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2序曲》音乐教案(推荐3篇)

时间:2019-07-02 09:47:4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1812序曲》音乐教案 篇一

《1812序曲》是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作品之一,也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这首音乐作品不仅在音乐界享有盛誉,也成为了世界上最著名的交响乐之一。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份《1812序曲》的音乐教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经典乐曲。

教案概述:

教案目标:通过学习《1812序曲》,学生能够了解这首乐曲的音乐元素、历史背景和柴可夫斯基的创作意图。

适用对象:适合中学音乐课程的初级学生。

教学时间:建议分为两节课,每节课40分钟。

教案内容:

第一节课:

1. 引入乐曲:播放《1812序曲》的片段,让学生感受乐曲的氛围和激情。

2. 了解历史背景:介绍《1812序曲》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拿破仑战争和莫斯科大火对这首乐曲的影响。

3. 分析音乐元素:引导学生聆听乐曲中的不同乐器和乐曲结构,帮助学生理解序曲的形式和音乐元素运用。

4. 感受乐曲情感:通过播放乐曲的不同部分,让学生感受到乐曲中的不同情感和音乐表达。

第二节课:

1. 回顾上节课内容:通过问答和讨论,回顾学生对《1812序曲》的理解和感受。

2. 创作活动:让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乐器,利用简单的乐器演奏或模拟演奏《1812序曲》中的部分乐段。

3. 表演和分享:每个小组进行表演,分享他们的演奏经验和感受。

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他们对《1812序曲》的理解和感受,分享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教案评估:

1. 学生的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回答问题、讨论和表演等。

2. 学生的理解程度:通过学生的回答问题和演奏表现来评估他们对《1812序曲》的理解程度。

3. 学生的创造力:观察学生在创作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案延伸:

1. 拓展乐曲欣赏:引导学生继续欣赏柴可夫斯基的其他作品,比如《天鹅湖》和《胡桃夹子》等。

2. 探究作曲家的生平和创作:让学生了解柴可夫斯基的生平和其他作品,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他的音乐。

通过这份《1812序曲》的音乐教案,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这首经典乐曲的背景和音乐元素,同时也能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欣赏和创造能力。希望这份教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享受音乐的魅力。

《1812序曲》音乐教案 篇二

《1812序曲》是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以其激情澎湃的音乐表达和宏大的气势而闻名于世。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份《1812序曲》的音乐教案,通过学习这首经典乐曲,帮助学生拓展音乐知识,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教案概述:

教案目标:通过学习《1812序曲》,学生能够了解这首乐曲的音乐结构、情感表达和历史背景。

适用对象:适合高中音乐课程的中级学生。

教学时间:建议分为三节课,每节课45分钟。

教案内容:

第一节课:

1. 引入乐曲:播放《1812序曲》的片段,让学生感受乐曲的氛围和激情。

2. 了解历史背景:介绍《1812序曲》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拿破仑战争和莫斯科大火对这首乐曲的影响。

3. 分析乐曲结构:引导学生分析乐曲的结构,包括序曲的形式和乐曲中的主题变奏等。

4. 探究情感表达:引导学生聆听乐曲中的不同部分,分析乐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和音乐手法。

第二节课:

1. 回顾上节课内容:通过问答和讨论,回顾学生对《1812序曲》的理解和感受。

2. 音乐欣赏活动:播放完整的《1812序曲》,让学生以听记的方式记录乐曲中的不同乐器、乐曲结构和情感变化。

3. 分享和讨论:学生分享他们的听记结果,讨论乐曲中的音乐元素和情感表达。

4. 听觉刺激活动:播放《1812序曲》的高潮部分,让学生通过听觉刺激来感受乐曲中的激情和张力。

第三节课:

1. 学生表演:让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乐器或声音效果,模拟演奏或演唱《1812序曲》中的片段。

2. 表演和分享:每个小组进行表演,分享他们的演奏经验和感受。

3. 总结和评估:引导学生总结他们对《1812序曲》的理解和感受,评估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教案评估:

1. 学生的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回答问题、讨论和表演等。

2. 学生的理解程度:通过学生的回答问题和听记结果来评估他们对《1812序曲》的理解程度。

3. 学生的表演和分享:观察学生在表演和分享过程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案延伸:

1. 拓展乐曲欣赏:引导学生继续欣赏柴可夫斯基的其他作品,如《天鹅湖》和《胡桃夹子》等。

2. 探究作曲家的生平和创作:让学生了解柴可夫斯基的生平和其他作品,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他的音乐。

通过这份《1812序曲》的音乐教案,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这首经典乐曲的音乐结构、情感表达和历史背景,同时也能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欣赏和表达能力。希望这份教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的魅力。

《1812序曲》音乐教案 篇三

《1812序曲》音乐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了解音乐体裁中序曲的形式。

  2使学生了解此作品的创造背景,以交响手法描绘1812年拿坡仑侵略俄罗斯战争最终失败的历史事件。

  二 教学重点

  战斗主题与法军主题的交锋变化

  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录音机 磁带

  四 教学过程

  1 导入(录音机)

  欣赏《1812年序曲》再现部片断

  师:请同学根据下面这段音乐判断这是一个什么场景?是什么因素使你产生这种联想?

  生:描写的是一场战争。音乐紧张激烈、充满战斗性,还有隆隆炮声。

  师:很好。今天老师要用一部音乐把你们带到1812年的俄罗斯。这将是一个有声的历史世界。

  2 授新课(多媒体课件)

  引导学生关注音乐,展开想象,知道本课内容是以战争为背景。

  (1)展示课题《1812年序曲》

  j介绍序曲 :(Overture)乐曲体裁之一。原指歌剧、清唱剧等作品的开场音乐,十七、十八世纪的歌剧序曲分为“法国序曲”及“意大利序曲”两类。前者为复调风格,由慢板、快板、慢板三个段落组成,中段为赋格形式,末段较短;后者为主调风格,由快板、慢板、快板三个段落组成,后世交响曲即由此演变而成。十九世纪以来,从贝多芬开始,作曲家常采用这种体裁写成独立的器乐曲,其结构大多为奏鸣曲式并有

标题。如贝多芬的《科里奥兰序曲》、柴可夫斯基《1812年序曲》等。

  k创作背景:1812年,拿破仑调集六十万大军侵入俄境,进迫莫斯科。俄军司令库图佐夫采取坚壁清野的战略,下令撤退居民,烧掉粮物,暂时放弃莫斯科。拿破仑军队不适应俄国冰天雪地的冬天,又饿着肚子作战,加上俄军和农民游击队的有力反击,终于彻底溃散,只有两万人逃回法国,其余全部被歼灭。拿破仑带了随从狼狈绕道逃回法国,俄国人民无不为这次伟大的反侵略战争的胜利而感到无限骄傲,自豪。这一首管弦乐曲,正是用来描写法军被俄罗斯军民狙击于大雪中,饥寒交迫而导致全军覆没的故事。

  (2)分别介绍呈示部4个主题

  j欣赏战斗主题

  师:该主题有何特点?

  生:速度较快、紧张急促,表现的战争形式迫切,战斗激烈。

  k欣赏法军主题

  师:这一主题主旋律我们曾欣赏过,是什么?有何作用?并根据音乐风格作出表演。

  生:法国国歌《马赛曲》。法国军队的象征。随节奏模仿法国军队趾高气扬的样子。

  l欣赏抒情主题

  师:这一主题与我们曾欣赏的那首作品风格相似?有何作用?

  生:与柴可夫斯基《十一月.雪橇》有俄罗斯民歌风格,表现俄罗斯战士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祖国的热爱。

  m欣赏欢快主题

  师:该主题有何特点?并根据音乐作表演。

  生:音乐轻松、愉快并有舞蹈音乐的特点,体现俄军民乐观的精神。学生据音乐节奏跳起欢快舞蹈。

  n分别视唱呈示部4个主题。

  (3)完整欣赏《1812年序曲》,出示作品结构示意图 和1812年战争有关图片。

  问题:j对比展开部与再现部法军主题和战斗主题有什么不同?

  展开部听上去两主题交织在一起,好象不分胜负;再现部法军主题逐渐被战斗主题淹没。法军主题最终失败。

  k再现部与尾声隆隆炮声相同吗?表示什么意思?

  不同。再现部是反击的炮声;尾声是胜利的炮声、是礼炮。

  3课堂小结

  师:让我们回顾一下,这节课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由你们自己来总结和评价。

  学生甲:展开部法军主题和战斗主题交织在一起,我仿佛看到了一场殊死搏斗。

  学生乙:趾高气扬的.法国军队在隆隆炮声中消失。

  学生丙:我听到了和平的钟声,我希望人类不要在爆发战争。

  师: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通过本课的的学习我们 应能跟深刻地认识到音乐可以反映历史事件,可把我们带入到有声的历史事件中去。

  了解基本常识和创作背景。

  听辨4个主题使学生熟悉4个主题,为完整欣赏作品奠定基础,并了解作者创作意图。

  根据风格表演,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音乐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视听结合,感受音乐的功能,可以反映历史。

  提出相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作品全面理解。

  自己评价所学内容、加深印象。

《1812序曲》音乐教案(推荐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