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真干净——小班健康教案 篇一
健康是每个人都应该重视的事情,尤其是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他们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为此,我设计了一堂小班健康教案,以帮助幼儿养成正确的洗手习惯。
活动目标:
1. 了解洗手的重要性;
2. 学习正确洗手的步骤;
3.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准备材料:
1. 洗手液或肥皂;
2. 水槽或洗手盆;
3. 毛巾。
活动过程:
1. 导入(5分钟):
- 师幼互动,询问幼儿们是否知道洗手的重要性;
- 引导幼儿们回忆上次洗手的情景。
2. 知识讲解(10分钟):
- 通过图片或实物,向幼儿们展示洗手液或肥皂,并解释它们的作用;
- 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向幼儿们讲解洗手的步骤,例如:用水湿润双手,取适量洗手液或肥皂,搓揉双手的掌心、指缝、指尖、手背等部位,用清水冲洗双手,用毛巾擦干。
3. 演示(15分钟):
- 教师示范正确的洗手方法,并引导幼儿们一起模仿;
- 注意引导幼儿们注意洗手液或肥皂的用量,以及搓揉的时间。
4. 活动游戏(15分钟):
- 分发洗手液或肥皂给每位幼儿,让他们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洗手;
- 观察幼儿们的操作,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
5. 情景练习(10分钟):
- 设计一些情景,例如吃完饭前、玩泥巴后等,让幼儿们用语言描述应该在什么情况下洗手;
- 引导幼儿们形成正确的习惯,提醒他们在相关情景下及时洗手。
6. 总结(5分钟):
- 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学到的知识,强调洗手的重要性;
- 夸奖幼儿们的表现,鼓励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小手真干净——小班健康教案 篇二
健康是幼儿成长的基石,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则是保持健康的关键。本文将介绍一个小班健康教案,旨在帮助幼儿养成正确的洗手习惯。
活动目标:
1. 知道洗手的重要性;
2. 学会正确洗手的步骤;
3.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准备材料:
1. 洗手液或肥皂;
2. 水槽或洗手盆;
3. 毛巾。
活动过程:
1. 导入(5分钟):
- 与幼儿们进行互动,询问他们是否知道洗手的重要性;
- 通过引导,让幼儿们回忆上次洗手的情景。
2. 知识讲解(10分钟):
- 展示洗手液或肥皂的图片或实物,向幼儿们解释它们的作用;
- 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向幼儿们讲解洗手的步骤,例如:用水湿润双手,取适量洗手液或肥皂,搓揉双手的掌心、指缝、指尖、手背等部位,用清水冲洗双手,用毛巾擦干。
3. 演示(15分钟):
- 示范正确的洗手方法,并引导幼儿们一起模仿;
- 强调洗手液或肥皂的用量,以及搓揉双手的时间。
4. 活动游戏(15分钟):
- 分发洗手液或肥皂给每位幼儿,让他们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洗手;
- 观察幼儿们的操作,及时纠正错误。
5. 情景练习(10分钟):
- 设计一些情景,例如吃完饭前、玩泥巴后等,让幼儿们用语言描述应该在什么情况下洗手;
- 引导幼儿们形成正确的习惯,提醒他们在相关情景下及时洗手。
6. 总结(5分钟):
- 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学到的知识,强调洗手的重要性;
- 夸奖幼儿们的表现,鼓励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小手真干净——小班健康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1.教会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
2.养成幼儿饭前,便后,手脏时洗手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教会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
教学难点:养成幼儿饭前,便后,手脏时洗手的卫生习惯
教学准备:关于洗手顺序的图片,脸盆,水,肥皂,毛巾。
教学方法:愉快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拍手活动,稳定幼儿情绪
2、教师提问,引出课题。
①教师:“请小朋友们伸出你的双手来,如果小手脏了怎么办?”(引导幼儿说出小手脏了应该去洗手)
②.教师:“谁能说说我们应该怎样洗手?”(请个别幼儿讲讲,也可以让幼儿小组讨论后再回答,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③.教师小结,适时的给幼儿鼓励。 二、基本部分:教师教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
1.教师拿出关于洗手的操作图片,幼儿边看老师贴上的图片顺序,边听老师讲解。
湿手——擦肥皂——搓手——冲洗干净——毛巾擦干
2.教师将图片打乱,请个别幼儿上去按顺序将图片挂好(进一步巩固洗手的正确方法)
3:教师示范:
①.教师将准备好的一盆水端来,让幼儿说出洗手的顺序,然后一步步的根据这个顺序洗手,让幼儿更真切的感受到小手是这样洗的。
②.教师总结
③.教师提问:“什么时候我们要洗手?”(启发幼儿说出:饭前,便后,手脏时要及时洗手。培养幼儿爱
三、结束部分
1.教师:“小朋友们,现在我们都知道了洗小手的方法了,让我们一起去将我们的小手洗干净吧!
2.将幼儿带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