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和影》教学设计和反思【优选3篇】

时间:2016-06-07 01:16:4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光和影》教学设计和反思 篇一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光的传播和反射原理。

2. 学生能够掌握利用光和影进行创作和表达的基本技巧。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 光的传播和反射原理的理解。

2. 利用光和影进行创作和表达的技巧掌握。

教学内容:

1. 光的传播和反射原理的介绍和讲解。

2. 光的折射现象的实验和观察。

3. 利用光和影进行创作和表达的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光和影的视频,激发学生对光和影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简要介绍光的传播和反射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光的特性和行为。

3. 实验观察:组织学生进行光的折射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和体验光的折射现象。

4. 创作实践:分组让学生进行光和影的创作实践活动,如利用灯光和物体进行投影创作,或利用光线和空间进行拍摄创作。

5. 展示和分享: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并分享创作时的思考和体会。

6. 总结和归纳:引导学生总结光和影的基本原理和创作技巧,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相对较为明确,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光和影的基本原理和创作技巧。通过实践活动的设置,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同时,通过展示和分享环节,能够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进步。

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

1. 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作能力参差不齐,如何在小组内合理分工和组织工作,能够更好地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和特长,需要教师的精心指导和组织安排。

2. 实践活动中可能会出现安全问题,如灯光使用不当引起的火灾风险等。教师需要提前做好安全措施的宣传和教育,确保学生能够安全参与活动。

3. 对于光和影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不同的学生,可能会导致展示和分享环节的差异较大。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评价,帮助每个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提升。

总的来说,通过本次教学设计,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光和影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和分享环节,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增强学生的学习和合作能力。

《光和影》教学设计和反思 篇三

福建省泉州市实验小学

一、教学内容分析:

《光和影》这节课是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光》的第一课时,本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从本课到第4课将指导学生认识光的传播特点。认识光的传播特点从观察影子开始,因为影子的许多特点,显示了光的传播是直线的。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影子的产生和特点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他们知道影子的产生必须要有光和物体,影子随着光的改变而改变等等,但是他们的这些认识还比较模糊、零碎的,所以有必要通过教师的指导,实际地去观察、去发现光和影子之间的规律。

三、设计思想:本课教学设计力求充分体现新课标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激发探究的兴趣,敢于猜测,注重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研讨,培养学生提问和发现问题意识,构建科学概念。

四、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学生要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和屏,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

2、明白判断光源的标准: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发出的光

3、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

随着光源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4、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投影在我们生活中很有用处

科学探究

1、做光和影的实验,并将观察结果准确地进行记录

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挡物、影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

2、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窗帘的教室、课件分组实验:手电筒、A4开的记录单、长方体的小木块、铅笔、尺子

六、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设计并探究影子特点的实验。

2、教学难点: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挡物和影之间的关系,得出影子的特点。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1、教学引入

引导语:对于光,我们都很熟悉,那么对于光,我们都已经知道些什么

还想知道些什么?我们这个单元的学习是要探索光的秘密。

2、关于影子产生的条件

1)同学们有看过皮影戏吗?请看大屏幕(播放皮影戏片断)

2)谁会玩手影的游戏?请几个同学上台表演手影游戏。

3)学生说说还有什么地方看到影子?

4)看看皮影戏和手影游戏,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学生提问题。“为什么会产生影子?影子是怎么产生的?影子为什么是黑的?”

5)那我们就先来研究影子是怎么产生的,也就是影子产生需要什么条件呢?

6)师:从刚才的皮影戏和手影游戏中,你们发现影子产生需要什么条件?学生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知道影子的产生不仅需要光、遮挡物体(不透明物体),还需要屏(墙面、地面等)师板书

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光和影的关系。出示课题《光和影》

3、认识什么是光源

1)影子的产生需要光,那么,哪些物体能发光呢?学生列举课件出示各种光

2)引导学生进行分类,自己发光和反射其他物体的光

3)得出光源的描述:像电灯这样正在发光,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4)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影子产生的条件是光源、遮挡物体,屏 (前面的板书补充完整)

4、探究影子变化的特点

1)、在刚才的影子游戏中,我们除了知道影子产生的条件外,还有什么发现吗?有没有注意过我们平时人的影子或物体的影子还有什么变化特点?学生猜测:大小、方向、长短、形状 师板书

2)师:怎么通过实验来证明我们的想法,准备怎么做实验。

出示老师提供的材料:手电筒为光源、记录单做记录并当屏、小木块当遮挡物

3)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可以参考书本第25页的实验。

师:刚才同学经过认真的讨论,你们打算怎么做实验来验证你们的想法,哪个小组愿意先来跟大家交流。

4)各小组派代表交流小组的想法。该环节把握好每个实验的改变和不改变的条件,组间不断完善实验做法,实验中的注意事项穿插其中。

@_@我是分割线@_@

5)出示实验记录单,指导如何填写记录单。课件出示

6)每组任选其中的两个实验分组实验,分工合作,填写实验记录单,教师巡视指导

7)分组汇报,交流实验发现,小组派代表带记录单上台展示汇报,不同小组不断补充小组的发现,每个结论征求其他相同实验小组是否有相同结果。(课件随着学生交流的发现出示结论)

课件出示:影子会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光源角度大,影子短;光源角度小,影子长。影子的方向与光源的方向相反。

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距离的有关:影子离遮挡物近,影子大,影子离遮挡物远,影子小。

影子的形状和光源照射物体侧面的轮廓有关。

8)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从游戏中发现影子产生的条件,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影子猜测影子变化的特点,并进行实验设计和分工合作实验验证,证明了我们的猜测,真了不起!

5、投影在生活中的应用

师:投影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你们知道哪些地方应用了投影,学生说说。

1、课件出示投影画的图片:1)、WC门口的男生女生像2)、交通的一些标志3)、工程图纸的物件投影4)、安全出入口的出口标示5、垃圾桶上的标志

2、最后播放奥运会开幕式的部分投影,把教学推向高潮,增强学生的爱国激情。

探究影子变化特点记录单

第_______组

实验材料:手电筒、小木块、记录单当屏


教学反思:在教学设计中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会的不说,学生懂得不讲,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本课的学习活动中来。

1、激发兴趣:课的开始用学生平时喜欢的皮影戏和手影游戏引入,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产生对影子研究的兴趣。课后用奥运会的开幕式片断把整个教学推向高潮,知道投影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记录单的应用:记录单的设计既可以当屏又可以让学生进行记录,也是感觉在这课中较为满意的一个设计,学生以简单示意图表示实验过程并画出产生相应的影子图象,一目了然,减少书写的时间。让学生实验过程中填写改变和不改变的条件,(是前一单元的延伸,第一单元着重学习对比实验方法)即让学生清楚对比实验中的控制条件,也保证学生实验操作科学性起一定的引导作用,把思维转化为语言文字。

3、把时间还给学生:时间是学生能够深入探究的重要保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个引导者和组织者,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起了搭桥引线的作用。从皮影戏、学生的手影游戏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发现影子产生的条件。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猜测,设计实验、分组实验、交流实验中的发现,老师只是起了引导学生交流、发现的作用,把大部分时间交给了孩子,确实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理念。

4、创造性理解教材:学生对影子的生活经验还是比较多的,但没有形成一个规律。第一个内容中关于光源的内容在教参中指导得比较明确,“自己发光、正在发光的物体才是光源”。但这个概念在教材上却没有体现,于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自己加上了。这学期,从第一单元开始大部分实验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这一单元也很多实验用到对比,教材中虽然没有要求这些实验是对比实验,但在实验设计交流中,我还是引导学生明白每个实验中要改变的条件、不改变的条件,纳入对比实验中进行设计,使实验更加科学和有条理性。还有在课本的第三个实验,教参上得出的结论是“影子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物体侧面有关”,通过实验发现应该是“影子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物体侧面的轮廓有关”,这样会更加贴切,我也是引导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幼儿教育)

《光和影》教学设计和反思【优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