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自画像》中班美术教案 篇一
第一篇内容
教案名称:用线条勾勒我的自画像
教学目标:
1. 让幼儿通过自我观察,了解自己的形象特征。
2. 培养幼儿对线条的观察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绘画技巧。
教学准备:
1. 幼儿自画像的照片或卡通形象的图片。
2. 画纸、铅笔、橡皮擦、彩色铅笔。
教学过程:
1. 导入 (5分钟)
教师出示一张幼儿自画像的照片或卡通形象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问:“你们看到了什么?”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形象特征,如眼睛、鼻子、嘴巴、头发等。
2. 学习 (15分钟)
教师给每个幼儿发放一张画纸和一支铅笔,引导他们用线条勾勒自己的自画像。教师可以先示范一遍,然后让幼儿自己动手尝试。鼓励幼儿观察自己的形象特征,并用简单的线条表现出来。
3. 创作 (20分钟)
幼儿继续完成自己的自画像,可以使用彩色铅笔为自画像上色。教师在一旁提供指导和帮助,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展示和分享 (10分钟)
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自画像,每个幼儿可以说说自己画画的感受和想法。教师可以邀请其他幼儿提出问题或给予赞赏,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教学延伸:
1. 鼓励幼儿用其他材料创作自己的自画像,如粘贴纸、彩泥等。
2. 给幼儿展示一些著名画家的自画像作品,引导他们欣赏和模仿。
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幼儿在观察自己的形象特征的基础上,学会了用简单的线条勾勒自己的自画像。他们不仅培养了对线条的观察能力,还通过绘画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同时,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发展。在展示和分享环节中,幼儿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自信心,还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和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幼儿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
《我的自画像》中班美术教案 篇二
第二篇内容
教案名称:用颜色展现我的自画像
教学目标:
1. 让幼儿通过自我观察,了解自己的肤色、眼睛颜色、头发颜色等特征。
2. 培养幼儿对颜色的观察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绘画技巧。
教学准备:
1. 幼儿自画像的照片或卡通形象的图片。
2. 画纸、彩色铅笔或彩色油画棒。
教学过程:
1. 导入 (5分钟)
教师出示一张幼儿自画像的照片或卡通形象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问:“你们看到了什么颜色?”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肤色、眼睛颜色、头发颜色等特征。
2. 学习 (15分钟)
教师给每个幼儿发放一张画纸和彩色铅笔或彩色油画棒,引导他们用颜色展现自己的自画像。教师可以先示范一遍,然后让幼儿自己动手尝试。鼓励幼儿观察自己的特征颜色,并用适当的颜色填充自画像。
3. 创作 (20分钟)
幼儿继续完成自己的自画像,可以使用多种颜色为自画像上色。教师在一旁提供指导和帮助,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展示和分享 (10分钟)
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自画像,每个幼儿可以说说自己画画的感受和想法。教师可以邀请其他幼儿提出问题或给予赞赏,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教学延伸:
1. 鼓励幼儿用其他材料创作自己的自画像,如水彩颜料、粘贴纸等。
2. 给幼儿展示一些著名画家的自画像作品,引导他们欣赏和模仿。
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幼儿在观察自己的特征颜色的基础上,学会了用适当的颜色展现自己的自画像。他们不仅培养了对颜色的观察能力,还通过绘画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同时,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发展。在展示和分享环节中,幼儿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自信心,还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和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幼儿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
《我的自画像》中班美术教案 篇三
《我的自画像》中班美术教案
活动目标:
1.欣赏作品,感受作品抽象、变形的绘画风格。
2.尝试用变形、装饰的手法表现自画像,感受其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美工》
活动过程:
一、教师导入谈话,引发幼儿对作品的兴趣
师:什么是画像?小朋友平常看到过的画像是什么样的?
二、初步感受作品夸张、变形的表现风格。
师:这幅画和你平时看到的`画有什么不同?人物脸部的五官是怎么样安排的?看了这幅画,你的感觉是怎样的?
三、进一步引导幼儿从作品的线条、色彩等方面进行分析,感受作品的主题。
师:你感觉这幅画最吸引你的地方在哪里?画家是怎样表现的?(重点引导幼儿感受画面,尤其是人物脸部线条的装饰特点)
四、创作自画像
鼓励幼儿用夸张、变形的方法为自己画一幅肖像。
五、作品展示。
展示幼儿的作品,引导幼儿共同欣赏,说说自己最喜欢谁
的作品以及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