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只小猴在哪里》大班数学教案 篇一
第一篇内容
教案名称:《七只小猴在哪里》
教案类型:数学
适用对象:大班学生
教学目标:
1. 能够认识数字1-7,并能正确书写。
2. 能够理解并运用“在哪里”的概念,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3. 能够用数字和图形表示物体的位置关系。
教学准备:
1. 七只小猴的图片或玩具。
2. 数字卡片1-7。
3. 图形卡片:上、下、左、右、前、后。
4. 黑板或白板、彩色粉笔或白板笔。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七只小猴的图片或玩具,引起学生的兴趣,并询问学生:“七只小猴在哪里?你能找到它们吗?”让学生观察图片或玩具,尝试找到七只小猴的位置。
2. 学习数字:出示数字卡片1-7,让学生一起大声读出数字,并跟随老师一起写在黑板上。教师可以通过比赛的方式,让学生快速认识数字并能正确书写。
3. 学习位置关系:出示图形卡片上、下、左、右、前、后,通过示范和解释,让学生理解这些位置关系的含义。然后,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小猴在桌子上还是桌子下?在椅子前还是椅子后?”让学生用简单的语言回答,并指出物体的位置。
4. 练习1:教师将七只小猴随机放置在教室的不同位置,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每只小猴的位置关系。教师可以提问学生:“第一只小猴在哪里?它的位置是什么?”鼓励学生用数字和图形表示物体的位置关系。
5. 练习2: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图片或玩具,让学生根据指令将它们放置在不同的位置上。例如,“将小猴放在桌子上”,“将小猴放在椅子下”等。教师可以逐步增加指令的复杂性,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位置关系词汇进行操作。
6. 总结:复习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回答问题:“七只小猴在哪里?它们的位置是什么?”并用数字和图形表示出来。
教学延伸:
1. 可以将教室中的其他物体也纳入练习,让学生描述它们的位置关系。
2. 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更复杂的位置关系,如“在柜子上方”、“在椅子前面的桌子上”等。
评估方法:
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包括是否能正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以及是否能用数字和图形表示出来。
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数学课,学生不仅能够认识数字1-7,并能正确书写,还能理解并运用“在哪里”的概念,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通过练习,学生能够用数字和图形表示物体的位置关系。这种教学方式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能力。同时,这种互动性强的教学方式也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七只小猴在哪里》大班数学教案 篇二
第二篇内容
教案名称:《七只小猴在哪里》
教案类型:数学
适用对象:大班学生
教学目标:
1. 能够认识数字1-7,并能正确书写。
2. 能够理解并运用“在哪里”的概念,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3. 能够用数字和图形表示物体的位置关系。
教学准备:
1. 七只小猴的图片或玩具。
2. 数字卡片1-7。
3. 图形卡片:上、下、左、右、前、后。
4. 黑板或白板、彩色粉笔或白板笔。
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出示七只小猴的图片或玩具,引起学生的注意,然后询问学生:“七只小猴在哪里?”让学生观察图片或玩具,尝试找到七只小猴的位置。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搜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2. 学习数字: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7,让学生一起大声读出数字,并跟随老师一起写在黑板上。教师可以以游戏的形式进行,例如,教师说出一个数字,学生找到对应的数字卡片并贴在黑板上。
3. 学习位置关系:教师出示图形卡片上、下、左、右、前、后,通过示范和解释,让学生理解这些位置关系的含义。然后,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小猴在桌子上还是桌子下?在椅子前还是椅子后?”鼓励学生用简单的语言回答,并指出物体的位置。
4. 练习1:教师将七只小猴随机放置在教室的不同位置,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每只小猴的位置关系。教师可以提问学生:“第一只小猴在哪里?它的位置是什么?”鼓励学生用数字和图形表示物体的位置关系。
5. 练习2: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图片或玩具,让学生根据指令将它们放置在不同的位置上。例如,“将小猴放在桌子上”,“将小猴放在椅子下”等。教师可以逐步增加指令的复杂性,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位置关系词汇进行操作。
6. 总结:教师复习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回答问题:“七只小猴在哪里?它们的位置是什么?”并用数字和图形表示出来。
教学延伸:
1. 可以将教室中的其他物体也纳入练习,让学生描述它们的位置关系。
2. 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更复杂的位置关系,如“在柜子上方”、“在椅子前面的桌子上”等。
评估方法:
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包括是否能正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以及是否能用数字和图形表示出来。
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数学课,学生不仅能够认识数字1-7,并能正确书写,还能理解并运用“在哪里”的概念,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通过练习,学生能够用数字和图形表示物体的位置关系。这种教学方式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能力。同时,这种互动性强的教学方式也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七只小猴在哪里》大班数学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从而感知加法算式所表达的数量关系。
2、理解交换规律,懂得运用互换规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3、积极探索数学活动,乐于讲述探索结果。
活动准备:
1、教具:城堡图一副(分为三层,每一层分别有表示7的加法的三副图,用纸覆盖)、水果单一张。
2、学具:城堡图人手一份、水果单人手一张。
活动重点:看图学习7的加法
活动难点:能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活动过程:
一、开火车:复习7的.组成
师:城堡王国的国王邀请我们去他的国家玩,你们愿意吗?那让我们快点乘上7次列车(出示数字7)出发吧。
师:嘿嘿,我的火车X(1)点开,你的火车X点开?
幼:嘿嘿,我的火车X(1)点开,我的火车X(6)点开。
二、情境感知——登城堡:看图学习7的加法
1、师:看,城堡王国已经到了,国王说了,他在城堡里藏了许多的问题
想考考我们小朋友,那我们就先去这座的城堡去看看好吗?
2、师:我们先登上城堡的一楼,原来这层楼上有三幅图,谁愿意来讲讲呀?
国王想考我们的是看了这三幅图谁能列出一道算式?回答出来后就可以上二楼、三楼。
3、幼儿操作
师:那我们每人都去一个城堡回答问题吧,速度慢的呢,可以只在一楼回答,速度快的可以去二楼三楼。别忘了把你的答案写的清楚一点。
4、总结:
师:你刚刚碰到了什么问题?(用三句话表达三幅图)你是怎么回答的?(幼儿列的算式)老师记录
请幼儿观察这些算式“它们有个小秘密,看谁能先找出来?“
师总结:这些算式的得数都是7,而且都是加法,那么这6道算式就是7的加法算式。
师:象1+6=7、6+1=7这两道算式数字相同,位置不同,但得数不变,所以看到1+6=7马上就想到6+1=7,我们把他们称为朋友题,同样我们看到2+5=7就会想到什么呢?看到…
三、内化迁移——游戏:买水果
1、师:城堡国的国王夸我们都很聪明,送了我们每人一张水果券(出示水果券),我们先来看看水果的价钱。
2、国王又想考我们了,他说,7元钱只买两样水果,你会买什么?为什么?还可以买哪两样?
3、
幼儿操作
4、讲评:你有几种方法?买的是什么?
5、师:如果7元钱买三样水果呢?
四、结束:
《七只小猴在哪里》大班数学教案 篇四
1、通过创设情境,游戏和竞赛活动让幼儿在操作中学习7的加法,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
2、学习看图编加法应用题、列算式。
3、培养幼儿的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思维的敏捷性。
二、活动准备
磁性数字1~7若干;磁性符号“+”、“-”、“=”若干;教学背景图片3幅;水果动物图片每种7个;游戏卡片6张;玩具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复习7的组成。
师:今天小狗邀请小羊去它家做客,小猴也邀请小羊去它家做客,小羊该怎么办呢?出示7只小羊,幼儿自由探索讨论小羊分成两部分有几种方法,老师请幼儿在黑板上列出7的分合示。
(二)、基本部分,学习7的加法。
1、学习7的加法,看图列出加法算式。
(1)、出示图片,教师根据图片讲述应用题:花园里飞来了1只蝴蝶,又飞来了6只蝴蝶,花园里一共几只蝴蝶?引导幼儿学习列加法式题1+6=7、并根据互换规律列出另一道题6+1=7,请个别幼儿上台演示。
(2)、教师根据图片讲述应用题,并引导幼儿学习列加法式题2+5=7,根据互换规律,列出另一道加法题5+2=7,依次学习列加法式题3+4=7,根据互换规律,列出另一道加法题4+3=7,请个别幼儿上台演示。
(二)、游戏《快乐数学大本营》,竞赛活动,复习巩固7的加法。
1、进行闯关游戏,第一关《我来说你来算》,男队看图编应用题,女队回答,拿学具雪花片辅助计算,把正确的数字卡举起来,然后交换。
2、第二关抢答题《看图列算式》,两关过后看一看那一队的标记多,选出优胜的一队,分发奖品。
(三)、游戏《去郊游》,复习7的加法。
1.教师介绍游戏名称、玩法及注意事项。
2.教师逐一出示算式,幼儿口算出得数并快速站到相应数字的汽车那,教师表扬动作快且准确的幼儿。
3.游戏若干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