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月歌教案 篇一
峨眉山月歌是一首古老的民歌,描绘了中国四川的峨眉山在夜晚的美景。它既有着优美的旋律,又具有深刻的意境,因此非常适合用来进行音乐教学。本教案将以峨眉山月歌为主题,通过歌曲的欣赏、歌词的解读和创作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音乐和文化。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峨眉山月歌的背景和意义;
2. 学习并欣赏峨眉山月歌的旋律;
3. 理解歌词的意思,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4. 进行创作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峨眉山的情感。
二、教学准备
1. 峨眉山月歌的音频和歌词;
2. 乐器,如古筝、琵琶等;
3. 诗词欣赏的相关材料;
4. 创作活动的准备材料。
三、教学过程
1. 音乐欣赏
播放峨眉山月歌的音频,让学生聆听歌曲的旋律。引导学生仔细倾听,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2. 歌词解读
分发峨眉山月歌的歌词,让学生一起阅读和理解歌词的意思。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歌词中所描绘的景色和情感,并与自己的经历做对比。
3. 诗词欣赏
介绍中国古代的诗词文化,让学生欣赏一些与自然景色相关的诗词,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等。引导学生理解诗词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4. 创作活动
让学生以峨眉山为主题进行创作活动。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如绘画、写诗、写故事等,表达对峨眉山的情感和想象。
5. 展示与分享
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创作展示给同学们欣赏,并进行分享和交流。可以让学生讲述自己创作的灵感和感受,增加学生们对音乐和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四、教学延伸
1.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唱或合奏,用乐器演奏峨眉山月歌的旋律;
2. 可以邀请专业音乐家或文化艺术工作者来学校进行讲座或表演,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音乐和文化。
通过以上的教学过程,学生将能够更好地了解并欣赏峨眉山月歌这首民歌,培养对传统音乐和文化的兴趣和理解能力。同时,通过创作活动的引导,学生还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峨眉山的情感,培养创造力和表达能力。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还能够拓展他们的文化视野,培养他们对美的感受和追求。
峨眉山月歌教案 篇二
峨眉山月歌是中国四川的一首古老民歌,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深刻的意境而闻名于世。本教案将以峨眉山月歌为主题,通过学习该歌曲的文化背景、音乐特点以及相关的艺术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音乐。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峨眉山月歌的产生背景和意义;
2. 学习并欣赏峨眉山月歌的旋律和音乐特点;
3. 探讨峨眉山月歌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地位和影响;
4. 通过相关的艺术形式,如舞蹈、戏曲等,加深对峨眉山月歌的理解和欣赏。
二、教学准备
1. 峨眉山月歌的音频和歌词;
2. 相关的艺术形式的视频或图片资料;
3. 乐器,如古筝、琵琶等;
4. 诗词欣赏的相关材料。
三、教学过程
1. 文化背景介绍
简要介绍峨眉山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峨眉山月歌在当地的传承和发展。
2. 音乐欣赏
播放峨眉山月歌的音频,让学生聆听歌曲的旋律和音乐特点。引导学生仔细倾听,感受歌曲的节奏、调式和情感。
3. 探讨音乐特点
引导学生讨论峨眉山月歌的音乐特点,如节奏的变化、旋律的起伏等。让学生通过参与讨论,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歌曲的音乐性。
4. 相关艺术形式的欣赏
通过播放相关的舞蹈、戏曲等艺术形式的视频或图片资料,让学生了解峨眉山月歌在其他艺术形式中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魅力。
5. 乐器演奏体验
分发一些简单的乐谱,让学生用乐器演奏峨眉山月歌的旋律。通过亲身体验,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歌曲的音乐魅力。
通过以上的教学过程,学生将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峨眉山月歌这首民歌。同时,通过对相关艺术形式的欣赏和乐器演奏的体验,学生还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峨眉山月歌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地位和影响。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还能够拓展他们的文化视野,培养他们对美的感受和追求。
峨眉山月歌教案 篇三
一.知人论世
李白,唐代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生于西域,长于蜀地,25岁出蜀而漫游楚湘,最终葬在当涂。他一生创作丰厚,诗歌以清新飘逸见长,《峨眉山月歌》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 开元十四年(726),李白“骇骧筋力成,意在万里外”,于是“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途中,他写了著名的《峨眉山月歌》。可以说,受长江文明的哺育,李白才情如大江,妙思似明月。由于乡土因缘,诗中峨眉月就是这样一个意象。30年后他流放夜郎赦归后,在黄鹤楼送蜀地僧人去长安,又作《峨眉山月歌送进蜀僧晏入中京》。洋溢着思乡情的峨眉月,在李白手中又泛化为《静夜思》中人与月的瞬间精神遇合,使“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变得家喻户晓。后来又借酒力和醉态思维,创造出《月下独酌》,《把酒问月》等诗歌神品。谪仙之月,是想象最清丽奇特、极具情感渗透力的意象。因此经过李白、苏轼以及唐宋一系列诗人赋予明月具有人间亲和感的想象和意义,六朝至唐的文人玩月雅兴遂渐渗透到民间风俗心理,终于在北宋形成了人伦情感非常浓郁的中国人盼团圆、庆团圆的岁时节日——中秋节了。
二.课文分析
诗从“蛾眉山月”写起,点明时令是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在峨眉山的东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是“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流露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三.巧妙构思、思想情感
这首诗是一首短小的绝句。绝句在表现时空变化上颇受限制,因此一般写法是不同时超越时空,而此诗所表现的时间与空间跨度真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二十八字中地名凡五见,共十二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它“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王麟洲语),其原因在于: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其次,地名的处理也富于变化。“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附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而在句中位置亦有不同。读起来也就觉不着痕迹,妙入化工。 在表达情感方面,除“峨眉山月”而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这首诗只是以“蛾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展示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分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又是思友之情的象征。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关于文中的“君”,一说指峨眉山月。《唐诗别裁集》:“月在清溪、三峡之间,半轮亦不复见矣。‘君’字即指月。”一说指同住峨眉山的友人,则诗中山月兼为友情之象征。 四.小结: 蜀江行旅图: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 兼指友人、故士象征乡情、友情
峨眉山月歌教案 篇四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
3.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朗读背诵古诗
难点:感悟诗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三.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以前我们曾经学过不少古诗,谁能背诵给大家听
(指名背诵)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古诗。
(板书:)
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
(板书课题)
2、解题。《峨眉山月歌》
(1)简介“蛾眉山”。
(2)简介作者。
李白:唐代诗人,幼时随父迁居四川,长期在各地漫游,他的诗想象丰富,本诗是他青年时代初离四川时所作。
3、初读课文。
(1)范读课文。
(2)自学课文。
要求:
①准字音,读通诗句。
②结合诗句理解词语。
半轮影流夜发向思君下
③读通课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④不理解的注上记号。
学生根据上述要求自学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②指名说说有关词语的意思。
③指名说说诗句意思。
④提出不懂的词和句。
4.精读课文。
(1)疏通诗句。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半轮:(看图理解)上弦月或下弦月。
影:诗句中指月影。
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夜发:夜里出发。向:驶向。思:思念。
君:作者的友人。下:由上游往下游行走。
(2)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①出示图画,看懂图意。
②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什么,这时他会怎么想,他的表情会是什么样儿。
要读出诗人思念友人的感情,语调要低缓些。
出示: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范读、指名读。
5.指导背诵。
朗读背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峨眉山月歌教案 篇五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35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磨;
3、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通过自我诊断与矫治,感受诗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峨眉山月歌》
一、基础性诊断与矫治。
1、复习背诵学过的李白的诗歌。
2、范读,让学生初步感受两首古诗。
3、简单介绍《峨眉山月歌》的创作背景。
二、发展性诊断与矫治。
1、读前启发:两首诗皆有山有水,景色优美,你能体会出诗的意境吗?
2、自渎,读后同桌检查是否准确通顺,再交流各自对诗句的理解。
3、图文对照,理解词义:(1)半轮;(2)影入;(3)下渝州。
4、展开想象,理解诗意,体会青幽的峨眉山上挂着弯弯的月亮,影子倒映在平羌江中这一优美意境。
5、读边悟,体会全诗意境。
三、理解性诊断与矫治。
1、反复诵读,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2、领会作者写该诗的思想感情。
3、讨论交流。
4、熟读成诵,在诵读中进一步体会。
四、发展性练习。
1、写字指导,注意君第二笔横要写长一些。
2、出示一首描写山水景色的诗,生自渎自悟。
3、读后交流诗歌意境及作者思想感情。
4、熟读成诵。
峨眉山月歌教案 篇六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及组成的词语。两首古诗的意思。
2、背诵两首古诗。能写出《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理解本课的8个生字及组成的词语。两首古诗的意思。能写出《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准备:
投影片、收集有关李白、刘禹锡的生平资料或名篇佳句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理解《峨眉山月歌》诗意,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一、激发学习兴趣
导入新课
1、谁能谈谈李白和他的诗?
师述: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居士,幼时随父迁居四川清莲乡,25岁离蜀,长期在各地漫游,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人称“诗仙”有‘斗酒诗百篇“之称。
2、说说你学过李白得哪些诗。指名交流收集的名言佳句。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他青年时期写的一首《峨眉山月歌》。书:课题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
2、指名读,纠正字音。
三、出示:峨眉君羌渝洲
1、认读生字。
2、理解字词的意思:半轮(看图理解,指上弦月或下弦月)
3、影:月影。
夜发:连夜出发。
四、读文释义
理解一、二两句: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照平羌江,又伴随我顺流而下。
1、指名读。
2、小组学习,理解意思,或提出疑问。
3、交流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诗
板书:月半轮
理解三、四句: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思念友人却没有见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之情向渝洲驶去了。
板书:影江水流
1、由读。
2、小组学习。
3、交流。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诗。
连起来读,指名串讲诗意。
1、示幻灯片课文插图。
2、引导观察想象。
板书:思君
五、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1、看懂图意。
2、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见了什么,低头又看见了什么。这时,他会怎么想,脸上会么表情。
3、结合想象连起来说一段话。
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诗人因思念而惆怅的预语气。,语调要低缓些。
六、指导背诵指名背
齐背。
总结作者借峨眉山的月夜美景,抒发了自己思念友人的心情,意境清新,语言浅近,音韵流畅。
书:写景抒情
作业:理解带点的词语,再说说诗句的意思。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朗读并背诵《峨眉山月歌》。
教学反思
学习《峨眉山月歌》这首诗时,我简单介绍了一下写作背景,告诉学生这是李白离开四川到外地赴任时在途中写的。然后提出问题:你能读读诗,再联系插图,想象李白离开时的场景吗?有个学生说:他知道了李白离开峨眉山是在一个秋天的夜晚,那天晚上一轮弯弯的明月挂在天空,银色的光辉洒在江面上,非常美丽。我相机提示:这就是哪句诗的内容?有学生回答“峨眉山月半轮秋”,为了让学生尽可能学会自己读诗,我告诉他们,古诗中往往会出现词序颠倒的现象,那是诗人为了压韵,如“峨眉山月半轮秋”,其实是“秋峨眉山月半轮”,学生感觉理解起来容易多了。
“影入平羌江水流”一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有学生说:我知道李白在乘船时,看到月亮也在跟着他走。现在,月亮在平羌江中的倒影也随船顺流而下,学生也能有所明白。接着,我示意学生:诗人乘着小船顺流而下,从清溪驶向三峡,快到渝洲时,他会想起谁呢?有同学说,他想念家乡的朋友,也有同学说,他想念一路陪伴他的月亮。这样的提问点拨,既发挥了学生的想象,有让他们理解了诗句“思君不见下渝洲”的意思,可谓水到渠成,又入情入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