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活动:我家是个动物园教案 篇一
标题:认识不同动物的名称和特征
教案目标:
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说出常见动物的名称。
2. 帮助幼儿了解不同动物的特征和习性。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 图片或卡片:狗、猫、鸟、鱼、兔子、鸭子等常见动物的图片或卡片。
2. 大型海报或幻灯片:展示不同动物的图片,以便让幼儿观察和描述。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 与幼儿一起观察大型海报或幻灯片上的动物图片。
- 引发幼儿的兴趣,询问他们是否喜欢动物,家里是否有宠物。
2. 学习动物名称(15分钟):
- 展示图片或卡片上的不同动物,逐个向幼儿介绍动物的名称,并让幼儿模仿说出来。
- 重复几次,帮助幼儿记住动物的名称。
3. 认识动物特征(20分钟):
- 接着,通过图片或卡片展示动物的特征,如:狗有四条腿、长长的尾巴,喜欢吃骨头等。
- 与幼儿一起讨论不同动物的特征,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
4. 游戏活动(15分钟):
- 分发动物卡片给幼儿,让他们根据卡片上的动物名称,模仿动物的叫声或动作。
- 鼓励幼儿互相猜测对方的动物是什么。
5. 创作活动(15分钟):
- 分发画纸和彩色笔给幼儿,让他们自由绘制自己喜欢的动物。
- 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他们画的动物的特征。
6. 总结(5分钟):
- 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让幼儿说出他们学到了哪些动物的名称和特征。
- 夸奖幼儿的努力,并鼓励他们多观察和了解动物。
篇二
标题:用故事认识不同动物的习性
教案目标:
1. 帮助幼儿通过故事了解不同动物的习性和特征。
2. 培养幼儿的听说能力和理解能力。
3. 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准备:
1. 图书:包含不同动物故事的儿童绘本。
2. 小道具:根据故事中的动物准备一些小玩具、卡片或模型。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 展示一本绘本,向幼儿介绍即将讲述的故事中的动物。
- 引发幼儿对动物的兴趣,询问他们是否听过关于动物的故事。
2. 讲述故事(15分钟):
- 选择一本绘本,讲述其中的故事,让幼儿仔细倾听。
- 适时展示相应的小道具,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中不同动物的形象和习性。
3. 讨论与分享(20分钟):
- 提问幼儿关于故事中动物的问题,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 分享幼儿自己了解的动物故事,鼓励他们用语言描述动物的特征和习性。
4. 制作动物面具(15分钟):
- 分发动物面具模板给幼儿,让他们根据自己喜欢的动物选择制作。
- 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自己选择的动物的特征,例如:狮子有鬃毛,长着尖尖的牙齿等。
5. 表演小剧场(15分钟):
- 鼓励幼儿穿上自己制作的动物面具,分角色表演动物故事中的场景。
- 引导幼儿通过角色扮演,体验不同动物的习性和特征。
6. 总结(5分钟):
- 回顾今天学习的故事和活动,让幼儿说出他们喜欢的动物和对动物的新认识。
- 强调保护动物的重要性,鼓励幼儿爱护动物,与它们和谐相处。
中班语言活动:我家是个动物园教案 篇三
中班语言活动:我家是个动物园教案
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是我园开展“到处都有好朋友”主题活动中,作为“快乐的家人朋友”单元的一次语言活动,选择日本大岛妙子的《我家是个动物园》这个绘本作为教学素材,基于以下几点考虑。首先基于绘本。绘本从内容的角度充满了幽默的情趣,作者把家比作动物园,把家里的每个人比作一种动物,并以特别的口吻介绍自己的家人,从图画的角度,绘本作为一种美术语言传达的拟人及家人形象值得挖掘,在带领幼儿欣赏的同时传达人与动物间的相似之处;从语言的角度,绘本中的“其实呢”反复出现,而 “其实呢..”是承上文的一种转折,希望借绘本的语言魅力丰富孩子们的生动表达。其次基于幼儿的经验。孩子们在“十二生肖闹翻天”、“到处都有好朋友”的主题中探索并掌握了一些关于常见动物的特点,以及对生活中最熟悉的家人的外貌特征和个性有了表层的了解,能够引起经验共鸣;希望在本次活动中,将幼儿已有的经验进行调动和组合,通过幽默语言将孩子们的认知和语言结构进行重组,使活动增加难度和挑战性。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和便于孩子们更好地欣赏,我对绘本的文字和图片做了一定的取舍。
活动目标
1.理解图画故事我家是个动物园中动物与人物的对应关系,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
2.愿意了解父母及家人的喜好和生活习惯。
活动重点
能够理解动物和人物的对应关系。
活动难点
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将动物与人物的对应关系进行运用。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在主题活动中幼儿已了解过常见动物的特点(外表、习性等)。
2.物质准备:与活动内容有关的ppt,动物图片,幼jl*u家长一起制作的全家福图册。
活动过程
1.教师放映故事的封面,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图书的内容。
指导语:你看到了谁.. ?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小朋友?书的名字是我家是个动物园,你觉得这本书会讲些什么内容?教师引导幼儿对书的'内容进行大胆猜测,充分调动孩子们对阅读的兴趣。
2.教币引导幼儿完整欣赏故事,支持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边播放ppt边讲故事,讲完故事后提问:他们家住的到底是谁?请幼儿讨论。
幼:他们家住的是动物。(这个回答常出乎教师的预料。)
师:他们家住的都是动物,那祥太也是动物喽?
幼:不是,他是人!
师:那他为什么要说自己是猴子呢?
幼:他和猴子像!他和猴子作了比较。
师:哪里像呢?
幼:他和猴子都爱吃香蕉,而且很淘气。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追问,孩子们理解了把人比作动物的要点。
(2)教师引导幼儿对故事线索进行讨论。
指导语:你最喜欢他们家的哪个人?为什么要把他说成是..呢?
重点:支持幼儿在理解线索的基础上熟悉故事中诙谐幽默的语言结构。
幼a:我最喜欢妹妹,她像小白兔。
师:咱们班有没有小朋友觉得自己像小白兔?
(幼儿纷纷举手,教师邀请幼儿b上场。)
师:谁来介绍一下她哪里像小白兔。
幼c:她受到批评的时候耳朵竖起来像小白免。
幼d:她的样子像小白兔。
(教师意识到伙伴的评价和幼儿对自己的评价是不一样的。)
师:你觉得自己哪里像小白兔?
幼b:我一笑起来很可爱,和小白兔比较像。
师:谁来介绍一下她为什么像小白兔,用上她自己说的,然后可以给她补充。
幼e:她是我们班的.. x××,其实呢,她是一只小白兔。平时她喜欢笑,一笑起来特别可爱,而且她总是把自己打扮得很干净。
教师充分利用幼儿对伙伴的了解,同时使人和动物对应的关系更加贴近现夹生活。孩子们限中的同伴是多样的,存孩子们说的过程中教师针对现场及时调整,请小朋友先说一说自己哪里和动物像,再请同伴根据对伙伴的了解进行补充,完整表达,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3.教币和幼儿共同制作一本家庭亲子册,探索故事中人物与动物的对应关系。
(1)教师出示全家福,介绍自己的家人,请幼儿选择适合的小动物与之对应。
(2)教师和幼儿共同完成一本亲子册,了解亲子册的制作过程。
教师适时点出了书的一些要素,如封面、书名、作者、页码、封底等。(书的构造不是这次活动探讨的重点,但应让孩子们在一次次阅读中自然习得和获得。)同时教师向幼儿展示做好的亲子册时,强调使用了绘本中的语言结构,孩子们也积极参与到编讲过程中。
第一、第二页:“这就是我,邓老师。其实呢..我是一只北极熊,因为我长得又白又胖,而且我非常爱吃肉。”
第三、第四页:“这是我的女儿,小桃子。其实呢..她是一条鲨鱼,因为她很喜欢游泳,而且特别爱吃肉。”
4.教师支持幼儿制作亲子册《我家是个动物园》,并进行分享。
(1)幼儿自选材料制作关于自己家的亲子册。
教师将不同版本的自制 (我家是个动物园绘本放在语言角,供幼儿参考。
(2)鼓励幼儿与小朋友分享自制的亲子册。
指导语:谁能用祥太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人。
活动延伸
制作《我班是个动物园班级绘本》。
附绘本内容
我叫祥太,是个小男孩。其实呢,我是只小猴子,最爱吃香蕉,爬树很拿手,也很会模仿别人。这是我爸爸,龙太先生。其实呢,他是只大狮子,最爱吃肉,不爱吃蔬菜。早上他脾气不太好,头发乱蓬蓬的,叫起来像狮子吼。这是我妈妈,明美女士。其实呢,她是只大浣熊,不管看到什么东西,都马上收去洗。有一次,妈妈差点连我也一起洗了。这是我爷爷,一郎先生。其实呢,他是只长颈鹿,个子高高的,散步的时候,我骑在爷爷肩膀上,看街上的风景在不停地变幻。这是我妹妹,茜茜。其实呢,她是只小白兔,总是竖起耳朵听别人说话。她很天真,很可爱,但吵架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她的踢人功。最后,介绍我的曾祖母,阿花老太太。其实呢..她是只猫头鹰,总是打着盹,半睡半醒。虽然她平常只会说 “啊”、 “嗯”,只要和她在一起,大家都觉得很温暖、很祥和。她没有牙齿的嘴巴,笑起来呵、呵、呵的。我的家是热闹的动物园。有空请来玩,不收你的门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