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案 篇一
标题: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引言:在三年级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品德与社会课程,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发展良好的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目标设定
1. 帮助学生理解自我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自我管理。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3. 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故事或图片展示,引出自我管理的概念。
2. 概念讲解:详细解释自我管理的含义和重要性,强调良好的自我管理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3. 案例分析:以学习和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为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4.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分享自己对自我管理的理解和实践经验。
5. 游戏活动:设计一些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和乐趣。
6. 总结归纳: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游戏活动,总结出自我管理的要点和方法。
三、教学资源
1. 故事书或图片展示。
2. 案例分析的素材。
3. 小组讨论的题目和指导问题。
4. 游戏活动的道具和规则。
四、教学评估
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情况,评估学生对自我管理的理解和实践经验。
2. 游戏活动中,观察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和体验自我管理的乐趣。
3. 学生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我管理的文章,总结自己的体会和实践经验。
通过以上的教学过程和评估方式,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提高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责任感。这将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有着积极的影响。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案 篇二
标题: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
引言:在三年级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品德与社会课程,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和解决问题,为他们未来的人际交往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目标设定
1. 帮助学生理解社交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发展良好的社交能力。
2. 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和沟通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灵活应对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故事或图片展示,引出社交能力的概念。
2. 概念讲解:详细解释社交能力的含义和重要性,强调良好的社交能力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3. 角色扮演: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分角色进行模拟对话和合作活动。
4. 小组合作:学生分成小组,进行一些小组活动,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5. 解决问题:以学习和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为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6. 总结归纳:通过学生的角色扮演、小组合作和问题解决,总结出社交能力的要点和方法。
三、教学资源
1. 故事书或图片展示。
2. 角色扮演的情境和对话。
3. 小组合作的题目和指导问题。
4. 解决问题的案例和讨论。
四、教学评估
1. 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和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2. 问题解决中,观察学生是否能灵活应对和找到解决方法。
3. 学生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社交能力的文章,总结自己的体会和实践经验。
通过以上的教学过程和评估方式,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交能力的重要性,培养他们与他人合作和沟通的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和灵活应对的能力。这将对他们未来的人际交往和合作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
知道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并能正确地称呼他们。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感受父母长辈的关爱之情,体验家庭生活中的快乐和幸福。
教学难点:
家庭成员之间和关系及称呼,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
教学准备:
让学生收集一些和家人合影的照片(全家福、生活照);准备一张用彩色纸
背景音乐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感受家的温馨气息
师:同学们,我们都有一个可亲可爱的家。我的家住在坪坝晏店街道,你们的家住在什么地方?
生1:我的家住在……
生2:我的家住在……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我们的家。(师板书:我的家)
师:我先来说说我的家。(师展示自己的全家福)看,这是我九岁时的一张全家福照片,猜猜哪个是我?
生:左下角那个扎小辫的。
师:对,这就是九岁时的我,(指照片介绍)这是我的爸爸,这是我的妈妈,这是我的哥哥,这是我的姐姐。我长得像爸爸还是妈妈?
生1:你爸爸。
生2:你妈妈。
生3:既像你爸爸又像你妈妈。
师:为什么呢?
生1:你是他们的孩子。
生2:你是妈妈生的。
师:对,我是爸爸妈妈的骨肉,血管里流淌着他们的血液,他们是我最亲近的人。
师:(边讲边在全家福照片的周围画)那时我们一家人住在一个小乡村,屋前有一条公路,公路的右前方有一个小水塘,夏天,我们常去那儿游泳。屋的后面有一个绿色的竹林,我的姐姐常去那儿看书。对了,还忘了告诉你们,在公路边上还有一块空地,我和小伙伴们常在这儿做游戏。
师:同学们,你们家周围有哪些地方你最喜欢去?你们也像老师这样把自己喜欢去的地方画出来,待会儿再给我们介绍介绍!
(生动笔画自己家周围景物,师巡视)
生1:(指照片)这是我的爸爸,这是我的妈妈,我长得像妈妈。我家周围有一个小花园,我常在那里玩!
生2:别人都说我长得像爸爸,特别是眼睛。这是我家,前面有许多草,后面有一个小水池,我常去游泳。
生3:我不知长得像谁?
师:大家看呢?
生:既像爸爸又像妈妈。
生3:我家附近有一家餐馆,我们一家人常去吃饭。
二、师生共同谈自己的家庭生活
师:(展示书上家庭生活的范例)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另外一位同学的家庭生活是怎样的?
生1:他们在一起吃饭,打扫卫生。
生2:他们有时闹别扭,有人生病了会着急。
师:(出示自己的家庭照片)我们一家人最喜欢在一块儿聊天,爸、妈只要他们一回家,我们兄妹三人就会围在他们身边叽叽喳喳地讲学校的故事,爸、妈也会告诉我们他们每天的新鲜事,这时一家人最开心。
师:你们一家人平时都在家里做些什么?
生1:一起看电视。
生2:我们一家人喜欢在一起打扑克。
生3:我们一家人平时爱唱歌。
师:对了,同学们都带了自己和家人一块照的照片,这照片后面有什么样的故事,先说给同桌的同学听听!
(生同桌相互讲照片后面的故事)
师:谁愿意来讲一讲?
生1:(展示平台上展示的照片)这是我们一家人搬新家时照的,全家都十分开心,因为我们的新家又宽敞又明亮,比以前好多了!
生2:这是我们家第一张全家福,那时我三个月,我第一次能用眼神与爸爸交流,所以照了这张像。
师:看爸爸笑得多开心呀,真是幸福的一家。
生3:这是我们全家人在外公去世前一起照的,有大姨、小姨、妈妈、爸爸等许多人,那时外公生病了,我和姐姐去把他从医院接回来给他过生日,除了我,大家都知道外公是最后一个生日,于是我们一起照了这张像,没过半月,外公就去世了,但我看见这张像,就想起外公。
师:是啊!这张照片中有你们一家人对外公的怀念。
师:我的这张照片后面也有故事。看,我们一家人的表情多严肃啊!那是因为我的哥哥照完这张像后将离开家,到部队去当一名解放军战士。因为哥哥平时很疼我们,我们真舍不得他走,这严肃的表情后边包含着我们一家人依依不舍的感情。后来,远在山西当兵的哥哥常给我们写信,他说无论在什么地方,他都牵挂着我们,牵挂着我们的家。
师:是啊!我的家、你的家、他的家都是那么平凡、普通,我们一起做事,一起游戏,谁生了病,大家都着急、担心,这是为什么呢?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师小结:对,我们是一家人,不管怎样,大家总是互相关心,互相惦记,因为我们爱自己的家,爱家里的每一个人。
(板书:我爱我的家)
三、出示调查表,谈感想
师:对了,说到这儿,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大家,你们了解家里人吗?了解爸爸妈妈小时候的故事吗?请拿出你们的家庭调查表,汇报一下你在调查中印象最深刻、最感兴趣的事。
学生汇报交流。
师问:了解了这一切,你有什么感想?
生1:我们现在的生活真好,我们应努力学习。
生2:社会变化快。
师:大家想对爸妈说些什么?
生1:感谢爸妈对我的关心、照顾。
生2:爸、妈我很喜欢你们!
师:通过调查,我们对爸爸妈妈有了更多的了解,相信你们会更爱自己的爸爸妈妈,更爱自己的家。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任务能独立完成。
教学准备:1、学生搜集一下好的学习方法;
2、学生根据42页三幅插图自己创编小品;
3、师生共同收集关于“一分钟的价值”的有关资料,收集勤学的名言。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在学习上,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
2、让学生畅谈自己的“困难”。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主要困难。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学习经验、好的学习方法。借他山之石来攻玉。
二、小组进行小品展示
1、相互欣赏。
在看小品的过程中,思考同学的表演意图,小品诠释了什么思想主旨。
2、自主探究。
在对小品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学生受到启发,并从中感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对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多么重要。
三、师生共同探讨
学生结合课本第43页下方三个孩子遇到困难的插图,讨论如何帮助他们克服这些不好的习气。
四、体验活动
1、学生闭上眼睛,感受一下一分钟时间有多长。
2、结合收集的资料,师生共同交流关于一分钟的价值。
3、分小组进行一分钟写字比赛,一分钟口算比赛,把成绩记录下来,把成绩展示一下,共同感受一下一分钟的价值。
五、小结
1、时间是宝贵的,一去不复返;
2、要合理利用每一分钟,快乐学习,尽情潇洒,充分休息,不要让时间悄悄地溜走。
六、师生交流
1、看图想一想,说一说。
(1)学生看课本第46页三幅插图,说说自己大胆提问的收获
(2)学生把自己不敢提问的顾虑说出来,大家共同想办法克服。
2、名言激励
(1)学生说说自己创编关于勤学好问的“名言”,互相交流,相互启发;
(2)教师小结,学生朗读关于勤学好问的名言。
七、活动拓展
1、有关时间的感受,还可以使用模拟表演的形式,如请学生扮演时光老人,帮助学生体会珍惜时间的重要意义。
2、组织学生收集有关时间,学习习惯方面的名言警句,自己办一张手抄报。展示自己这堂课学到的知识和明白的道理,让大家和你一起分享。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案 篇五
本主题由活动指示性的引言、三幅图片及对话和注释,还有一则小资料组成。引言既是对主体内容的提示,又是对活动要求进行指示。三幅图从不同侧面进行了提示,设计了要保管好购物凭证,自觉抵制假冒伪劣产品,知道有问题可以拨打12315的热线投诉电话,同时配有简介购物发票的资料,教给了学生保护自己权益的基本方法。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归纳怎样才能保护自己的消费权益,使学生能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
(一)小调查(小组内交流课前调查情况)
举例说明,假冒伪劣产品给人们带来了哪些损害?
(二)小知识
作为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享有合法的权利和利益,这些假冒伪劣产品的销售,是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你知道消费者具有哪些权利吗?
(三)保护我们的权益
我们每个人都要注意保护自己的消费权益。你知道怎么做吗?
1、小组交流办法并表演展示。
2、阅读33页内容。
3、教师补充
4、教师通过实物教学生如何识别假冒产品。(也可以让学生提前向家长学会,再教给同学们。)
(四)谈收获
(五)作业 综合本单元的知识点,办一期小报。
小资料: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每年的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InternationalDayforProtectingConsumers'Rights)。这一国际日最先由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于1983年确定,以扩大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宣传,使之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重视,促进各国和地区消费者组织之间的合作与交往,在国际范围内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由来
1962年3月15日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在美国国会发表了《关于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总统特别咨文》,首次提出了的消费者的“四项权利”,即:有权获得安全保障;有权获得正确资料;有权自由决定选择;有权提出消费意见。
肯尼迪提出的这四项权利,以后逐渐为世界各国消费者组织所公认,并作为最基本的工作目标。1983年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确定每年的3月15日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同时,选择这样一天作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也是为了扩大宣传,促进各国消费者组织的合作和交往,在国际范围内引起重视,推动保护消费者的活动。
从1983年以来,每年的3月15日,世界各地的消费者组织都要举行多种多样的纪念活动。举行记者招待会或发布新闻公报,向公众介绍消费者组织的活动情况;公布新的一年的工作计划,告诉人们消费者组织将为保护消费者利益做哪些工作。同时,唤醒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督促企业重视消费者权益;促进全社会都关心、支持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而今,“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宣传活动已经成为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意义深远的社会性活动。
★20xx年消费者权益日主题
主题为"消费和谐"。
★今年是第几个“315”消费者权益日
今年是第25个“315”消费者权益日。
什么叫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消费者的权益是指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所享有的权利和应得的利益。它包括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应享有的权益,也包括消费者在接受服务时应享有的权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指消费者所应享有而被国家法律、法规及地方性法规所认可的、独自享有的权利。社会保障及法规保护的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有意给经营者造成侵害,或者由于消费者故意或过失而使自身利益受到损害,社会与法律对之不予保护。保护消费者权益绝不是无原则、限地予以保护。
发生消费纠纷后哪些途径可以解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第三十四条规定,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3。向有关行政执法部门(如工商、技术监督、物价、卫生、商检、烟草专卖等)申诉;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如何与经营者协商解决消费纠纷?
消费者在找经营者协商之前,应咨询或学习《消费者权益保》、《产品质量法》、新“三包”规定及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弄清经营者在哪些方面损害了自己的权益;是退货、换物还是修理,能得到多少赔偿等。然后带着法规和实物、发票去找商场负责人,陈述自己购物及发现质量问题经过,并依法提出自己的赔偿要求。经过协商能得到满意解决。如协商不成,可寻求其他解决途径。
如何向消费者协会投诉?
投诉以文字材料为准。要把投诉人的姓名、地址、邮政编码和被投诉单位名称、地址,受损害事实,所购商品的名称、牌号、规格、数量、价格、生产单位及交涉经过等内容写清楚,并提出自己的合理要求。未经消协同意,不要邮寄票证、单据和实物,以防丢失。
请注意,以下6种情况之一的投诉,消费者协会不予受理:
1、购买商品不是用于自己消费,而是用于生产或销售的投诉(不含农民购买自用的生产资料);
2、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之间的经济纠纷的投诉;
3、个人私下交易商品,属于违约纠纷的投诉;
4、提不出被投诉者的名称、地址和必要证据的投诉;
5、司法、行政部门已受理的投诉;
6、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投诉。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案 篇六
一、教才分析
本课包括“我认识的交通工具”“家乡的交通工具”“交通工具展览会”三大块内容。教材开课的通栏设计,是利用人类社会生活的广阔空间,展示了在陆地、天空、江河湖海各个领域人们设计并运用的各种交通工具。对于这些熟悉或是陌生的交通工具,教学中一定要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联系生活实际,让他们在指认回顾的同时进一步了解各种交通工具的名称、性能、用途。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交通工具的种类、特点及用途,了解当地交通工具的发展史和使用情况。
2、引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懂得交通工具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3、引导学生学习搜集与整理信息资料的方法,并愿意与他人交流、分享。
三、教材重、难点
重点:列举本地区人们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讨论人们为什么会使用这种交通工具。
难点:交通工具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活动设计
1、“我认识的交通工具”活动设计
(1)找一找。
让学生从寻找身边熟悉的交通工具入手,以加深对交通工具类别、使用范围、用途等方面交通知识的初步了解。
(2)说一说。
让学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说说自己乘通工具的经历和感受;也可以利用一些交通工具的模型和图片加以说明,增强活动的兴趣。
(3)交流与展示
组织学生开展活动,让他们围绕身边的交通工具,谈见闻,包括见过哪些交通工具、各种交通工具有哪些特点和用途;还可让学生谈谈某些交通工具的发明、发展或功用的知识趣闻。
2、“家乡的交通工具”活动设计
(1)竞猜游戏“是真是假”
选择一些地区的交通工具如大象、骆驼、雪橇、轿子、马车等图,帮助学生认识交通好工具的历史发展变化过程,同时也让他们懂得交通工具有一定的区域性。
可以利用竞猜游戏或“是真是假”现场互动游戏,提升学生对知识性学习的兴趣。注意课前要布置学生做好相关资料准备。
(2)调查与分析
学生按照一定的分组、分工进行社会调查。事先,教师要知道学生设计好调查提纲和记录表。调查的对象可以是交通管理部门、社区人士、街坊邻居、父母、同学等。到街头观察与调查,一定要嘱咐学生注意安全。
当地交通工具变化的调查
时间工具名称特点及用途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20世纪七八十年代
20世纪九十年代
20世纪末、21世纪初
(3)通过学生填写自己家乡常用的交通工具的特点和用途表,使他们进一步加深对交通工具的认识。展示活动可按小组或班级进行,教材留白的部分可让学生画画、贴贴、写写,目的是让学生记录下自己的时间成果或体验。
(4)交通工具展览会
让学生把收集到的交通工具的.图片、玩具、模型展示出来,互相交流。
六、评价要点
(1)对交通工具的种类的了解程度,对各种交通工具、特点和用途的熟悉程度。
(2)参与调查、交流等活动是否积极主动,是否有计划性。
(3)在实践活动小组中是否能分工合作、统一协调。
(4)是否掌握了一定的收集与处理信息的方法。
(5)在交流展示中是否积极、踊跃,是否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认识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