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父与子教学设计 篇一:地震应急知识的传授
在地震中,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依靠和指导者。为了帮助父母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正确地保护和教育孩子,以下是一个地震应急知识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习地震的基本知识,包括地震的原因、预警信号和应对措施。
2. 学习地震发生时的自救和互救方法。
3. 培养孩子正确的地震应急反应和行为。
教学步骤:
1. 导入活动:通过观看地震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孩子对地震的兴趣和注意。
2. 知识讲解:简单地介绍地震的原因和预警信号,让孩子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
3. 地震应对方法的教授:
a. 自救方法:教授孩子在地震发生时,如何迅速找到安全的避难处,例如桌子下、墙角等。
b. 逃生方法:教授孩子如何安全地逃离危险的建筑物,避免坠物和人群拥挤。
c. 互救方法:教授孩子如何帮助他人,特别是老人和小孩,如何与家人在地震中保持联系。
4. 地震应急演练:模拟地震情境,让孩子实际操作地震应对方法,提高应急反应和行为的能力。
5. 总结与反思:让孩子回顾所学的地震应急知识,总结经验并反思不足之处。
教学评估:
1. 观察孩子在地震应急演练中的表现,评估其掌握情况。
2. 进行小组或个人讨论,让孩子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3. 给予鼓励和建议,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延伸:
1. 鼓励孩子与家人共同制定家庭地震应急预案,让他们参与到家庭的安全保护中来。
2. 培养孩子关注地震科普知识的兴趣,可以组织参观地震科普馆或参加地震科普活动。
通过这样的地震应急知识的教学设计,父母能够帮助孩子掌握地震应急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在地震中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地震中父与子教学设计 篇二:地震心理疏导与情感教育
地震是一种突发的自然灾害,对于孩子来说,地震可能会引发恐慌、焦虑和恐惧等负面情绪。因此,在地震中,父母除了传授地震应急知识外,还需要进行情感教育和心理疏导。以下是一个地震心理疏导与情感教育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地震对孩子心理的影响。
2. 学习如何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和倾听。
3. 培养孩子积极面对困难和逆境的态度。
教学步骤:
1. 导入活动:与孩子分享自己的地震经历或者观看相关的地震故事,引起孩子的共鸣和兴趣。
2. 地震心理影响的介绍:简单介绍地震对孩子心理的影响,如恐慌、焦虑和恐惧等,让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绪。
3. 情感交流和倾听的技巧:
a. 倾听技巧:教授孩子如何倾听他人的情感和故事,尊重他人的感受。
b. 表达情感: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可以通过绘画、写作或口头表达等方式。
4. 积极面对困难的态度培养:
a. 正向思考:教授孩子如何从积极的角度看待困难和逆境,培养乐观的心态。
b. 情感调节:教授孩子一些情感调节的方法,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
5. 总结与反思:让孩子回顾所学的情感教育和心理疏导知识,总结经验并反思不足之处。
教学评估:
1. 观察孩子在情感交流和倾听中的表现,评估其倾听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2. 进行小组或个人讨论,让孩子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调节方法。
3. 给予鼓励和建议,提高孩子的情感表达和情感调节能力。
教学延伸:
1. 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地震心理疏导和情感教育的活动,如参加心理辅导课程或参与社区心理支持活动。
2. 培养孩子关注他人情感和需求的意识,鼓励他们主动帮助他人。
通过这样的地震心理疏导与情感教育的教学设计,父母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地震带来的负面情绪,培养他们积极面对困难和逆境的能力。
地震中父与子教学设计 篇三
我的解读:
四年前,我上这篇文章,场面很感人,我和学生曾经也被眼前的文字所感动。但是四年后的今天,我静下心来,重新再去解读文本,我有了一些新的思考。我在思索《地震中的父与子》中父亲的承诺和对儿子的爱,儿子对父亲的信任和谦让,这些品质和行为背后推动的力量是什么?或者说这些东西是怎么产生的?慢慢地去品味,似乎有了一些新的理解和感悟。
也曾看过蒋军晶老师执教这课的实录,蒋老师的解读文本的方式很特别,确实给了我一些思考:假如最后父亲挖到的是儿子的尸体,假如挖的中途发生爆炸,更何况那一年洛杉矶没有发生地震。我们怎样去看待这位父亲,还觉得他了不起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我们知道,文本确实塑造了如此了不起的父亲,挖的艰苦却不曾放弃。为了兑现诺言,完全不顾个人安危。但是,我觉得父亲更了不起的地方是课文中一个“常”字。(父亲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一个“常”字,我们能看出什么呢?常常说明经常在一起,说的不是动人的甜言蜜语,渗透的是一种“教育”,一种亲情教育,一种温暖的亲情教育。它告诉儿子:无论什么时间,无论你在哪里,无论遇到什么,爸爸都会帮助你,和你并肩作战,与你患难与共。不抛弃,也不放弃。这不仅仅是承诺,一种关爱,更是一种信念,这种信念因为爱而坚固。爱的方式很多,这种有信念的爱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孩子的价值观,所以才有最后他如此了不起的“谦让”行为。
儿子也像他高大的父亲一样学会了“爱的坚强”,让自己的同学先出去,自己选择了最后走出那一片废墟。
我上这篇课文,为的是更深入地去解读这位“父亲”,其他父亲也是很爱自己的孩子的,但是这位父亲比较“特别”。他不仅深爱自己的儿子,与儿子还有一个“爱的协议”,一种建立在亲情之上的“爱的教育”,这种亲情教育就像种子,在爱的土壤上生根发芽,将来也会在家庭和社会中绽放“美好”。
教学目标:
1、 读准多音字“血”、“着”等词,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多元解读父与子的“了不起”,抓住父亲的“挖”和儿子的“让”来体会。
3、 理解父亲对儿子的爱,感悟文本中高于爱的亲情教育带来的影响。
4、 学会用比较,想象,练习,质疑等阅读方法深入理解课文。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解读父亲的了不起,感受父亲的内心世界。
2、 难点是感悟父亲对儿子的“爱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板书:地震
同学们,看到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
配乐旁白:地震,一个令人沉痛的字眼,它
使一个城市在转眼间变成有一片废墟,它使千万个家庭在一瞬间家破人亡。然而,这种不幸却降临在了1994年的美国落杉矶。出示课文第一节(师读)2、 板书:地震中的父与子
3、 学生读课题
二、初读
1、学生自读课文
自由地朗读课文,读读了课文后想想: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
2、检查字词
阿曼达 砸着 血迹
3、引出中心句: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滴紧紧拥抱在一起。
三、精读
同学们,读了课文我们知道,这对地震中的父与子是多么了不起,那么你从哪里看出了父亲的了不起,又从哪里看出了儿子的了不起呢?用“~~”划出来父亲的了不起,用“——”划出儿子的了不起。
(一)父亲的“挖”
切入点:一个“挖”字体现父亲的了不起
交流句子: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师:父亲的一个动作,让人印象很深,而且十分感人,你觉得是哪个动作?(挖)
⑵ 挖了多久?(38小时)
⑵同学们,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1-12自然段,你觉得这是怎样的38小时呢?
板块一:漫长的38小时:
策略:比较,感受父亲挖的漫长(写法上:细节描写)
38小时是多久?(两天一夜多,日以继夜地挖)
*句子比较: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他挖了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这样改,你觉得怎样?说说你的理解。
(感受文本在表达上的细节描写,每一段挖的过程,都让人感觉漫长,感受父亲漫长过程中的内心世界。)
*朗读指导:读出时间的漫长,语调轻缓深沉。
板块二:痛苦的38小时
策略:想象,感受父亲挖的艰辛(写法上:略写了人物心理)
解读人物身体和心灵双重痛苦
*理解词语:衣服破烂不堪,双眼布满血丝,到处都是血迹
*配乐,想象说话:
父亲徒手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挖到8小时的时候,父亲的手臂被玻璃划出个大口子,鲜血顿时涌了出来,他_______________
挖到12小时的时候,强烈的疲劳占据了父亲整个身体,他_____________________
挖到24小时的时候,父亲依然没有找到自己的儿子,他_____________________
挖到36小时的时候,父亲已经体力不支倒在废墟中,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板块三:危险的38小时
策略:联系,感受父亲挖时的危险
*地震的严重性:30万人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消防队长拦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自爆和引爆)
*地震之后,还有余震,可能再次发生坍塌。
*警察劝说,说明现场不适合逗留,更别说要挖。
(指导朗读消防队长和警察的话)
板块四:内心煎熬的38小时
想找到儿子,但又担心找到的是死去的孩子,还担心受伤在家的妻子,身心煎熬。
板块四:信念的38小时
策略:质疑,感受父亲挖的信念
*为什么其他的家长赶到现场,痛哭之后,便离开了呢?难道他们不爱自己的孩子吗?(爱孩子,只是略写了)
过渡:在所有家长都认为没有希望的时候,奇迹发生了,挖到38小时的时候,从瓦砾堆底下传来孩子的声音,课件展示。(出示ppt)
(二)儿子的“让”
1、切入点:一个“让”体现儿子的了不起
师:儿子的一个动作也不由得让人敬佩,让人感动,你知道是什么吗?(让)
你觉得这是一种怎样的“让”呢?
2、质疑:儿子才7岁,按照我们上学的年纪来算一年级都还没上,如此年幼,为什么会做出如此伟大的行为呢?背后支撑他做出如此行为来的力量是什么?
3、指导朗读。
(三)补充诗歌
一、写一首诗
(能写几个就几个,填完后连起来有感情读一读)
是啊,这就是地震中的父与子;
这就是_____________的父与子;
这就是_____________的父与子;
这就是_____________的父与子;
这就是_____________的父与子;
这就是_____________的父与子;
这就是了不起的父与子!
四、总结全文
这节课,我们提出了很多问题,我们都在思考这对父子的行为,我们也深深的被他们伟大的行为而感动,文章的父亲虽然只是一个普通人,但是行为却不普通,他平日里对孩子的教育充满承诺和责任,在废墟中又是坚定信念找到生还的儿子,此情此景,让我们感受到:人因信念产生爱,因爱而坚定信念。下课。
五、作业和阅读推荐
阅读推荐:《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板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
了不起
父 子
挖 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