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丑石》 篇一
第一篇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丑石》这篇课文的内容和意义。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激发学生对自身价值和美的认识。
教学重点:
1.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丑石》的情节和主题。
2.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并对文章进行写作。
教学难点:
1.学生能够理解文章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
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写作。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丑石》课文教材及相关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课前阅读《丑石》的内容。
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 (10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复习《丑石》的基本情节和主题。
2.教师通过提问学生的方式,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和思考。
Step 2 阅读理解 (20分钟)
1.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再次阅读《丑石》这篇课文。
2.学生可以自由选择阅读方式,可以默读、读给自己听或者分角色朗读。
3.教师提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理解,包括识别主题、分析人物性格以及描写场景等。
Step 3 文章写作 (30分钟)
1.学生根据自己对《丑石》的理解,选择一个角度进行写作。
2.教师提供写作指导,包括文章结构、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等。
3.学生可以选择写文章的形式,如记叙文、议论文或者描写文等。
Step 4 分享与展示 (10分钟)
1.学生互相交流并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
2.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建议。
Step 5 总结 (5分钟)
1.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教师鼓励学生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和美的认识。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对《丑石》这篇课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通过阅读理解和写作的练习,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学生也对自身的价值和美的认识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尽管时间有限,但通过这个教学设计,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六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丑石》 篇二
第二篇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丑石》这篇课文的情节和主题。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
1.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丑石》的情节和主题。
2.学生能够通过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
1.学生能够理解文章中的情感和象征意义。
2.学生能够通过创造性思维进行写作。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丑石》课文教材及相关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课前阅读《丑石》的内容。
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 (10分钟)
1.教师通过观察《丑石》课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猜测故事情节。
2.教师提问学生对美的理解和价值观。
Step 2 阅读理解 (20分钟)
1.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再次阅读《丑石》这篇课文。
2.学生可以自由选择阅读方式,可以默读、读给自己听或者分角色朗读。
3.教师提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理解,包括分析人物性格、描写场景以及寻找隐喻等。
Step 3 创作续篇 (30分钟)
1.学生根据自己对《丑石》的理解,创作一段续篇。
2.教师提供创作指导,包括角色设定、情节展开和语言表达等。
3.学生可以选择写续篇的形式,如记叙文、对话或者心理描写等。
Step 4 分享与展示 (10分钟)
1.学生互相交流并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
2.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建议。
Step 5 总结 (5分钟)
1.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教师鼓励学生思考自己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对《丑石》这篇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入。通过创作续篇的练习,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学生对美的理解和价值观也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尽管时间有限,但通过这个教学设计,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六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丑石》 篇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理解文章重点语句的含义,感受并理解文章内容;
b、明确作者的心情变化过程,赏析丑石的美与高大;
2、能力目标:
a、学习和理解丑石的美丑表现,分析文章内容,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b、理解认识事物不可限于表面,而应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道理;
3、情感目标:
学习丑石的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精神;理解认识事物不可限于表面,应透过现象看到事物本质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学习和理解丑石的美丑表现,领会文章的意蕴,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关键点:
学习和理解丑石的美丑表现,分析文章内容,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
小黑板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什么是美,什么是丑,我们能给其一个明确的界定吗?是的,不能。因为判定的角度不同,因素不同,那么对美丑事物的感情也就不同。今天,让我们借助贾平凹的《丑石》这篇散文,来增强我们对美丑的进一步认识。
二、作者介绍:
原名贾平娃,1952年出生,陕西丹凤人。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人大代表,西安市作家协会主席。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小说集《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贾平凹自选集》,长篇小说《商州》、《白夜》,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腊月•正月》获中国作协第3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满月》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废都》获1997年法国费米娜文学奖;《浮躁》获1987年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最近获得由法国文化交流部颁发的“法兰西共和国文学艺术荣誉奖”。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解决文中的字词,指名读字词。
2、准备以丑石的口吻按下列句式要求叙述自己的“人生经历”。
我是一块丑石,在___(位置),因为不能___,不能___,不能___,连___,好多次要被人搬走。一天,我被___发现___,最后我被运到了天文博物馆。
四、再读课文,感受丑石的“美”与“丑”。
思考文章先写了丑石什么,又写了丑石什么?
(一)理解丑石得名原因。
提问:从刚才同学的叙述中,你能不能明确:这块石头为什么叫丑石?
提示:样子丑:黑黝黝,牛似的模样
没有用处:不能垒山墙、不能洗石磨、看月亮时还磕破了我的膝盖等。
(二)感知丑石“美”的原因。
过渡:这块丑石到底丑不丑呢? 追问:为什么?哪些地方说明丑石并不“丑”呢?
提示1:补过天、发过热、 闪过光(第7段)。提示2:第6段“拉直”、“小心翼翼”(侧面描写)
点拨:是否因为它“补过天、发过热、 闪过光”它就不丑了哪?(或丑石到底“美”在哪里?)
提示:(伟大)美在“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点拨:这体现出丑石具有怎样的品质?
(三)小结:结合所学说一说自己对美与丑的理解
五、拓展延伸
生活中有很多的故事值得一品,也值得深思:最美丽的瞬间是永恒的,最美丽的画面是难忘的,最美丽的风景是迷人的……最平常的事物却最具意义(正如贾平凹老师笔下的丑石)。每个人都可以说是人世间的一块“丑石”。请把握文章主旨,展开合理想像,请以“假如我是丑石,如何改变命运”为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六、总结
我们在评价别人的时候,不能只看外在的东西、表面现象,而是要深入下去,发掘他的内在美。只要这样我们才会发现人世间真正的美。
七、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抄写生字
板书设计
形丑 陨石
丑
无用 价值高
石
没人爱 精神伟大
丑极 美极
教学反思
在《丑石》这一课的在教学中,我首先为学生创造了思维、想象、表达的宽松环境。在学习课文的开始,我先让学生在文中找出:这块“丑石”的“丑”表现在哪里?开始时村民们怎么对待它?这时让学生思考:“如果你看
到这块‘丑石’,你想对它说些什么?如果你是这块‘丑石’,你又会想什么?”在学生思考的同时,教师予以点拨、诱导,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发挥想象。学生经过我这一提问,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争着举手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样更能让学生明白,丑石的外表丑——“丑得不能再丑”。接着我介绍说:“这块‘丑石’原来是天上的陨石,它曾补过天,在天上发过光,发过热,辉煌过,给我们的祖先带来光明等等。”学生的眼睛马上亮起来了,个个都很好奇。然后出示了作者家门前那一块巨大的“丑石”的图片,然后再把一些陨石的图片给学生看,学生很好奇,马上激发起他们那种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兴趣,急着想去了解“这块‘丑石’的地位发生的如此巨大的变化后,村名们是怎样对待这块‘丑石’(陨石)的呢?”接着,我就因势利导地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就是让学生也跟着作者“对‘丑石’的丑和美有了重新的认识。”从而引导出本文的两个中心句“以丑为美”和“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的理解,让学生各抒己见,这节课堂上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实现了师生间平等对话。不足之处这堂课的容量相对来说还是有些大,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不能够完全掌握、完全吸收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