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尺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知道如何使用比例尺进行测量。
2. 学生能够应用比例尺进行实际测量,并正确解读测量结果。
3. 学生能够在地图上使用比例尺进行距离的估算和计算。
教学内容:
1. 比例尺的定义和意义。
2. 比例尺的使用方法。
3. 比例尺在地图上的应用。
教学步骤:
Step 1:导入
通过给学生展示一张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上的比例尺,并进行简单的讨论,提出问题:你知道比例尺的作用吗?
Step 2:概念讲解
通过简单的示意图和实际示范,向学生解释比例尺的概念和作用,强调比例尺可以帮助我们在地图上进行距离的估算和计算。
Step 3:使用方法演示
给学生发放一些实际测量用的尺子和地图,引导学生根据比例尺的刻度进行测量,并解释如何将测量结果转换为实际距离。
Step 4:练习和巩固
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给出一张地图和一些测量任务,要求学生使用比例尺进行测量,并向全班汇报测量结果。
Step 5:地图应用
引导学生观察一幅地图,并提出问题:如果我需要从A点走到B点,应该选择哪条路线?要求学生使用比例尺进行距离的估算和计算,找出最短路径。
Step 6:总结和评价
让学生总结比例尺的使用方法和地图上的应用,评价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比例尺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和作用,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比例尺进行测量。
2. 学生能够通过练习和实践,熟练掌握比例尺的使用方法。
3. 学生能够在地图上使用比例尺进行距离的估算和计算,并能够解读地图上的比例尺信息。
教学内容:
1. 比例尺的定义和作用。
2. 比例尺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3. 比例尺在地图上的应用和解读。
教学步骤:
Step 1:导入
通过给学生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使用比例尺的例子,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提出问题:比例尺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Step 2:概念讲解
通过简单的示意图和实际示范,向学生解释比例尺的概念和作用,强调比例尺可以帮助我们进行距离的估算和计算,并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Step 3:使用方法演示
给学生发放一些实际测量用的尺子和练习题,引导学生根据比例尺的刻度进行测量,并解释如何将测量结果转换为实际距离。
Step 4:练习和巩固
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给出一些测量任务和实际物体,要求学生使用比例尺进行测量,并向全班汇报测量结果。
Step 5:地图应用
引导学生观察一幅地图,并提出问题:如果我需要从A点走到B点,应该选择哪条路线?要求学生使用比例尺进行距离的估算和计算,找出最短路径。
Step 6:解读地图上的比例尺信息
让学生观察一些地图,并要求学生解读地图上的比例尺信息,了解地图的比例关系和尺寸比例。
Step 7:总结和评价
让学生总结比例尺的使用方法和地图上的应用,评价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并提出自己对比例尺的认识和感悟。
比例尺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三
比例尺的认识教学设计
导语:在数学的教学之中我们要引导好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上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比例尺的认识教学设计,欢迎借鉴!
篇一
教学目标:
1、理解比例尺的含义,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能正确求出一幅图的比例尺。
2、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能将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将数值比例尺改成线段比例尺。
教学重点:
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教学难点:
认识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并进行互化。
教学准备:
课件、直尺
教学过程:
一、定向导学(5分)
1、填空:
1千米= ( )m =( )cm
60000cm=( )m =( )km
千米化成厘米数,把小数点向( )移动( )位。
厘米化成千米数,把小数点向( )移动( )位。
2、导入:
脑筋急转弯:一只蚂蚁从北京爬到上海只用了10秒钟,这是为什么?
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的时候,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再画在图纸上。这时,就要确定图上距离和相对应的实际距离的比。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比例尺。板书课题。
3、出示学习目标:
(1)理解比例尺的含义,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能正确求出一幅图的比例尺。
(2)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能将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将数值比例尺改成线段比例尺。
二、自主学习(8分)
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富源辽阔,有960万平方千米,怎样才能把她画在小小的图纸上:这幅图就要用1:4500000的缩小比例尺把她画在地图上。幸福路小学的面积也比较大,也要用1:1200的缩小比例尺把她缩小画在平面图中。下面,我们先来自主学习。(出示自主学习题目)
学习内容:课本53页内容。
学习方法:先独立看书,用笔画出重点,再回答下列问题:(5分钟之后,比一比,看谁能做对检测题!)
1、( ),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 )
2、( ):( )=比例尺 或 =比例尺
( )
3、为了计算方便,一般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 )的形式。
4、北京到天津的实际距离是120km,在一副地图上量得两地的图上距离是2.4cm。这副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请第4组的b1板演)
5、一副中国地图的比例尺是1:100000000,这是( )比例尺,表示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际的
6、一副北京地图的比例尺是: ,这是( )比例尺,表示图上的1cm相当于实际的( )km。
学完之后,让每组的b1回答。
最后再提问:观察对比,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的不同之处?
指名回答:数值比例尺不带单位;线段比有一条1厘米长的线段,并且线段的第一个端点上的数字是0,第二个端点上有一个带单位的数字。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的形式不同。
三、合作交流(12分)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除了用到缩小比例尺,把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画在图纸上,有时,也会根据需要,用到放大比例尺,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扩大,再画在图纸上,比如:在绘制比较精细的零件图时,经常需要把零件的尺寸按一定的比放大,再画在图纸上。再比如七星瓢虫实际长度只有5mm,本图就用8:1的放大比例尺把它画在图纸上。下面,我们来进行合作学习。(出示合作交流)
1、一个零件的长为3厘米,画在纸上的长为6厘米, 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它表示:图上的()厘米相当于实际的( )厘米,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这是把零件()了。
2、比例尺1:10和10:1相同吗?( )
比例尺1:10表示:( ),是( )比例尺,()项是1。
比例尺10:1表示:( ),是( )比例尺,()项是1 。
3、比例尺的分类:
按形式分 ( )例如:( )
( )例如:( )
按用途分 ( )例如:( )
( )例如:( )
四、质疑探究 (5分)
1、一副地图的比例尺是1:300000,你能用 线段比例尺表示出来吗?
0 600m
2、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你能用 数值比例尺表示出来吗?
五、小结检测(10分)
(一)小结: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
2、关于比例尺你认为需要注意什么?
(1)数值比例尺与一般的尺不同,它是一个比,不应带有计量单位。
(2)求比例尺时,前、后项的长度单位一定要化成同级单位。
(3)为了计算方便,通常把数值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比。
(二)检测:
一、填空:
1、1:5000000表示( )
2、5:1表示( )
0 40km
3、 表示( )
4、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倍,把这个数值比例尺改成线段比例尺是( )。
二、解决
问题。
1、一条跑道全长200米,在图纸上的长度是10厘米。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多少?
2、一个零件的实际长度是8毫米,在设计图上用4厘米表示。这幅设计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板书设计:
比例尺
图上距离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或 =比例尺
实际距离
数值比例尺 例如1:10000
按形式分
线段比例尺 例如:
缩小比例尺 例如:1:12000
按用途分
放大比例尺 例如: 6:1
篇二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比例尺。
2通过观察、操作与交流,体会比例尺实际意义,了解比例尺的含义。
3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4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逐步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
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家的房子要扒了,老师想买个面积大一点的房子,现在老师有两套房子的平面设计图,你能帮老师选择买那套房子吗?看谁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难题。(出示投影)
二.探究新知、
1、计算
师:下面就请你们来当一个小小的设计师,课前我们已测量出教室的.长是8米,宽是6米,请你们把教室的平面图画在老师发给你的白纸上,并完成表格。
师:在画之前,先看清楚要求。(课件显示):
(1)确定图上的长和宽;
(2)个人独立画出平面图;
(3)在下表中填出图上的长、宽与实际的长、宽的比,并化简。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比例尺》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比例尺》教学设计(设计意图:生活中学生对平面图有一定的认识,让学生画球场的平面图,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活学生的思维,带着积极的情感投入当前的学习中。)
2、展示交流
你这样想?怎样画?请告诉大家。(学生展示交流)
谁有不同的想法、画法?(学生充分交流不同的意见)
(设计意图:在交流中学生思维互相碰撞,提高认识。另外,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
3、评析 感受感受比例尺的价值
他们画得像吗?
(指画得像的图片)问: 其中的奥秘是什么呢?
请想一想,说一说。明确图上长、宽与实际长、宽的比是一定的,画出的平面图才逼真。
(设计意图:思考图形画得象不象?为什么?产生认知矛盾,引发深层次的思考。)
4、揭示概念
象这样,在绘制平面图时,需要确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这个比叫做这副图的比例尺。
投影出示比例尺的概念。
5、总结求比例尺时的注意事项
(1)求你所画那副图的比例尺
(2)求老师所买那套房子的实际面积
三、小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