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实用6篇】

时间:2017-01-01 02:33:2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一

公开课教案:认识数字0-5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数字0-5。

2. 掌握数字0-5的书写形态。

3. 能够正确地说出数字0-5的顺序。

4. 能够通过实物和图片进行数字0-5的数量理解。

二、教学重点:

1. 数字0-5的认识和书写。

2. 数字0-5的数量理解。

三、教学准备:

1. 数字卡片(0-5)。

2. 实物(如水果、玩具等)。

3. 图片(数字0-5的图片)。

4. 课件或黑板。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老师出示数字卡片0,并问学生:“这是什么数字?”学生回答。“0”。然后老师出示数字卡片1,2,3,4,5,依次问学生同样的问题。通过导入,让学生回忆和认识数字0-5。

2. 数字认识与书写(15分钟)

老师出示数字卡片0-5,依次让学生认识并说出数字。然后,老师教学数字0-5的书写形态,通过课件或黑板进行教学。学生跟随老师的指导进行书写练习。

3. 数字数量理解(20分钟)

老师出示实物(如水果)和相应的数字卡片,让学生进行数量对应。例如,老师出示一颗苹果和数字卡片1,学生说出“一颗苹果”,然后将苹果放在数字卡片上。通过实物和数字的对应让学生理解数字的具体数量。

4. 数字顺序复习(10分钟)

老师出示数字卡片0-5,让学生按照顺序说出数字。通过复习巩固学生对数字0-5顺序的记忆。

5. 小结与延伸(10分钟)

老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说出数字0-5,并进行书写练习。然后,老师出示一些数字图片,让学生说出对应的数字。通过延伸练习巩固学生对数字0-5的认识和理解。

6. 课堂作业(5分钟)

布置作业:让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巩固数字0-5的认识和书写。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二

公开课教案:认识形状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常见的形状(圆形、方形、三角形)。

2. 能够正确地说出常见形状的名称。

3. 能够通过实物和图片进行形状的识别和分类。

二、教学重点:

1. 形状的认识和命名。

2. 形状的识别和分类。

三、教学准备:

1. 形状卡片(圆形、方形、三角形)。

2. 实物(如球、盒子、三角形的玩具等)。

3. 图片(圆形、方形、三角形的图片)。

4. 课件或黑板。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老师出示圆形、方形、三角形的卡片,问学生:“这是什么形状?”学生回答。“圆形/方形/三角形”。然后,老师出示其他形状的卡片,让学生说出对应的名称。通过导入,让学生回忆和认识常见形状的名称。

2. 形状认识与命名(15分钟)

老师出示形状卡片(圆形、方形、三角形),依次让学生认识并说出形状的名称。然后,老师教学圆形、方形、三角形的特点和命名规则,通过课件或黑板进行教学。学生跟随老师的指导进行形状的认识和命名练习。

3. 形状识别与分类(20分钟)

老师出示实物和相应的形状卡片,让学生进行形状的识别和分类。例如,老师出示一个球和圆形卡片,学生说出“圆形”,然后将球放在圆形卡片上。通过实物和形状的对应让学生理解形状的特点和分类。

4. 形状复习与延伸(10分钟)

老师出示形状卡片,让学生复习并说出形状的名称。然后,老师出示一些形状的图片,让学生说出对应的形状。通过复习和延伸练习巩固学生对常见形状的认识和识别能力。

5. 小结与延伸(10分钟)

老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说出圆形、方形、三角形,并进行识别和分类练习。然后,老师出示一些实物和形状卡片,让学生进行形状的识别和分类。通过延伸练习巩固学生对形状的认识和理解。

6. 课堂作业(5分钟)

布置作业:让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巩固对常见形状的认识和识别能力。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三

  目标:

  学习1-10的序数,会从不同方向辨别数序过程:

  (一)小朋友排队:幼儿分组排队,看一看谁排在第几位,从左面数第几位是谁,

  从右面数第几位是谁?

  (二)小动物找家

  1、摆若干个弓形门当作动物的家,每个家门口挂一种动物头饰,幼儿分别戴这几

  种头饰、

  2、看一看第几号房子是谁的家?

  3、"小动物"听音乐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音乐停,迅速跑回自己家,问:"

  你住在第几号房子里?

  (三)找座位

  1、玩火车:在火车票上写上数字,幼儿要根据数字上第几号车箱找座位

  2、小剧院:不同颜色的票代表不同的排,不同数字代表不同的号,幼儿购票入场

  坐相应的排与号、老师查票,幼儿说出自己是几排几号

  (四)住楼房

  1、老师与幼儿每人带一张照片

  2、画一座楼房,共四层,每层十个窗户可以开关,将楼房画贴在墙上

  3、幼儿自选一个窗口,将照片插在窗户里

  4、看一看某某住在第几层,第几号

  5、看一看第几层,第几号住的是谁?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知道7添上1是8,并能认读数字8。

  2、理解8的实际意义,知道数字8可以代替任何数量为8的事物,并能不受物品摆放形式、位置的影响进行正确点数。

  3、乐于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活动感兴趣。

  4、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教学重点:

  理解8的实际意义,知道数字8可以代替任何数量为8的事物。

  教学难点:理解7、8两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

  教学准备:

  1、动物磁性教具各8个,数字1——8磁性教具图片

  2、教室里摆放一些数量是8的物品,如:8盒水彩笔等

  3、操作材料、钢琴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动物故事导语:森林里最近非常热闹,因为动物王国要开演唱会啦,情景一定非常壮观,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瞧!小动物们要出场了,请你们拍7下手欢迎小动物们出场。

  二、创设情景,学习8的形成

  1、出示小兔子图片,师:看,首先出场的是谁?数一数有几只小兔子?用数学几表示?瞧!又来了一只小兔子,现在是几只小兔子?(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用数字几表示?本来有7只小兔子,又来了一只小兔子,变成8只小兔子,我们就可以说:"7添上1是8"(幼儿跟说)

  2、请幼儿为小兔子送胡萝卜了,引导幼儿观察数字7与数字8之间的关系,理解7与8之间多1少1的规律。

  师:小兔子要吃胡萝卜,我们帮小兔子送胡萝卜好不好?请幼儿一一对应送胡萝卜图片给小兔子,数一数,有几个胡萝卜?(7个)用数字几表示?小兔子多还是胡萝卜多?多几?少几?(引导幼儿说出7比8少1,8比7多1)怎样变成一样多?我们再来送一个胡萝卜(7添上1是8)

  3、运用同样的方法请小猴子为大家表演,并重复上述流程送水果,让幼儿巩固刚刚对8的形成的认识。

  4、变换小兔子、小猴子的排列形式、位置,让幼儿排除干扰正确点数。小兔子要为大家表演了,它们能够边敲跳边变换队形呢(师将小兔子排列成圆形),瞧,排成什么形了呢?小兔子有几只呢?(师再变换一种排列方式让幼儿点数总数)小猴子也想象小兔子那样变换队形表演,小朋友们谁能上来帮助它们摆出新队形?一起数一数小猴子的数量有没有变化。

  5、认识数字8,知道8是可以代表任何总数是8的物体今天有几只小兔子,几只小猴子为大家表演呢(8)我们可以用数字"8"表示,小朋友看一看"8"象什么?8还可以表示什么?小朋友找一找我们教室里有哪些东西的数量是8。

  三、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参与,进一步巩固理解小动物们表演完了,它们想休息一下,和小朋友一起来玩个好玩的游戏:

  1、听音说总数老师弹琴,小朋友认真听听弹了几下?

  2、听音做动作老师做动作,请小朋友做相同数量的动作:拍手、跺脚等3、看数发音请小朋友看数字卡,发出与数字卡相同数量的声音:如学小猫叫、小狗叫等四、操作学具,让知识得到进一步内化1、投放自制操作材料"春姑娘的朋友",请幼儿独立完成2、教师批改,检验幼儿学习成果3、点评操作材料:《春姑娘的好朋友》

  谁是春姑娘的好朋友?请将数量和春姑娘身上的数字一样多的物品与春姑娘连上线。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五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运用多种感官感知7以内的数,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2、培养幼儿对计算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音乐,操作材料、胶棒。

  重点难点:

  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数量;通过触摸感知数量。

  活动过程:

  一、听小鼓。

  师:(敲鼓)森林运动会马上就要开始啦,听小鼓它唱歌啦,嘿嘿,我的小鼓唱几声?(幼儿回答:你的小鼓唱2声)你们想来试一试吗?你想让小鼓唱几声?请1—2名幼儿边问边答。

  二、数物匹配。

  1、师:小鼓今天为什么这么开心呢?因为森林里要开运动会啦。瞧,运动员们进场啦,谁来啦,来了几只小鸡,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用目测的方法,还可以用点数的方法,小朋友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我们给他们贴相应数量的号码牌。

  2、小朋友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小鸡是不是5只?那我们给他们贴相应数量的号码牌。(1头大象,2只兔子,3只小猫,4只小狗,6只小羊,7只青蛙)(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

  三、操作。

  1、师:小动物们非常开心,都有了自己的号牌了,还有很多小动物也要入场了,我们一起来帮他们找一找号码牌吧。

  2、看一看老师为你们准备的材料,这里有一些数字和动物图片,请在数字下面,贴上与它数量对应的动物图片,一边贴一边数。

  四、评价。

  找到号码牌的小朋友送到上面来让裁判检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大家找的对不对。小动物要感谢你们,你们帮他们找的号码牌真对。

  五、游戏。

  森林的小动物玩的这么开心,我们也来玩一个开心的游戏,名字叫“听数字找朋友”,音乐一停,你听到数字几,就要找到几个朋友抱在一起,我们先来试一下。(走走走,跑跑跑,跳跳跳,做自己喜欢的动作)。

  今天我们和数字玩了好玩的游戏,到操场上教教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吧。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六

  活动目标

  (要形成新经验、注重能力、习惯和社会性的发展):

  1.感知数量词,能比较恰当的使用量词

  2.在玩玩、讲讲、看看中学说整首绕口令,能有节奏的进行

  3.感受绕口令的韵律美,体会仿编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相关知识活动准备:

  2.身边资源的利用:PPT课件,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围绕目标的落实中设计活动,注重在活动中发展、注重隐性课程的结构):

  一.播放鞭炮音乐,引起幼儿的好奇心,激发探索的兴趣"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师:什么声音呀?发生什么事了呀,我们一去去看看。

  哦,原来是小兔子呀开了一家铺子。那小朋友们知道什么是铺子吗?

  铺子就像超市一样,里面有许多的东西,小朋友可以到里面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不过呀,铺子没有超市那么大,它比较小。现在我们一起去看小兔子的铺子里都有些什么吧.

  二.通过课件展示铺子的货架,引导幼儿学习儿歌,感知量词。

  1.出示桌子、椅子、袜子等图片,让幼儿点数。

  师:这是什么呀?有多少?下面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填词游戏"好吗?

  2.通过"填词游戏"让幼儿学会恰当的使用量词师:现在老师这里有五张卡片,分别是1、2、3、4、5,请你们帮我把这些数字卡片与这些图片对应起来。

  桌子----一张桌子,椅子----两把椅子,袜子----三双小袜子,瓶子----四个小瓶子,帽子----五顶小帽子。

  小兔子铺子里的东西还真不少呢,我们一起把这些东西用诗歌的形式说出来:一张小桌子,两把小椅子,三双小袜子,四个小瓶子,五顶小帽子。

  附近有一群小猴子,它们听说听说小兔子开铺子就来了,看它们买走了什么东西。(一张张)出示图片,引导幼儿用诗歌语言说出:一张小桌子,两把小椅子,三双小袜子,四个小瓶子,五顶小帽子。

  3.学习儿歌,掌握儿歌节奏、内容。

  老师把小兔子开铺

子和小猴子买东西编成了一首儿歌,请大家仔细听,跟着老师说一说。

  (老师大声朗读,幼儿跟读)4.利用图片,进一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三.仿编,引导幼儿感受绕口令的韵律美。

  师:小朋友们,你们还想让哪个小动物开铺子?卖什么东西?

  1.幼儿说,老师记录并画下来。

  2.老师朗诵幼儿床边的儿歌,并引导幼儿说一遍。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实用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