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减9》教学反思(精选6篇)

时间:2018-01-05 08:11:3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十几减9》教学反思 篇一

《十几减9》是一节针对小学生的数学课程,旨在教授他们如何进行两位数减法运算。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些问题和挑战。本文将对这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首先,我发现学生对于减法运算的概念理解不深。在开始课程前,我做了一个简短的回顾,解释了减法的基本概念。然而,很多学生仍然有困惑。他们不清楚减法和加法的关系,也不理解减法的实际应用。这使得学生难以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其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教学内容的组织不够清晰。我在教学中使用了一些例子来说明减法的步骤和方法。然而,这些例子并没有很好地连接起来,导致学生难以理解整个减法运算的过程。我应该更加注重教学内容的串联,通过一个连贯的教学流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减法运算。

另外,我还发现教学方法可能需要改进。在课堂上,我主要使用了讲解和示范的方式来教授减法运算。然而,这种教学方法可能会导致学生的 passivity,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参与。我应该引入更多的互动和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通过实践和讨论来加深对减法运算的理解。

对于以上问题和挑战,我提出以下改进的建议。首先,我会在课前做更多的准备工作,包括复习减法运算的基本概念和实际应用。这样我可以更好地解答学生的问题,帮助他们建立对减法运算的正确理解。其次,我会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确保内容的连贯性和条理性。我会设计一些联系例题,让学生通过解题来理解减法的步骤和方法。最后,我会采用更多的互动和合作学习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十几减9》教学反思中,我发现了学生对于减法运算的概念理解不深、教学内容组织不清晰和教学方法需要改进等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反思,我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包括加强概念教学、重新组织教学内容和引入互动学习方法。我相信通过这些改进,我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减法运算的知识和技能。

《十几减9》教学反思 篇二

《十几减9》是一节针对小学生的数学课程,旨在教授他们如何进行两位数减法运算。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同时也有一些值得肯定的地方。本文将对这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并总结其中的教学经验。

首先,我要肯定的是学生在这节课上取得了一些进步。通过课堂练习和个别辅导,学生们逐渐掌握了减法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步骤。他们能够正确地进行两位数减法运算,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是我教学的一个积极成果,也证明了我的教学方法是有效的。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有些学生在理解减法运算的概念和步骤上仍然存在困惑。他们在计算过程中经常出现错误,不能正确地进行借位运算。这可能是因为我在概念教学和实践练习上的不足。我应该更加耐心地解释概念,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实践和练习,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减法运算。

其次,我也意识到教学方法需要更加多样化和灵活。在课堂上,我主要使用了讲解和示范的方式来教授减法运算。然而,这种教学方法可能会导致学生的 passivity,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参与。我应该引入更多的互动和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通过实践和讨论来加深对减法运算的理解。

对于以上问题和挑战,我提出以下改进的建议。首先,我会更加注重概念教学和实践练习。我会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解题来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其次,我会采用更多的互动和合作学习活动。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一起解决一些复杂的减法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十几减9》教学反思中,我肯定了学生在减法运算方面的进步,同时也发现了概念教学和教学方法上的不足之处。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反思,我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包括加强概念教学、注重实践练习和引入互动学习方法。我相信通过这些改进,我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减法运算的知识和技能。

《十几减9》教学反思 篇三

  十几减九是20以内退位减法的起始课,它是学习十几减几的基础,因此学好它非常重要,但计算课比较枯燥,学生不感兴趣,特别是一年级小朋友。基于这一思考,在教学设计中,我努力创设现实的、有意义的、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将计算教学融入到具体情境中,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通过教学,现将这节课的感触反思如下:

  一、将计算教学融入到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情境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

  整堂课以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为主线展开教学,而这些情境又是学生所熟悉的,他们能在已有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基础之上,根据信息轻松地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同时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学习计算教学,学生能从中感悟到学习计算教学的必要性,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能较好地理解和把握新知。

  在学习新知处,我组织学生自主探索13―9=?,然后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让学生亲历新知的形成过程,对新知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样组织教学,不仅能更好地落实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而且能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尊重差异,体现算法多样化,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学生在探究13―9=?时,由于学生间的差异,结果出现了多种计算方法:

  ①将剩下的桃子个数数出来,算出13―9=4;

  ②想加算减:9+4=13,13―9=4;

  ③破十法:10―9=1,1+3=4,13―9=4;

  ④连续减:13―3―6=4,13―9=4。

  我尊重差异,将每一种方法都展示出来,并一一予以肯定,让不同的学生都体验到探索成功的愉悦,实现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需要改进的是加强对学生的指导。

  在出示13―9后,我要求同桌互相摆一摆学具,看看如何计算13―9。在巡视的过程中,我发现有很多孩子知道得数,但是不知道怎么摆小棒。而我也没有给孩子一些指导,只是要求孩子同桌互相说说。看了部分孩子说不出来,也就急着请其他孩子说说自己的算法,这样就导致一些基础差得孩子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其实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孩子在自主探究,但是学生遇到困难时并没有给予帮助,这样的自主学习的效果甚微。今后在研究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深入。

《十几减9》教学反思 篇四

  时间过得很快,开学已经两周了,第三节课是我的公开课,虽然在上课之前细细准备了,可课堂上还是会有突发状况,让我更加深刻的感受到课堂是变化的,申老师对我的点评更是让我茅塞顿开、恍然大悟。课堂每一个环节的过渡语言都很重要能让课堂内容前后衔接、让我们的课堂更加自然,下课后申老师耐心的和我分析这个问题应该怎样提,这个重点要怎样才能讲透彻,才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我上的是《十几减9》,在主题图部分从孩子们在公园“卖气球”“卖风车”“猜字谜”“套圈游戏”引出十几减9的三个算式,从而引出课题。书中例题介绍了两种计算“十几减9”的方法,一是“想加算减法”、二是“破十法”,除了这两种方法外还有其他的方法,孩子们都很聪明,有几个孩子想出不同的解决方法可是站在讲台上的我没有认真的聆听学生的回答,没有及时表扬鼓励那些爱思考问题的孩子。就象申老师说的我们可以尽量让学生多说,不管他的回答正确与否,都说明他在思考了,这节课其实很好拓展,你喜欢哪种方法?还可以怎样计算?这节课就有孩子想到计算十几减9可以用连减的方法,在计算12—9时,他首先计算12—2=10,再来计算10—7=3;还有个孩子他想到了这种方法在计算12—9时先计算12—10=2,比9多减去了1所以还要再加上一个1,2+1=3所以12—9=3其实这两种方法都是很好的,也正告诉我们孩子们的思维是非常活跃的,而老师在感叹孩子们聪明的同时更要及时的鼓励,还可以让他把这种方法介绍和全班的孩子分享,这样就很大的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这种才能真正把我们的课堂成为学生的课。在教学的过程中当学生对新知识有话要说时,我们要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要追问学生为什么,一年级的学生语言表达有限可能他自己心里清楚可是却无法用简练的语言让身边的人明白,这个时候我们要及时的引导,一步步引导学生把他的想法完整的表达出来,通过这样的锻炼和老师的鼓励孩子们的表达能力会更好。倾听不是只对学生来说的也是对老师说的,认真倾听学生的每一句话。今天申老师还给我说了一下课堂时间的把握,教室里的广播坏了,孩子们听到隔壁班的声音就以为下课了在那里说“李老师,下课了”,一下让我慌了神,因为我让学生做的练习题还没有讲解,所以前面的练习题就讲的快些,而后面的练习讲的明显的慢些,感谢学校领导的听课、评课让我受益匪浅。

  最后,感谢申老师和戴老师长期以来对我的指导和帮助,对我提出那么多宝贵的建议,我觉得我很幸福,因为我在一个温暖的大家庭里有这么多帮助我的家人,当我疑惑时是他们帮助我走出疑惑,给我力量,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我会更加努力的。

《十几减9》教学反思 篇五

  “十几减9”是人教课标版教材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初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学好这节课的内容又为后面学习“十几减8、7、6、5、4、3、2打好基础。所以这节课的学习在本单元中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教材的编排也非常注重创设贴近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元宵节游园会,让学生从这些生活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再列式计算。

  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课的开始我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在刚刚过完的元宵节里都去了哪里玩,玩了什么?学生的学习欲望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了,以往的生活经验全部出现在眼前。

  接着就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爱恩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得多。”所以在这个环节,我让学生提问题,然后提炼出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所以在探索15-9=几时,我充分地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让他们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到算法多样化和优化算法的过程。课本上在教学十几减9这一内容时,教材上出现了三种算法:一是用数数的方法,一个一个地减;二是用破十的方法,先从10里减去9,再与剩下的合并;三是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等于15, 15减9就等于几。虽然在这一环节的教学时为学生之间的数学交流提供较大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想法,学生也都能说出了这三种计算方法。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理解“破十法”的算理,我还给学生留出了动手摆小棒的时间,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去感知,去理解。但是在最后就明确了两种计算方法:“破十”的方法和用“想加算减”的方法。这样让学生亲历新知的形成过程,对新知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样组织教学,不仅能更好地落实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而且能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的教学理念,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

  一节课下来,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真正体现了“我要学”这一教学新理念。同时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学习计算教学,学生能从中感悟到学习计算教学的必要性,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由于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以下还有两点做得不足:

  1、当揭示了想加算减和破十法两种计算方法之后,应该回过头把复习的“凑十法”内容和新授的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的印象更为深刻。因为在做“圈一圈,算一算”这道练习时,学生没有很好地理解怎样圈,为什么这样圈。部分学生圈成了以前学过的凑十法的圈法。

  3、个别学生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清晰地表达出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破十法”的算理还不能清晰地表达。在今后的练习中应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关注学困生。

  如果让我再上一次这节课的内容我一定在这两个方面加强巩固。总之教学是一门有遗憾的艺术,我会发扬优点,改善缺点,力求做到更好!

《十几减9》教学反思 篇六

  十几减9是20以内退位减法的起始课,它是学习十几减几的基础,因此学好它非常重要,但计算课比较枯燥,学生不感兴趣,特别是一年级小朋友。基于这一思考,在教学设计中,我努力创设现实的、有意义的、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将计算教学融入到具体情境中,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在学习新知处,我组织学生自主探索13-9=?,然后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让学生亲历新知的形成过程,对新知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样组织教学,不仅能更好地落实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而且能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

  学生在探究13-9=?时,由于学生间的差异,结果出现了多种计算方法:①将剩下的桃个数数出来,算出13-9=4;②想加算减:9+4=13,13-9=4;③破十法:10-9=1,1+3=4,13-9=4;④连续减:13-3-6=4,13-9=4;⑤简便计算:13-10+1=4,13-9=4。我尊重差异,将每一种方法都展示出来,并一一予以肯定,让不同的学生都体验到探索成功的愉悦,实现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从课堂提问来看,大部分学生都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但是还有小部分学生还不能够很好的掌握计算方法,针对这部分学生,课后还得加强算法的指导。

《十几减9》教学反思(精选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