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精选3篇】

时间:2018-07-01 03:46:1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篇一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理解比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2. 能够用比进行数量的比较和运算。

3. 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 比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2. 比的大小比较和比的运算。

教学难点:

1. 比的运算。

2. 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教材、笔和纸。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与复习(5分钟)

通过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复习比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Step 2:新知讲解(15分钟)

1. 通过教师讲解和示范,介绍比的大小比较和比的运算。

2. 教师通过实际例子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比的运算方法。

Step 3:练习与巩固(20分钟)

1. 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比的大小比较和比的运算方法。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比进行数量的比较和运算。

Step 4:拓展与应用(10分钟)

教师设计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Step 5:总结与反思(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与学生进行讨论和反思。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理解了比的定义和基本性质。通过课堂练习和实际问题的讨论,学生掌握了比的大小比较和比的运算方法。通过拓展问题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些问题需要改进。首先,我在讲解比的运算方法时可能没有讲解清楚,导致一些学生对比的运算方法理解不够深入。其次,课堂练习的时间较短,有些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巩固所学知识。

针对这些问题,我将在教学中更加注重讲解的清晰性和示范的准确性,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掌握比的运算方法。同时,我会适当延长课堂练习的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这次教学,我深刻认识到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只有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才能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我会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篇二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理解比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2. 能够用比进行数量的比较和运算。

3. 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 比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2. 比的大小比较和比的运算。

教学难点:

1. 比的运算。

2. 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教材、笔和纸。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与复习(5分钟)

通过与学生互动,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复习比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Step 2:新知讲解(15分钟)

1. 通过引入真实生活例子,让学生了解比的概念和应用。

2. 教师通过教学课件和多媒体展示,讲解比的大小比较和比的运算方法。

Step 3:练习与巩固(20分钟)

1. 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比的大小比较和比的运算方法。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际问题的讨论和解决,运用比进行数量的比较和运算。

Step 4:拓展与应用(10分钟)

教师设计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并与学生一起探讨解决方法。

Step 5:总结与反思(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与学生进行讨论和反思。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入真实生活例子,让学生了解比的概念和应用。通过教学课件和多媒体展示,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比的大小比较和比的运算方法。通过实际问题的讨论和解决,学生能够运用比进行数量的比较和运算。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些问题需要改进。首先,我在讲解比的大小比较和比的运算方法时可能过于简单,没有涉及到更多的实例和应用情景,导致学生对比的运算方法理解不够深入。其次,课堂练习和实际问题的讨论时间较短,有些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巩固所学知识和运用所学知识。

针对这些问题,我将在教学中更加注重例子的多样性和应用情景的丰富性,让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比的大小比较和比的运算方法。同时,我会适当延长课堂练习和实际问题的讨论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巩固所学知识和运用所学知识。

通过这次教学,我深刻认识到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只有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才能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我会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篇三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范本

  教学目的:

  1、 通过观察、类比,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会运用这个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2、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观察、类比的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学会与人合作的意识,并能与他人互相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什么叫做比?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2、比与除法和分数有什么关系?

  二、新授

  1、口答:

  (1) 6︰9=()÷ 9=18 ÷()=18︰27

  (2) 6︰9===()︰3

  2、引导学生讨论研究,寻找规律。

  3、推导出“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4、明确比的基本性质的作用。

  5、 教学例1

  (1) 出示例题: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15∶10180:120

  (2)学生审题,说题目的要求(两个,一是化成整数比,二必须是最简的)。

  (3)把:0.75∶2化成最简整数比。

  (4) 归纳化简比的方法。

  三、练习

  1、基本练习。

  2、拓展练习。

  四、全课小结,教学反思《<<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比的基本性质可以应用在哪些方面?

  五、

布置作业。

  P51的“做一做”和练习十一的第6题。

  板书设计

  一、基本性质

  二、作用

  三、化简方法

  教学反思

  上完《比的基本性质》,我反复在思考一个问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有一个很重要的基础那就是已有的知识,已有的知识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

  这节课我是这样设计的,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从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以及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等知识,通过让学生联想、猜测、观察、类推、验证方法探讨比的基本性质,介于复习比较充分,新课开展也很顺利,在我或其它同学的引导下,大部分学生思维都能迅速打开,得出多种验证比的基本性质的方法,但在这个环节中,可能是有听课的老师在,学生有些拘谨,担心回答错误不敢积极主动举手,有的站起来回答紧张的老是重复。

  学习概念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心里学原理告诉我们,概念一旦获得,如不及时巩固,就会被遗忘。利用概念解决问题其实就是进一步巩固概念知识,只有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学习才是有意义,本课中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需要用到找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而且要求看到一组数能迅速看出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这个知识点只知道方法,动手运用起来还需思考一会儿,遇到稍大的数甚至看不出来有哪些公约数,这样以来对做题速度大打折扣,今后还需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克服这个小障碍,化简比的教学我采用尝试法,由学生尝试化简,遇到问题小组共同探讨,找到化简方法,通过板演,方法还真不少,除了常规方法,还可以求比值,有人干脆把后项直接化成1.。不管采用那一种方法,只需符合规律,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尊重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

  上学期使用导学自主的方法,现在使用了电化教学设备,两者的结合应用有些生拉硬套,不由自主的就会顾此失彼。这里还是使用时间较短,两者有机完美结合的方法经验欠缺,以后还需不断学习,加上个人摸索,争取把这种模式尽早高效应用于教学当中。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精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