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空气小班教案 篇一:引领孩子探索热空气的奥秘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热空气的概念和特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
教学准备:
1. 图片、视频或实物展示热空气的现象。
2. 实验材料:气球、蜡烛、鸡蛋、玻璃瓶等。
3. 教学辅助工具:黑板、彩色粉笔、教案。
教学过程:
引入:
1. 展示图片、视频或实物,引起学生对热空气的兴趣。
2. 提出问题:你们有没有观察到过热空气的现象?热空气有什么特点?
探究:
1. 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热空气的特性。
a. 实验一:用蜡烛加热气球,观察气球的变化。
b. 实验二:将鸡蛋放入玻璃瓶中,用火源加热瓶口,观察鸡蛋的变化。
2.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热空气的特点。
a. 热空气轻,会上升。
b. 热空气膨胀,占据更大的空间。
c. 热空气比冷空气稀薄。
拓展:
1.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热空气会上升?
2. 通过讲解大气环流的原理,让学生了解热空气上升的原因。
归纳总结:
1. 回顾实验结果和学生的观察总结,强化对热空气特性的理解。
2. 提出问题:热空气的特性在哪些日常生活中会发挥作用?
拓展应用:
1. 分组讨论热空气的应用,如热气球、烟囱、自然界的大气环流等。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并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反思:
1. 学生对热空气的概念和特性有了初步的了解。
2. 学生通过实验和探究,培养了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3. 学生在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方面有了一定的提升。
热空气小班教案 篇二:探索热空气的神奇现象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热空气的概念和特性。
2.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 图片、视频或实物展示热空气的现象。
2. 实验材料:气球、蜡烛、玻璃瓶等。
3. 教学辅助工具:黑板、彩色粉笔、教案。
教学过程:
引入:
1. 展示图片、视频或实物,引起学生对热空气的兴趣。
2. 提出问题:你们有没有观察到过热空气的神奇现象?
探究:
1. 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热空气的神奇现象。
a. 实验一:用蜡烛加热气球,观察气球的变化。
b. 实验二:将鸡蛋放入玻璃瓶中,用火源加热瓶口,观察鸡蛋的变化。
2.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热空气的神奇特性。
拓展:
1.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热空气会上升?为什么热空气会膨胀?
2. 通过讲解大气环流和分子热运动的原理,让学生了解热空气神奇现象的科学解释。
归纳总结:
1. 回顾实验结果和学生的观察总结,强化对热空气特性的理解。
2. 提出问题:热空气的神奇现象在哪些日常生活中会发生?
拓展应用:
1. 分组讨论热空气的应用,如热气球、烟囱、自然界的大气环流等。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并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反思:
1. 学生对热空气的概念和特性有了初步的了解。
2. 学生通过实验和探究,培养了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3. 学生在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方面有了一定的提升。
热空气小班教案 篇三
一、课文说明:
本课的教学思路是:“联系实际、体出问题——分组实验、自行探索——汇报研讨、得出结论——巩固应用、解释现象”这一教学思路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有利于学生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空气受热后会上升的原理,了解热空气的实际应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归纳概括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向学生渗透自然事物是变化的,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使学生认识空气受热,体积膨胀,与同体积的了冷空气相比重量减轻从而上升的道理。
2、难点:指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探究热空气上升的原理。
本科教学采用“探究—研讨”的`教学方法,即: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验、讨论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四、课前准备:
五、教学过程:
㈠、导入新课:
1、 出示自治的走马灯,从学生们感兴趣的事物
入手,让学生观察点燃酒精灯后走马灯转个不停的现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提问:“对于这个现象你们有什么疑问?”让学生在强烈
的好奇心的驱使下产生探究的愿望。
㈡、学习新课:
1、 设计实验、发现问题。
指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探究热空气为什么会上升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为了顺利的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教师应做到:一、提供足够的探究时间和宽松的探究氛围便于学生独立的进行研究。二、提供足够的又结构的实验材料。由于常温下的空气和热空气都是无色透明的气体,要知道它们的体积是否发生变化,应借助一些物体来研究。为此,我为学生准备了塑料袋、小纸蛇、小纸轮等实验材料,帮助学生对热空气进行研究,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分组实验观察纸蛇(小纸轮)转动实验,汇报实验现象,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分组研究塑料袋上升实验,汇报实验现象 学生提出不懂得问题。
2、 师生讨论、解决问题
在学生获得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发学生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纸蛇(纸轮)为什么会转动?是谁让它转动。
塑料袋为什么会上升?是谁让它上升?
熟料袋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为什么不继续上升?
通过以上想象你认为空气受热后哪些方面发生变化?
3、 归纳概括、得出结论:
在学生充分研讨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逐步引导学生概括出热空气的性质。
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会上升。
㈢、巩固、应用
1、 学生解释热气球的工作原理。
2、 教师介绍孔明灯的制作方法。
3、 学生学做孔明灯,并到室外放飞。
4、 出示自制的仪器:“暖风强弱显示器”学生课下研究自制。
热空气小班教案 篇四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使学生知道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上升。
2.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收集事实并尝试解释的能力。
3.教育:培养学生追求真知、勇于探索的科学。
二.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实验搜集丰富的事实,并且进行解释。
三. 教具、学具准备:
1. 演示材料:图片。
2分组实验材料:塑料袋儿(大、小两种)、纸蛇、塑料条、酒精灯、蜡烛、火柴、废物盒(9组)。
四. 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5分钟)
谈话:我们已经学会使用酒精灯,点燃酒精灯,把手放在上方,自上而下细心体会,有什么感觉?
生分组实验(提醒手慢慢移动,注意安全。)
生汇报实验结果
1. 如果有学生提到有热空气向上升、顶手。教师板书 "热空气",导入新课。
2. 如果学生提到有东西顶手、热。
谈话:你认为顶手的东西是什么?(板书:热空气)
讲述: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热空气。
(二)学习新课 (31分钟)
1.指导学生搜集和热空气有关的事实 (10分钟)
讲述:为了研究热空气,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利用这些材料,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去研究,看看你会观察到哪些现象?
生分组实验
⑴如果学生用塑料袋实验,发现塑料袋飘起来,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实验"怎样让塑料袋升的更高?怎样让塑料袋在短时间内升高?"。
⑵如果学生只是利用酒精灯实验,引导学生"能不能利用蜡烛试一试?"。
2.指导学生事实资料 (8分钟)
谈话:说一说,你们观察到哪些现象?
生发言。(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互相倾听、补充,充分描述,并且引导学生详细描述塑料袋从上升到下降的全过程。)
⒊指导学生研究事实资料 (13分钟)
谈话:同学们观察到这么多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呢?你怎么解释呢?
生分组讨论
生汇报讨论结果(引导学生进行争论,并在必要时做适当点拨。)
谈话:那么归根到底是什么原因才出现这么多现象呢?(希望学生发现都是因为热空气轻,会上升。) (板书:热空气轻 会上升)
(三)巩固应用 (3分钟)
谈话:哪些地方应用到热空气这个性质呢?
⒈如果学生想到热气球,师出示热气球图片。
⒉如果学生想到"孔明灯",引导学生通过看书了解孔明灯。
六.布置作业 (1分钟)
三国时期,诸葛亮就发明了孔明灯,传递作战信息,作为跨世纪的一代,你们能不能利用热空气的性质,做个小制作、小玩具呢?做好以后我们进行展示。
七.板书设计: 热空气
热空气轻 会上升 学生观察到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