分
再次表演,大象、小蚊子的形象都由孩子扮演。
(从认识乐器到自选角色的表演,总有新内容、新要求,幼儿始终有最近发展区。由老师带领、引导,到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表演,幼儿的倾听、理解、表演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四、延伸活动
在表演区投放乐器、木偶和靠垫,鼓励幼儿在表演区进行表演。
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的制定: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因此我依据本班幼儿的语言发展特点制订了以下目标:1.理解故事的发展情节,能用动作、表情表达自己的理解。2.认识呱呱筒、手铃、小鼓的名称,感知对比鲜明的声音强弱与快慢的变化。3.养成倾听的兴趣和习惯。
重难点的突破:本次活动的重点是:理解故事的发展情节,鼓励幼儿用动作、表情表达自己的理解。难点是:能感知对比鲜明的声音强弱与快慢的变化。活动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对幼儿和教学内容进行细致的分析后,就如何突破重难点提出了有效的指导方法。如在第二个环节中,我伴随着乐器进行表演,使表演更加生动有趣,不但突出了角色形象的特征,还能让幼儿感知对比鲜明的声音强弱与快慢的变化。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发展情节,轻松突破了重难点,优化了活动内。
教学方法: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情景体验法和介入法。情景体验法是以兴趣为催化剂,以乐器的声音、肢体的'动作、故事的情节带动幼儿一起参与角色游戏,注重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使他们具有积极参加语言活动的兴趣。通过介入法有效地突破了重难点,进一步提升了幼儿语言的运用能力。
活动过程的组织:结合幼儿园教育工作原则和本次活动的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以听辨三种不同乐器的声音进入活动,锻炼幼儿倾听的能力,并为后面的活动做铺垫。第二个环节是教师伴随着乐器进行表演,使表演更加生动有趣,不但突出了角色形象的特征,还能让幼儿了解到乐器的使用方法。第三个环节是以乐器在故事中发出的声响为线索,引导幼儿回忆故事的主要情节。咚--咚--咚--、呱--呱--呱--、咚!咚!三种不同的声音起到了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和记忆故事的作用。角色表演中孩子们戴上小手铃表演小蚊子。小小的手铃使幼儿很快进入到角色之中,并将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表现出来。从认识乐器到角色的表演,总有新内容、新要求,幼儿始终有最近发展区,他们的倾听、理解、表演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提升和发展。
活动的不足: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让孩子们自选角色表演,在以后的引申活动中应让幼儿多自由表演。
当然在教学中还有一些我看不到的不足,望各位同仁指正。
小百科:大象是现存世界上最大的陆地栖息群居性哺乳动物,通常以家族为单位活动。大象的皮层很厚,但皮层褶皱间的皮肤很薄,因此常用泥土浴的方式防止蚊虫叮咬。象牙是防御敌人的重要武器。
中班音乐教案《大象和蚊子》 篇五
活动目标:
1、知道蚊子是害虫,了解一些灭蚊的方法。
2、初步学习牙刷刷画的方法,感知多种色彩,体验操作的乐趣。
3、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实物投影仪、图书、录音机、磁带、牙刷、颜料、画有大象和蚊子的画纸、标记若干
活动过程:
1、听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老师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大象和蚊子》,想听吗?”(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和录音机讲述故事)
提问:1)故事里有谁?
2)蚊子看见大象的屁股去怎么啦?
3)大象是怎么做的?
2、谈话,知道蚊子是害虫,了解一些灭蚊的方法。
1)“你们有没有给蚊子叮过?叮了有什么感觉?”
2)“蚊子要叮人,是害虫,我们要消灭它,有什么好办法?”
3、学习牙刷刷画的方法,感知多种色彩。
(出示牙刷)“今天我们用什么来灭蚊?”
“看老师是怎样来消灭蚊子的”(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示范)“用红颜色的药水,呲呲呲,我们还可以用其他颜色的药水来灭蚊。”(请幼儿也来试一试)
4、幼儿几人一组进行绘画,教师指导。
“快快快,我们来帮大象消灭蚊子吧!”
5、评价活动。
(展示作品)“你们可真能干!蚊子终于被消灭了,你们高兴吗?你们真有爱心!帮助了大象,大象和老师要谢谢小朋友,我们每人贴一个小标记表扬表扬自己吧!”(每人到前面取一个标记)
中班音乐教案《大象和蚊子》 篇六
一、设计意图
在欣赏故事时,孩子们特别喜欢配乐故事,他们听的时候也非常认真。于是,我就想是不是让孩子亲身尝试一下,给故事配乐呢?我就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孩子,他们听后都欢呼起来,这更加增强了我的信心。在准备语言活动《大象和蚊子》时,利用师生合作的方法,通过故事情节,让孩子们配器演奏。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大象和蚊子的故事情节,了解故事与乐器演奏的对应关系。
2、能在倾听故事的基础上与同伴共同演奏乐器,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3、能认真、安静的听完故事,并理解故事内容。
三、活动准备
小鼓一面,串铃五对,响板两个,大象头饰一个,蚊子头饰5个
四、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1、随音乐拍手走进教室,师生问好,做律动,让幼儿感知乐曲的旋律。
2、教师引导幼儿模仿小动物的叫声
(二)、活动开始:
1、故事导入
(1)教师用问题导入,小朋友们喜欢听故事吗?一会儿老师给小朋友们讲一个《大象和蚊子》的故事。谁先来说一说大象长得什么样?
(2)出示大象的图片,让幼儿感知一下大象的外形特点。
2、教师绘声绘色地讲故事《大象和蚊子》,要求幼儿认真倾听
教师引导幼儿复述故事
教师边引导边提问:大象怎样走路?蚊子怎样飞?大象怎样摇尾巴?大象发怒时怎样?大象怎样跺脚?(让幼儿用肢体和语言模仿)
3、根据故事情节配上乐器
(1)故事很好听,小朋友们模仿动物的声音可真像,那我们要是用乐器来模仿动物发出的声音会怎么样呢?
(2)老师出示乐器,引导幼儿讨论:
想一想:用什么样的乐器模仿大象走路?
用什么样的乐器模仿大象摇尾巴?
用什么样的乐器模仿蚊子飞?
大象生气跺脚时怎么用乐器模仿?
(3):轻而慢敲打鼓,表示大象走路;刮响板表示大象甩尾巴;摇响串铃表示蚊子飞;连续敲打鼓表示大象生气。
(4)师生合作,教师边讲故事,让幼儿用乐器模仿动物的声音
教师用游戏的方法选一名幼儿扮演大象,选一名幼儿扮演大象的尾巴,选几名幼儿扮演蚊子。教师边讲故事几名幼儿边用乐器表演,其他幼儿一起用语言和动作配合
(5)教师引导幼儿表演:大象来了,(幼儿用鼓声模仿)大象太累了,休息一会吧,(幼儿用声音模仿)一群蚊子飞来了,(幼儿用串铃模仿),扮演蚊子的幼儿一起说:“好可爱的屁股呀,我们一起叮叮它吧”大象这时醒来,用尾巴驱赶蚊子,(幼儿用响板模仿甩尾巴),蚊子飞走了,(用串铃模仿),大象又睡着了,蚊子再次飞来,大象又用尾巴驱赶,反复几次,大象生气了,(幼儿连续敲鼓)这时大象站起身用大脚重重地一跺,“咚”(幼儿用鼓模仿)大象把蚊子都给吓死了!(幼儿用动作表演)
五、活动结束
老师幼儿的表现,然后伴随着音乐老师带领幼儿进行律动,结束活动。
六、活动延伸
让幼儿回家和父母合作,选择一种动物,用不同的乐器演奏出动物的生活特点。
附故事
大象和蚊子
有一头大象长得可大可大啦!脑袋大大的,身体大大的,屁股也好大好大的,走起路来又重又慢。有一天大象出来散步,咚咚咚咚咚咚,它走累了,就趴在草地上睡起觉来。一群蚊子飞来了,它们发现了大象的屁股,说:“哇!好可爱的屁股呀!让我们来叮叮它吧!”于是,蚊子们就围着大象的屁股叮了起来。大象觉得屁股好痒呀!就用尾巴赶蚊子,蚊子被赶跑了,大象又打起了瞌睡,蚊子又飞了回来,大象只好又用尾巴赶,就这样,赶了一次又一次,大象终于生气了,它用好大好大的脚使劲一跺,“咚!”声音大得把蚊子都给吓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